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根据中央苏区廉政实践的历史背景,全面分析中央苏区理想信念教育、党内民主监督、反腐防腐制度建设及领导干部率先垂范等廉政实践经验,科学探析其对高校廉政建设在教育、制度、监督等方面的重要启示,期望对我国高校廉政教育及廉政文化建设能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大力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廉政文化建设的主要对象是全体党 员及其领导干部,要着重于廉政制度文化建设、廉政思想文化建设和廉政道德建设。廉政制度文化建设是开展 反腐倡廉工作的根本保证,而廉政思想和道德建设对消极腐败现象有内在的规范和制约作用,三者协调并进。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共产党内各种腐败现象迅速滋生和蔓延,给执政党带来了新的巨大挑战。邓小平认为制度缺陷是导致腐败现象蔓延的重要根源;因此,他认为制度弊端要靠制度改革和制度建设来解决,同时,要切实加强监督制度建设;最终,廉政制度建设必须靠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来保障。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廉政制度建设思想为新形势下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以及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腐倡廉新道路提供了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4.
周章明  邓国彬 《高教论坛》2010,(8):14-16,68
近年来,高校腐败现象呈现蔓延趋势,一个关键原因是监督不到位,因而亟须建立高校廉政监督机制.本文探讨了高校廉政监督机制的涵义及其建立的必要性,认为建立高校廉政监督机制要从体制、机制和制度的改革入手,完善制度体系,整合监督力量,并提出创新廉政监督体制、明确监督工作重点、推进相关制度建设、加强专职监督权威是建立高校廉政监督机制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5.
为克服中央苏区存在的腐败现象,毛泽东领导苏区党和人民进行了廉政思想建设,主要内容有:首先,领导苏区党员干部群众,清除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第二,他本人以身作则;第三,坚决查处苏区干部的腐败行为;第四,发挥舆论宣传的作用。从而,为苏区的廉政建设提供了根本的思想保证。  相似文献   

6.
在中央苏区开展的以理想信念为核心的革命理论教育、党内民主与政策教育、反腐专项斗争与防腐专项教育相结合、加强反腐防腐制度的宣传教育、干部廉政作风率先垂范是中国共产党在廉政教育中的宝贵资源,具有本源性教育功用和德育时代价值。总结提炼苏区廉政教育经验,运用其廉政文化教育价值,对推进当代大学生的廉政信念、廉政精神、廉政价值观、廉政制度、廉洁作风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乡镇反腐倡廉建设正处在问题多发期,腐败现象呈蔓延态势,其主要原因在于镇域经济处于转型期,权力运行监督乏力,廉政制度执行不严,乡镇干部队伍素质偏低。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创新制度、强化监督、加强教育和以法护廉等措施的落实,达到肃贪倡廉,消除腐败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地方本科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行物质设备政府采购工作对提高学校资产使用效率、防止腐败现象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从廉政文化建设角度论述了学校在参与政府采购工作中实施廉政文化建设对于规范政府采购各环节工作、提高采购工作透明度和效率、打击腐败行为、树立学校良好形象具有现实意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政府采购过程管理中建立廉政制度文化、培养廉政文化理念、实施过程动态管理、加强后期档案管理等廉政风险防控和廉政文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防控高校工程建设领域廉政风险,预防腐败现象发生,是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从高校的建设发展现状出发,阐述了廉政风险防控的重要性,分析了廉政风险产生的关键环节及原因,提出了廉政风险防控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0.
腐败问题,深恶痛绝,国家也加大了反腐败的力度。干部队伍的廉政素质建设是抵御腐败的基础;加强制度建设是防治腐败于未然的有力手段;深挖细查、严惩腐败分子,是防止腐败现象滋生的重要措施;公开办事过程,增加透明度,规范议事程序,对权力进行适当的分解,引入制约机制、实行干部异地交流,重点岗位轮换制度,公务员回避制度等是防治腐败顽症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腐败问题,深恶痛绝,国家也加大了反腐败的力度.干部队伍的廉政素质建设是抵御腐败的基础;加强制度建设是防治腐败于未然的有力手段;深挖细查、严惩腐败分子,是防止腐败现象滋生的重要措施;公开办事过程,增加透明度,规范议事程序、对权力进行适当的分解,引入制约机制、实行干部异地交流,重点岗位轮换制度,公务员回避制度等是防治腐败顽症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廉政机制是公务员制度中的一个重要机制,反腐倡廉是各国面临的一个共同难题。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由于现阶段正处于体制转轨、社会转型的时期,腐败现象呈阶段性多发的态势,反腐败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因此。如何完善公务员制度的廉政机制、纯洁官吏队伍、实现为政清廉,已成为我国公务员制度建设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国有企业缺乏民主约束机制的角度,深刻分析了产生腐败现象的种种原因,并提出了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强化廉政监督机制、建立民主科学的决策制度等加强和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4.
无产阶级国家必须是廉政的国家.列宁关于腐败现象产生的根源,在思想、政治、干部队伍建设,法律和监督机制等方面所采取的措施和方法,有利于我党当前坚持"三个代表"的思想,克服腐败现象.  相似文献   

15.
本从国有企业缺乏民主约束机制的角度,深刻分析了产生腐败现象的种种原因,并提出了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强化廉政监督机制、建立民主科学的决策制度等加强和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同志反腐廉政思想是邓小平理论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极其深刻的内涵,其廉政思想的突出特点就是通过制度建设来防止腐败.他认为制度弊端是腐败之根源,我们过去身边发生的多种错误与腐败现象,与制度方面存在的问题,有着密切的关系."不是说个人没有责任,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这种制度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是否改变颜色,必须引起全党高度重视."其次邓小平同志认为法制建设是防腐倡廉之关键.  相似文献   

17.
由于缺乏必要的监督制约机制,我国国有企业的厂长(经理)群中滋生了一些腐败现象。要克服这种现象,应从加速国有企业的公司化改制进程;强化行政监督;加强企业廉政制度建设和职工民主管理监督;完善激励机制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8.
廉政文化,就是指一个国家中的阶级、民族、社会成员在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所形成的关于廉政的基本知识、价值取向、行为方式以及社会评价,它是廉政建设与文化建设有机统一的产物[1]。构建廉政文化环境以往专家学者大多从加强建立健全制度等方面来探究腐败现象发生的原因,而  相似文献   

19.
中央苏区时期形成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对于克服当时的腐败现象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实践中走出了一条成功的反腐之路。今天,重温这段历史,对我们新时期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仍有启迪。  相似文献   

20.
权力腐败现象是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已成为改革、发展、稳定的障碍。现阶段权力腐败现象滋生蔓延有着深刻的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及党自身建没等方面的社会原因;根治权力腐败现象,要形成权力制约上的新机制,把反腐廉政纳入法制轨道,建立环环相扣的监督网络,筑牢思想道德防线、改革干部人事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