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了二氯甲烷中咪唑(Im)与尾式缬氨酸卟啉铁(Ⅲ)(FeLval(C1))的轴向配位反应,用光度法测得了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标准摩尔焓变(△Hm0)和标准摩尔熵变(△Sm0).实验结果表明,该反应是熵和焓都降低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二氯甲烷中睐唑(Im)与尾式缬氨酸卟啉铁(Ⅲ)(FeLval)的轴向配位反应。用光度法测得了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标准摩尔焓变(△H^om)和标准摩尔熵变(△S^om)实验结果表明,该反应是熵和焙都降低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根据标准热力学函数与标准平衡常数的关系,用量热法求算化学反应的标准摩尔焓变和标准摩尔熵变,进一步求算化学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从理论上进行了推求。  相似文献   

4.
用具有恒定温度环境的新型反应热量计,以3mol·L-1HNO3溶液作为量热溶剂,在298.2K条件下,分别测定了反应混合物[Rb2SO4(s)+2Mg2(SO4)3(s)]和生成物Rb2Mg2(SO4)3的摩尔溶解焓变.通过合理的热化学循环,结合其它标准值计算出了标题化合物的标准摩尔生成焓变,其值为-3966.24±0.06kJ·mol-1.  相似文献   

5.
用恒温热量计测定了Zn2 HIO6 ·1.2 5H2 O在 3mol·dm- 3HNO3水溶液中的标准摩尔溶解焓变 ,计算出了相应的标准摩尔自由能变与标准摩尔熵变 ,用线性回归分析并修正了用分光光度计在 2 98.5 - 32 8K范围内测定与计算的文献值  相似文献   

6.
用具有恒定温度环境的热量计测定了 Cu2 HIO6 · 2 H2 O在 3 mol· dm- 3HNO3水溶液中的标准摩尔溶解焓变 ,计算出了相应的标准摩尔自由能变与标准摩尔熵变 ,用线性回归法分析并修正了用分光光度法在 2 98.2~ 3 2 8.0 K范围内测定的文献值  相似文献   

7.
水合高碘酸镉盐溶解反应的热力学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恒温热量计测定了 Cd2 HIO6 · 1 .2 5 H2 O在 3 mol· dm- 3HNO3水溶液中的标准摩尔溶解焓变 ,计算出了相应的标准摩尔自由能变与标准摩尔熵变 .用线性回归法分析并修正了用分光光度计在 2 98.5~ 3 2 8K范围内测定与计算的文献值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无机化学中标准摩尔反应焓变计算的理论基础——Hess定律的定义和实质,在此基础上对标准摩尔反应焓变的计算方法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根据已知条件的不同,可以分别采用热化学方程式组合、标准摩尔生成焓、标准摩尔燃烧焓和键能等数据进行计算。这些归纳和总结有助于大学生理解和掌握焓变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9.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在B3LYP/6-31+G*水平计算研究2,5-二(4-甲基苯基)-1,3,4噁二唑分子的几何结构、光谱、热力学性质.结果显示,该分子三个环处于同一平面,与晶体结构一致.气相中最低能量跃迁吸收峰出现在315nm,对应最高占据分子轨道到最低未占分子轨道的π-π*电子跃迁.热力学计算显示,随温度的升高,2,5-二(4-甲基苯基)-1,3,4-噁二唑分子的标准摩尔焓Hm,标准摩尔热容Cpm,标准摩尔熵Sm均呈二次函数增大.298.15K与标准大气压下,其标准摩尔生成焓和标准摩尔生成自由能分别为-102.51kJ/mol和110.88kJ/mol.表明由稳定单质生成气态2,5-二(4-甲基苯基)-1,3,4-噁二唑分子时尽管要放热,但不能自发进行.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模拟经验平衡常数K与标准平衡常数K^σ,标准吉氏自由能变化△G^σ,标准焓变△H^σ及标准熵变△S^σ等热力学关系,导出了理想溶液反应及理想气体反应的ACT热力学表达式。  相似文献   

11.
恒压下电极电势温度的变化率与电池“标准氢电极||待定电极”的电池反应熵变△S有关.分析了影响的两个因素,是上述电池反应的标准熵变△S和待定电极物质从标准状态改变为任意状态时产生的熵变.讨论了恒压下由热力学温度298K的标准电极电势和标准熵数据,求算热力学温度不等于298K时的标准电极电势和电极电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采用“烧结-球磨”方法制备Mg0.92 In0.05 Zn0.03三元固溶体合金,减小了Mg的晶格常数.利用粉末X-射线衍射分析合金的相组成、微观结构和吸放氢过程的相转变,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合金的微观形貌及相分布.采用体积法测定合金的等温吸放氢曲线( PCT)和动力学曲线,确定了合金的吸放氢反应焓变、熵变及氢化反应激活能.结果表明: Mg0.92 In0.05 Zn0.03三元固溶体具有良好的活化性能和动力学性能,脱氢反应焓降低至-68.6 kJ/mol H2.  相似文献   

