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德国科学家黑姆霍兹说:“1891年我解决了几个数学和物理学上的问题,其中几个是欧拉以来所有大数学家都为之绞尽脑汁的.……但是,我知道,所有这些难题的解决,几乎都是无数谬误以后,由于一系列侥幸的猜测,才作为顺利的例子中的逐步概括而被我发现”。可见,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猜想在不断地起作用,乃至指导着你的整个思维活动。  相似文献   

2.
[问题思考] 这段时间,我上了一个多单元的计算课,心中总在思考一个问题:教师在呈现一个问题情境后,常常是几个学生把问题解决了,也就相信所有的学生都会  相似文献   

3.
亲爱的西子姐姐: 我最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有个选择令我左右为难,两边的选项都是那么重要,您能帮我解决吗?我是一个坐拥2万粉丝的up主,我连自己是怎么火的也不清楚.刚开始当up主的几天,我的学习成绩依然是名列前茅的.可是在我火了以后,我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其中,视频的质量是优质了,我的学习成绩却有点起起伏伏了.  相似文献   

4.
求极限最常用的方法是极限的四则运算法则,无穷小的性质,两个重要极限及洛必达法则等,但仅用这些是无法解决所有的极限问题的。通过几个例子给出了解决极限问题的其他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5.
数学思想是数学学科的精髓,是解决所有数学问题的基础和前提.本文将从几个常用的数学思想出发,探讨数学思想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6.
当我还是一名乍进中学的新生时,一天,我看到自己班里的一个孩子独自走在回家的路上。他叫凯利,看起来他像是带着所有的书。我暗想,“周末还有人把所有书都抱回家?一定是个书呆子。”我可是有一箩筐的计划(参加几个派对,还有第二天下午和朋友们的足球比赛)。于是,我耸耸肩,继续往前走着。  相似文献   

7.
作为教师,在作文教学中我们要解决的就是如何把这种部分学生的个体体验变为每个个体的体验,使所有学生都能“轻轻松松落笔,快快乐乐作文”,充分享受到“我手写我心,凌云健笔意纵横”的乐趣.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应注重这几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在教学《分数的意义》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掌握“‘单位一’可以是一个物体或由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这一知识,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说说你是分数几?学生们愣了,忽闪着眼睛瞪着我,仿佛在反问我:我怎么是个分数呢?沉思片刻,有几个学生仿佛顿悟了其中的奥妙,几双小手高高地举了起来。李明说“:我是分数1/31,因为我们班有31个同学,我是其中的一个。”张君说“:我是1/3,因为我们家有3口人,我是其中之一。”还有人说“:我们学校有1600人,我是1/1600。”在这几位学生的启发下,几乎所有的小手都举了起来,说出了几十个不同的分数。在理解这些分数…  相似文献   

9.
爱的花絮     
一次,听说班里有个小组很多人没有做眼保健操,我很生气,便让这个小组所有同学再做一次。这时,有几个学生(班里的几个调皮鬼)大声说:“我们做了,为什么还要再做?”一了解,他们几个是做了。于是我当着大家的面,向他们道歉,并鞠了一躬。  相似文献   

10.
环游世界     
《海外英语》2012,(3):32-33
有多少人怀揣着环游世界的梦想,但是又有多少人真正明白“在路上”这三个字的分量。旅行不是只包含途中的美景美食,不是结束后到此一游的照片,不是跟周围人炫耀我到过哪哪哪的滑稽表情,不是你搭几趟飞机逛一逛的走马观花.而这当中所有的失望、兴奋、恐慌跟未知才是真正的意义所在。碰到一些有故事的人。遇到一些有意思的事,解决一些未知的困难。所有这些都是一个真正的旅行者所热爱的。  相似文献   

11.
何捷 《中国教师》2010,(24):60-60
<正>偶然的机会,我看到几个孩子在课间模仿体育老师上课的情景。觉得有趣之余,我突发奇想,请孩子们模仿我。本以为自己在孩子心中的形象是高大的——上课风趣,课间活泼,和所有孩子能平等相处,因此,我打算通过这一次  相似文献   

12.
编读BBS     
那些人,那些感动陈波自从《穿越大半个中国的艺考追梦路》在《课堂内外》高中版(2008年5月号)上发表后,几个星期里,我就收到了全国各地朋友的来信。在所有的来信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湖北麻城一中的张  相似文献   

13.
一日课间,发现几个学生围在一张课桌前摆弄着什么,出于好奇,我凑了过去,发现他们在往课桌上贴几个影视明星的头像。桌面上有了几个明星头像的点缀,的确给那有些破损的桌面增色不少。我把教室的所有桌子仔细看了一遍,发现全班四十几张桌子上,有十几张都贴了头像或  相似文献   

14.
在一次全县小学数学优质课竞赛活动中,我有幸观摩了所有的优质课教学,使我收获颇多,尤其是在"认识几分之一"的两个教学片段中,教者引导学生在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思维中,深化分数认识的做法让我感触很深。下面是我通过两个教学片段,对如何在数学概念教学中,抓住核心与关键问题,提升概念、理解深度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伊妹信箱     
《初中生之友》2013,(11):60-61
我有个好老师,她就像一个万能钥匙,什么样的问题都能解决,真是太让人佩服了!我猜她小时候一定是个好学生,被所有的人喜欢,真希望自己也能成为和她一样的人。  相似文献   

16.
冰心老人在谈到她所敬重的作家时说:“文艺界我所有几个人很佩服,一个是叶圣陶,一个是巴金”.这也是所有认识巴金,了解巴金,读过巴金作品的人们的共同认识.巴金所以能赢得如此普遍而崇高的荣誉,不能不归功于他的伟大人格.他是当之无愧的我国现代作家人格的一面光荣旗帜,一个伟大的风范.  相似文献   

17.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免不了会遇到各种 问题。通过摸索,我积累了一些帮助孩子解决 问题的经验,这些经验成为我教育孩子的“法 宝”,我的法宝就是不急着插手,先问孩子八个 问题,听听他们有什么想法。奇妙的是,通常 问不到几个问题,事情就已经解决了。我戏称 “法宝”为“天龙八步”。  相似文献   

18.
考试经过几年的努力,我终于通过了部分学科的考试,回想起几年自学的艰辛历程,不禁思绪万千。自学是苦涩而辛酸的。多少个日日夜夜,多少个节假日,我都以书相伴,灯下苦读。我常常想,既然船已起航,就一定要到达理想的彼岸,于是我咬紧牙关,奋力拼搏。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几年的坎坷历程,当我迎来一次次胜利,当我攻克一个个难关,拿到一门门合格的成绩单,当我的理论知识一层层向高峰挺进,一股自豪感和成就感便油然而生。当我完成了所有学业的考试之后,我真正懂得了什么是追求,什么是成功的喜悦。以下是我对自学考试的一些感受和经验,希望对有志的…  相似文献   

19.
最近,我做了一节公开课《少年闰土》。由于怕出纰漏,我小心翼翼地把教学内容分割成块,再进行任务布置:几个问题"负责"解决某个"目标",几个板块"负责"解决某个"内容",整个教学设计详尽而缜密。  相似文献   

20.
为了帮助一年级语文教师解决写字教学的困难,我就小学课本语文第一、二册生字中,选出六十个生字(上册五十一个,下册九个),试编了一年级描红教材。在选字典编辑方面,我是根据下列几个要求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