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日常生活审美化”是物质生产无限膨胀,“充溢”到审美领域以后形成的虚假审美现象,在“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背后是当代学者与资本家的联姻,因此,它是一种食利者的美学。但“日常生活审美化”同时以其开放性向中国当代文艺学提出问题,促使其克服自身困难求得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审美文化自20世纪末崛起以来,正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发展,并毋庸置疑质疑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然而传统审美文化与现代审美文化的生活化趋势日益不符,迫切需要建构向日常生活回归的美学。以大众文化为基础的日常生活美学在美学界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与讨论。作为一种新的美学形态,其存在质疑和颠覆了传统日常生活的审美原则和价值,背离了传统审美文化。生活美学是在倡导现代生活的基础之上建构的,其既继承了传统美学中的精髓,又超越了传统美学的审美原则和价值立场。因此,构建现代生活美学,既须与传统审美文化有机结合,又要超越传统文化的审美原则,进而升华出新的价值观念,才能真正显示出生活美学在现实社会中的魅力。  相似文献   

3.
“人生的艺术化”旨在高扬人生,提升人生,从而走向诗意人生;“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力促艺术走下圣坛,归融人间,从而普及精神关照。二者虽在具体时空上各具特色,但带终极关怀色彩的人本精神使它们在宏大历史进程中均有其存在的完全合理性。我们同时思考“人生的艺术化”和“日常生活的审美化”源于我们对理想美和现实关的双重呼唤。  相似文献   

4.
“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理论阐释与文化批判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后现代社会的莅临和审美的泛化,使当代文化形态开始发生重大转型。“日常生活审美化”过分依托消费主义而消弭了审美主义的文化精神,艺术的生活化诉求导致艺术本体生命的沦丧,“精神的美学”变成了“眼睛的美学”。“日常生活审美化”并非就是我们所说的“日常生活的诗意化”,而是指消费社会和传媒时代来临之后形成的表象世界和深层心理的审美化,是泛审美文化的一种现象学描述。审美和艺术向日常生活的扩张导致艺术自律性的消解,大众传媒和文化产业的兴起造成了艺术“光晕”的消失和艺术作品稳定性价值的解体,精英艺术开始与大众文化融合并形成新的时代景观。  相似文献   

5.
文艺学作为一门科学有科学的文艺学与文学的文艺学之分。但从整个文艺学的知识构成来看,它一方面不可能成为达到完全认识“文学”的科学;另一方面还导致知识与文学创造能力的分离,因此文艺学不能成为“学”,而应通过“审美意象”的体悟,获得文学的本体存在─—诗性。体悟文学(不是学文学)是获得诗性、拥有文学创造能力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6.
文艺学作为一门科学有科学的文艺学与文学的文艺学之分。但从整个文艺学的知识构成来看,它一方面不可能成为达到完全认识“文学”的科学;另一方面还导致知识与文学创造能力的分离,因此文艺学不能成为“学”,而应通过“审美意象”的体悟,茨得文学的本体存在——诗性。体悟文学(不是学文学)是茨得诗性、拥有文学创造能力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7.
林璟辉 《教师》2010,(18):115-116
池莉小说描写的琐碎繁杂的日常婚姻生活,笼罩着一种灰暗庸俗的基调,消解了日常生活的精神向度与诗意化色彩,而在其烦闷不堪的生活状态的背后,却蕴涵着深层审美意义,体现了一种达观而平静的美,体现了时代的“民族性格”,重构了一种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运用现代民间文艺学中的母题、类型分析方法,对“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的口头与书面形态,文化内涵和审美情趣;跨文化比较与源流探寻等分别进行个案解析,体现出微观与宏观审视的结合,融汇了中外故事学的积极成果。  相似文献   

9.
当前,一些学者认为,要使文艺学研究获得新的突破,就必须跨越边界,实现文艺学的文化转向。并提出了“日常生活审美化”理论。大众审美文化可以成为文化美学、生活美学的研究范畴,但只有文学才是文艺学真正讨论的对象。文学理论研究要始终坚守文学本身的审美性和自由超越性,努力在自身理论探索上寻求突破,以摆脱当前遇到的危机。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新诗以“欧化”为“现代化”的转型期,闻一多因追求“东方色彩”而与时代主潮产生疏离。美国的新诗运动是促使闻一多审美潜意识中的“东方色彩”得以彰显的契机,但二者却有深刺的审美差异;尤其是进入现实语境后,“东方”更呈现出“他者化”色彩,闻一多以自己的诗歌构成对这一现实东方形象的逆向书写。  相似文献   

11.
日常生活审美化并非文艺学的内部问题,但它所带来的关于文艺学的讨论却涉及文艺学的一些本质问题,尤其是文艺学的边界问题和文艺学的文化转向问题。文艺学只能以文学作为自己的边界,把审美泛化这一原本属于美学、社会学的现象纳入文艺学的学科视野只会导致文艺学学科建设的紊乱,而以属于广义社会学研究范围的文化研究取代文艺学更是无稽之谈。文化研究是一种广义的社会学研究,带有极强的意识形态属性;文艺学的文化转向只是以文化研究为工具,探究文学发展与文化之间的密切关系,索引文学作品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因子,二者是不能混淆的。而文化诗学的出现,则是对这一论争的最佳回应。  相似文献   

