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活告诉我     
生活中许多小事,都会使我们有所感悟。只要你认真观察,细心去体会,就会发现这大千世界里一些不平凡的事,就会发现自然之中也蕴含着人生的哲理,既便是一书、一文都会使我们获得启迪……  相似文献   

2.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的感受和真切的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这就要求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始终要突出“真”、“实”、“乐”三个字。一、求真所谓真,首先是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让学生充满真情地叙写客观。苏霍姆林斯基曾经很好地解释过这一点:观察是任何东西也取代不了的思维源泉。为此应经常带领学生到大自然或社会中去,走进电视,走进集贸市场……去观察和思考周围的世界。这是一种发展智力、提高写作…  相似文献   

3.
"任何平凡的东西只要你用心灵抓住了,它就能现出珍珠般的光辉来."写作也一样,要善于观察生活,对自然、社会、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要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借它山之石来开启自己的心灵之玉;要坚持不懈地练笔,开展多元化写作.用心灵去感悟生活,浸染文字,从而写出心灵之作.  相似文献   

4.
童学存 《青海教育》2008,(12):28-28
1.让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思考。 大千世界,丰富多彩,有着不尽的人、事。然而,学生作文往往无从下笔,这不是因为他们没有看到、没有观察,而是不会去观察,没有掌握观察的正确方法。教师要引导学生去深入生活,指导学生观察、捕捉生活中的闪光点,用多种感官去观察、去实践、去思考,提取有意义的素材,从而从生活的素材中获得平凡而有意义的美丽火花。  相似文献   

5.
面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窒息的现状,出于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能力的目的,我有意识地利用汉字去激活学生的创造潜能——让学生把汉字的特点与生活的感悟联系起来,从而激活一种新的思想,新的人生感悟。一个汉字产生一段人生感悟,一个汉字悟出一点生活哲理,这其实是创造思  相似文献   

6.
感情教育     
一、善待工作,多一点人生投入 工作是什么?工作就是生活的主要组成部分。作为一名教师,你能那份工作不仅仅是一份工作,一个谋生的手段,更是实现自身人生伤值的重要途径和为学生的人生打底色的沉甸甸的责任。教师不能世侄化,功利化。仅仅“夜雨蕉窗,亲半盏寒灯,替诸生改之乎者也;秘风桂院,执一支秃笔,为举家谋媒米油盐”是绝对是不够的。一个A投入工作的时间是人生的大部分,工作成功是人生成功的前提,工fI顺利是人生美满的一半,善待工作就是善待自己,善待工作就是善稃生活,善待工作就是对自己负责。一名真正的教师和一名教书匠区另的分水岭就在于他能否将工作当局一份自己终身热爱的事业和艺术差享受、去体验、去经营。教师必匆重教、重道,甘当人梯,教师是人才的衬托,是人才脚下的路,是避人才平步青云的风。教师的工作祁平凡,但平凡不是平庸,我们可以甘于平凡,但我们不能甘于平庸。平凡不是放弃上进,平凡不是放相堕落,平凡就是平凡。我们不是共阳,不是月亮,但我们不能放弃他星辰发光的权利,如果我们为失芝太阳而落泪,我们就会错过星辰,我们必须立足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  相似文献   

7.
新课标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真切的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多姿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条理地表达。这多角度的观察正是要引导学生亲自感受生活,深入进行情感体验,并调动多种感官去直接感受事物,以自己的全部心思,全部真情去仔细体味事物。只有这样,才能触发自己的思维,才能形成自己的真切感受和独特见解。如果学生能够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触、所感真实地记录下来,就可以说是一篇好作文,下面谈谈自己的几点认识。一、让学生走进生活,用生活实践说话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犹如源泉…  相似文献   

8.
何伟红 《教学月刊》2006,(12):12-13
感悟就是人们对自然与社会中的人、事、物、景的内蕴产生的一种顿悟性认识。“心有灵犀一点通”所指的其实也就是感悟能力。《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感悟写作教学强调以学生为本,以读促写,联系生活,整体感悟,创设一种使学生身临其境、慨然有感的教学气氛,激发学生感知其写作示范性的能力。在感悟式写作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用心去观察身边的世界,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从平平常常的小事到惊险奇特的大事。都能以一份好奇去体察和思考,以几分细腻去寻觅平凡生活中的真善美,以多样情怀去挖掘生命的智慧和哲理。为了把感悟写作教学真正落到实处,我进行了如下尝试。  相似文献   

9.
感悟生活是提高写作能力的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根据多年来的初中语文教学实践,深深感到:切实地指导学生去认识生活、感悟生活,才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关键。只有提高了学生们对生活的感悟能力,学生的作文方能言之有物,且较有新意,颇有见地。那么,在教学中如何通过行之有效的措施,启发、引导、培养学生感悟生活的能力,从而提高同学们的作文水平呢?下面,我从四个方面谈谈感悟生活的途径。一、通过观察去感悟生活常常有一些同学害怕写作文,说是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或是刚开个头,敷衍几句,就草草收场,内容空泛笼统,不知所云。其原因大都是对生活缺乏观察。由于缺乏对周围事物的观察和分析…  相似文献   

