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6 毫秒
1.
贺锋 《现代语文》2006,(10):40-41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阅读议论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激发学生阅读议论的兴趣,把握阅读议论的方法,养成阅读议论的习惯。强调自主学习,联系自身的生活实际与当今世界环境和国人的处境去思考与领悟,主动地去质疑、探究。让学生多读、多思、多领悟。  相似文献   

2.
基于议论体本身的特点,学生自身的素质及跨化差异等原因,学生在学习英语议论时存在障碍,对此,就首先让学生认识学习议论的意义,其次,在教学方法上,可采取对典型章重点剖析,创建情景鼓励学生参与及进行议论专题教学等方式,提高学生对议论的理解和欣赏能力,进而为议论的写作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3.
作文教学到了高中阶段,主要以议论文训练为主,好的议论文除了独到的见解外,还需要有富有议论风格的语言表达与之相称。而高中学生往往难以掌握足够多的议论方法,本文针对目前高中议论文教学现状,谈谈如何让学生的考场议论文提升议论味道,在掌握方法的同时喜欢写作议论文。  相似文献   

4.
赵国基 《现代语文》2006,(11):116-116
进入初中阶段后,部分学生特别喜欢怀疑、争论和辩驳,好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哪怕不正确也不在乎,对学习逻辑知识有着浓厚的兴趣,议论写作能力提高较快。而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却恰恰相反,由于受到家庭、社会环境,学校教育,生理、心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性格趋向沉静,极少发表自己的见解,对学习逻辑知识没有多大兴趣,议论的写作能力提高缓慢,有的学生甚至常常把议论写成记叙。  相似文献   

5.
在S版高一教材表达部分各单元教学中,教师应牢牢把握住一个指导思想,这就是:要学生掌握基本的写作方法,须给以规范。以第五单元“学会联想议论”为例,首先让学生明确单元的“训练要求”:能在读懂图面,理解图意的基础上,联系生活实际,生发联想,展开议论。再看下面两个“设例”,这两个设例与学生生活、社会生活贴近,文字  相似文献   

6.
让学生当众发表见解,许多人羞羞答答,或者语无伦次;让学生有主见地写作文,以理服人,但是看到的往往是人云亦云的观点,或者粗浅的认识,片面化的理解,学生的审美能力、议论能力、思辨能力亟待培养提高。  相似文献   

7.
议论说理是议论文的核心、灵魂和生命线。议论文,重要在议论,出彩在说理。议论是否精彩,说理是否透彻,文章思想是否深刻,直接关系到议论文质量的高低。然而,从近几年高考作文情况来看,议论文中的议论说理成为制约议论文写作的瓶颈,成为议论文升拔层面的隘口。有的学生只叙不议,以叙代议,不能在叙述的基础上议论说理,升华主旨,文章显得头重脚轻,毫无说服力可言,很难让人信服。  相似文献   

8.
<正>古文不古,它们在今天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这是因为现代汉语与古文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对于今天的学生而言,古文依然是他们学习现代汉语的重要媒介,而且也是他们培养逻辑思维的重要材料,特别是通过古文来学习议论,往往十分有效果。一、巧学手法,议论效果明显古文中有很多文章是大臣给皇帝上呈的公文,其中主要是以议论为主,由于所呈对象的原因,这些大臣的议论就要注意手法的巧妙运用,要争取达到既可以让自己的议论得体,又可以让皇帝欣然接受,让公文的效果最大化,而今天同学们学习议论,也可以巧妙借用这些手法,让自己的议论变得丰富生动。  相似文献   

9.
“议论”与叙述、描写、抒情、说明都是写作中最常用的表达方式。教材中“议论”这章历来是大学写作教程中加强学生写作基本功训练比较重要的章节。由于“议论”本身的抽象性、理论性、逻辑性,再加上“议论”对议论本体要求较高,造成了“议论”教学的客观困难。“议论”是大学生从事学术研究必须具备的能力,是他们表达研究成果的主要表达方式。所以,很有必要让大学生掌握更扎实的“议论”表达能力。我带着“啃骨头”的心理,尝试了几年“议论”教学,受到学生欢迎和鼓励。在组织“议论”教学的过程中,我注意了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与同行交流,总听到这样的抱怨:语文比之数学,可谓生动形象;语文比之外语,可谓轻车熟路,可是学生就是不愿意享受它。听了类似的议论,笔者心中不禁这样想:我们真的让学生享受语文了吗?因此,要让学生开开心心学语文,首先要让语文课堂教学成为一本“开心辞典”,要不断地召唤着、激励着探究者,从而使语文课堂变成巨大的“磁力场”。然而语  相似文献   

