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鲁迅在为《呐喊》写的《自序》里叙及他早年中止学医的经历,其中说了这样的话:“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然而,小说《药》里的夏瑜,决非“愚弱的国民”,却不仅做了“示众的材料”,而且做了给人“治病”的人血馒头的材料。这当然是小说人物夏瑜始料所不及的,可正是小说作者鲁迅构思的深意所在。作为悲剧形象,夏瑜的思想意义在哪里?在小说中又是怎样得到体现的?对此,学术界的看法颇有异同。这里,我们不揣浅陋,也来说一些意见。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鲁迅先生的小说《示众》为例进行分析,揭示了示众现象的文化特征,从实施者方面来看,示众具有惩戒性、威慑性的特征;从示众者方面来看,示众具有羞辱性、伤害性的特征;从围观者方面来看,示众具有好奇性、异己性的特征。示众这一现象的绵延不绝见证了《示众》的超强生命力和真理性内涵。  相似文献   

3.
鲁迅先生谈到他弃医从文的原因时,曾回忆其在日本医科学校的一次经历:课间放的画片中,一个中国人被绑在中间,即将砍头示众,而旁边则围着许多体格强壮、神情麻木的中国人在观看、欣赏。“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材料和看客……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呐喊>自序》)于是,他放下了解剖人们肉体痼疾的解剖刀,拿起了解剖人们精神的痼疾的解剖刀。他的小说对麻木、愚昧的“看客”作了无情的揭露和嘲讽,并形成了一个“看被看”的基本模式。因此,了解鲁迅小说中的“看”,可以说是…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鲁迅小说《示众》的被示者 /看客 ;看客 /看客 ;叙述者 /隐含作者之间的多元关系 ,作了审美的解读 ;并对叙述中的时空、空白以及作者的示众情结进行了考释与阐发。  相似文献   

5.
鲁迅先生谈到他弃医从的原因时。曾回忆其在日本医科学校的一次经历:课问放的画片中,一个中国人被绑在中间,即将砍头示众,而旁边则围着许多体格强壮、神情麻木的中国人在观看、欣赏。“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材料和看客……所以我们的第一要,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呐喊〉自序》)。于是。他放下了解剖人们肉体痼疾的解剖刀,拿起了解剖人们精神的痼疾的解剖刀。他的小说对麻木、愚昧的“看客”作了无情的揭露和嘲讽。并形成了一个“看,被看”的基本模式。因此,了懈鲁迅小说中的“看”,可以说是找到了一把解读其作品的好的钥匙。[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鲁迅小说《呐喊》《彷徨》中各种形态的"笑"与小说整体阴冷的基调形成鲜明的对峙,在这寓悲于喜的描摹中,鲁迅把社会的黑暗、国民的麻木愚钝、觉醒者的孤独寂寞等社会现实进行了血淋淋地呈现,震人耳目,促人深思。这种喜剧表象中蕴含了作为时代觉醒者的鲁迅精神世界中的悲愤绝望。  相似文献   

7.
几十年来,鲁迅研究者们把大部分注意力集中到了国民劣根性及阿Q精神胜利法的研究上,较少谈鲁迅对国民灵魂的示众。而鲁迅弃医从文的动因之一,就是要把对国民灵魂的剖析、暴露和示众,作为唤醒国民灵魂的一个武器,作为他文学创作的一个主题。在《示众》这篇小说里,鲁迅正是通过对看客与犯人间的相互示众,揭示出麻木、冷漠的国民灵魂的缭绕存在。  相似文献   

8.
此文是对笔者以《示众》为契机摄取到的关于《呐喊》、《彷徨》一种意义结构的补充论证,笔者认为,在“沉默鲁迅”的《怀旧》以及日记(1912年至1917年)中同样可以看到在《示众》和《呐喊》、《彷徨》的其他作品中存在的一种意义结构,即《呐喊》、《彷徨》富于层次地呈现着鲁迅审视下的20世纪中国现实——一个“生民苦难—社会黑暗—生命虚无”的世界。笔者认为鲁迅的这一思想建构虽则显露在他1918年后的文本中,但却生成于鲁迅的“沉默”时期。  相似文献   

9.
<正>"看与被看"是鲁迅先生小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命题,鲁迅先生对中国人的"看"的分析,包含他的许多思想。让我们从鲁迅的一篇不太引人注意的小说《示众》——这也是一个街头小景,一个几乎无事的悲喜剧,一起去探讨鲁迅先生的"看客"。《示众》中对街头小景的描写始终围绕着一个"看"字。先是大家看犯人,然后犯人也看大家,最后,大家相互之间看。"阿,阿,看呀!多么好看哪!……"看来看去,没有什么好看的了。什么地方突然有几个人同声喝彩,他都知道该有什么事情起来了,于是又都赶着去看。原来一个车夫摔倒了,又很快爬起来了。  相似文献   

10.
读鲁迅先生的《藤野先生》,我们应该学些什么呢?一首先,应该学习鲁迅先生和藤野先生的人品,从他们身上学会如何做人。鲁迅先生和藤野先生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有强烈的责任心。鲁迅先生爱国心切,救民志忱,不忍让愚弱的国民永远充当“示众的材料和看客”,弃医从文,自觉地担起了唤  相似文献   