13.
钯钇氢分子结构与热力学性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钯Pd和钇Y原子相对论有效原子实势和基函数SDD下,使用密度泛函理论B3LYP方法计算得到钯钇氢气态分子的结构、光谱数据、能量E、熵S等性质.计算固体钯钇氢的E和S时,近似以气体分子的电子能和振动能代替固体分子的E,用电子熵和振动熵代替固体分子的S.在此近似条件下,计算了不同温度下的热力学函数及生成反应的标准焓变△H°、标准熵变△S°和标准自由能变△G°.结果表明:固体钯钇氢分子具有热力学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首次合成了镝和硫代脯氨酸、水杨酸的固体配合物,通过化学分析、元素分析、热重分析、红外光谱、摩尔电导等手段进行表征,确定其化学组成为[Dy(C7H5O3)2(C4H6NO2S)]·2H2O.通过恒温环境溶解-反应量热法研究得到配合反应的标准反应焓为261.29±0.87kJmol^-1,并计算配合物298.15K时的标准摩尔生成焓为-2780±3kJ·mol^-1.  相似文献   

15.
按照文献合成了三元固体配合物[Sm(C9H6NO)2(C6H5COO)]·H2O通过红外光谱进行表征.利用Hess定理设计了配位反应的热化学循环,并在常压298.15K下,分别测定了六水氯化钐、苯甲酸、8-羟基喹啉以及配合物在混合溶剂中的溶解焓,根据热化学原理求出了298.15K时,配位反应的反应焓;并进一步计算出了[Sm(C9H6NO)2(C6H5COO)]·H2O三元固体配合物的标准摩尔生成焓.  相似文献   

16.
应用灰色理论中的等时空距灰色模型GM(1,1)研究了主族元素标准熵(Sm^φ)和周期间的关系,所建模型对20种主族元素标准熵(Sm^φ)的计算结果和文献报导值与实验测定结果进行了比较,新建模型求得Sm^φ值与实验测定结果之间的绝对平均差为1.807,标准偏差为1.736,明显优于已有文献报导结果(绝对平均值差和标准偏差分别为2.748和2.195)。利用所建模型预言了113号元素(ununtrium,Uut)、114号元素(Ununquadium,Uuq)、119号元素(ununennium,Uue)、120号元素(unbin8ilium,Ubn)以及Fr和Sm^φ。它们分别是85.86,97.75,75,120.04,97.38,102.08,78.88kJ/mol。  相似文献   

17.
采用荧光光谱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研究了地美硝唑与牛血清蛋白的结合反应,发现地美硝唑对牛血清白蛋白有较强的荧光猝灭作用,该猝灭过程主要为静态猝灭过程。从荧光光谱数据,由Stern—Volmer方程和Lineweaver—Burk方程分析并处理实验数据得到了23℃时结合反应的结合常数K=1.03×10^4L/mol,结合位点数为0.70,结合反应的标准焓变、标准熵变、和标准吉布斯自由能变分别为~63.48kJ/mol,-96.22J/K,-35.00kJ/mol。  相似文献   

18.
采用统计热力学方法及理想气体模型计算了气相13C84(D2)分子在101325Pa压力及不同温度下的统计熵及热容.给出了统计熵及热容与热力学温度之间的关系.计算结果表明,在相同压力及温度下,13C84(D2)分子的统计熵及热容比C84(D2)分子的统计熵及热容要大.  相似文献   

19.
一种大规模合成N-(4-羟苯基)维甲酰胺的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抗肿瘤药物N-(4-羟苯基)维甲酰胺(4-HPR)的合成新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反应步骤:全反式维甲酸与二氯亚砜反应生成酰氯,再与三乙胺成盐,然后将得到的酰基铵盐与对氨基苯酚发生酰胺化反应,制得4-HPR.该方法解决了文献报道方法在大规模合成时存在的多种问题如后处理繁琐、收率低等,具有操作简单、反应条件温和以及产率高等特点.此外,研究了反应试剂的摩尔比对反应收率的影响,最佳摩尔比为二氯亚砜和对氨基苯酚物质的量分别是维甲酸物质的量的2倍和3倍,总收率为80.7%.  相似文献   

20.
文章利用紫外可见光谱和荧光光谱研究了生理条件下呋喃唑酮与牛血红蛋白(BHb)的相互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呋喃唑酮分子与牛血红蛋白发生反应生成基态复合物,导致BHb内源荧光猝灭,该猝灭属于静态猝灭.测定了279.15 K,292.15 K温度下该反应的结合位点数,结合常数(K)和结合热力学参数.K值分别为1.884×10^5L/mol^-1和1.714×10^5L/mol^-1,标准焓变和熵变分别为-8.25 Kjmol^-1和-0.83 jmol^-1K^-1.热力学参数的变化表明呋喃唑酮与BHb之间以氢键或范德华作用力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