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社会管理是指以维系社会秩序为核心,通过政府主导、多方参与,规范社会行为、协调社会关系、促进社会认同、秉持社会公正、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治安、应对社会风险,为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创造既有秩序又有活力的基础运行条件和社会环境、促进社会和谐的活动.  相似文献   

2.
社会活力是各种社会要素相互作用所生成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和自我创新的能力,包括社会生命力、社会意识力、社会竞争力、社会创造力等内容,具有整体性、复杂性、系统性等特征。社会活力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是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在社会转型发展期,应当从感性活动、利益调节和社会管理等方面出发,促进社会活力的实践生成,以增加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3.
习近平新时代社会治理重要论述,对马克思主义社会治理理论作出了许多原创性贡献。其创新主要体现在社会治理理念论、社会治理目标论、社会治理基础论、社会治理主体论、社会治理动力论、社会治理原则论、社会治理格局论、社会治理方法论等方面。其实践价值主要体现在深刻回答了"什么是新时代的社会治理、为什么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怎样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课题,对新时代我国的社会治理具有引领、指导和促进作用,也是对改革创新全球治理体系的智慧贡献。  相似文献   

4.
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必须正确理解和认识社会建设的确切意涵。我们要认识到:在社会建设的对象上,社会建设中的"社会"在当前并非落位于公民社会,而是一个以"人与人之间交往为纽带的,以公益、保护、帮扶作为运行原则"的中义社会;在社会建设主体上,社会建设的主体并不仅是政府一家,党委、社会团体、公众都有相应的责任,人大、政协、民主党派、工会、共青团、妇联都能发挥相应的作用;在社会建设途径上,并不能简单地认为社会建设就是要政府还权于社会,从社会退出,对社会"一放了之",而是在许多地方和领域要明确和强化政府干预和介入的责任,以体制、机制创新解决公众反映强烈的社会问题;在社会建设的重点上,要认识到当前的社会建设是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而不是以其他内容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5.
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理论、问题与政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社会治理,强调多元参与、理性协商、建设性解决社会问题,是一个不断建构和积累友好、尊重、包容、信任等积极元素的过程。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既是社会治理的题中之义,也是政社合作的内在要求,它通过发挥动员社会资源、提供社会服务、参与社会事务管理等作用,不断提升社会整体的参与性、自主性和创新力,为不断发展的社会提供个性化、人性化和多元化的公益产品与服务。伴随全国各地社会治理创新实践,社会组织日益成为社会治理的主体力量,但也在政府、社会组织、合作机制等层面存在着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社会组织支持、监管体系不健全,社会组织专业化职业化低、公信力不足、自治性弱、政府依赖性强、筹资渠道单一,政府与社会组织、社会组织与企业、社会组织与社会组织之间缺乏有效合作机制等诸多问题,需要从政府、社会组织及合作机制三个层面入手,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推进政社分开、完善社会组织支持、监管体系,不断提升社会组织专业化职业化程度、组织自主性和多渠道动员资源能力,以及加快构建政府、社会组织、企业、媒体、公众等多元主体协作平台与共治机制。  相似文献   

6.
公民社会的成长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公民社会成长会对既有的生产关系形成冲击,非理性化公民行为,对于社会稳定具有极强的破坏性。积极引导公民社会成长,不仅有助于推动生产关系改革创新,同时还具有畅通民情反馈和民意表达渠道、消解社会矛盾、化解冲突,促进社会和谐。辩证看待公民社会对于社会和谐、社会稳定的双重作用,积极引导公民社会健康成长,充分发挥公民社会成长对于社会稳定的积极功能,显然有助于促进社会内生性和谐和社会长期稳定。  相似文献   

7.
当今时代,社会思想意识和法律制度需要创新,社会科学研究也需不断创新。在社会发展中,需求和竞争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随着人的需求层次的递进,人类的主导竞争手段遵循从劳力到暴力、到权力、到谋略、到财富最后到知识的演进过程。相应地,人类社会可以划分为六种社会形态,由低级向高级依次为劳力社会、暴力社会、权力社会、谋略社会、财富社会和知识社会。  相似文献   

8.
当前,大学生存在自我责任感缺乏、家庭责任感缺失、社会责任感淡化等种种问题。社会实践是大学生认识社会的基础,是大学生走向社会的关键环节,是大学生承担责任、奉献社会的途径。因此,可通过以科学理论作指导开展社会实践、建立稳定的实践基地开展社会实践、创建科学的社会实践考评机制等措施,提升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社会心态一般指的是在一段时间内弥散在整个社会或社会群体(社会类别)中社会共识、社会情绪以及社会价值取向。目前,大学生中弥散着浮躁、炫富、急功近利、忽悠、不诚信、冷漠、麻木不仁、失落迷茫等不良心态。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中流砥柱,其社会心态决定着社会未来的发展趋势(赵芳,2012)。因此,了解大学生的社会心态,并针对此采取干预措施就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旨在了解当前大学生社会心态的总体状况,比较不同性别、年级、专业和家庭的大学生社会心态的差异性,并且针对大学生群体的社会心态现状,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促进大学生社会心态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石家庄学院学报》2019,(6):134-142
新媒体制造了一个新的时代,改造了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心理等各领域的生态,其内容的丰富性和个性化、形式的多样性和娱乐化、传播的即时性和无限扩大化,使社会心理在社会认知、社会情感和社会行为上呈现出新特点.顺应新媒体时代的新要求,立足网络平台,从客观的社会认知的形成路径、健康的社会情感的培养举措、积极的社会行为的激发方法等方面对社会主义心理建设进行新探索,为塑造弘扬社会正能量、唱响社会主旋律的现代化的社会心理,以及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社会治理成为社会研究的热点问题。社会治理要求各相关方共同努力来促进社会的整体发展。本文将社会治理理论运用于社会组织的筹资中,试图通过政府、企业、媒体、公众及社会组织自身这五方面的共同合作、协调来缓解社会组织在筹资方面的困境,促进社会组织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作为当代公共行政和公共管理的重要方式,社会治理强调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社会公众多元共治,共同协商、管理社会公共事务,其目的在于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最终实现社会和谐有序发展。在经济社会双转轨的关键时期,我国的社会治理创新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创新社会治理,要以理念创新为先导、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根本、以培养社会自治功能为依托、以社会稳定建设为基础、以法治建设为保障。  相似文献   

