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现代书籍设计中曾仅侧重于对书籍封面进行设计,这种理解使书籍装帧变成了封面设计的代名词,实质上书籍设计是一个更大更广的范畴.现代书籍设计应融入新的理念,突破传统的视觉习惯,设计出简约化、低碳化、生态化、五感化的书籍作品,同时崇尚自然、回归本土的审美意识是今后设计一个很重要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书籍是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产物。书籍设计是一种“构造学”,是指构成书籍形态、材料和制作等方面。其本质是一项整体构想过程。设计对书籍成品而言只完成“施工蓝图”,最后必须通过印刷工艺的转换才能称之谓“书”。因此,设计者必须熟悉印刷工艺相关知识,必须遵循印刷工艺的科学规律,才能事半功倍地设计出好作品。  相似文献   

3.
吕敬人作为当今中国书籍设计界的领军人物之一,以其蕴涵浓厚东方色彩的设计作品而享誉国际设计界,无可置疑是中国现代书籍设计的重要探索者.本文通过对吕敬人的设计理念分析研究,力图将作品中的中国传统观念作出充分地诠释,着重强调在其创作过程中如何注入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意识的现代设计实践.  相似文献   

4.
书籍因为具备了与人相符的本质特征,使人对书籍的关注程度极高.因此,装帧设计从产生的那一刻起就应该有强烈的个性和特征.书籍装帧的创造性设计,主要是指对书籍作为文本资料的前瞻性提出质疑和思考,对现有的书籍装帧设计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郑超 《华章》2011,(29)
书籍设计需要从构想一直贯穿到出版,通过从内部到外观的一系列设计,把书籍的思想、内容、作品及艺术形式融为一体,生动、形象地呈现给读者.一本书是一个整体,是由不同的角色共同创造出来的.在市场上可以作为人们思想、愿望和幻想的传递者,可以表现手工的、技术的和艺术的创造.书籍设计不同于一般包装设计.书籍设计不在于表现和反映人们生理上的刺激和要求,而在于通过视觉设计产生心理上的影响.在书籍设计中任何色彩和构图的运用,都应该给读者带来文化信息.  相似文献   

6.
概念书籍设计是未来书籍设计的一种探索,既体现了设计者的创造力,又启示着未来书籍的设计理念。将概念书籍设计引入设计教学既是一种有益的探索,也是一种趋势。这对引导学生转变设计理念、更新设计思维、进行创造性设计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书籍装帧到书籍设计的转变,即由原来对书籍局部的技术性关注转变成为现代的信息文化产品的全方位的策划。它是从局部到整体、从无序到有序、从空间到时间、从概念到物化、从逻辑思考到幻觉遐想、从书籍形态到传达语境等的表现。  相似文献   

8.
从儿童生理需求、心理需求、认知与审美需求等方面入手,分析儿童书籍设计从整体到局部的互动性特点与互动性设计的构建,分别从儿童书籍形态上、视觉上、触觉上、听觉上、嗅觉上等方面探讨构建互动性设计的方式方法。关注儿童书籍形态设计更加合理化,为孩子带来愉快轻松、寓教于乐的美好童年。  相似文献   

9.
书名文是书籍设计艺术的"点睛"之笔,是设计者情感的载体和审美观的反映,是读者关注的魅力中心。书名文的设计,作为艺术的一种,它首先是民族的,然后才是世界的。我们要注重继承民族视觉遗产的同时,也要大胆吸收西方优秀的设计理念。设计者需要创新设计观念,以全新的感受领悟书名文设计的新概念,寻求新的设计语言,做出具有独特民族艺术思想的新作品。  相似文献   

10.
书籍毕业设计是学生根据书籍来进行创意构思并完成整个书籍装帧的设计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经历多个环节,其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选题,选题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接下来的创作过程并影响整个作品的设计.文章从书籍毕业设计出发,通过分析一些学生的选题,从不同方面来论述毕业设计选题的重要性以及应该如何把握和实施选题.  相似文献   

11.
书籍设计是一门造型艺术,是对书籍全方位的包装设计,是多面的立体设计。不仅体现时代文化信息,更要符合人们的生理、心理需求。现代书籍设计中需要扩展和延伸三维空间意识,强调书籍整体空间设计的概念,从版式、空白、结构等多方面营造空间,必须在内容与形式上做到创新设计,才能更好的继承与发展传统书籍形式,体现现代书籍设计的整体空间意识、文化意识及审美意识。  相似文献   

