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邻居老樊是个在家里呆不住的人,平时不是到市民广场找人玩,就是定期约上亲朋好友外出旅游。近日,他在家门口遇见我就唉声叹气地说:“呆在家里的时间太久,真把人闷死了!”问我这段日子烦不烦,我告诉他,每天除了有很多事要做外,还有一个下象棋的嗜好,我可以从中找到快乐。我从小就酷爱中国象棋,退休后更是每天都要找人杀一盘。因为疫情,文化馆关门了,棋摊歇业了,就连市民广场的象棋角,也成了人们不敢向前逾越的“雷池”,于是我只能像往常一样在家中自摆棋势。  相似文献   

2.
大捷之后     
谢赫的父亲谢颐城: “要努力,你从事的是毕生的事业,重要的是要有一种求道的精神。” 曹大元: “只要他能赢,我们围甲这边输了也值。我是从小看着谢赫长大的,外国媒体报道李昌镐一天研究棋的时间是8小时,但我看到的是他每天研究棋的时间还不止8小时。他现在住中国棋院里,由于平时研究棋太专注,连在棋院里走路也经常撞到人。当别人都知道他在想棋时,也就原谅了他的这种‘莽撞’。总之,我是接到了很多棋手向我的  相似文献   

3.
父亲去世已经八年了,每当想起父亲,就会想起他下象棋的情景。我的老家在陇东农村,那里最常见的娱乐方式就是下象棋。从我记事起,农闲时节,父亲的几个棋友就经常来我家下棋,他们一边下还一边敲击着俘虏的棋子,怡然自得。我在旁边观战,但不明就里。村里棋风很盛,有几个棋摊,每天都围着好多人,父亲也常常去棋摊下棋,有时吃饭的时候到了,母亲就让我去叫父亲,这时父亲必定要把一盘棋下完才走。我当时觉得下棋很神气,也想学,但父亲从来不敢我,他说小孩子不要学这些,好好学习功课。直到上忉中,我发现班匕不少㈣学都会下棋,便决心要学会。于是就去找我的一个堂侄学棋,他虽然比我小几岁,但还是不肯被我,我就给他摆好棋子,他这才跟我下,一开始,我总是输,但一周以届,我就赢了他,当时别提有多高兴了。  相似文献   

4.
和外孙对弈     
平时只要有空闲,我就会和十岁的外孙摆上棋子杀一盘.所摆的棋子除了军棋、跳棋外,主要是象棋和围棋. 因为我从小就爱上了中国象棋,这自然是我的强项.而外孙并不深谙此道,所以每当我和他下象棋时,即使我让他先走两步,甚至让他一马,也不是我的对手.不过,若是和他下起围棋来,我却不得不甘拜下风.尽管我也晓得围棋的走法,但和6岁就获得少年段位称号的外孙对弈起来,那就非常吃力了.有时即便费上九牛二虎之力,也很难战胜他.  相似文献   

5.
舞棋     
在巴拿马的契千,有一种奇特古老的传统棋——舞棋.下这种棋的棋子是用人来充当的.有趣的是,当移动棋子时,充当"棋子"的人,要用非常优美的舞蹈动作,从原来的棋位上舞到新的棋位上,并有音乐伴奏.观看这种对弈,不仅可以看到棋手的下棋能力,同时又可以欣赏到各种优美的舞姿."棋子"一般  相似文献   

6.
那副棋     
与我同床共枕的是一副木质象棋,米黄的皮肤,黑色的线条,虽然里面的托盘只剩下一个了,一个卒还是配的,但她陪我的时间比妻子加上孩子还多,充当了我的"第三者"。爱屋及乌,往事历历在目。远离家乡,下班后把棋子当妻子,因是煤矿,大风不起也飞扬,到处都是黑蒙蒙的,棋子也磨得黑明,摸一会儿,手黑得如抓炭,可我乐此不疲,有了乐趣,生活也就到处明亮了。  相似文献   

