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中等生     
女儿的班里总共有五十个人,而每次考试,女儿都排名中间,成了名副其实的中等生。丈夫看到一则九岁孩子上大学的报道,很受伤地问女儿:孩子,你怎么就不是个神童呢?女儿说:因为你不是神父啊。丈夫无言以对,我不禁笑出声来。  相似文献   

2.
场小小的友谊赛,不仅让我们达到了使孩子热爱运动的目的,而且还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收获……女儿是个二年级的小学生,平时学习好,绘画也不错,而且还是老师的得力小助手,可就是不爱运动。我和丈夫费了好些脑筋,可总是见效不大。不曾想偶尔的一次谈话,却让我们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好办法。女儿:“妈妈,如果孩子长得不像妈妈该多好。”我:“为什么?”女儿:“因为你太胖,你看你的腿那么粗,一点儿也不好看,我可不愿像你。”我不禁愕然,而且从心底里升起一股自卑感,自己的女儿竟然不愿像我!我非常沮丧,旁边的丈夫却乐了:“那好啊,…  相似文献   

3.
一天,我与女儿一起看少儿节目《大风车》,主持人问现场的小朋友,“你是个什么样的孩子?”小朋友众说纷坛:“我是个聪明的孩子”;“我是个漂亮的孩子”;“我是个淘气的孩子”;“我是个听话的孩子”。我问女儿:“你是个什么样的孩子?按你自己想的说。”女儿先说:“我是个漂亮的孩子。”然后又说:“我是最好的孩子”。我感觉很欣慰。这说明孩子对自我的意识是不错的。自我意识是意识的一种形式,指个体对自己的认识和态度。它是人的意识区别于动物心理的重要标志。它是后天的产物,和意识一样受社会条件的制约。简单来说包括:“我…  相似文献   

4.
中等生     
<正>女儿的班里总共有50个人,而每次考试,女儿都排名中间,成了名副其实的中等生。丈夫看到一则9岁孩子上大学的报道,很受伤地问女儿:"孩子,你怎么就不是个神童呢?"女儿说:"因为你不是神父啊。"中秋节,亲友相聚。众人的话题渐渐转向各家的儿女,要孩子们说说将来要做什么。钢琴家、明星、政界要人,孩子们毫不怯场,连那个四岁半的女孩,也会说将来要做央视的主持人,赢得一阵赞叹。12岁的女儿在众人  相似文献   

5.
白纸和黑点     
有这么一则故事:一位婚后不久的女子,每次回到娘家总爱在父母面前诉说丈夫的不是,历数他的缺点。父亲听了不以为然,他拿出一张白纸,在上面画了一个黑点,然后问女儿:“你看上面有什么?”女儿不假思索地说:“黑点。”父亲再问,女儿仍然说:“只有黑点啊。”父亲说道:“难道除了黑点,你就看不到这是一张白纸吗?”女儿听了恍然大悟,她明白了父亲话里的含义。从此之后,她再也不向父母数落自己丈夫的缺点,两口子的感情也比以前好多了。这个故事,对我们教育工作者不无启示。其实,在教育实践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被画上“黑点”…  相似文献   

6.
女儿的提醒     
周末带女儿回老家,孩子一直跟着奶奶玩儿的非常开心。晚上,女儿搂着我的脖子悄声问:“爸爸,你知道这个世界上我最爱的人是谁吗?”我问她:“是谁啊,是爸爸还是妈妈啊?”没想到女儿摇着头说:“都不是?”“那是谁呀?”我接着问她。她说:“这个人就是我奶奶。”  相似文献   

7.
小幽默     
各得其所“你怎么又把刚领的独生子女费买烟了?也不为孩子想想!”“谁说我不为孩子着想,他玩的烟盒是哪来的?”无所谓丈夫从托儿所把孩子接回家。妻子一看,说:“亲爱的,这不是我们的孩子。”丈夫仔细一看,果然不是。他说:“孩子是抱错了,不过无所谓,反正星期一还要送回去。”  相似文献   