13.
曾杰 《成才之路》2013,(10):I0005-I0005
第10讲 社会思维的基本类型(中) 二、社会情意思维社会思维是知、情、意的统一。情意思维是社会思维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社会情意思维又称社会情志思维,它以人们的社会动机为基础,主要表现为情感、情绪、兴趣、意愿、意志、信念等形式:它是人们社会思维的基础和动力。从宏观上看,社会情意思维还应包括社会习俗、社会传统、社会风尚等“历世相沿,群居相染”而形成的社会心理现象。  相似文献   

14.
为防止志愿失灵在政府失灵与市场失灵的双重困境中产生,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要以维护社会公正为目标,以调节社会矛盾和平衡利益为重点,以有效社会政策为手段,实现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格局,健全责任明确、协调联动、快速反应、运转高效的社会管理体制与机制。社会管理体制与机制基于公民社会组织的发展,其关键在于法治化、公共化、信息化与服务化。在厘定社会管理体制与机制内涵边界的基础上,讨论社会管理体制与机制的开放性:发展模式与体制适应力、多元化的选择空间及其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社会技术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调整社会关系、控制社会运行、解决社会矛盾、实现人类改造世界目的的实践性知识体系。社会技术外化为制度、政策、法律、习惯、规则等形态对不同层次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利益进行规范和调整,这些外化形态直接影响和作用于人们的行为,社会技术对主体行为的规制直接决定着社会的稳定和有序发展,社会技术具有较强的社会管理功能。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在我国,无论是理论研究领域,还是实际工作部门,对于社会体制问题都存在认识不充分、准备不足的问题。而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滞后,使得针对社会体制及其改革问题的研究尤为迫切。鉴于社会体制及其改革问题的复杂性,本文重点探讨四个基本问题:一是社会体制改革所处的历史方位;二是社会体制改革的核心议题;三是社会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四是社会体制改革的政策图式。社会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基本内容,也是中国社会建设的核心问题。社会体制改革的核心议题是正确处理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实现政社分开,解决政府职能越位、错位、缺位问题,真正实现向社会放权、还权、赋权;目标导向是迈向"社会本位",建设"大社会"、"强社会"、"好社会";路径模式是坚持理论先导与实践探索、顶层设计与底层设计、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中国特色与国际视野相结合。据此,本文提出社会体制改革"一核四维"的理论图式:即加快建立全国统一的现代公民身份制度;以社会建设机构设置为契机,探索职能有机统一的社会建设大部制,建立健全社会改革领导体制;以社会事业改革创新为主线,调整和理顺各种社会利益关系,建立相对均衡的社会利益格局;以社会组织改革创新为突破口,释放社会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凝聚和形成强大、健康、有序的社会力量;以社区治理创新为支撑点,培育和营造良好社会公共空间,探索和建设"社会特区"。  相似文献   

17.
企业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和重要力量,履行社会责任对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意义。强化企业社会责任,促进社会和谐,首先需要区分企业社会责任与社会义务、社会响应的异同,厘清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与通过相关社会责任认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等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着力构筑一种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企业社会责任约束体系。在该体系中,要以企业自主为核心,并辅以市场约束、政府监管、行业自律、社会机构监督以及社会舆论引导等多种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8.
励娜 《教育》2009,(7):56-56
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了解社会、认识社会、适应社会、服务社会,使学生学会过一种有道德的社会生活,沟通生活和学习的渠道。  相似文献   

19.
陈凤琴 《文教资料》2012,(24):147-148
对社会的认同是大学生认识社会、融入社会、服务社会的前提,主要受文化底蕴、心理健康和社会阅历三个方面的影响。要以科学发展观引领大学生的认同教育,使大学生成为正确认同社会、愉快融入社会、积极奉献社会的一代新人。  相似文献   

20.
"社会排斥"是当今国际社会研究社会问题所用的核心概念之一,它主要围绕解决弱势群体的贫困、失业、社会权利的剥夺等窘迫境遇而展开。"社会和谐"是我国目前致力于追求的目标,与社会排斥理论向往的境界不谋而合。实现"社会和谐",需要我们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努力创造消除社会排斥的制度环境,竭力避免强势集团操纵权力,全面提高弱势群体的参与度,并开放整个社会系统,促进社会各阶层及社会资源的合理流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