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最近,我的一位在北京某机关从事档案工作的朋友,在给我的一封信里说他自己大学毕业"嫁"到机关近二十年来,长年忙于收集、整理、编研档案信息,已把人生中最美好的青春献给了档案事业,如今已是"半老徐爷"了.喜欢幽自己一默的我的那位档案朋友,其实才三十过八,我却比他还大几个月哩.他"半老徐爷",我就要想想自己是不是还有点"风韵".  相似文献   

2.
李琼 《档案管理》2009,(1):70-71
没期末考试,任老师就天天重复一件事:暑假必须至少进一次档案馆,开学时要把自己走进档案馆的感想变成文字交给他老人家过目。当然,作为一名档案专业的学生,不进档案馆怎么行?就这样,在任务与好奇的双重指导下,我又开始了我人生的一个第一次,第一次进档案馆。  相似文献   

3.
国内     
《陕西档案》2021,(1):8-8
浙江:杭州市富阳区“人生档案”力争打造“无证明城市”近年来,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在涉及民生档案的公共服务领域形成突破,率先推出“人生一件事,一生一档案”改革,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人生一件事”改革将公民个人全生命周期划分为出生、上学、就业、结婚生育、置业、就医、退休养老、殡葬等8个阶段,公民在不同阶段办理的证明材料同步上传至系统,形成公民个人“人生档案”。在今后办事过程中,档案池已有的证件无需提交,实现一次办理终身享用,力争打造“无证明城市”。  相似文献   

4.
去年11月,站里安排我到分区的“土兵档案室”整理复员老兵的档案。事情办完后回到站里,老兵们将我围得水泄不通,询问着自己的“实际问题”。按上级规定和征得领导们的同意,我都让他们逐个仔细地过目自己当兵三载的“历史”。老兵们都说部队为老兵办了件好事。那晚,我很久不能入睡。有个问题在脑海里直打转:往年复员老兵档案缺件、残件较多,还有个别同志拉关系、走后门,乱涂改、乱添写档案现象在战士中引起较大的反响。而军分区在年初专门设立的“士兵档案室”,防止了各种不良现象的发生。第二天,我立即深入到各个连队凋查老兵们对…  相似文献   

5.
贺汤烈 《档案时空》2015,(12):43-44
2015年5月30日,临武电视台《岁月写真》栏目以"家里的档案"播放了我建立家庭档案的电视片,这是我县宣传家庭档案的一个平台,节目播放后反映良好.我于2014年6月参加县档案局组织召开的建立家庭档案座谈会议后,才开始整理我的家庭档案.通过将近一年的努力,共整理文书档案200余册,实物档案1000余件.在建立家庭档案中,挥洒着快乐人生. 一、充分认识到建立家庭档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我参加工作50余年,从50年代开始收集个人资料,特别是退休以后,我先后出版了《峥嵘岁月》、《岁月如歌》、《舜峰晚霞》、《含笑人生》四本书,都是从积累的资料中寻找素材.  相似文献   

6.
最近.我的一位在北京某机关从事档案工作的朋友.给我的一封信里说他自己大学毕业“嫁”到机关近20年来.长年忙于收集、整理、编研档案信息,已把人生中最美好的青春献给了档案事业.现如今已是“半老徐爷”了。喜欢幽一幽自己的我的那位档案界朋友.其实才三十过八.然我却还比他大两岁哩。他是半老徐爷,我便要想想自己是不是还有点“风韵”。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档案局馆和档案人应当怎样践行党中央的这一要求呢?不久前发生在某区档案馆的一件"政府失误,百姓买单"的事让我思虑良久.  相似文献   

8.
报上登出了张景然要出版《点校赵忠祥(岁月随想)》一书的消息。消息称赵忠祥说,该书“若真成书我可能对簿公堂”,“现在每个人都应该认认真真地作好自己的工作,而作为公众人物的自己不应该用太多的时间在这件事上,而希望能把工作干得更出色”(《无锡广播电视报》)。一位老教授很关心这件事,他问我:“你怎么看这个事?赵忠祥为自己书里的错字对簿公堂,他怎么说呢?”我看他的疑问有道理。书里的错字多,而且不是出于盗版,在青少年中造成了不  相似文献   

9.
速读     
《中国新闻周刊》2009,(39):20-20
“我一辈子。就是打日本、管铁路、打网球三件事。”最后一位开国上将吕正操对自己百年人生的总结。吕正操于2009年10月13日在京逝世,享年106岁。  相似文献   

10.
王佶 《浙江档案》2007,(12):34-35
在我看来,档案人能亲手征集到一两件重量级的档案,是件很幸运的事。但当你能遇到六大箱、1054件、14287页珍贵档案材料的机会时,我想那肯定是  相似文献   

11.
刘翔 《档案与史学》2011,(10):51-53
夏日的夜晚,我独自静静地坐在书桌前,摩挲着三件自己青春年代的珍贵人生档案:一张粉红色的上山下乡通知书、一张略显发黄的奖状、一张上海市1977年高校招生文化考试准考证.此时此刻,当我以中年人的眼光和心态,重新审视这些私人档案时,不禁百感交  相似文献   

