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纪珍珍 《考试周刊》2012,(90):90-91
学生个体的思想感情.决定了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每一个教学环节与学生的心理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教师如能在教学实践中灵活运用心理效应,根据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开展教学活动,就能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其学习自信心,挖掘其潜在能力,从而有效增强英语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教师的教学需要依据学生的心理进行,同时也需要智慧,在智慧教学过程中,首先教师要利用学生的"爱屋及乌"心理让其热爱学习。其次教学还要基于学生学习的积极心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从而使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利用学生心理对教学活动产生促进作用,以期达到教学的最好效果。  相似文献   

3.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学科主要探讨中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特点与规律,以及教学过程中的相关心理变化机制等问题;研究儿童青少年的学习与思维发展,儿童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乃至成年人心理变化过程,以及教师教育专长的形成发展和教师教学活珈心理机制。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学过程是一个教授过程与学习过程的统一整体,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对学生来说,学习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发挥主体作用的特殊认识过程和发展过程,是一个感知、思维、记忆、想象的心理发展过程。因此,优化语文课堂教学,就要根据学生的课堂心理来设计课堂模式,处理每一个教学环节。如何根据学生的课堂心理来优化语文课堂教学呢?一.根据学习动机、兴趣的规律,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动机是支配和调节人行为的内部动力,学习兴趣和需要就是最好的动机。而兴趣和动机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兴趣是动机产生的重要的主观原因,又是动机的进一步发展,兴趣作为一种自觉的动机,是学习积极性和  相似文献   

5.
张成轩 《教书育人》2001,(17):22-22
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提高学生心理机能、充分发挥其心理潜能、促进其个性发展的过程,也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心理的自主构建相互作用的社会活动过程。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产生学习的热情和欲望。兴趣是一种非智力因素,是创造性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心理驱动力,每个学生都期望受到注意与赏识,要有目的地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唤起学生对学习的内心需求,有意识地进行心理教育,通过教师充满激情的语言,对教学内容适当的旁征博引,富于哲理情趣的导入,面向全体学生,实…  相似文献   

6.
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充满心理活动的过程,是一个特殊的心理认识过程。心理学实验表明,学生在不同状态下的学习效果是截然不同的。如果学生处在健康积极的心理状态,他们就会思维敏捷,记忆力强,对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反之,如果学生处在消极状态,那么就会学习劲头不足,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密切注意学生的心理活动,恰当运用心理规律,使学生保持积极的思维状态,保证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下面就教学中如何运用心理规律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7.
随着学生学习方式由传统的接受性学习方式向体验性自主学习方式转变,教育教学方式由教师传播知识向学生体验过程转变,教师角色必须相应发生变化,教师通过心理换位能求得学生思维上同步,使教学过程得到优化。  相似文献   

8.
备课,是课程实施的一个重要环节,备课质量的高低决定了教学质量的好坏。因此,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体现教学理仿、落实课程目标,在设计教学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不同的学习需要,积极探索和运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以免走入误区。  相似文献   

9.
如何看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生的错误?这不仅是教育教学行为方面的问题,更是如何贯彻落实以学生发展为本的问题。本文就从一个教师容错心理测试题目入手,借助测试数据及其分析,试图说明当前教师容错心理的现实状况,进而提出提升容错心理的部分建议。  相似文献   

10.
试论现代教学中的心理归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现代教学领域,心理归因训练具有促进个体心理发展的独特功能,现代教学迫切需要心理归因训练这一有效手段。对学生进行心理归因训练,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心理归因倾向,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实现预期的教学目的。现代教学中影响学生进行心理归因的主要因素包括教师、学生、教学过程、师生之间的心理归因偏差等。要采取科学有效的途径和方法进行心理归因训练。  相似文献   

11.
孔繁升 《河北教育》2005,(18):21-22
学生的学习心理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活动,主要包括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等内容。学生的心理状态将对课堂教学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时刻关心、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使学生心理向积极有利的方向发展,这是学科教学成功的关键,也是学科教学成功的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12.
课堂教学的无声语言,是指教师有意识地、自觉地运用暗示原理,以多种多样含蓄间接的方式影响学生的心理和行为的一种方法。正如洛扎诺夫所说的:“创造高度的动机,建立激发个人潜力的心理倾向,从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个体这个角度出发,在学习的交流过程中,力求把各种无意识暗示组织起来。”其目的就在于给学生施加各种影响,创造各种条件,以求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个人的潜力,使之达到充分地自我发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最大限度地运用一切可以运用的因素,围绕教学目标,与学生进行心灵的对话。  相似文献   

13.
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更注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自主性。作为教师,如果能创设出一种和谐的课堂氖围,就能让学生“苦于学”变成“乐中学”。和谐的课堂氛围离不开心理环境的构成。这种心理环境是由学生学习的心理环境和教师教的心理环境形成的互动.课堂心理环境融洽还是冷漠,活跃还是沉闷,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学生的学习心理,是教学活动的首要组成部分,是教育的重要影响源。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学生的学习心理,实现语文教学过程的心理学化。语文教师要有意识地帮助学生构建、确立健康的学习心理。  相似文献   

15.
师生交往是学校生活的重要内容。师生关系不仅影响到学习质量,而且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正在成长发育的学生心理尚不成熟,感情十分脆弱,所以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重视情感的作用。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对学生的情感因素影响最大,也最直接。教师不仅要注意防止给学生带来消极影响,而且要积极主动地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情感气氛,即要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使学生有充分的信心和愉快的心境,使学生的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得到和谐统一,就能进一步增强教学效果,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  相似文献   

16.
从当代大学生的学习心理谈教学内容、方法的创新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也在不断发生着新的变化,对高校的教学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适应新的形势和要求,去把握学生的学习心理,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从而提高教学的质量和实际效果,是高等院校教学工作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本文从把握学生的学习心理出发,着重探讨了学生心理的具体表现以及围绕学生心理如何改进教学方法和提高教学效果这一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17.
由于物理的学习内容难度较大,概念也比较抽象,大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感到难以理解,进而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厌学心理。对于物理的学习和考试是非常抗拒的,如果教师没有适时进行心理辅导的话,则会导致学生对物理渐渐产生心理障碍,也很难在物理的学习过程中感受到乐趣。基于此,教师在开展物理教学时,要注重学生的身心发展,针对学生现阶段所存在的心理障碍,及时进行有效的心理辅导技术。心理辅导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知识进行普及教育,还能有效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使学生以更好的心态对待学习。本文结合教学经验,从以下几方面谈谈应用心理辅导技术来提高物理学习的效率和效果。  相似文献   

18.
教师发展的一个重要过程就是与同事进行共同合作。在现代教育教学中,合作有改善教学系统中的社会心理气氛,促进人们非认知品质的发展,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提升教育教学的效能。通过建立教师教学合作的制度,发挥教师群体的力量,开发教学资源,组织学生活动等来完成教学已经显得相当必要了。  相似文献   

19.
正在素质教育发展的现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地位都发生了变化,要让学生在生物学习中有更积极的探索劲头,需要使他们感受到学习主人翁的责任感和学习获得的成就感。通过成功激励来使他们爱上生物学科,爱上主动探索。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教师的教学模式要富有创新性,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的学习也能发展创造性思维。这就要求教师要抓住高中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了解他们的生物水平,找到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使教学效率和学  相似文献   

20.
教学的对象是学生,如能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使其与教师密切配合,融成一体,就能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 心理学认为,人们的心理都在发展变化之中,而且表现为由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向高级的不断转化。学生心理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