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论中国传统养生的理论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研究方法,对中国传统养生的基础理论进行阐述,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基础理论主要来源于中国传统哲学和中医学的理论,并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论,这就是“阴阳平衡”、“天人合一”、“气一元论”等。这些基础理论不但对中国传统体育的发展起到了理论指导作用,而且对当今世界体育发展,拓宽对体育的认识,增强世人体质都具有重大的实践价值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2.
当今世界舆论纷杂不堪,抹黑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形象的不当言论接踵而至。民族传统体育与“文化强国”的共生与融合可为中国传统文化弘扬及国家形象建设提供坚强助力。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对民族传统体育与“文化强国”的共生机制和融合理路进行探究。研究发现:民族传统体育作为文化的子系统与“文化强国”在利益、环境、道路的三个圈层中存在共生作用机制,同时存在超越“简单共生”,实现“超量共生”的极大可能,但在历史因素和现代发展的纠葛下出现文化滞后、利益难生、环境复杂的问题。基于此,提出立足社会生态,突出文化特色;依托“市场”“信息”政策道路,彰显文化自信;认清“文化堕距”,把握文化支点的三条融合理路,为促进民族传统体育与“文化强国”在传统与现代维度上的共生与融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研究表明:“内在超越型”的民族性格特征对中国传统体育自身的发展有它消极的一面;“强者文化”赋予了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新的内涵,同样也带来了自身强劲的发展势头。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现代化因奥林匹克的介入而充满活力;中国传统体育文化要现代化但不是全盘西化,“邯郸学步”做法不可取;现代化不能使民族精神迷失在“融入”中。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拔河戏”考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通过考察中国古代“拔河戏”的起源、衍变,探讨它的祈禳功用所蕴涵的文化因素,认为中国古代“拔河戏”与祈祷农业丰收之间存在关联:荆楚地区民间游戏在借鉴军事战技的过程中,孱入了巫术文化成分,形成的在“拔河戏”中蕴藏祈祷丰稔的文化传统。对“拔河戏”文化资源的发掘与整理,时保存和整理中国民间传统体育文化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古代射箭活动中的德育教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人文精神”的产生和发展是与中国历史的演进同步的。而且中国传统文化一开始就有别于其它文明古国的文化特质,如希腊的重自然或印度的超自然。中国文化自成一种“敬鬼神而远之”的重人生、讲入世的人文传统。所谓“人为万物之灵”,“人与天地参”等,将人和天地等量齐观。但是中国的“重人”,并非尊重个人价值和个人的自由发展,而是将个体融入类群,强调人对宗族和国家的义务。因此,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带有这样的特征:即非常重视伦常规范与道德教化。以至中国古典文学突出强调“文以载道”;史学以“寓褒贬,别善恶…  相似文献   

6.
柴宁 《收藏》2010,(3):25-27
谈传统价值在中国往往被认为是“保守主义”.而在中国的语境中这似乎是一个贬义词。这是因为整个20世纪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是激进的,从“五四”到“文革”到80年代的”思想解放运动”,全都高举着革命的大旗—-一只有革命的才是正确的。革命的前提是中国传统文化是落后的.僵化的.反动的.革命的目的是接近和到达先进的文化,这个先进文化的蓝图就是西方。  相似文献   

7.
武术文化特色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本文主要从中国传统文化的重“道”、重“天人合一”、重“意境”、重“辨证思维”、重“防卫”等几方面,探讨武术所蕴涵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8.
孰为正选     
《新体育》2008,(1):11-11
牡丹 理由:中国传统名花,它端丽妩媚,雍容华贵,兼有色、香、韵三者之美,让人倾倒。历史上不少诗人为它作诗赞美。如唐诗赞它:“佳名唤作百花王”。宋词“爱莲说”中写有:“牡丹,花之富贵者也”。“百花之王”,“富贵花”亦因之成了赞美牡丹的别号。牡丹以它特有的富丽、华贵和丰茂,在中国传统意识中被视为繁荣昌盛、幸福和平的象征。  相似文献   

