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炎冰 《钓鱼》2004,(23):21-21
问:悬坠钓法盛行之后.出现了一批专业钓手和热衷竞技钓鱼的职业钓鱼人,并由此形成两种钓鱼风格一竞技钓和休闲钓。您是最早和“海狮”签约的职业钓鱼人。请问,竞技钓鱼和休闲钓鱼在技术上哪些不同?  相似文献   

2.
何书云 《钓鱼》2005,(6):20-20
在悬坠钓法讨论中,有位钓友指出竞技钓≠悬坠钓,理由是二者的概念范畴不样,真是语中的。其实不能划等号的钓法远不止竞技钓和悬坠钓这组。  相似文献   

3.
刘定龙 《垂钓》2003,(10):24-27
竞技钓手运用一些休闲钓法中的东西,会对竞技垂钓有一定的促进和提高;休闲钓手如果多掌握一些竞技钓法的手段,在很多情况下,也可以大大提高休闲钓的速度和乐趣。发烧级别的钓手,不妨把二者合理地结合起来,使之相辅相成,不拘泥于某一种固定模式,才能不断地创新,钓出更大的收获和水平。  相似文献   

4.
东子 《中国钓鱼》2001,(6):35-35
第七届“钓王杯”钓鲫高手赛”总决赛将于本月9-10日在北京稻香垂钓园再擂战鼓。群雄逐鹿,“钓王”之争在所难免,又是一番龙争虎斗。当今竞技钓坛谁来称王夺冠?“钓王”金杯属于谁?在此笔者妄加揣测一番。  相似文献   

5.
姚清仁 《垂钓》2002,2(12):23-25
用竞技钓的调标法调休闲钓的浮标?看了下文您就明白了!取长补短、互相切磋才能使钓技更进一步,这不仅指钓友之间的交流,还需要各种钓法的融合。  相似文献   

6.
文娱 《钓鱼》2006,(15):31-31
钓快鱼。不少人说这是竞技钓的专长。或许还有“公园里打猎”、“笼子里抓鸡”、“不环保,破坏生态”等恶名。其实,任何一种技法。并不会为某一人群专有;也不可能局限于一个圈子。竞技钓有很多技巧得源于传统钓法,作为竞技的速钓法,也应为休闲钓做些贡献。  相似文献   

7.
吴延明 《垂钓》2004,(3):26-28
长竿钓法的魅力——兼论与国际淡水钓法的接轨在竞技钓法风行的今天,可能有一些年轻钓友对“长竿钓法”的概念很陌生:究竟多长的钓竿才算是“长竿”?所谓“长竿钓法”指的又是什么?目前国内外钓具企业生产的长竿究竟有多长?它们多是由什么材料制作而成的?自重有多重?使用时方便吗?长竿钓法究竟有何利弊?……长期以来,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广大的钓鱼爱好者,我们国家代表队在刚刚结束的世界淡水钓鱼锦标赛上的失利,更是让我们急切地想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围绕着相关的一些问题,笔者将与钓友们作一番探讨。  相似文献   

8.
范宁 《钓鱼》2006,(15):25-26
中国钓坛自引进竞技钓鱼的概念之后,各类钓赛频繁登场:既有国家体育部门主办的权威性大赛,也有各地方钓协操办的区域性比赛,更有众多渔具厂商家们举办的名目繁多的各类商业钓赛……令现如今的竞技钓坛活跃异常,钓鱼人更是忙不迭地择赛而竞南征北战。  相似文献   

9.
文龙 《钓鱼》2005,(3):20-20
尽管反对竞技钓、反对在池塘进行钓鱼比赛的呼声一直没有停过,但是休闲钓手一旦步八竞技钓的殿堂就不想退出的事实,却充分证明了竞技钓法顽强的生命力。近年来各类钓鱼比赛越来越多,也证明竞技钓法与钓赛的生命力之顽强。然而,在当前这火爆的钓赛热潮中,也有些不和谐的音符。于是人们反思:今后的钓鱼运动将向何处去?  相似文献   

10.
宿聚生 《垂钓》2002,2(11):12-15
很久没有参加竞技钓比赛了,我几乎忘了竞技钓的激烈感觉。这一次借《垂钓》举办的“太平洋杯”竞技钓赛,我又重新体验一下这久违的感觉。就像忽然遇到了久未谋面的老友,有一种说不出的热络和熟稔,还有一点点的陌生和新鲜。  相似文献   

11.
湖北王先生问:竞技钓说的是钓鱼比赛;休闲钓是不是除了钓鱼比赛都可叫休闲钓呢,这两者都是钓鱼,它们的根本区别是什么?把所有的钓鱼比赛都笼统地称作"竞技钓"也未尝不可,因为在各种比赛中,要想取好的成绩,必须有好的技术作支撑。所以把比赛称作"竞技"应当是可以的。对垂钓中的"技",要作较广泛的认识,不仅是指对钓具的操  相似文献   

