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4 毫秒
1.
最初一场冬雪(外一首)(苗族)吴思章最初一场冬雪弥弥漫漫最早牵上娘脚印深深浅浅最初一树野腊梅开了,开了瘦瘦的黄黄的最先相逢最亲的人……娘啊娘雪落梅花悄悄开花开娘来儿也来银天玉地儿祈愿孝您白发还春魂雪天想回家选一个大雪纷飞的日子回家可重温当年打工娘在坳...  相似文献   

2.
天堂风琴     
娘说,庆儿,给你大(大,河南方言,“爸爸”之意)搬个板凳。庆儿听了这话,便慌着按娘的意思办。其实,板凳就在床底下,一伸手就  相似文献   

3.
《金瓶梅》是我国继写帝王将相、山林草寇、神魔鬼怪等三部名著之后出现的第一部描写市井生活的现实主义长篇小说。它赤裸裸地毫无忌惮地暴露了明代中叶社会的病态。西门庆一家的生活,正是当时社会的缩影。鲁迅所说“著此一家,即骂尽诸色”,正说明它的典型意义。西门庆是由暴发户起家而逐步发展成为一个相当典型的官商合一的封建恶霸。他一人先后占有二妻六妾。大娘吴月娘继陈氏病亡之后作为填房成为正室。六妾依次为:二娘李娇儿、三娘孟玉楼(卓二姐病故后,“就顶死了三娘的窝儿”)、四娘孙雪娥、五娘潘金莲、六娘李瓶儿。小说以真实…  相似文献   

4.
傻子     
我是一个傻子,从来都是。我叫王富儿,可是村里人都叫我王傻。我问娘,娘就说:"我们富儿哪傻呢?别听村里人乱叫,富儿聪明得很。"我信娘的话,因为娘从来都没骗过我,她每次说晚上有肉吃,就一定有肉  相似文献   

5.
三儿老师     
红树林 《教师博览》2009,(11):23-23
车祸之后,三儿的腰就慢慢地弯下去。 同学们取笑他:“罗锅!罗锅!”三儿扶着弯弯的腰,眼泪不住地流。三儿回家冲娘哭。娘说:“三儿,擦干泪,不要哭。罗锅怕什么?腰罗锅不要紧,只要做人不罗锅就行。”  相似文献   

6.
<正>家里没有表,早晨总估摸不了时间,有几次起床迟了,就和娘哭闹。娘后来一到半夜就不敢睡,一边在灯下纳鞋底儿,一边逮那学校的钟声。到了冬天,起来得早,月亮白花花的,我们就在村里喊着同学一块儿去。大家都有书包,我没有,娘将一个小包袱皮给我,严严实实包了,让我夹在胳膊下,我那时很要强,惟这一点总不如人,但娘说没有钱,我也没了办法。祠堂的门关着,  相似文献   

7.
陪娘看病     
琨儿小时,常伤风感冒。娘一到,就从她的衣兜里摸出体温计,甩两下,然后就解开琨儿外衣上面两粒扣子,从内衣处把体温计伸进琨儿的腋窝,她一把把琨儿暖在怀里,脸贴住琨儿烧得通红的脸。眼睛就一动不动地看着对面墙上的挂钟,不动声色一秒一秒地数着,一定要数满300下,才把体温计拔出来,水平地伸到眼前,立马读出烧到多少摄氏度。若烧高了,她就喊,快拿氨苄西林,快拿托恩……我第一次见着时,竟大为惊讶:其一是60岁的娘眼神不好,她却能准确快速地辨出体温计上的度数;其二是没有多少文化的娘,竟能顺溜地记得拗口的药物名,且晓得它们各自的用途。  相似文献   

8.
牵挂     
娘,您还好吗?娘,工地的饭您能吃得惯吗?娘,在阴暗潮湿的工棚里,您的风湿病没加重吧?娘……娘,您知道吗?当儿看到您步履蹒跚地为儿四处筹学费时,儿是多么心酸;当儿得知您不顾自己的身体而跑去远方打工时,儿是多么的心痛!娘,您身体有病啊,怎么能干那么粗重的工作呢?记得一年前的那个雨天,我跪在地上拉着您的手乞求您不要去工地,可您却狠心地挣脱了我的手,冲进了茫茫雨雾中,我追着喊着哭着,娘……娘……,您回来啊!娘,我不要您那么辛苦!您越跑越慢,终于瘫倒在了地上,您的风湿病又犯了。我冲上去抱住您,在眼神交汇的那一刹那,我看见几滴比雨水更…  相似文献   

9.
老九霞的鞋盒里,住着我心爱的“小脚儿娘”,正在静静地等着她的游伴——李莲芳的“小脚儿娘”。夏日午后,院子里的榆树上,唧鸟儿(蝉)拉长了一声声“唧——唧——”的长鸣。虽然声音很响亮, 但是因为单调,并不吵人,反而是妈  相似文献   

10.
特殊的礼物     
“叮铃铃……”终于下课了,我像一只出笼的小鸟儿,骑上自行车飞一般地向家奔去。我为母亲准备了一份特殊的礼物,一想起来,心里便涌起一阵莫名的兴奋和喜悦。“娘,我回来了!”话里充满了浓浓的亲情。娘从屋里出来,慈祥地说:“快进屋歇歇!”并接下我的书包,从包里拿出我换下来的脏衣服。“娘,这衣服我自己洗!”“哟,太阳咋从西边出来了?”娘带着一脸的疑惑。搓、揉、涮、倒水、换水,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衣架上终于晾出了一串串湿漉漉的衣服。我伸伸累得酸疼的腰,想着母亲每日都这样辛苦,今日自己才知为母亲分点忧,内心感到一…  相似文献   

11.
    
