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人类即将进入21世纪之时,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悍然对南斯拉夫进行了侵略战争。在这场战争中,北约不仅向中国提出了挑战,也对俄罗斯大国地位提出了公然的挑战。  相似文献   

2.
战略空袭,作为战略性的军事行动,已被广泛应用于近期局部战争。海湾战争共42天,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对伊拉克实施了38天的空袭;近期爆发的科索沃战争共78天,北约军队自始至终实施了大规模空袭。战争实践表明,在高技术条件下的较大规模局部战争中,空袭与反空袭将成为未来战争中敌对双方斗争的一大焦点。 ·  相似文献   

3.
[研究目的]在俄乌冲突中,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深度介入,为乌克兰军队的作战行动提供了及时、准确的战场情报支援,使俄罗斯军事行动屡屡受挫。北约的情报支援样式值得认真总结研究与借鉴。[研究方法]运用历史研究法和系统研究法,分析北约对乌克兰实施战场情报支援的战略基础,同时紧跟俄乌战场实时动态,从战前与战时两大方面归纳北约对乌克兰战场情报支援活动的主要样式。[研究结论]俄乌冲突中,北约展现了强大的跨地区情报支援能力;依托技术融合,北约对乌克兰进行全领域与全频谱情报支援;在实践过程中,北约的情报支援活动打破战争爆发前后的时间界限观念,将平时的情报活动纳入战时阶段。  相似文献   

4.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在科索沃战争中,对南联盟实行惨无人道的狂轰滥炸,战争造成的灾难将危及南斯拉夫几代人。其中,尤为令人担忧的是贫铀弹的影响。北约在79天的轰炸中,共投下了79000吨炸弹,其中贫铀弹至少有30多吨。那么,什么是贫铀弹?它  相似文献   

5.
在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斯拉夫持续近80多天的狂轰滥炸中,使用了具有高科技特色的新武器——石墨炸弹。石墨炸弹又名软炸弹,因其不以杀伤敌方兵员为目的而得名,又因其对供电系统的强大破坏力而被称  相似文献   

6.
汪玉 《情报杂志》1999,18(5):108-110
1999年3月24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实施空袭。其后不久,科索沃冲突就已经开始向因特网蔓延,把网络空间变成了一个难以捉摸的战争地带。在这里,人们利用电子图像、电子公告栏和“黑客袭击”作为战争的武器。从许多方面来看,科索沃战争都可以说是第一场“网络战争”。北约的万维网站点平时很少有人问津,但是4月初却遭到了贝尔格莱德黑客的侵袭。他们使北约的计算机系统充斥了电子邮件和查询,使人们难以进入北  相似文献   

7.
在现代军事发展中,高技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选择其中最具影响力的十大军事高技术综述如下。军用电子技术在现代高技术武器的发展中,军用电子技术是其核心和基础。海湾战争中,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  相似文献   

8.
发展是硬道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1999年5月7日午夜,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悍然使用导弹袭击了我国驻南斯拉夫联盟大使馆,造成20多人伤亡和馆舍严重破坏。这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主权的粗暴侵犯,是对中国人民的公然挑衅,也是对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的肆意践踏。这一法西斯暴行,充分暴露了他们打着维护人权旗号实则践踏人权的本来面目。 通过这一事件,使我们加深了对“发展是硬道理”的认识。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之所以横行霸道,说到底就是凭借其科技、经济和军事实力。落后就要挨打,  相似文献   

9.
1988年,邓小平同志高瞻远瞩,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0多年来,通过认真贯彻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有力地推动了我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1999年5月8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悍然对我驻南使馆进行导弹袭击,他们之所以这样胆大妄为,除不易?..  相似文献   

10.
冷战结束后,国际舞台上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出现了西方国家(美国和欧盟)以高技术武器系统和强大的常规军事力量方面的巨大优势为后盾,经常对中小国家进行武力威慑乃至进行战争。通过这种武力威慑乃至战争,对世界秩序进行不公正的管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这种行为方式和政策手段,自海湾战争以来,已逐渐成为一种相对稳定的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的新的行动模式。对西方国家的这种新的行动模式,笔者称为冷战后的“新威慑”。  相似文献   

11.
自3月24日以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以反对塞族军队在科索沃进行“种族清洗”为借口,对科索沃乃至南斯拉夫联盟全境进行了旷日持久的轰炸。先是炸军事目标,后炸民用设施,继而炸国际列车、炸科索沃的阿族平民,甚至连中国驻南斯  相似文献   

