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当前语文课程有一个新理念:语文课“生活化”。这种“生活化”了的语文课程所带来的最大危害,就是消解了语文教学,消解了“语文性”。“语文性”是站在语文课程的立场上,对语文教学进行价值判断的一个尺度。语文教学要有“语文性”。  相似文献   

2.
在语文教学研究中,研究“教什么”比研究“怎么教”更重要,因为它涉及语文教学的本质问题.语文教学应该不教“泛语文”的内容,不教“伪语文”的内容,不教不可教的内容,不教学生已懂和易懂的内容.  相似文献   

3.
语文教学内容是语文教学活动的材料,主要解决“教学什么”的问题。“教学什么”在语文教学设计(实施)中至关重要,它关系到语文教学目标能否达成,语文教学是否有效。一节好的语文课,应该具有恰当的语文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4.
众所周知,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占了整个语文教学的“半边天”。然而,现实是作文教学始终是语文教学中最为薄弱的一环。尽管不少语文教师都在积极探索,但它至今也没有走出“高耗低效”的怪圈。  相似文献   

5.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常会出现“泛语文”和“非语文”的现象。有人认为这是人文性列入教学目标所致,要求不再把人文性当作目标。有的老师认为:在语文学科教学的范畴内,人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人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资源,但是,人文不是语文教学的目标,更不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语文教学曾走过不少弯路,其中应试教育对语文教学危害较大,笔者深感语文教学必须联系学生生活,联系社会活动,变“应试语文”为“生活语文”。  相似文献   

7.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课程性质和地位”里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前言部分“语文素养”这一概念前后出现达六次之多,可见语文素养的重要性。因此,作为语文教师,要认真研读它的概念内涵,并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找准学生语文素养培养的切入点,积极展开教学,让“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一基本理念转变为教学行为和学习行为。  相似文献   

8.
近十几年来.淡化语文知识在语文教材和语文教学中渐成一种倾向。然在语文教学理论界.不少人则认为,不能一概否定语言知识的价值.语文知识中“陈述性知识对语文教学的意义是有限的”.可“程序性知识对语文教学的意义是巨大的”。本文拟探讨陈述性语文知识中语言知识对于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的价值。[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由特级教师李仁甫提出并倡导的“语文性”学科理论和“生成语文”教学思想在中语界引起了强烈反响,引发了高校相关学者和广大一线语文教师的热议.纵观李仁甫老师三十年的语文教学思想与实践,不难发现他在坚守语文学科的“语文性”与倡导大开大合的“生成语文”课堂范式中实现了语文教学的理性追求.  相似文献   

10.
徐茹 《文教资料》2011,(30):63-64
语文教学必须充满情感才是有生命力的。但语文教学仅做到“情浓”还不够,还要有浓浓的“语文味”。“语文味”是指由“语文”和“人文”共同调制出来的、语文课堂教学应有的“味”。语文教学应重视语文和人文的内涵,让语文教学情浓“味”更浓。  相似文献   

11.
经过近几年各种媒体、各方人士对语文教学的讨论,逐步形成的共识是,语文教学非改不可,建构现代语文教学刻不容缓。特别是99年高考作文题产生的巨大反响,引起人们的反思,“新”得让人摸不着头脑,被称为“头脑风暴”,被文化学者李磊认为是“诡异的”、“革命性”的。在这里我们并不主张教育围绕高考转,但决不能忽视其对建构现代语文教学的促进作用。如何建构现代语文教学,笔者认为必须立足生活,面向未来。一、面向未来是语文教学的方向教育面向未来是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的根本分野是教育目的的方向性,“克己复礼”是传统教…  相似文献   

12.
散文教学作为语文阅读教学中重要部分,一直以来备受关注,而朱自清的散文又是散文教学课堂上精品之作,因此研究朱自清散文的教学问题对于今后的散文教学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着重从“生命语文”教学、“审美语文”、“语文知识”教学三个方面探讨朱自清散文的教学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中小学语文教学伴随着巨大的惯性进入一个超越现实的伪科学的泥淖 ,教师和学生束缚在一个虚拟的学语文的环境中 ,本末倒置地去“研究”语文 (为了应付考试 ) ,而不是实事求是地去“学习”语文。文章针对这一现状 ,从课程与教学的结合上提出了科学地界定“语文教学”和“语文教育”的看法 ,即处理好课内、课外语文学习的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感。如今在新大纲和新课标中得以鲜明体现并提高到新的高度。由此可见,当前语文教学“最要紧”的“首要任务”是培养语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5.
语文教育:行走在语言和意义的世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文教学应该基于“课程”和“教学”的元因素,排除不良倾向的影响,突现语文本体的特征,扎实而有效地搞好语文教学实践活动。针对语文教学现状,我试图提出“语文教育——行走在语言和意义的世界”的教学观,描述语文生动丰富的学习空间,探求语文教学的理论视阈和实践视阈。  相似文献   

16.
“教学参考书”(简称“教参”)是“按照每册教科书的内容编写的辅导教师教学的用书”。语文教参是语文教材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多数语文教师教学工作中常用的工具书。本文试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语文教参研究状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王联耕 《中学教育》2002,(2):30-30,27
“语文教学要树立‘大语文观’” ,这一提法早就不怎么新鲜了 ,然而在语文教学的具体实施过程中 ,真正能跳出语文课本的束缚 ,挥洒自如地拓宽语文教学的外延 ,把语文课上“活” ,却还为数不多。究其原因 ,林林总总 ,可列举不少 ,这里 ,择要谈一些看法。首先 ,恐怕还是一个认识问题 ,我们有一些教师对实施“大语文”教育的重要性尚缺乏深刻的理解。语文教学为什么要强调一个“大” ?从学生的现实情况来看 ,学生每时每刻所  相似文献   

18.
语文教学设计说到底是一种思维活动 ,这种思维活动必须依据语文教学的客观存在来进行 ,才能取得成效。要认清语文教学的客观存在 ,必须吸取西方科学主义、人本主义哲学思想以及儒家哲学思想的有益养分 ,并从哲学的高度对语文教学中主体、客体和主客体关系以及班级授课制模式下语文教学设计的“齐”与“畸”的辩证关系进行研究 ,从中揭示语文教学的客观规律 ,反映语文教学的个性特征 ,更好地进行语文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19.
曹秋红 《新疆教育》2012,(5):143-144
教学活动是人类生活中的一部分,离开生活的教学活动是不存在的,而语文教学更离不开生活,生活中无时无处不存在语文教学。识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都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使语文教学返璞归真,应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同时生活又是学生学习的源泉,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延伸。教学中,通过“观察生活,多访问”、“再现生活,巧演示”、“学一学、体验生活”等,从而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走向生活。  相似文献   

20.
综合性学习是新课改的亮点,也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新课题。经过几年的摸索,不少语文教师已经一改“唯语文”的教育模式,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各科知识解决综合性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但在组织教学上出现了偏颇,忽略了语文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盲目地根据活动提纲引人不少其他学科的教学活动,把综合性学习活动组织成了“生物活动”、“地理活动”甚至是“合唱活动”,忽略了语文课程的“语文味”,抛弃了语文课的“根”——“语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