7.
人生非棋局     
世人常说,人生如棋,落子无悔,一步走错,满盘皆输。但是我想说,人生其实不如棋局,也非弈棋。人生如棋,人如棋子,棋局万变,棋势无定,人生恰似一盘唯妙唯肖的棋局。但是人生不如一盘棋局,因为棋局走错可以重新来过,而人生任何人很少有再来一盘的机会。人生如棋,可以通过棋局细数其中得失,而人生均是现场直播,每一步都要谨慎思量,小心行事。  相似文献   

8.
一、防"少"一副棋是一个整体,众多的棋子、棋盘或棋纸缺一不可,少一个就会让一副棋面临被淘汰的可能,因此在使用和保管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好防"少"工作。平时保管时要轻拿轻放,不能乱扔,防止棋子从包装盒中滚出丢失。在每次使用前要让体委或  相似文献   

9.
除了河野一郎先生外,您同财政、政治界等各界人士的广泛交往也广为人知。 无法忘记的人们 是的,脑海中能回映出好多人的样子。在财政界有三井的大股东──江户英雄先生(三井不动产会长),是在决赛之后被介绍认识的。当时他还并不是特别出名,但我当时认为他确实是个人物,不久就会崭露头角。社长、会长等人的时间每天都排得满满的,但只要我去拜访,他再忙也会抽时间陪我,虽然没同他下过棋,但也是可以理解的。 在政治界中,江田三郎先生是最难忘的。我们是在自行车振兴会的棋会上认识的,马上就成了肝胆相照的好朋友。他非常能喝酒,…  相似文献   

10.
“棋从断处生”,此说来自围棋,但却不适合象棋。就象棋言,“棋”又从何处“生”呢?姑且先“大胆假设”一下吧!谓之“棋从结中生”。围棋中讲的“断”,是要破坏对方棋子间的联系;象棋中讲的“结”,强调的则是制造并利用好双方棋子间的联系。“断”也好“结”也罢,都是把目光聚焦在棋子的联系上。  相似文献   

11.
(围棋大师吴清源在贵阳围棋节上发表了最新的新手——将第一颗棋子拍在棋盘下方的中间星位上,这是他近来研究《易经》的心得。在一旁的两位弟子林海峰和芮乃伟都称是第一次看见,可见手之新。)不知不觉中,父亲也教孩子们玩起围棋来了。并且,当父亲了解到兄弟当中我学棋最快,便渐渐地着重对我一个人用力施教。父亲首先教我们掌握了围棋规则,然后将收藏已久的围棋书翻腾出来,让我们每天摆棋书中的棋谱。当我觉得围棋非常有趣的时候,自己便主动地想学棋了。那时,父亲腾出更多的时间在我身边寸步不离地守着,指点我研究棋谱。连我自己也觉得不可思议,我对于围棋的记性特别好,只要是摆过一次的定式,再复杂也能记住不忘。那阵子,我每天从早上九点起开始摆棋谱,直摆到夜里十二点左右。由于学棋过于着迷,惹得母亲心疼起来,有几次竟狠心地把棋盘藏了起来。  相似文献   

12.
各位棋友大家好.本期我们继续探讨弃子战术。围棋中每颗棋子都有一定价值,若要决定将其弃之,定是要得到更大收获。弃子战术,在每一局棋中无处不在,可以利用弃子取地、取势、定型、治孤……只要认准目标,弃子战术就是你达成目的更好的手段。  相似文献   

13.
行棋方向的三大要素:①宽广度②发展性③棋子的强弱樱2段:本讲座还有两期就要结束了,以后该怎么办?秋山:我们的讲座马上就要到一年了,与开始相比大家的棋艺都有很大的进步,特别是章。寅6段:大家在行棋方向的感觉方面都有提高,只是在作战上还属于野战型(笑)。章1级:最初时期,对行棋方向的意思不很清楚,但是现在在理论方面,我绝不会比樱差!寅6段:外面谣传,说我下棋和酒量都不如樱,这是怎么回事!?秋山:时间不多了,快进入主题吧!本讲座就要结束了,我想在下次课里,对大家进行棋力测试,另外每人再带一盘自己下棋的棋谱。樱2段:时间过得好快呀,又快到了与大家分手的时候了。我要抓紧时间与章较量一下,不然就没机会了。  相似文献   