8.
郜莹 《小读者》2013,(5):76-77
家里少了钱,确定是孩子拿的。这时,你会怎么办? 总是一回家就把皮夹随手扔在玄关柜上的丈夫,有一天发现皮夹里少了1000元,便问我:“是你拿了我皮夹里的钱吗?”见我摇头说“没有”,他便又依次问了家中其他的“嫌疑犯”——11岁的儿子与8岁的女儿,每个人的回答都是:“没有!”  相似文献   

9.
“妈妈,昨天夜里我被大灰狼吃了。”女儿一睁眼便急切地对我说。“有妈妈在,大灰狼不敢吃恬恬的,你现在不是好好的吗?”我知道女儿昨天夜里一定做了恶梦,便赶忙安慰她。“我昨天夜里就被大灰狼吃了。爸爸不在,你又打不过大灰狼,我就被大灰狼吃了。”女儿说着就伤心地哭了起来。女儿的话令我有些不知所措。和大多数年轻夫妇一样,我和丈夫的许多矛盾是通过争吵来解决的。对于我们的争吵,女儿起初表现得害怕并且拼命哭闹,后来大约是经历得多了,女儿渐渐淡漠起来,于是,家里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形:一边是我和丈夫吵得热火朝天,一边是…  相似文献   

10.
正申女士和丈夫都有着一份不错的工作,家境非常殷实。她怕女儿在这样的环境中被宠坏了,就骗孩子说"你不是亲生的,你妈早死了"。此后,女儿变得十分独立,学习成绩突飞猛进,骄娇之气消失殆尽,等到女儿成家立业、事业有成,她才告诉女儿实情。(9月11日《沈阳晚报》)  相似文献   

11.
我的丈夫是个军人,教育孩子的任务当然就落到我一个人头上。尽管我没有太多的时间用于教育女儿,但我知道如果教育方法不当,那就会影响女儿的健康成长。因此,我注意从小培养孩子的自主精神和动手习惯。现在,我女儿2周岁了,人见人夸。邻居常发出感叹:“我家两个人教一个小孩,还不如你一个人教出来的小孩好。”我们常看到这样的情景:妈妈在洗衣,孩子也要洗,妈妈怕孩子弄湿衣服,不让洗,越不让,孩子越  相似文献   

12.
女儿做生意     
女儿今年8岁,小名贝贝,这孩子生性顽皮,你不让她做的事他偏爱做。一天,我和丈夫下班回来,发现小区里的孩子们异常兴奋,其中一个认识我的孩子跑过来跟我说:“阿姨!贝贝在那儿卖气球。”当时丈夫很生气要过去把女儿揪回来,我说不妨让她干干,我们看结果如何。我和丈夫先回家了,做好饭等了好久不见女儿回来,在小区里找了一圈也没有踪影,很是焦急。于是丈夫到小区外面去找。不知什么时候我听见门开了,急忙跑出去看,只有丈夫一个人回来,我问:“找到贝贝了没有?”他说找到了,原来女儿到别的小区去卖气球了。包括我们认识的朋友还有小区商店那里都堆…  相似文献   

13.
    
耿莉 《幼儿教育》2002,(5):30-30
妈妈领着她的小女儿在山路上散步。女儿说:“妈妈你看!蒲公英妈妈的孩子在飞,还戴着小降落伞。蒲公英妈妈不要他了吗?”妈妈说:“不是。蒲公英的孩子要去旅行,去认识河流,去认识瀑布,去认识山,去认识树……”女儿说:“妈妈你看!树叶宝宝从树枝上飞了下来,大树妈妈不要她了吗?”妈妈说:“不是。树叶宝宝要去给小蚂蚁当船,给小甲虫当伞,给小蚂蚱当屋……”  相似文献   