12.
编者絮语     
在编发本期稿件时,我们惊悉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悍然轰炸我驻南使馆,造成我使馆人员的重大伤亡。这一野蛮暴行,激起了全中国,乃至世界各国人民的义愤。中华民族是伟大的,中国人民是不可辱和不可战胜的。全国人民正以空前的团结和必胜的信心与美国的强权政治抗争。胜利一定属于正义。藉此,本刊对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的暴行表示最强烈的抗议,向为国捐躯的勇士表示沉痛的哀悼。 可持续发展问题一直是本刊的重点论题。本期“权威论坛”栏目刊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闵家胤同志的文章《生态文明:可持续进化的必由之路》,该文是作者…  相似文献   

13.
1999年7月9日,美国国防部发布了最新“国防部航天政策”,特别强调空间是夺取信息优势不可缺少的条件,是美国军事战略的基础。 在1999年北约空袭南联盟的“联盟力量”行动中,北约动用了过去曾用于对付“华约”的几乎所有卫星,使其成为迄今为止运用卫星系统最广泛的军事行动。其中,照相侦察卫星在目标监视和毁伤效果评估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为实现其全球新战略,悍然发动科索沃战争,这种行为严重损害了俄罗斯的战略利益,对俄国防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使俄开始着手大幅度调整其国防建设战略和军事部署。修改军事学说,确立以北约为主要作战对象 俄现行军事学说是1993年11月制定的。由于对国际形  相似文献   

15.
1999年12月11日当时俄罗斯总统叶利钦访问中国,开始了中俄元首第二次“非正式会晤”,这也是自俄罗斯独立以来的第七次中俄首脑聚会,会后双方发表了《中俄元首非正式会晤的联合声明》,标志着中俄关系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一 对俄罗斯来说,1999年是极不平常的一年,不仅经济在金融危机的打击下继续下滑,而且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在中南欧大举进军俄罗斯传统势力范围,挤压俄罗斯的战略空间。首先是接纳原苏联盟国波兰、捷克、匈牙利加入北约,把北约边界推进到  相似文献   

16.
了望新闻周刊编辑部邀请了国内30位国际问题专家共同评选出1999年十大国际新闻。根据多数评委的评选意见,这十大国际新闻是(按时间顺序排列): 1.欧洲单一货币欧元正式诞生。 2.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抛出“战略新概念”,正式接纳波捷匈三国为成员国,对南联盟进行78天的狂  相似文献   

17.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野蛮轰炸我国驻南联盟大使馆,《光明日报》记者许杏虎、朱颖不幸遇难。张碧涌和许杏虎曾经住在同一间夜班宿舍里。强忍着失去战友的悲痛,他组织全体同志在第一时间做出反应。正是通过光明网,许杏虎和朱颖的遗像被迅速传遍全世界--  相似文献   

18.
科索沃战争是一场双方力量悬殊极大的战争.而南联盟却能在整体处于绝对劣势的情况下,充分发挥本土作战优势,制约了北约高科技武器性能的有效发挥,粉碎了北约“速战速决”的战略企图,还创造了老式装备击溃尖端武器,“以弱制强”的奇迹.在现代信息化战争中,武器技术较落后的弱方制强并非没有可能,这在科索沃战争中已经得到验证.只要充分掌握对方软肋,以己之长击其之短,弱小国家就能创造以弱制强之奇迹.  相似文献   

19.
自从1983年3月23日美国前总统里根提出“星球大战计划”以来,美国加大了研究定向能武器的步伐和投资强度。定向能武器是一种能使大量电磁能或原子/亚原子粒子的能量聚成射束,并且能够瞄准、定向地指向目标,从而使目标毁坏或失效的一种新型武器。它具有能量高度集中和精确定向两个特点,它的技术领域可划分为激光武器、射频武器和粒子束武器三部分,本文将对粒子束武器作一简要介绍。什么是粒子束武器粒子束武器是把原子或亚原子粒子加速到接近光速并聚集成密集的束流使目标毁坏或失效的武器系  相似文献   

20.
北约秘书长索拉纳下令对南联盟进行蓄谋已久的空中打击,这是未经联合国安理会授权,严重违背《联合国宪章》,悍然侵略一个主权国家的行动。这次军事行动分为五个阶段:零阶段即兵力集结;第一阶段即第一轮空袭;第二阶段即主要打击北纬44度以南联盟武装部队设施,包括兵营、空军基地和武器库等;第三阶段空袭范围将再次扩大,对北纬44度线以北的目标包括首都贝尔格莱德在内实施空中打击;第四阶段即军事行动结束,飞机、舰只返回基地。这次行动总指挥是北约欧洲盟军司令克拉克将军。他的司令部设在法国与比利时边界附近的蒙斯。参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