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毛泽东同志非常重视发挥人民教师在革命和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他在1925年《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中,就明确地把旧中国属于小资产阶级的“中小学教员”看作是无产阶级的“最接近的朋友”,是革命的依靠力量。1939年他在《大量吸收知识分子》一文中指出:“在长期的和残酷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在建立新中国的伟大斗争中,  相似文献   

2.
1848年法国革命时期的阶级关系、阶级矛盾的变化是比较复杂的,有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有工农大众、城市小资产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金融贵族的矛盾,有农民及城市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有小资产阶级和大资产阶级的矛盾,此外还有各个反动统治集团之间的矛盾等等.这样一种复杂的阶级矛盾,反映在革命过程中的阶级斗争,也就显得异常复杂,一时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一道进行二月革命,一时无  相似文献   

3.
于连·索黑尔、约翰·克里斯朵夫、克莱特·格里菲思分别是司汤达《红与黑》、罗曼·罗兰《约翰·克里斯朵夫》以及德莱塞《美国的悲剧》中的主人公.他们是各自生活在法国波旁王朝复辟时期,一次大战前二、三十年的德国和本世纪初美国的小资产阶级青年.他们聪明而有报负,进取而甘愿冒险,为了自己的前途和理想处心积虑、孜孜不倦地奋斗着。然而,小资产阶级的阶级地位、当时社会中强大的黑暗势力和他们自身的性格缺陷,又使他们通过个人  相似文献   

4.
今天是科学共产主义创始人--马克思诞辰的一百四十周年。从1844年以来,马克思主义一直是在同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各式各样的反动思潮作斗争,同国际工人运动中的各式各样的机会主义思想作斗争。马克思主义在斗争中不断地获得了胜利,因为革命的实践证明了  相似文献   

5.
一《恢复》是郭沫若继《女神》、《星空》、《瓶》和《前茅》之后创作的一部无产阶级革命诗集。它成于大革命失败后的一九二八年一月,同年三月出版。一九二七年,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了,革命暂时处于低潮。国民党反动派疯狂屠杀革命者和广大群众,白色恐怖笼罩全国。在革命和反革命的生死搏斗中,在敌人的屠刀面前,有人吓破了胆,惊惶失措,意志消沉,神情沮丧,有的后退了,有的转向了,也有的叛变了,“不但民族资产阶级,而且很多小资产阶级上层分子也脱离了革命;加入了党,但是不  相似文献   

6.
《项链》是法国著名作家莫泊桑的重要代表作品,一直以来,它的主题一直被定位在"批判小资产阶级浮华心理"上。而本文则在对法国历史文化和《项链》人物情节的具体分析的基础上,对其主题提出新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一 法国大革命从1789年7月至1794年7月经历了君主立宪派、吉伦特派、雅各宾派专政三个发展阶段,在这个不断深化的革命进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的推动作用。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那样:“从攻破巴土底狱以来,平民曾不得不为资产者完成种种工作,如果平民在7月14日、10月5日—6日、直至9月2日等等不进行干预,旧制度每一次都会战胜资产阶级,同宫廷结成的同盟就会把革命镇压上去;可见,只是这些平民把革命完成了”索布尔也指出:法国“革命前进的飞翼就是这些中小生产者、手工业者和农民群众”。正是这种广泛而深刻的群众性,使法国大革命不同于其他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一方面,同法国革命进程密切相连的人民运动,使之带上明显的民主革命性质,“这些平民在资产阶级的革命要求中加进了它原来没有的意义”。另一方面,资产阶级内部各派别在革命中的兴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能否满足人民群众的要求,并同人民群众一道把革命继续向前推进。  相似文献   

8.
查尔斯·狄更斯出生于1812年,后成为19世纪浪漫主义作家,在英国具有显著地位。先期卢梭的浪漫主义在狄更斯作品《双城记》有很好的体现。《双城记》作为狄更斯的显著代表作,又是一部基于法国革命背景而诞生的浪漫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思想浪漫精妙,感情激动澎湃。本文主要分析狄更斯《双城记》中的浪漫主义色彩。  相似文献   

9.
孙思白同志所著《陈独秀前期思想的解剖》的错误何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思白同志所写的《陈独秀前期思想的解剖》是一篇有原则性错误的文章,这篇文章发表在《历史教学》1963年10月号上.尽管作者说自己写此文的目的在于研究陈独秀怎样由"一个小资产阶级革命活动家",最终"掉到反革命的泥坑中","由此而获得教训,使志切要求改造自己的人,引为鉴戒".但事实上,作者在这一篇文章中一再强调的是陈独秀"适逢其会地担当了新文化阵营中这一  相似文献   

