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过去,只重视智力因素培养,忽视非智力因素教育的现象应做一个调整,为适应时代要求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人才。素质教育从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做起,即:从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做起,从一点一滴的生活习惯做起。  相似文献   

2.
一、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主旋律爱国主义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因此,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不能搞形式,而要把爱国主义教育同爱家乡、爱学校、爱专业、爱他人教育结合起来,要求学生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使...  相似文献   

3.
苏霍姆林斯基在逝世前一年发表了重要文章《人是最高价值》,阐述了关于"人学"的基本观点:学校为学生而存在,教师不可"目中无人";学校的培养目标是"真正的人";不断改进教育教学,增强教育魅力;从培养"平民人格"做起,逐步提高育人水平。  相似文献   

4.
课堂教学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课程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要从教师做起,从点滴做起,从平时做起。只有教师创新,才有学生创新,学生的创新精神才能得到  相似文献   

5.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它对实现我国"四化"建设起着重要的作用。中学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和基础阶段。它不仅能为学生升入高一级学校学习有关专业奠定基础,必须从初中抓起,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入手,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做起,引导学生突破初中化学课时少、  相似文献   

6.
曹伟国 《考试周刊》2011,(47):176-177
创新的基础在教育,教育创新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我们要充分从转变自身的教育理念做起,立足学校的实际情况,让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生活中做起,利用综合实践活动及网络资源来自创新教育活动,不求学生有惊天动地的创新伟业,力求使学生从小就具备创新的意识。  相似文献   

7.
李雪松 《考试周刊》2012,(20):190-190
小学科学课程的总目标是提高每一个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素养是人的一种素质,不是一蹴而就的。教育要求我们通过学习逐步培养高尚的科学素养,从小做起,从现在做起。小学科学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这句话有两层含义。一是小学科学课程的定位是科学启蒙。另一层含义则是科学课程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说  相似文献   

8.
<正>过去,只重视智力因素培养,忽视非智力因素教育的现象应做一个调整,为适应时代要求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人才。素质教育从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做起,即:从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做起,从一点一滴的生活习惯做起。一.培养做事有计划性做事有计划的人才会赢得信任。有些学生每到期末复习就一团乱麻,做作业时总是被别的事情打乱,早晨起床上学常常找不到袜子,零用钱花不到月底就一分不剩……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孩子学会  相似文献   

9.
史春燕 《考试周刊》2012,(31):175-175
小学科学课程的总目标是提高每一个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素养是人的一种素质,科学素养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小学教育要求我们通过学习逐步培养起学生的科学素养,从小做起,从现在做起。小学科学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这句话有两层含义。一是小学科学课程的定位是科学启蒙。另一层含义则是科学课程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10.
民族的振兴呼唤着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教育。教育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当今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社会对人才评价标准发生了变化,不但要求知识渊博,而且要求具备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这也正是二十一世纪具有竞争力人才的关键素质所在。数学是教育的主要内容,它有着多方面的功能。但其核心功能最终必须定位在促进学生的创新。创新能力是发现新问题、分析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能力要从小做起、从教育抓起,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摆在每一个教师,尤其是小学教师面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相似文献   

11.
“教育是教人学做人,学做现代人。”做人教育是整个素质教育的基础,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是做人教育必然要求,是课程改革的目标。但是在当今教育中,对学生独立人格的培养方面还存在着种种矛盾冲突。为此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从小事做起,通过加强学生人文修养,创造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不断积淀独立人格培养的积极因素,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口译教学要先从教会学生"听"做起。听力出现问题将直接影响口译的质量。本文从吉尔的口译模式出发,通过对听辨过程的分析,提出培养口译听辨能力的建议和策略。  相似文献   

13.
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德育工作应当放在首位当前 ,我国正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新时期 ,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得到完善 ,学校的德育体制、方法、手段却还不能适应当前形势的要求。新时期的德育工作模式是一个双向交流的模式 ,它要求由简单灌输变启发诱导 ,由消极约束变积极自我激励和管理 ,它是高度重视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创造性和自主式的教育。德为做人之本 ,要想培养学生有良好的道德风尚和提高学生的自身素质 ,就必须教育学生从我做起 ,从小事做起 ,从身边及周围的事做起 ,养成良好品质和习惯 ,德育工作应当放在教育教学工作的首…  相似文献   

14.
我国近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认为:"教育就是培养习惯"。特别是我们寄宿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更是迫在眉睫。学校是教育的主阵地,作为班主任,要根据素质教育的时代要求,以全面提高学生道德素养为目的,加强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要求学生从点滴做起,持之以恒,规范行为,促使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  相似文献   

15.
坚持学生的思想教育是我国教育的优良传统。只有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才能培养出合格的人才,而不是“危险品”。当今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加快了公民道德的建设。提高民族道德素质是时代的迫切要求。思想道德教育就要从小抓起,从身边做起了。那么,如何在小学生中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呢?我认为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生动的引导,有的放矢地教育。做到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深入生活。  相似文献   

16.
李婉贞 《辅导员》2014,(2):45-45
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是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根本所在。我们以学生和谐发展为培养目标,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基础上,组织开展了"立好品,做好人"系列活动。从孩子们关心、喜欢的事入手,用他们易于接受的方式,深入浅出,寓教于乐,充分调动他们的参与热情,引导他们从身边的事情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践行道德规范,增强道德意识,养成良好习惯,培养高尚品质。  相似文献   

17.
文章结合多年的斑主任工作实际,阐述了日常的教育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就必须从严要求,从细做起,循序渐进。旨在强调师生对于齐成良好习惯重要性的认识,中学生应培养的习惯以及如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18.
文章结合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实际,阐述了日常的教育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就必须从严要求,从细做起,循序渐进.旨在强调师生对于养成良好习惯重要性的认识,中学生应培养的习惯以及如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19.
数学交流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渐进性的过程,需要我们从早期抓起。小学低年级是数学交流能力养成的初级阶段,是学生数学能力培养的基础阶段,应该充分尊重儿童的身心特点,从"听"、"说"等基本的交流行为环节做起,在学说、学听的过程中构建、累积会说、会听的交流意识和数学交流能力,为学生的后续发展打牢基础。  相似文献   

20.
常志贵 《快乐阅读》2013,(10):44-44
大家都知道,毕业班的老师忙,学生更忙,大家忙着复习,忙着考试,所有的人都在忙"学习"的同时,班主任千万不能忽视毕业班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如果不能及时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就不能为中学输送更多合格人才,同时还会出乱子,扰乱"大局"。那么,如何才能做好毕业班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呢?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