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长期以来,政府投资一直是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维护的重要方式。然而,当前我国城市化进程已经进入了加速发展时期,急速增加的城市人口和严重滞后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成为制约我国城市发展的主要障碍,规模有限的政府投资已经不能满足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要求。近年来,项目融资作为私人资本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方式之一,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城市基础设施投资不足的矛盾。本文从经济学角度对项目融资模式的内涵和定位进行了分析,以期进一步推动该融资模式在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是通过政府财政投资.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一方面政府负担越来越重,另一方面民间资金的储蓄量越来越大,将大量的民间资金吸引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不但可以缓解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发展过程中资金不足的难题,而且可以提高城市基础设施的管理效率.城市基础设施领域吸纳民间资本不但必要,而且可行.政府应积极转变观念,制定政策,吸引更多的民间资本参与城市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资.  相似文献   

3.
城市基础设施总体投入不足极大制约我国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并阻碍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我国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体制方面存在政府职能不清晰,投资领域过宽,投资主体单一,社会投资缺乏可靠的制度保障,相关法律法规建设的滞后的矛盾.针对这些问题需要完善地方政府投融资职能定位,寻求多元化投资主体,多方吸收社会资金,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4.
文章首先提出创新农村基础设施投资运营模式的重要意义,然后对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存在问题及其原因做了详细分析;最后,根据我国农村的实际情况,借鉴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一些做法,提出了在构建稳定的政府财政投入积累机制的同时,要实施BT模式、PPP模式、“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模式、特许经营权管理模式等多样化的农村基础设施投资运营模式。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基础设施需求旺盛。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采用PPP融资模式是城市发展"补短板"的有效举措,能够有效缓解项目建设资金投资不足、政府债务压力大等问题。应加强政策保障,完善体制机制;开源节流,保障资金通畅;创新方法,提高主体能动性,有效化解城市基础设施PPP项目融资风险。  相似文献   

6.
城市化的推进迫切需要提高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速度和使用效率。我国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就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因投融资体制的缺陷存在着巨大的资金缺口。以政府投资为主体格局下的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越来越不能满足城市发展的要求,现存的基础设施又一直处于低效率的运作状态。笔者认为,拓宽融资渠道,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吸引外资和引入民间资本是解决这一问题的良方,其中以BOT、TOT、PPP、PFI、ABS作为投融资方式的最佳组合是加快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最优选择。  相似文献   

7.
基础设施建设是国家发展的基础,是构建国家竞争力的主要内容。我国的国民经济日益增长,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提高,人们对于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今我们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还存在这样那样的弊端,每一个方面都需要改善和强化。因此,建立一套合适的高效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运营体系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加快我们国家发展的迫切任务。本文主要针对基础设施建设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分析,以此探讨加快我们国家城市化建设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作为亚洲规模最大、覆盖面最广的体育赛事,亚运会对主办城市广州的影响是巨大的。文章就2010年亚运会对广州城市旅游基础设施改造进行统计分析。论述了2010年亚运会对广州城市基础及其配套设施的影响,其基本表现为:城市基础建设投资超常规增长,城市市政建设超常规发展,城市设施水平的提高与公共交通的快速发展;同时与亚运会相关的餐饮、娱乐、购物及景区等旅游设施的建设水平也得到巨大的提高。由于广州实施的是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因此文章重点论述了亚运会对旅游交通设施建设的影响。其研究结论对赛事活动主办城市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城市是人类文化精华的积淀,是人类生活的家园.兰州市作为甘肃省首府城市,自改革开放以来在社会、经济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可是随之而来的环境问题,影响了兰州城市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了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文章以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针对兰州市生态城市建设中面临的环境污染严重、绿地系统脆弱、城市空间狭小、城市交通拥挤等问题,探讨了在城市发展中要全面提高兰州城市环境质量,加快建设城市的绿地系统,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文化品位,将兰州市建设为一个绿色和谐、舒适健康、发展公平的优质生态城市.  相似文献   