10.
茅盾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历史贡献,有口皆碑,已成定论。将茅盾与鲁迅、郭沫若齐名,誉之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又一面旗帜”,是理所当然的。然而,在探究茅盾文艺思想的发展轨迹时,往往将他一九二七——一九二九年视为“倒退”,所据的理由是,茅盾当时强调“革命文艺”的“第一要务”,是“在这小资产阶级群众中植立了脚跟”。而且其时创作的《蚀》三部曲、短篇集《野蔷薇》等,也专以小资产阶级知识青年,尤其是此类青年中的女性为描写的对象。对此,我难以苟同。  相似文献   

11.
法国大革命的激进性和英国大革命的保守性一直是个热门问题,从农村资本主义因素的发展和政治结构两方面进行探究,可找出造成这种差别的根源。在资产阶级革命前,英国农村中资本主义因素的发展要较法国先进得多,并且农民在资产阶级革命中的作用也比法国农民在大革命中的作用相对微弱,这是造成法国大革命更为激进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面对近代中国信仰与秩序双重转型,以陈独秀为代表的激进的中国知识分子,出于急切的救国启蒙的功利主义目的,纷纷向强大的西方寻求思想资源,然而他们却仍然没有摆脱中国革命的"实质性传统",走出了不同于法俄革命、英美革命的"第三种革命模式"。  相似文献   

13.
国内史学界普遍依据恩格斯的论断,认为法国大革命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指导思想完全抛弃了宗教外衣,然而法国大革命是以宗教革命方式进行了政治革命,宗教外观 贯穿始终是法国的政教合一传统和启蒙思想所致。  相似文献   

14.
法国大革命的重要任务是打破旧的社会制度,建立新的社会制度,为此,革命者努力通过制定新的宪法构建新制度以实现他们的革命理想。从1792年8月法国废除君主制到1793年6月,法国诞生了孔多塞宪法草案和1793年宪法,它们对法国宪政革命和共和制宪传统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张江林 《铜仁学院学报》2010,12(4):20-21,28
《卡尔·马克思(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深入地反思了法国大革命模式的武装起义夺取政权的历史教训,全面地总结和论证了通过普选掌握民主立宪政体人民代议机构权力中心以实现和平转变的优势和利益,分析了在当代军事变革的新形势下武装起义夺取政权的劣势和不利,批驳了“革命权利”说。因此,对马克思主义原著——《卡尔·马克思〈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一书导言》全面而透彻的解读,是对恩格斯关于开展合法斗争观点的更好理解。  相似文献   

16.
中国新文化运动的激进性和法国启蒙运动的激进性密切相关。中国启蒙运动的旗手陈独秀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法国迷”,这是当时中国盛行的一种“法国崇拜”的结果,而这种“法国崇拜”其实就是对法国大革命产生的那种激进革命文化的崇拜。法国大革命的激进性源自法国启蒙的激进性,其根本缘由是法兰西民族对“平等”价值的强烈偏好。中法两个民族都勇敢地选择了激进革命来摧毁不平等的制度,都愿意坦然面对由此产生的一切负面效应。法国革命后的政治文化革新工程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法国政治现代化的历史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17.
皮埃尔·勒鲁,十九世纪法国著名小资产阶级空想社会主义者,希望以宗教社会主义走向人类平等。他不仅对法国革命三人政治口号见解独特,而且对平等进行全面诠释。他认为平等无时不在,包含种族、民族、男女平等等。他的理论,特别是他对平等的诠释至今还闪耀着人类智慧的光辉,具有极高的理想价值。  相似文献   

18.
大革命时期,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应建立一个什么样的政权进行了探讨和指导。在大革命高潮和大革命紧急时期的1926、1927年两年中,却出现了几番有关政权性质解释的反复,从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性质的政权的肯定,到过渡政权的认定,再到建立共产党领导的苏维埃政权的指示。这种反复,既折射出当时背景之下复杂的国际关系以及党内的斗争,也反映出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认知过程。  相似文献   

19.
狄德罗组织编辑,出版的《百科全书》及其气撰写的《拉摩的倒儿》,《怀疑论的漫步》等作所阐述的唯物主义思想成为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时期共和党和恐怖主义的理论武器,他倡导的关于自由权,平等权,财产权和革命权等人权思想,为法国《人权宣言》的诞生提供了底本,对于当时的思想家及后来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是不容低估的。  相似文献   

20.
革命戏剧在法国大革命的政治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革命家们注重的是戏剧的宣传功能而不是它的艺术功能,戏剧也就成为实现“民族再生”理想的政治工具。在政府的号召下,作家们创作了数量巨大的革命剧目。革命戏剧反映了政治派别的政治理念和大革命的进程,时大革命乃至后世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