12.
正我是改革开放的幸运者。1979年17岁高中刚毕业就顶替父职,被分配在江宁县公路管理站桥梁工程队,不久又被调入县交通局机关工作。在那个年代,能成为一名国家正式职工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事。年幼的我非常珍惜这份别人求之不得的工作,满怀信心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积极投身到工作中去,梦想自己成为一个最优秀的人,用青春和汗水谱写出瑰丽的人生华章。如今的我已到了古人所说的"知天命"的年龄,回想自己35年的工作历程不禁感慨万千。从打字员、文书到档案管理员,我的岗位  相似文献   

13.
<正>小时候,我的理想是当一名记者,为了这个梦,我选择了攻读文科,我也一直在朝这个梦想努力着。1986年6月,填报高考志愿时,我在辽宁大学的录取专业里瞥见了"档案学"——引起了我的好奇,在我的意识里档案一直充满着神秘感,我不知道档案还有本科生,档案专业学什么、做什么啊?神秘感吸引着我要走进这个神秘的殿堂,于是我改变了自己一直以来的方向,带着对未来的好奇和期望选择了档案专业。发榜后我以较  相似文献   

14.
(三等奖)人生需要梦想,没有梦想的人生就像一艘没有帆的船;人生需要梦想,没有梦想的人生就像一副没有色彩的画;人生需要梦想,没有梦想的人生就无法找到自己的人生价值。13亿中国人有一个共同的"中国梦",那就是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我,作为一个兰台人,我也有我的"兰台梦"。我梦想着,宽敞明亮、现代化的档案  相似文献   

15.
<正>多少事,如过眼烟云,唯独那一段的人生经历,却历历在目。四十年前我开始接触档案,进而熟悉档案,逐步喜欢档案,我和档案形影相随,难舍难分,就此与档案结下不解之缘,档案是我心中的灯塔,照亮人生的道路。打开人生一扇窗1967年我跨人社会,进入闸北区财贸系统,从基层做起,在艰苦的岗位上跌摸滚爬,七年磨练,入党提干,1974年调入公司,搞文书档案,从此打开一扇档案之窗。1982年,我报考复旦分校档案专业。当时面临三大困难。家务重,当时我已成家,儿子7岁,还有七十多岁的老人,繁重家务落在我的身上;压力大,公司文书档案管理与人事档  相似文献   

16.
刘巍 《黑龙江档案》2014,(4):177-177
正在我局开展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之际,迎来了6月9日世界档案日,我很高兴能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和在座的各位围绕"平凡事业、最美人生"这个主题进行畅谈与交流。说实话,看到活动通知后,我一直在想讲点什么好呢?纠结了很久,直到要交稿了,才决定还是谈谈身边最平凡人和事给我的一些触及心灵的启迪。参加工作整整20年了,20年中围绕着家庭、孩子、工作转,疏于了对父母们的陪伴和交流。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感受到父母的艰辛,为了避免"树欲静  相似文献   

17.
<正>为反映档案与历史、社会、个人的广泛联系,振奋档案人员精神,不断提升社会档案意识,上海市档案学会办公室与本刊联合举办"档案你我他"征文活动。征文要求:1、从一、二件或二、三件具体事例入手,记叙在从事档案工作的过程中感受到的酸甜苦辣、个人在社会活动中与档案以及档案工作所发生的联系,也可以记叙档案与个人的家庭、事业的联系。可以写自己,也可以写他人  相似文献   

18.
二十三载的兰台生涯,有很多值得回味的东西,有的触及心灵,让我至今记忆犹新,给我增添慰藉和光亮,伴我且行且珍惜,一路追寻兰台梦想,执著前进……1991年8月,我毕业分配到锦屏县九寨区彦洞乡工作,任乡政府文书。进入工作岗位的头一件事,就是整理档案,通过清理乡里近几年积存档案,很快有了文书的样子。接下来,我又被抽派到区公所,集中整理所辖乡镇历年积存的文件档案。七八个新老秘书在一间大会议室里,埋头于乱糟糟的一堆又一摞的故纸里,弄得会议室里灰尘扑扑,霉味刺鼻。那时晚上没电,靠煤油灯照明,一天下来,鼻子里都是黑糊糊的。经过4个月努力,最终整理出档案2000多册。  相似文献   

19.
作家最好不要多谈自己的作品。但接到《共和国与我——100位作家说50年》一书的组稿信,让撷取自己最难忘、感触最深的事反映出自己同祖国的命运息息相关。我就不禁立刻想到我的长篇小说《战争和人》三部曲来了!这是一段真实的经历。在我是一件付出极大艰辛和半生精力的事,是一件曾使我最倒霉最无奈的事,也是一件使我最后获得了一些光彩的事,这样的事自然使我难以忘怀。因此决定写一写这段经历。  相似文献   

20.
2005年我从武警黄金部队转业,怀揣着人生第二次择业的激情和梦想来到了省老龄办,我被分配到秘书处,独立负责文书档案工作。面对着一个不到十平米的无窗户的"暗房",我惊呆了!每年档案到整理阶段,大约都在夏季,想到要在这斗室里长时间地检索、排序、盖章、装订,一定气闷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