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 毫秒
1.
神东煤炭公司作为国家煤炭企业中的佼佼者,必然要细致总结领会关于文化国家战略的精神,紧紧围绕“企业文化建设”这一主题开展各项工作.而作为企业‘宣传喉舌’、‘价值引领’的媒体,理应承担‘排头兵’的效能,深入基层、以人为本、写活基层,为神东煤炭的企业文化建设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媒介文化,从字面的意思理解由三个要素构成:媒介、文化、媒介产品.其中,“产品”要素成为当下媒介文化的核心,媒介产品是用来销售赚钱的.通过议程设置,媒介文化建构了我们生活的“拟态环境”. 大众文化是与精英文化相区别的,但大众文化诞生的时代背景和文化的大众媒介承载方式,异化了大众文化.罗森贝格认为,“大众文化的不足之处是单调、平淡、庸俗,以及容易在富裕生活中产生的诱惑和孤独感.”  相似文献   

3.
黄洁 《新闻界》2006,(6):99-100
一“、媒介空间”的机制与功能“媒介空间”概念由约翰·哈特雷(John Hartley)提出。澳大利亚电视学者麦克·金认为,“媒介空间”的理论思想直接来源于前苏联符号学家尤里·劳德曼的“符号空间”。①事实上,“符号空间”这一概念,尤里·劳德曼1990年才开始使用,并非尤里·劳德曼首创,而是根源于恩斯特·卡西尔的文化符号学思想。显然,作为后起的符号学家,尤里·劳德曼的“符号空间”学说建立在恩斯特·卡西尔的“符号说”基础之上。麦克·金指出:“尤里·劳德曼的‘符号空间’原来是指符号内容的‘普遍性’,这种普遍性保持并滋养着意义系统…  相似文献   

4.
刘燕飞 《青年记者》2016,(14):126-127
在各种信息和浅层文化的获取非常便捷的现代社会,文化类旅游图书若要生存发展,就要在文化深度上努力,体现出图书区别于其他媒介的优势:传播文化和彰显理性精神,如此,图书才值得购买和收藏,以备不时翻看. 文化类旅游图书应突出内涵优势 (一)实用类旅游图书的生命力在于提供有效信息 旅游类图书种类丰富,例如除了文化类,还有信息类,提供各种有效、实用信息,这类图书的发展方向是实用性和有效性.“例如由美国哈佛大学学生针对美国学生自助出游编写的‘Let's Go’系列图书……每年都会有数百位大学生到欧洲各地进行自助出游,在旅游结束后将旅途中收集的信息进行分析汇总,作为下一期‘Let's Go’内容……实用性和时效性让此系列图书在美国旅游图书中脱颖而出,十分畅销.”①  相似文献   

5.
文化来源于人类的活动,现代社会的任何文化因素都与过去人类的活动有关,故文化学者认为,文化是“累世承袭的社会遗产”。并且,“文化的‘遗传’并不像其他的一些什么东西,不加改变地传来传去。文化在时间轴上的传播是一个扬弃的过程。”(朱增朴《文化传播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3年版)文化的承袭和传播主要是靠教育进行,然后通过各式各样的人工制品体现出来。在现代社会,学校教育固然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但大众媒介在文化传播方面的作用正随着媒介的飞速发展显得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6.
杨晴 《新闻世界》2014,(3):216-217
大众媒介为流行文化的传播提供了便捷,大众媒介在传播异域流行文化时可以巧妙的进行文化渗透,从而达到传播意识形态的目的。本文从葛兰西“文化霸权”理论角度解读流行文化传播中的霸权主义。  相似文献   

7.
汤劲 《新闻界》2007,(1):97-98
一视觉文化“是视觉性占主因的当代文化”,它“指一个文化领域,它不同于词语的或话语的文化”,是“经由视听媒介传播而形成的一种新型文化形态,它与单纯由文字媒介传播形成的以语言为中心的文化相区别”。视觉文化对人类生活方式产生着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8.
周俊强 《新闻世界》2013,(9):292-293
社会文化通过大众传媒的渠道形成各式各样的媒介文化形态,社会文化中的精英文化、大众文化和主流文化在媒介文化中得到相应体现。纵观当今媒介文化,精英文化伴随文化领域“重心下移”趋势,走向“失落”,大众文化凸显其绝对优势,但其负面效应也逐渐显露。因此,提高媒介素养、规避大众文化负面效应、协调三种文化的构成比例,已成为当今媒介文化亟需解决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9.
《图书馆界》2020,(1):F0003-F0003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营造喜庆、祥和、欢乐的节日气氛,同时为进一步提升公共数字文化工程的影响力,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于2020年1月18日-2月8日举办“我们的中国梦”公共数字文化进万家2020年春节服务活动。活动包含“‘瑞鼠春首·岁稔年丰’VR贺新春数字文化虚拟现实体验活动”和“‘文旅e家助力美好生活’公共数字文化工程春节服务活动”两部分,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  相似文献   