10.
一、作文前充分酝酿。激发起学生写作的期待心理 (一)发现生活 生活是平凡的.也是美丽的。如罗梭所说,生活并不缺乏美.而是缺乏发现。很多学生觉得生活总是一天天地重复.没有什么值得写的题材。老师在平常和学生一起时.应随时注意留心学生生活中有意义的题材.并随时点拨.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只要你用心去思考、观察.用心去记录,都是很好的作文题材。  相似文献   

11.
这篇文章是作者为平凡的人写的。是的,在我们中间,有许多平凡的人,平凡的事。他们每日里默默无闻地工作,默默无闻地生活,但他们生活得很舒畅,很充实,很快乐。这也是一种人生,也是一种生活!路既为成功者铺就,也为平凡的人铺就,关键是你得为自己的工作踏踏实实地干。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你就能享受快乐,就能“为你自己高兴”。刘心武在本文中写的就是平凡的人和平凡的事,这种为他人认真工作,为自己踏实做人的情怀,是当今世道中亟须的品德。作品为我们叙述了残疾人小凌夫妇和电梯工小倪的例子,他们满足于眼前的工作,“甘于结结实实的平凡”,以…  相似文献   

12.
叶圣陶先生在《文章例话》的“序”中说“: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活泼泼,流个不停。”低年级学生的说话也不例外,如果学生没有注意多姿多彩的生活,那么说话时只能抓耳挠腮。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在生活中观察、认识、体验,在平凡中发现不平凡,在平淡中寻找新奇,开阔视野,增长见识。一、借助实物,激发“说话”兴趣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认识水平低,他们对事物的理解比较肤浅,如果让学生完整地表达某一事物的特征,这对他们来说是比较困难的。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重视直观教学,创造条件,使学生的思维…  相似文献   

13.
一篇文章要拿高分,就是要让人能一眼看出亮点所在,而文章的亮点应该就是作者最具个性的思考。我一贯认为写作水平的提高不单单是靠阅读来获取的,更多的是靠思考。我鼓励学生“用另一只眼看生活”,就是让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辩证地看待事物,从而引发对貌似平凡普通的事物更深层次、更有新意的思考。我希望我的学生学会去思考,学会去表达,更重要的是学会体会平凡生活中的美。  相似文献   

14.
《义务教育小学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提出,在作文教学中,应让学生通过文字能够真实地、具体地表达自己对人生、社会、自然的体验与感受。一篇好的作文,题材的选取至关重要,只有材料具有代表性、创新性,才能启发学生去思考,才能使学生将写作当作是情感的宣泄,真情流露,从而真正达到作文教学的目的。因此,教师应训练学生观察和捕捉材料的能力,帮助学生积累生活素材,不断创新构思,增强学生实践体验,从而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5.
一、观察身边人和事,写出"自我"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只有认真地观察生活,用心去体会、感悟生活的真谛,才能写出具有个性化的作文来. 学生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养成对自己身边人和事勤观察、善体会、细感悟的习惯.这就是写好个性化作文的最佳途径,也是解决学生没东西可写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正>《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写作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去学会观察生活,学会思索社会与人生,激发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思想的欲望,能对他人和自己的作文有较高的评价水平。因此笔者提出以下作文教学策略。一、善于观察,造就一双慧眼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观察与思考是写作的前提。多彩的社会、校园、家庭生活为我们的作文提供了丰富的  相似文献   

17.
这不仅仅是一个平凡女孩披荆斩棘努力站到金字塔顶端的励志故事,这不仅仅是一个平凡女孩用热血和泪水去追求男神的爱情故事,这是一段用爱情和梦想开启的人生历程……苏之薇就像这座城市里所有的北漂一样,她出身平凡,是在底层为衣食打拼的普通小白领,直到她遇到了尹从森——一个高不可攀的男神。因为这样一个人,苏之薇下定决心,她要用每一天最真实的努力去提升、完善自己,去接近这个美好的梦境。当日寸的她并不曾想到,她的人生会因为这样一个人的存在,有了翻天覆地的改变,达到了自己从未想象过的高度。  相似文献   

18.
一、导语同学们,作为一个初中学生,大家已经不再是一个只知道以好奇的目光打量周围世界的小孩子了。你们不仅能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而且能够独立判断和思考一些问题了。这无疑是你们开始走向成熟的标志。但是,同学们是否能够经常自觉地去观察生活、思索人生?如果我们能够这样做,就不难发现,生活中有许多看似寻常的小事,实际上却蕴含着一些做人的大道理。我们即将学习的这篇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作文教学中最大的难题就是学生视角狭小,因生活单调而体验肤浅、积累匮乏导致作文无话可说.由于开展研究性学习,要求学生通过广泛参与各种实践活动,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去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这就为丰富学生的社会阅历、开阔视野、体验人生、认识生活与获得生活积累提供了一条广阔途径.  相似文献   

20.
陈杰 《教育与职业》2007,(30):115-116
高职院校的素描教学,目的不是培养艺术家,而是培养有美感的人,让学生能从最平凡的东西上发现美,也懂得利用身边平凡的东西去创造美,使他们对生活有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更使他们能以美的感觉面对自己今后的人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