12.
期刊改版与九十年代以来的文学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期刊与文学的关系,使得从期刊视野考察转型期文学成为可能。以上世纪90年代初期文学期刊界的“改版热”为视点,通过对改版缘起、具体行为状态及其改革效果的分析,可以看到,一个转向市场他律的文学场已经基本形成;走向世俗化,正是转型期文学“审美日常生活化”的一种实现;改版后文学期刊依然没有走出困境的实质,正是消费时代生活法则渗透至文学场域,而审美追求的艺术法则主导地位丧失的结果。而诗意审美恰恰是文学的意义所在,也是文学期刊在这个消费时代的生存之道。  相似文献   

13.
“赛博格”这个词语是新兴范畴,但赛博格思想却有着悠长的知识学创生历史。实际上,“赛博格”的出现本身就意味着对西方传统二元论的反叛和对人类身体的重塑。赛博格身体是后人类时代审美范式变革的一种典型,无论是“具身化”的人机混合形态或是“离身化”的身心分离形态,都是当前审美景观的多元化呈现。因此,面对后人类时代的不确定性和生存风险,我们的审美观和价值标准也应该发生相应变化,实现由“人机共存”向“审美共生主义”的转变,这不仅意味着人类身体的敞开与延伸,意味着人类与具身世界的交织互融,更意味着美学未来发展的开放性姿态。  相似文献   

14.
日常生活审美化打破了审美活动与日常生活的界限,传统审美理论受到了挑战,审美主体的大众化、审美客体的视觉化与审美方式的直观性等审美现实,对高校美学教学也提出了新的思考,即力求传统美学理论与现实审美需要相结合,以及正确理解图像与文字二者在审美上的不同特征,注意时代审美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15.
针对文艺学研究中学科性质问题的讨论 ,本文从历史溯源入手 ,梳理并分析了“文艺”作为概念在中国传统文论中的生成样态和时代内涵 ,论证了中国文艺学在语源、史体因革和审美心态等方面的历史依据 ,从而得出“文艺”概念的古今意义承传以及传统文艺学史的上限等结论 ,使传统文艺学对当代文艺学研究的启示得到了一次实证化的显现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中国文化(人类)学理论框架的构筑,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研究,也突破了物质、制度表层形态和古代哲学思想的局限,充分认识到“传统文化”不仅表现在各种程式化的理论和制度形态方面,而且更广泛地表现在人们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心理传统、审美情趣及价值观念等非经典化理论的现实状态之中.八十年代末悄然兴起的民俗社会回潮和有关民俗的理论研究,标志着“文化人类学”研究与中国现实社会的交臂结合,它在学科领域上促进了民间文艺学向民俗学的拓展.同时使其面向社会文化研究,获得指导思想上的共识.九十年代初,民俗学研究向民间文化学领域迈进,从客观又上促进了民间文化学的确立及其理论研究的“体系归位”,也促进了社会文化学科研究对象的现实回归.  相似文献   

17.
我国许多艺术设计院校都开设摄影课程,它作为当代艺术与设计的一种重要的表现手段正被大众所认可。科技的进步不断改变着传统的拍摄方法,摄影教学中也越来越重视新的技术与器材的应用。但摄影艺术的灵魂是关于“关”的认知与体现。所以摄影教学中关于学生“审美”素质的培养和提升是一个不变的主题。  相似文献   

18.
杨志兰 《鸡西大学学报》2013,(11):113-114,117
新世纪以来,随着大众文化和消费文化的迅速勃兴,日常生活和世俗幸福的重要性得到了充分肯定,日常生活叙事成为短篇小说创作的主潮。在新的时代语境下,作家在日常生活叙事中,不断融入新的思考和探索,他们在短篇小说写作中,主要通过对人间烟火的悉心描画尽显时代面貌,在世俗幸福的娓娓叙述中细数岁月人生,在民俗民风的描画、民间人物的塑造和民间道义的扬弃中,来构建日常生活中的诗意与神性,这显示短篇小说创作中,一种新的关学原则——“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原则的兴起与确立。  相似文献   

19.
伴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普及,一种新的学形态——网络学应运而生。网络学拥有诸多物质技术优势,可以成为最具活力的学形态,但当前网络学却处于尴尬境地。这种尴尬主要表现在:数量巨大,但精品匮乏;拥有极度自由的空间,题材却极其狭窄;拥有无与伦比的技术优越性,但作品样式十分单调;创作领域呈现沸腾之象,评论界却保持相对沉默;标谤为“另类学”,却又热衷于向传统学的“归顺”。形成当前网络学尴尬局面的原因:一是缘于创作群体学底蕴浅薄;二是缘于创作的游戏动机而非学追求;三是缘于人们对网络学特性的模糊认识。  相似文献   

20.
日常生活审美化和文学审美存在着较大的审美差异,这一差异可以通过对日常生活的虚拟化与文学审美的虚构性、日常生活的装饰化与文学的形式美、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繁复性与文学审美的蕴藉性等问题的探讨中呈现出来.日常生活审美化是与消费主义相关联的物化审美,而文学审美则是有助于人性丰富与完善的精神性审美,前者不能取代后者.在当下的文艺学研究中,应该批判日常生活审美化对人性的不利影响,弘扬文学审美的人学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