12.
现代物质文明和信息化的包裹里,如何再现图像在精神上的意图,是对历史图像内涵的探究与重构。图像学设计方法研究是艺术设计学不可回避的问题,现代书籍设计中,图像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图像学的研究早在贡布里西诸多视觉领域研究著作中就已被引入传承,但对书籍设计来说,图像学研究给其带来了无限的潜力与探索的可能,成为了当代设计师的当务之急。本文着重以日本当代著名设计师杉浦康平先生的书籍设计作品为线索,探讨诸多图像所存在的精神性起源问题,在图像形式的研究中找寻到更多的意象与内涵,及其承载的文化传承意义。  相似文献   

13.
文字是传达和记录书籍信息的重要符号载体,同时也是书籍整体构成中必不可少的元素。书籍整体设计时首先要确定一个总的设计基调,书籍版面中的文字、色彩和图形应具备符合文章内容的统一的视觉形象和视觉风格。设计师要注意书籍中字体、字形、字号的选择和应用,文字组合产生的黑、白、灰的色彩关系在明度上的版面视觉空间效果,用现代设计思想来处理各种视觉图形元素,从而达到对书籍中文字、色彩、图形的合理运用。  相似文献   

14.
作品欣赏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2,(9):F0002-F0002
彭媛媛,女,西南交通大学艺传学院设计艺术系硕士,现任成都信息工程学院银杏酒店管理学院艺术设计系视觉传达方向专职教师,主要从事包装设计、书籍设计、广告设计等平面设计工作。  相似文献   

15.
概念书籍设计教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念书籍设计是一门培养学生将书籍艺术形态转换成有效表现思想创造性设计启迪教育的课程,可以展现学生的创造力,目的是尽可能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启发积极的创新性思想、思维意识的习惯。作为一种个性化的、无定向的创造性活动,概念书籍设计为书籍设计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和各种选择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
书籍设计与阅读概念有着天然的依附关系,对阅读概念的认知是书籍设计的前提,同时,阅读概念又借由书籍的外在形式得以传达。要更好地实现阅读概念,书籍设计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一要在设计中拓展思维、捕捉灵感;二要通过设计使阅读情趣化;三要实现书籍载体创新,使载体丰富;四是在设计中力求形态简约。这样有助于更好地传达阅读概念。  相似文献   

17.
现代书籍装帧封面设计中的细节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书籍是人类文明的阶梯,随着时代的进步,书籍的文化内涵和整体装帧设计都显得尤为重要,更使得各种精美书籍层出不穷.文章主要对书籍的前封、书脊以及封底设计中的细节设计进行了分析论述,并以此来论证书籍封面设计中细节体现的重要性.通过注重书籍设计中的这些细节,力求将书籍设计得更加具有内涵,更加能吸引读者的眼光.  相似文献   

18.
从读图时代的到来,结合当代版式设计的发展趋势,对未来书装中版式设计的发展方向进行预测。基于给版式设计注入新活力的自由式和反阅读式两种趋势的分析表明,不管时代怎样发展,先锋艺术总是只合少数人的胃口,而书籍的主要用途是传达信息、阐明道理,因此不论哪类书籍,其版式设计都应与书籍本身的特点相吻合,不能为形式而形式。  相似文献   

19.
书籍艺术随着书籍的出现而逐步发展,其设计形态因所用的材料和各个历史时期装帧方法的不同而各具特色。从“书籍装帧”到“书籍设计”概念的过渡与转化,引发了书籍设计形态的变化,使现代书籍设计打破了传统的模式和纯铅字传递形式的束缚,形成了特色独具的书籍设计。未来的中国书籍设计既要有民族特色,又要有国际语言的特征。  相似文献   

20.
书是知识的载体,书必须被翻阅,知识才能被传播,而人在翻阅这个动态的过程中,首先与人的触觉系统发生关系的是书的一个边缘--切口.从时间上和翻阅动态来看,要创造五感愉悦的书籍,首先应该从书籍边缘入手,它是思维的发散点更是创意的立足点,所以书籍的切口设计往往是书籍设计的一个切入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