10.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房地产业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开发之间存在诸多问题。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角度出发,促进房地产健康发展的有效对策应该是树立理性的评价思维,建立合理的基础设施投资对房地产的价格溢出分配机制,完善规划体系等。  相似文献   

11.
论城市资产经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的建设,不仅要有正确的规划做指导,而且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城市经营是解决城市发展,尤其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问题的重要举措。它亦符合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各级城市政府要在正确认识的指导下,提高经营意识,研究经营策略,搞好城市土地、基础设施以及城市形象的经营活动,以提高城市的竞争力,适应城市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12.
我国西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要实现这一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化是一个不可逾越的发展过程。而传统的城市化路径是一种粗放利用各种资源的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的发展模式。这种发展道路已经被实践证明是不可持续的。西北地区的很多城市都在致力于寻求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要实现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关键是要建立一种以物质闭环流动为特征的经济运行方式——循环经济,切实提高城市的承载能力和自净能力。生态城市建设恰好适应了当前我国西北地区的迫切需要,为解决我国西北地区城市及区域发展所面临的危机提供了一条现实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以2005-2007年大量基础统计数据为依据,从土地投入强度、利用程度、产出效果、持续状况4个方面建立指标体系,对城市群土地集约利用状况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对8个城市的土地集约利用状况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对比分析,并指出中原城市群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要不断地提高地均经济效益水平,注重城市生态环境的建设和保护,以促进城市群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城市轨道交通作为一项投资巨大的公共基础设施,除自身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外,还具有极大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大城市发展进程中轨道交通网络运营收益平衡不仅是发达国家百年来轨道交通发展史上尚未根本解决的问题,更是我国城市化快速推进中大城市轨道交通投融资建设面临的现实难题。本文以国务院批准的重庆特大型城市及其轨道交通网络化建设为案例,构建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建设的分析框架;研究大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时序和网络化运营问题;并以此为基础,运用因素突变原理,估算重庆六线一环的网络化效益,动态模拟和测算网络化运营与收益平衡;对重庆市轨道交通网络线路的建设分组、建设时序、分段运营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中心镇建设既是推进新型城市化的重大举措,也是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内容。金华市19个省级中心镇主要存在规划编制滞后、集聚水平相差悬殊、工作机制不健全、建设资金缺口较大及扶持政策落实不到位等问题。为优化中心镇的生活和投资环境,需要进一步明确中心镇的功能定位,增强中心镇的集聚辐射能力,创新中心镇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6.
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是一个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郑州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面临着中原经济区建设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但同时也面临着重建设、轻管理等很多问题。吸收借鉴国内外都市区建设过程中城市管理的成熟经验与先进理念,全面提升郑州都市区建设和城市管理水平需要从创新理念支撑、健全制度保障、完善基础设施、改善城市面貌以及加强人文建设等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17.
现代物流是现代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并加速发展的专业化领域和新型化产业.先从物流综合实力、物流配送系统、物流经营模式分析兰州都市圈物流发展现状,针对存在的问题分析存在的原因主要是物流市场需求不足,服务管理水平偏低,基础设备落后,管理体制机制约束,物流专业人才短缺.最后从利用兰州都市圈的优势,发挥政府部门的调控作用,加强物流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培育第三方物流企业四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中国流民问题是超越社会制度而存在的一大社会问题,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型,频繁的天灾人祸,产生了大量流民,他们为了生存流向城市,给近代城市的崛起带来了重要影响。流民的涌入促进了近代中国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冲击了农村的封建传统。但大量流民的存在给城市后期发展又带来了一系列负面影响,城市化进退维艰,流民现象逐渐发生病变,并成为各种社会病的总源头。  相似文献   

19.
大学城建设的教育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投资主体来看:当前我国大学城的建设可分为政府主导和企业主导两种基本模式。大学城的建设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加速城市化、优化高校资源配置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等方面有许多正面作用。但在当前大学城建设的热潮中,应注意坚持战略性与科学性相结合的原则,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注重特色,避免同一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