10.
曹海峰 《编辑之友》2018,(3):5-8,13
“微传播”语境下,人们的阅读方式与思维模式随之改变,其引发一系列的阅读危机与认同挑战,更凸显出全民阅读的重要时代意义与理论价值.要推广全民阅读活动必然要利用这把“双刃剑”,在“微时代”的“微传播”语境下,推动全民阅读实践中应强化“微思维”,运用“微媒介”,创新“微内容”,引导“微受众”,积极思考“用什么读”“如何读”“读什么”“与‘谁’读”等问题,通过阅读推动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建构民族认同.  相似文献   

11.
王慧 《网络传播》2008,(1):44-45
“网络文化的‘车子’上无所不装;无论是传统的经典名著还是当代网络草根文学都可以装载;网络媒介应该传播什么,大众应该接受什么,不再由少数精英说了算。网络传播者的多元化,使网络成为多元文化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12.
从周边传播理论视角看,“做好文化周边传播,是做好‘一带一路’周边传播的主要内容”。①中国传统节庆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表现形式,是民族身份的表征,做好“一带一路”国家传统节庆文化的周边传播不仅是文化传播的重要内容,也是唤起丝路文化记忆、展示中国文化内涵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高校媒介作为准大众传播媒介,是高校信息流中的重要环节,在校园“文化圈”中发挥着信息传递、知识引领的重要作用。高校媒介文化生态,是以高校作为特定的文化地理环境,从文化生态的角度,对高校媒介进行的审视,即是一定时代高校媒介文化要素之间相互关联所呈现的形态,以及由此形成的一种具有特征性的文化结构。随着高校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大力倡导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今天,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社会和谐的前提和基础是文化和谐,而和谐文化有赖于文化生态的和谐发展与良性互动。校园“和”文化建设中尤其需要高校媒介的积极参与,而就高校媒介文化生态而言,  相似文献   

14.
高校图书馆的教育属性承载着提升阅读功能、传承红色文化的重担。论文以1602名大学生为调研对象,从阅读认知态度、阅读行为、阅读方法等方面对红色文化阅读进行系统调研,结合图书馆和学院两翼为基地,联合学工处、校团委为纽带,提出从特色活动、精品课程、丰蕴资源、空间建设、专门平台等组建“‘图书馆—学院’+‘学院—社会’”的内外双循环逻辑架构,构建“一体两翼五轮驱动”的内外联动红色文化阅读体系。  相似文献   

15.
网民群体智慧调动每一个社区成员拥有的信息和知识,通过群体的力量以互助、共享的方式建立各种形式的“数字公地”,从而在某种程度上摆脱了对专业机构(如出版社、大众传媒)的过分依赖.网民群体智慧代表的是一种新兴的免费媒介文化,具有“去商业化”、“反专家范式”和“民粹主义”的文化倾向,它在克服传统商业化媒介文化一些弱点的同时,也...  相似文献   

16.
李钢 《网络传播》2008,(1):94-94
“‘尼葛洛庞帝式鼓掌’的借鉴价值不仅在于它让人们发现了网络社会成员的合作趋势,还在于它让人们发现了对网络文化进行管理的传统手段之所以会陷入困境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王旭  王松 《东南传播》2011,(8):144-146
在电子媒介和网络媒介迅猛发展的今天,文化空间和社会空间也大幅度扩展,全球文化资源得以重组和整合。大众传播媒介逐步地渗透到文化和社会的深层结构中,从而使得媒介文化呈现一种新的特质。本文在研究新浪微博“风云榜”的名人微博、草根达人微博排名的基础上,试图探讨榜单背后的深层含义。解析新媒体的宠儿“微博”,是否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媒介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8.
仪式作为一种存储、传播文化和信仰的重要媒介,承载着一个民族历时性的文化记忆.而文化记忆又是民族文化认同的精神纽带.本文以传播仪式观理论和人类学仪式理论,试图阐释仪式媒介通过传承文化记忆来建构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性.指出不仅传统的人类学仪式是一种媒介形式,而且所有的媒介(人际传播媒介、群体传播媒介、大众传播媒介、社交媒介等)都具有一定的仪式媒介内涵.提出如何借助传统仪式媒介和现代仪式媒介来唤醒、激发华夏文化记忆,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命题.  相似文献   

19.
近三年来,绍兴市档案局(馆)档案文化建设取得丰硕成果:《越地记事——史前时期至二十世纪中叶》被称为宣传绍兴历史文化、推介绍兴旅游的“文化金名片”;《稽山长歌——纪念新中国成立暨绍兴解放60周年档案文献图集》被绍兴市文化强市建设领导小组评为“优秀文化产品”;《绍兴与辛亥革命》被绍兴市社科联立项为“‘十二五’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点课题”;《纪念绍兴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展览》被誉为“绍兴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巡回展览”;《越地记事——档案里的绍兴历史》陈列展被省档案局命名为“浙江省国家综合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并被教育部、国家档案局命名为第一批“全国中小学档案教育社会实践基地”.  相似文献   

20.
当前中国的文化建设热情日趋高涨。各地政府都大张旗鼓打出了建设“文化大省”、“文化强省”的旗帜。而在民间,这种对文化的渴望也日趋强烈。遗憾的是,一些大众传播媒介尤其是纸媒,近些年来在这一方面表现得相对迟钝。文化版长期让位于娱乐版,被一些有识之士戏称为“精神鸦片”的娱乐新闻则甚嚣尘上。由于时代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