14.
一日,丈夫拉开抽屉想拿他放在里面的100元钱,却发现钱不翼而飞了。“你拿抽屉里的钱了吗?”丈夫问。我忙着自己的事,头也不抬地说“:没有。”这时,丈夫发现坐在一边的女儿一声不吭,神情紧张地望着他,就问:“你拿了没有?”女儿还是不说话。我意识到事情有些不对头了,联想起自己刚给女儿买了一个漂亮的小钱包,女儿会不会把钱装进自己的小钱包里了呢?于是我抬起头,看着女儿的眼睛问“:你说拿了还是没拿,爸爸不会说你,但你得告诉爸爸,你看爸爸找不到钱,多着急呀!”女儿张了张嘴,想说什么。此时丈夫也看到了女儿抽屉里崭新的小钱包,他拿起来看了…  相似文献   

15.
有一天,上小学三年级的女儿突然问我:“爸爸,同学要抄我的作业怎么办?”对孩子提出的问题,我一时感到很难回答。于是,我反问女儿:“老师知道同学抄作业的事吗?”“不知道”。“那他们父母知道吗?”“我哪儿知道?”孩子还告诉我,如果不让同学抄作业,有些同学就会不和自己玩儿;如果让他们抄作业又怕老师发现挨批评。看到孩子进退两难,本着“两弊相比取其轻”的态度,我教给女儿这样一个办法:别人抄作业你可以不管(不是这样的问题不该管,而是小孩子还不具备处理这个问题的能力),你自己绝对不能抄同学的作业,因为抄作业就像…  相似文献   

16.
浪漫婚姻     
最近,我在参加一些杂志关于“浪漫”婚姻的常识测验时显得有点愚蠢。“丈夫最后一次送你鲜花是什么时候?”我的大脑不停地转动,但是很难想起来。大概从五年前女儿汉纳出生后就没有送过。不是浪漫婚姻。“你和丈夫一起洗皂沫澡是什么时候?”什么,我们俩?在同一个浴缸里?我是受过慈光修女会教育的。不会这么做。不是浪漫婚姻。  相似文献   

17.
前些天,读报时偶然看到这样一段:王女士的女儿上小学二年级,她的同桌要借橡皮,可王女士的女儿却以要装书包为由没借给他,结果同桌非常生气,用手推了她一下,还说王女士的女儿是“小抠”。王女士的女儿回到家向母亲诉说自己受欺负的经过“。记住了,在外边谁要是欺负你,你不要哭,谁打你你就打谁。”王女士当时这样对女儿说。我惊讶于王女士的回答。“儿子!下次再有人欺负你,你就拿板儿砖‘削’他!”这样的“叮嘱”不是漫画中的情节,现实生活中有一些家长在孩子受欺负时就会这样告诉自己的孩子。曾经有学校做过这样的调查:如果孩子在学校受欺负…  相似文献   

18.
多问一句     
高嵩 《教育文汇》2014,(10):24-24
台湾女作家张晓风说过这样一段经历:一天晚上临睡前,女儿对她说:“我最喜欢的就是台风。”这话让张晓风很生气。要知道,每刮一次台风,有多少房屋会被吹塌!但孩子毕竟还小,她便尽力压住性子问:“为什么呢?”女儿答道:“因为有一次刮台风的时候,我拿着蜡烛在屋里走来走去,妈妈说我像个天使。”妈妈只是多问了一句,才发现女儿不是在瞎说,她的心原来是那么纯净!妈妈如果少问一句,不是错怪了孩子吗?  相似文献   

19.
干了几十年教育工作,我自认为还是有一定教育经验的,但近来却遭到两个女儿的一致批评:“你对外孙女的要求太低了!”“你给孩子玩的时间太多了!我们要给孩子周末报个班你也不同意,你看别人家的孩子都在外边上各种辅导班。”……我不禁啼笑皆非,得,我这个地道的教育工作者竟然被孩子们“教育”了。  相似文献   

20.
幽默茶廊     
花色和脸色女儿和她的丈夫去看自己的母亲。女儿:“妈妈,我这条裙子很漂亮吧。您猜多少钱?”母亲:“一看就知道很贵。”女儿:“您是从花色上判断出来的吗?”母亲:“不,从你丈夫的脸色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