15年前,娘生下了我. 15年后,我长大了,娘却老了. 15年来,娘从不曾真正休息过,她既要看着孩子,又要张罗家务. 15年来,我从不曾离开过娘,不曾离开过娘的关爱. 上小学时,我撒娇,每天让娘背着上学.我趴在她的背上,一边哼曲儿一边欣赏田园风光.早晨露水特别多,沾湿了娘的裤脚.尽管已是秋天,但娘似乎丝毫感觉不到寒意.每当看到公路上父母骑着自行车送别的孩子上学,娘的脸上总有一种难以捉摸的神情.  相似文献   

12.
女儿的牵挂     
娘:儿好久没有回家了,近来身体好吗?胃病犯了没有?儿在校一切都好。您不要总挂念我。娘,每当夜深人静,儿躺在床上,就不由地想起您,真想再偎在您的怀里,听您唱那首不成曲的古老的歌谣,真想再看看您慈祥的面容,抚平您额间岁月刻下的皱纹……  相似文献   

13.
瓶儿之死,西门是痛,月娘是假,玉楼是淡,金莲是快。一场丧礼,演绎世间百态。瓶儿之死,堪称《金瓶梅词话》描摹人情绝妙之笔。  相似文献   

14.
[读一读] 甜藤儿六月里,挺热的天,我和小龙上山采金桃娘。太阳火辣辣的,我们很快就觉得口渴了。我们吃了一些金桃娘,但是不解渴,小龙便提议去喝水。我们向一处泉水走去。‖  相似文献   

15.
娘的手很巧,会织很多种图案的毛衣,可娘自己却没有毛衣。该上初中了,娘说:“外头冷,该给小森织件毛衣了!”于是娘不分白天黑夜。一有空闲儿便为小森织毛衣。“娘,毛衣什么时候才能穿上?”小森一天要问好几遍。“快了!”娘的声音每次都是那么温和。尽管这项工程在小森眼里进展得那样缓慢——每天仅增长那么几厘米,可那年冬天,小森最终还是穿上了一件粉红色的毛衣。  相似文献   

16.
小朋友,你别跑, 站稳脚步把灯瞧。 红灯停,绿灯行, 黄灯请你准备好, 过路应走斑马线, 交通规则要记牢。交通规则要记牢~~  相似文献   

17.
〔锣鼓声中演员上台。甲:锣鼓一敲震天响,乙:我们四个来亮相,丙:演得不好也鼓掌,丁:捧场!甲:祖国是娘俺是子,乙:危害祖国千人指,丙:谁敢分裂搞破坏,丁:可耻!甲:“八荣八耻”指方向,乙:树立道德新风尚,丙:大家争着做好样,丁:贼棒!甲:人民把俺养成人,乙:服务人民是本分,丙:背离人民走黑道,丁:没门!甲:“八荣八耻”要记牢乙:道德风尚有目标,丙:你若啥也不知道,丁:傻帽!甲:社会发展跨骏马,乙:崇尚科学意义大,丙:愚昧无知没文化,丁:掉架!甲:祖国对俺恩情长,乙:热爱祖国第一椿,丙:你说祖国好比啥?丁:俺娘!甲:努力当好小公民,…  相似文献   

18.
教育篇     
、苗怕虫咬,儿怕娘娇。、青柴难烧,娇子难教。、栽秧要抓早,教子要从小。、喜爱儿者,不偏于爱;偏爱儿者,儿受其害。教育篇@张侠~~  相似文献   

19.
教育篇     
△苗怕虫咬,儿怕娘娇。△青柴难烧,娇子难教。△栽秧要抓早,教子要从小。△喜爱儿者,不偏于爱; 偏爱儿者,儿受其害。教育篇@张侠~~  相似文献   

20.
林小红是《红楼梦》的第一号小丫鬟。明义《题红楼梦》绝句第八首专写了小红。在最早的《红楼梦》里(《红楼梦》成书过程的第一步),小红与玉狸(晴雯)、猖儿(袭人)鼎足而立。在庚辰本里,一等管家之女林小红不当小姐当小丫鬟。林之孝夫妇的低调令人赞叹。庚辰本第二十六回写的佳蕙所言。令人感到奇怪。林小红的家庭背景的变迁涉及到复杂的成书过程。仅仅从林小红与晴雯这一对丫鬟的关系来看:《红楼梦》成书过程的第二步是——怡红院里增加了很多丫鬟,其中有麝月,“笑教开镜与梳头”情节中的小红,换成了麝月。《红楼梦》成书过程的第三步是——小红的“老子娘”是三等仆人、仆妇,晴雯的“老子娘”是一等管家。《红楼梦》成书过程的第四步是——小红开始姓林,其父名林之孝,其母林之孝家的在第五十七回看望宝玉,因姓林而被贾母“赶出”怡红院。小红的“老子娘”变成了一等管家。睛雯变成了孤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