11.
那寒梅 《青海教育》2005,(12):24-25
人教本高级中学语第二册第二单元的学习重点是研究探讨、深入领会,通过研究探讨深入领会,我们学习和阅读了鲁迅先生的《为了忘却的记念》,通过学习,我们更深刻地体验到了鲁迅先生“两年以来悲愤总时时来袭击我的心”的这种无法忘却的悲愤。我们更深的领悟鲁迅思想的博大精深,虽然此时的鲁迅先生更为孤独,  相似文献   

12.
“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鲁迅先生这句话首先在大家脑海中浮现的便是他笔下的旁观者——一群冷漠麻木的看客,民族劣根性的体现者之一吧?对,那就是我的同伴。因为鲁迅先生的这篇文章,几十年来,我一直背负着自私、冷漠的骂名,一直忍受着大众鄙视的眼光。为了摆脱这种耻辱罪名,我一直在深深地反思。今天终于抓住了这陷我于不仁之地的罪魁祸首——薄弱的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13.
张文学 《成才之路》2009,(10):95-95
在当代文学史中。鲁迅先生对农民、知识分子、妇女问题十分关注。他曾在《呐喊》自序中这样写道:“……凡是遇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当然要推神,善于改变精神的,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还说:“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人们中。”在鲁迅的笔下,从对社会冷眼相待的狂人到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涓生,从被生活折磨得如同木偶的闰土到义无返顾的刘和珍……所有形象都代表了病态社会中生活在不同阶层的人们的共同特点,都具有深刻的历史内涵。都产生了极为深远和广泛的影响。我认为在鲁迅的小说中,对妇女形象的塑造,可以说涵盖了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中国妇女所特有的性格特征,很值得我们研究。  相似文献   

14.
胜利     
德国军官把一位被打得皮开肉绽的美国士兵推出来示众。士兵的目光掠过悲愤又无奈的人群,慢慢举起凝着血痂的手,用中指和食指比画出一个“V”字。德国  相似文献   

15.
在《文艺新闻》一九三一年八月十日出版的第二十二号的第四版的中央有一则关于鲁迅的消息报道,标题是“鲁迅氏的悲愤”,副标题是“以旧诗寄怀”。现在将消息照原样抄录于下: 闻寓沪日人,时有向鲁迅求讨墨迹以作纪念者,氏因情难推却,多写现成诗句酬之以了事。兹从日人方面,寻得氏所作三首如下;并闻此系作于长沙事件后及闻柔石等死耗时,故语多悲愤云。  相似文献   

16.
有人说,文学是人写的,写人的,写给人看的。在名著经典的天堂中,上述内容似乎更显风景高雅、格调清新。在鲁迅的小说中,有对愚弱者的灵魂的悲悯和嘲讽;在鲁迅的思想中,还有对先知先觉者无谓牺牲的悲愤和同情。该情愫穿越时空余音不停,震荡在读者后人的心中。笔者试图对鲁迅的《药》作一番理论的思考,不当处敬请同仁专家指正。  相似文献   

17.
他者化在鲁迅与库切小说中有着充分的表现。他者化行为的施动者均以相貌体征、生活习性、思想行为等方面的差异作为判定他者之依据,均以心理、言语、行动作为将对方他者化之手段。在他者身份的流变形态上,鲁迅小说表现为传递,库切小说表现为逆转,这是二者的不同之处。尽管鲁迅笔下的他者化体现的是对国民劣根性以及封建文化的批判,库切批判的矛头更侧重于种族主义和殖民主义以及施行种族主义和殖民主义的帝国:且鲁迅悲愤、决绝,库切犹疑、伤感,但以对弱者的关怀和对非人道行为的否定为主要标志的人道主义思想仍然是两位作家笔下的他者化表现共同的思想根源。  相似文献   

18.
大江健三郎的《人羊》和鲁迅的《示众》都是短篇小说。两部小说中一部反映日本的公车社会相﹐一部速写了中国的街头社会相﹐可谓把世间“看客”描绘得淋漓尽致。本文试图从两篇作品的人物刻画比较入手﹐解读其共同反映出来的看客们的精神暴力。  相似文献   

19.
一1906年,鲁迅在日本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习时,中途放弃学医,转而从事文学活动,史称"弃医从文".凡是研究鲁迅思想发展史的人,都强调这一事件的重要性.现代文学史家们在研究这一事件时,总是认为鲁迅之所以"弃医从文",是由于看了日俄战争的幻灯片中的"示众"的镜头的结果,把这看作他"弃医从文"的唯一动因.蒋荷贞同志对此提出了新的看法,他认为,"示众"镜头的刺激,"这只是一个诱发的原因,或者说只是一个偶然的重要因素,而不是根本原因","只强调'示众'镜头的作用,忽略他主观思想基础,就会得出这样的结论:鲁迅走上文学道路是由于一个偶然的  相似文献   

20.
研读完《藤野先生》,藤野的性格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但是从鲁迅的叙述中,尽管我们可以清楚地体会到鲁迅思想感情的变化历程,但是这种思想转变既来自于自己的爱国思想,更来自于他的冷静清醒。鲁迅,这个来自弱国的学子到强国求学,他的目的始终没变。无论在东京,还是在仙台,都是抱着救国救民的志向,特别是改造国民的思想和灵魂而来的。他说:“我的梦很美满,预备求学回来,救治像我父亲那样被误治的病人,战争时便去当军医,一面又促进国人对维新的信仰。”但他看了影片之后,学医的想法有了改变。他说:“从那一回以后,我变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