12.
我国正规的竞技钓赛始于1985年的第一届全国钓鱼比赛,后经1989年海峡两岸钓鲫对抗赛的推波助澜,竞技钓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直至今天竞技钓赛的火爆场面。我本人从1990年学习台钓以来,也有过几次参加省级及以上钓鱼比赛的经历,从中获益匪浅。在耳闻目睹今天的竞技钓赛以后,又发现目前的竞技钓赛存有某些弊端,现就这些弊端谈点不成熟的意见。  相似文献   

13.
程宁 《中国钓鱼》2003,(2):19-19
在一个钓位上,沿弧形扇面抛竿做3~5个钓点,轮番施钓,被称为钓扇面。这本是野钓中的一种常用方法,但有时在竞技钓赛中,也有一定用武之地。  相似文献   

14.
向东 《垂钓》2005,5(2):21-23
很多初学台钓的钓友都觉得绑一副台钓线组轻而易举,事实真是这样吗?笔者学习台钓十余载,一直都有这样的看法。但近年来正式学习竞技钓法后.才知道绑一副正规的台钓线组其实很不容易!不信?请用小钩细线绑几副长度几乎完全一致、子线强力不受损失的标准线组试一试!是不是觉得有点难度?既然如此,那就请参考我的用法,也许会对您有所帮助。不过要想绑好线组,首先还得从基本的配件说起。  相似文献   

15.
范宁 《钓鱼》2004,(16):36-37
近日,本刊钓技诊所收到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郑东钓友发来的一则短信我是一位刚入门不久的竞技钓爱好者,每次比赛在选钩大小时总让我困惑,我想请教一下,选钩大小应以什么为依据?  相似文献   

16.
郝德泉 《垂钓》2006,6(4):42-42
现在竞技比赛钓鲫鱼,选手一般都使用商品粉饵,使用蚯蚓等虫饵者很少。究其原因很简单:商品粉饵卫生,使用方便,上饵速度快,可以适应竞技比赛的需要。但我认为这并不意味着蚯蚓等虫饵在竞技比赛中派不上用场,特别是素有“万能钓饵”之称的蚯蚓,不仅广大钓友休闲钓离不了,竞技比赛中也同样有用处,运用好了甚至还会钓出比粉饵更好的成绩。  相似文献   

17.
毋庸置疑,凡竞技皆有术。本文之说竞技,自然是钓鱼竞技。若论竞技有术之术,是谈技术耶,说战术耶,还是论心术呢?理不清,分更乱,索性信笔写来,反正钓鱼本身就是个不确定因素多多、令人说不十分清楚的活动项目,再说了,这也正是钓鱼的乐趣之所在。更何况钓鱼竞技,要与人赛也要和鱼斗。和鱼斗,自然要绞尽脑汁揣摩鱼们的心思与动态;与人赛,也要拼体力,拼智慧。同一场比赛,即便钓手之间彼此钓技不相上下,实力相当,战术得当,然由于所处钓位钓区的差异而导致的鱼情变化也足以令人抱憾终生。这也正是钓鱼竞技的魅力之所在。君不见,多少人为参  相似文献   

18.
拖钓鲫鱼     
谷晓林 《垂钓》2005,5(9):21-22
现如今,竞技钓与休闲钓的界限愈发朦胧,竞技钓在融合休闲钓法的基础上出现了“跑铅”、“小跑铅”,休闲钓也借鉴了竞技钓的调钓理念,出现了钓“一标深”、“钓过程”等创新钓法。尤其是一些休闲钓的“黑侠”,不断发掘“黑坑”技法,与塘主可谓是“针尖麦芒”、各领风骚。浮钓鲫鱼的技术发展至今,技法已多为钓友们所熟识,此中高手多不胜举。本人痴玩几年后,也得一左道旁门一—拖钓鲫鱼之法,现拿出与钓友共享。  相似文献   

19.
杨拴科 《钓鱼》2007,(2S):28-29
无论是休闲钓还是竞技钓,常常可见到窝子中有鱼星,但不见鱼儿咬钩的现象。[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刘定龙 《钓鱼》2008,(20):26-27
从技术层面看,竞技钓的基础是台钓,台钓的基本特征是悬坠搓饵底钓,所以也有不少人习惯性地将台钓法称为“悬坠钓法”。需要提出的是,竞技钓法早已不局限于悬坠,这是竞技区别于台钓的一个重要方面。熟练掌握悬坠搓饵底钓技术,无论是钓鱼比赛还是钓鱼休闲都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