14.
基本步伐     
王元 《围棋天地》2005,(17):82-84
步伐,就是棋形。每一着棋,都是在已有的己方棋子或者对方棋子基础上的一种步伐、棋形(第一着棋和最后的单官,可以除外)。因此,我们可以说,围棋确实是简单的,只需要把“步伐”弄清楚、把正在下的这一步棋与已有棋子之间的关系理顺就行了,正如堆砌积木搭玩具房子、一砖一瓦盖摩天大楼。只不过,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要尽量优化组合、提高效率罢了。  相似文献   

15.
诘棋新作     
孙志刚 《围棋天地》2011,(12):94-95
趣诘(上) 某将棋诘棋作家说过,“将棋诘棋就像烹饪,材料都一样(将棋子),但要在搭配、调味上用尽心思。端出来的菜肴的味道当然重要,为勾引食欲在外表上也要下足功夫。”  相似文献   

16.
期待更精彩     
《围棋天地》编辑部约我评一评周睿羊的棋,这当然可以。平常,只要有时间,我会在电脑上浏览棋局,周睿羊,以及其他少年棋手的棋,我有印象。粗略地说,有朝气、有力量,是他们的共性。对了,他们的棋,盘面都比较精彩。因对棋的认识,总体说来,在不断地积累进步,故多年以前,在我国职业棋手成绩不好时,我就说过,形势并没有成绩所反映的那么糟糕。  相似文献   

17.
乍一看,日本国的天童城似乎并无特别之处,城里有个小小的火车站,泥泞的街道,一家相当不错的中国料理(餐馆)及几家面馆。但稍加留心,你便会发现,在餐馆中,在商店里,从菜单、烟灰缸到门帘,无不呈现出五边形的将棋棋子形状图案。天童的公共汽车站牌、市政厅的大门等也都呈现着将棋棋子的形状。旅游者在所住旅馆房间的钥匙上也会发现系有一个塑料的将棋棋子“五将”。当他们结帐告别时,还会得到两件能令人回忆起这段度假生活的小纪念品:一颗将棋子和一幅陈列在博物馆中将棋照片的复制品。其实,这天童唯一的旅馆名字就叫“五将”。可以  相似文献   

18.
一 攀枝花的中午阳光灿烂,赵攀伟抱着一副精美的棋具,兴冲冲地走在回家的路上。这副棋具是恩师周永祥特意托人打造的,棋盘是松木的,可以折叠起来装棋子,棋子则是梨木的,用桐油泡过,咋摔都不会碎的。有了这副象棋,  相似文献   

19.
我年少时,曾经一度爱下《斗兽棋》。后来,《斗兽棋》被颠覆了,这是象棋的魅力!我总觉得象棋凝聚着我们华夏民族太多的智慧与文化,一旦喜欢上,就一发不可收拾了。二哥用两角钱买来了一副象棋,是广西梧州产的,棋子是木质圆形的,棋纸上划有红格子,两边的炮位上还画有炮垒的图案。我们兄弟俩常常摆棋厮杀,日子久了,棋子还在,那棋纸则慢慢破掉了。  相似文献   

20.
棋人     
一 橘中有三昧,棋人苦求中.休言弈者痴,《梅花》趣无穷!这首《弈者》说的是世人对中国象棋的痴迷.中国象棋是从何时传下来的?这我不知道,恐怕得去问专家才能搞得清楚.但我知道,中国象棋喜闻乐见、源远流长.无论是城市、农村,无论你走到哪儿,只要有人的地方,你就会看到棋摊,就会看到有人在下象棋.你看吧,许多人围着一副小小的象棋,把那巴掌大的一块地方,围得水泄不通.谁也顾不得挤,谁也不觉得低头哈腰看棋累,大家伸长了脖子,恨不得让自己的眼睛长在棋盘上.在这里,大家都成了军师,你说跳马不错,我说可以进炮,他说应该平车……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些急性子的人不管主将愿不愿意,干脆来个"谋朝篡位",急不可耐地拿起棋子就走……一场厮杀过后,不管是胜者还是负者,大家嘿嘿一笑,交换俘虏,把那32颗木头疙瘩重新摆正,于是,下一场厮杀又开始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