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破发之痛     
随着2月9日中国一重上市首日开盘即下跌3.8%,自2009年新股发行重启以来,已有近20只新股破发,另有10余只新股濒临破发边缘。破发潮之下,各种声音熙熙攘攘。愤激者将矛头指向新股发行定价过高,以及新股发行定价机制存在的问题。在破发潮中遭受损失的部分投资者,则感到自己很受伤,并且这种受伤有些无辜,打新的意愿已大大降低。亦不乏拍手称快者,将破发视为价值的自然回归,以及市场化发行下的一种进步。  相似文献   

2.
中国西电(601179)在上市首日便跌破发行价,成为近三年半以来第一只在上市首日破发的新股。而就在同一天中,就有台基股份、星辉车模和正泰电器遭遇到了破发。此后,又有新股纷纷加入破发大军,A股破发行情愈演愈烈。  相似文献   

3.
新股定价是首次公开发行的核心环节,只有选择合理的定价方式才能充分反映市场需求。本文首先概述我国新股发行定价方式的发展历史和当前采用的新股发行定价方式存在的问题,然后介绍国外新股发行定价方式及其特点,最后借鉴国外经验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是的,中小板和创业板在2010年发了331家新股,"圈"了3000亿,平均发行市盈率60倍左右,最高的甚至到了150倍。果然,2011一开年,新股"破发潮"接踵而至。  相似文献   

5.
自从今年4月19日,沪指向下调整,尤其是沪指跌破季线以来,以创业板、中小板里的新股跌幅为最惨。持有这些股票的投资者尝尽了因高价、高市盈率发行,股票回归价值而带来的阵阵痛楚。他们成就了不用通过经营,只用市场的真金白银堆砌起来的一个个亿万富翁。也同时承受着难以支撑的重压。有人认为,导致市场出现破发潮的罪魁就是高市盈率。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么,我们看到目前发行上市的不少新股,  相似文献   

6.
农历春节假期后第一周,A股迎来10只新股申购,10只新股发行市盈率算术平均值仅50.51倍,最高的捷成股份74.32倍,最低的春兴精工34.04倍;较前期有明显降低。去年年底以来的新股破发潮已经对一级市场定价产生影响,而与此同时下周只有四家新股申购,发行节奏有放慢的迹象。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上市公司后续融资的一条新渠道——增发新股(SEOS),在总结我国上市公司增发新股基本现状的基础上,比较分析了增发新股的发行方式和定价方法,并对其中的市场创新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8.
时下,新股破发潮愈演愈烈,且大有蔓延之势。面对这种中国股市从未有过的现象,市场总体表现平静,甚至以往对炒新独有情衷的中小股民,在接受的网络调查中,也有七成表示再不会去申购新股。因为此时的新股,已从之前的包赚不赔,沦落到包赔不赚了。这倒是市场的一大进步。  相似文献   

9.
刘博士:老赵,你怎么没精打采的?赵大户:唉,刘博士,我认购的新股跌破发行价了……刘博士:哦,随着新股发行市场化的推进,一级市场申购新股的收益下降较多,新股上市首日破发的情况也开始出现,以后不能随便打新了,一定要认真分析拟上市公司的基本面,再决定认购还是不认购。  相似文献   

10.
为进一步完善股票履行方式,我国试行向二级市场投资配售新股,首次实现了一、二级市场联动发行,是向一、二级市场最终并轨迈出的重要一步。这次发行方式的改革对规范一级市场,活跃二级市场,促进证券市场的稳定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该对新发行方式的积极效应和存在的不足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希望能有助于加深对新方式的认识和进一步探讨发行方式的改革。  相似文献   

11.
从A股市场来看,新股不败为中国证券市场多个阶段所证明。研究历史来看,多年来,中国A股市场始终存在着新股不败的运行模式,而尽管前些年市场较差,一些品种破发,但由于政策IPO停止,政府救市等引发市场上涨再行IPO时,新股总是大阶段内难以出现破发  相似文献   

12.
本周新股集体破发延续,周二首日上市的新股天瑞仪器暴跌16.68%!迪威视讯、东方国信、万达信息跌幅均超12%!两周以来10只新股上市,破发率高达90%!唯有天晟新材首日上市成功保发。  相似文献   

13.
港股近两个月的走势明显脱离了A股的影响,更多地受到美股的指引,恒生指数不单最高见到21929点,且并未出现大幅回落。但与之相对的新股走势却疲态连连,月初还热火朝天的香港新股市场,近日突然频频破发。中冶是第一个上市首日破发的新  相似文献   

14.
新股破发浪潮下,二级市场怨声载道。论者多剑指发行定价机制之弊,但在核准制下,市场化的改革仍只能停留在询价环节上,而不能从供需的根本问题上着手,这使得在审视"破发"带来的难题时,一时陷入无解的僵局中。  相似文献   

15.
浅析新股发行制度的缺陷及改革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行新股发行制度体现出的“资金优先”特点有失公平,助长了股市投机,加大了股市波动风险。为改革这一弊端,新股发行制度应对证券账户实行网上限额申购,减少网下配售,向中小投资者倾斜,以体现新股发行的公平性。  相似文献   

16.
以汽车热交换器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主营业务的八菱科技公司,原本以为在拿到证监会发审委的IPO批文后,必定就可以欢天喜地的大把集资圈钱。哪曾想在近日开始的新股定价之询价阶段,就因参与询价的机构数量不足法定的20家,而被迫"中止发行",成为A股21年新股IPO历史中的第一个败笔。  相似文献   

17.
信息     
关键词:圈钱中国股市一直难以摆脱圈钱的恶名。一方面是因为上市公司溢价发行,这在今年新股发行改革后尤为明显,无论是主板还是中小板,今年的发行市盈率都相对较高,但近期上市的招商证券似乎运气并不好,在溢价发行后在破发的边缘  相似文献   

18.
伴随我国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股票首次公开发行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该问题包含了众多理论假说,主要研究有新股发行的原因、发行方式、新股发行三大异象等。对该问题的理论假说做一个全面回顾、总结和评述,旨在为深化中国新股发行改革提供理论支撑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微博广场     
曹中铭(知名独立财经撰稿人):新股挂牌首日无论是暴涨还是暴跌,都是不正常的,背后都与发行价格密切相关,而发行价的高低则与市场询价密切相关。为规避此种现象的出现,个人以为可采取多方面的措施:一是规范保荐机构的行为,不但要勤勉尽责,还要做好尽职调查工作,在新股发行时,特别是在价值投资分析报告中不能为了自身的利益而对发行人盲目吹捧;二是建议将报高价剔除比例调整为不低于3%。询价新规虽然规定剔除比例“不超过3%、不低于1%”,但现实案例中,往往剔除的比例都为1%;三是建立询价机构的黑名单制度。询价新股实施后,对机构研究能力与定价能力提出了要求,也导致部分询价机构离场,但这显然还远远不够。新股发行价格离谱,与某些询价机构的离谱报价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20.
过去的一周,新股破发成了股市的一大看点。当破发潮象瘟疫一样四处漫延时,有人埋怨指责,有人咬牙斩仓。然而,股票破发、备受冷落,并非人们想象的那么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