11.
人教版新初中《语》第二单元的阅读重点,或说编的意图,是让学生感知议论,读懂议论,然后能试着写作议论。其实这不仅是本单元的重点,也是本册教材的重点。然而本单元似乎很特别,编为什么把表达同一内容的章编在一起?这除了要传达议论这个意念之外,有没有可能潜存着另一层意思呢?  相似文献   

12.
有许多议论无法分析出一个中心论点而存在多个论点。如果章针对多个论题或一个论题的多个方面进行论述,就会形成多个论点。多个论点之间是部分与部分的关系(非属种关系中种与种的关系),它们以同等层次、地位同存一篇章中,因而这种章也可看作是多个论点的议论,多个论点的议论较之于只一个全中心论点的议论更为常见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欧阳美荣 《湖南教育》2007,(4):33-33,38
内化对命题的体验,激发议论的欲望所谓“内化对命题的认识”,就是让学生面对命题,首先不要把它当作一个客观的写作任务,而是作为一次思考社会和人生、提升品格与道德的契机,激发切身的生活体验,形成独到的自我认识,使作文过程成为学生求真、养善、立美的过程。那么怎样让学生内化对命题的认识,激发议论的兴趣呢?  相似文献   

14.
靖洁 《语文知识》2014,(11):35-36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要求7-9年级学生能“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写简单的议论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据”。可见,《课标》对初中生阅读与写作议论文的定位是“简单的议论文”,要求初中生能够掌握理解议论文的三要素及三者之间的关系。与此相对应的是,语文版八年级(上)《语文》第三单元“单元说明”指出两个单元学习重点:理清议论文的三要素、区别议论文中的写人记事和记叙文中的写人记事。这足以证明,7-9年级学生学习议论文的主要任务是掌握议论文基本知识,并初步具备运用知识的能力和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5.
“议论”在“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为什么要安排“议论”这一环节?怎样使初中学生围绕中心议题进行议论?“议论”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及做法海安县李堡中学周庆钟我运用“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进行数学教学的改革已有两年多了,我对教法中让学生议论这一重要环节有着深切的体会。“议论”确实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的思维过程得到充分的暴  相似文献   

16.
本单元的几篇文章文体各不相同,有说明文、随笔、散文、记叙文,都表达出人应与自然和谐相处,善待动物,善待自己生存环境的道理。在学习中,引导学生体会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指导学生学会在记叙、说明中运用描写、抒情和议论表达真切的感情。同时,应注意让学生品味语言,积累语言,丰富语感。  相似文献   

17.
宋人谢枋得编了一部阅读课本叫《史章轨范》,其引言部分写道:“凡学文,初要胆大,……开广其胸襟,发抒其志气,但见文之易,不见文之难,必能放言高论,笔端不窘束矣。”这里说的是训练学生作文的方法,就是在初学写作阶段要鼓励学生敞开思想,大胆的写,让他们“开广其胸襟,发抒其志气”。这些议论是很有见地的,  相似文献   

18.
毕婉嫦 《生物学教学》2013,38(10):28-29
尝试在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中导入环节中增加医学知识的学习,采用创设疑问、以角色演绎进入主题、议论社会热点问题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进行思考与探究。  相似文献   

19.
刘正月 《甘肃教育》2003,(11):35-35
议论法是为了使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掌握计算方法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学时,可允许学生交头接耳,或把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进行讨论。然后,根据教学的不同需要,让学生谈出判断题中错与对的原因,谈出运算推理的依据,交流不同的解法并说出解题思路。有的让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分小组检查板演正误,这样不但使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运算方法和书写表达的掌握,而且还开阔了学生的思路,训练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例如。  相似文献   

20.
本单元的重点是运用对比突出主题思想的写法和记叙、描写、议论在小说、诗歌、议论文中的作用。其难点是小说和诗歌中的议论的区别及其对表现主题思想的作用以及不同文体中记叙与议论的关系。本文的可考点有:①小说中景物描写部分的语段阅读;②诗歌的朗读停顿;③比喻、借代等修辞手法,对比的写法;④词句的感情色彩。 本单元四篇课文《故乡》、《有的人》、《论雷峰塔的倒掉》、《读后感两篇》,其中小说一篇,诗歌一首,议论文两篇。先让学生阅读单元提示和课文,然后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