9.
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多元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之丰富多彩,超越了一般人的想象,甚至不为多数体育工作者了解。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中国汉民族传统体育的“和而不同”,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中国当代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和而不同”,独具中华人文特色的体育文化与全球体育文化的“和而不同”,这是文化生态链的层层递进,体现当代体育的文化多样性价值。面对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历来以汉族为中心的主体部分的日渐萎缩,尤其是多年来武术的发展已陷入不土不洋的窘境,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可以使中华传统体育重新焕发多样化生机,为世界体育的文化多元化作贡献。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统文化有丰富的道德思想,儒家与道家是其重要两极,产生于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的太极拳无不受其道德思想方面的影响,再加上太极拳家在运动实践中主动从传统文化中吸取理论方面的支撑太极拳以运动的形式和理念承载着传统德性文化的内涵,从而使太极拳具有了“道义”拳、“仁义”拳和“道德”拳的自身痕迹。文章在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对太极拳道德观的来源进行了分析,最后论述了太极拳道德观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11.
对我国武术发展现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武术是中国的国粹,它凝结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形成了独特的中华民族艺术,堪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结晶。武术发展到今天,出现了"传统武术"和"竞技武术"之分。竞技武术通过几十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除了旋转、腾空外别无他物,在世人看来那只是几个重复动作的"中国式体操",而传统武术的传承和发展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随着老拳师的离去,传统武术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尴尬境地。再加上缺少政府的支持,使其处于渐次消亡的边缘。因此,关注武术的发展现状对武术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李军 《体育科技》2006,27(2):53-55
作为2008年我国奥运会开幕式表演项目:抖空竹,是杂技节目中代表中国的国粹,演遍世界各地,占尽风流。在我国民族文化渊源中既古老又新鲜,是深得人民大众喜爱的一种集娱乐性、健身性、技巧性、灵活性和表演性于一身的民族传统项目。本文对河南师范大学经常参加“空竹”运动的老年人经过48周的“空竹”锻炼作为研究对象,同时,以未参加任何训练的同龄老年人作为对照组,研究此项运动对老年人身体血脂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空竹”运动可以有效降低低密度脂蛋白的浓度,改善老年人血脂水平,提高血脂代谢的功能,并对老年人的心理健康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作为2008年我国奥运会开幕式表演项目:抖空竹,在杂技节目中代表着中国的国粹精品,演遍世界各地,占尽风流。本文对河南师范大学经常参加“空竹”运动的老年人经过48周的“空竹”锻炼作为研究对象,同时,以未参加任何训练的同龄老年人作为对照组,研究此项运动对老年人身体血脂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空竹”运动可以有效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浓度,改善老年人血脂水平,提高血脂代谢的功能,并对老年人的心理健康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舞龙舞狮运动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极具魅力的部分,其历史悠久、韵味十足并且意义深远。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从龙狮运动的文化特征入手,对中国传统舞龙舞狮运动与民俗文化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舞龙舞狮运动有着深刻的发展源由,它与古时人们祭祀求雨、节日灯俗及民间祈福辟邪等风俗都有着紧密关联,它集多项功能于一体,既可强身健体,供人观赏娱乐,更能展现中国古文化之魅力。  相似文献   

15.
太极拳的文化理念与奥林匹克精神的融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太极拳文化理念与西方奥林匹克精神是在中西方不同文化背景下形成的,太极拳的文化理念主张"静"重视"养",奥林匹克运动理念主"动"重"畅"。太极拳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深受世界人民的喜爱,且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太极拳运动在当今世界上的广泛传播表明了中、西体育思想的互补和融合。这种融合将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效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对当代世界奥林匹克体育精神的补充和完善。太极拳以独特的运动形式和养生思想及自然、和谐的文化理念成为与当代奥林匹克精神相融合的最佳契合点。  相似文献   

16.
传统体育养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探讨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文化是为了在更高的层次上认识与理解它的价值,是为了更好地继承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并且由此探求到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契合点。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文化对人们树立健康意识,提高文化素质,加强道德修养,弘扬民族精神,增添生活情趣以及形成大众文化意识,有着其它文化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人们在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的实践中可以接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陶,同时也可以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统武术流传至今已有千年历史,是我国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章采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和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中国传统武术的继承与发展进行研究分析,从养生视角论述传统武术在当今对人和社会所产生的效益和价值,并为中国传统武术的传承提出可行性的发展对策,力图改变传统武术在人们心目中原有的概念和形象,旨在为日渐衰落的中国传统武术的继承与发展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传统武术养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的核心是伦理学,积极主张人应当具备完美的人格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倡导人们在道德方面不断地自我完善.武术的修身养性功能则是武术养生文化的主要内容之一,对人们的生活也有着较深的影响.如今,武术作为一项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传统体育运动已经得到人们的喜爱,人们在中国传统武术的修身养性的实践中可以接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对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力求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伟大进程同样肩负着推进传统体育文化复兴的时代使命,为了洞悉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复兴的现实要义,对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复兴的现实旨归、时代向度与内在进路进行了系统审视。研究认为:经济基础的转换决定了文化复兴的性质和方向,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式微是隐匿于传统文化生活秩序现代性适应理路的外部显现,其复兴则是力求转换以跻身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行列的再度强盛;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复兴包括现代性转换的时间向度、全球化发展的空间向度与先进性建设的价值向度,其中时间向度要求其必须是科学的、面向现代化的文化,空间向度要求其必须是民族的、面向世界的文化,价值向度要求其必须是大众的、面向未来的文化;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复兴是一个从立足文化自觉、怀持文化自信到实现文化自强递进深化的内在进路,其中文化自觉要求其既要内化为文化主体的价值认同,又要外化为文化主体的责任担当,文化自信则是对理性科学立场、开放包容胸怀、转化再造能力的规约,而文化自强则要求其必须遵照先进性指向、具备创新性能力、坚持人民性方略。  相似文献   

20.
力求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伟大进程同样肩负着推进传统体育文化复兴的时代使命,为了洞悉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复兴的现实要义,对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复兴的现实旨归、时代向度与内在进路进行了系统审视。研究认为:经济基础的转换决定了文化复兴的性质和方向,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式微是隐匿于传统文化生活秩序现代性适应理路的外部显现,其复兴则是力求转换以跻身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行列的再度强盛;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复兴包括现代性转换的时间向度、全球化发展的空间向度与先进性建设的价值向度,其中时间向度要求其必须是科学的、面向现代化的文化,空间向度要求其必须是民族的、面向世界的文化,价值向度要求其必须是大众的、面向未来的文化;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复兴是一个从立足文化自觉、怀持文化自信到实现文化自强递进深化的内在进路,其中文化自觉要求其既要内化为文化主体的价值认同,又要外化为文化主体的责任担当,文化自信则是对理性科学立场、开放包容胸怀、转化再造能力的规约,而文化自强则要求其必须遵照先进性指向、具备创新性能力、坚持人民性方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