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8 毫秒
1.
在高中阶段,天体运动与圆周运动、机械能守恒联系比较密切,公式繁多关系复杂,致使很多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推导和理解比较吃力.本文就天体轨道运动和变轨道问题的教学谈谈我的体会,希望对学生学习有所帮助.一、卫星在轨道上运行卫星在圆轨道上运行的学习关键在于对轨道参数的理解和推导.卫星在圆轨道上运行由于仅受到万有引力而且做匀速圆周运动,故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其运动参数只由  相似文献   

2.
正中学物理中,人造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万有引力提供卫星运动的向心力,可以很快求出卫星在圆轨道上运动的速度、加速度、周期等物理量。然而在实际应用中,有不少关于卫星在椭圆轨道运行的问题,卫星在椭圆轨道上运行的速度、加速度、周期等物理量又有什么特点呢?本文就卫星在椭圆轨道运行的几个问题逐一分析说明。  相似文献   

3.
设人造地球卫星在某一轨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卫星的质量为m,轨道半径为r;地球的质量为M,半径为R。则地球对卫星的万有引力提供了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即  相似文献   

4.
<正>天体在圆轨道上稳定运行(做匀速圆周运动)时,物体所受的万有引力恰好提供其做匀速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当某时刻速度发生突变,所需的向心力也会发生突变,而突变瞬间万有引力不变。为了分析问题的方便,本文把天体的运动视为匀速圆周运动。一、变轨原理分析1.制动变轨:卫星的速率变小时,使得万有引力大于所需向心力,卫星做近心运动,轨道半径将变小,线速度、角速度变大,周期变  相似文献   

5.
在分析天体的运动时,首先要弄清两个问题:一是物体做圆周运动需要向心力,二是谁提供它需要的向心力。只有当提供的力能满足它需要的向心力时,即"供"与"需"平衡时,物体才能在轨道上稳定的做圆周运动,否则物体将发生变轨现象——物体远离圆心或靠近圆心。对于人造卫星而言,在某一轨道上以某一速度运动,万有引力与向心力相等时,卫星在该轨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如果卫星的线速度变  相似文献   

6.
卫星绕地球稳定运行时,万有引力提供了卫星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即卫星受到的万有引力和所需的向心力相等:GMmr2=mv2r。当因某种原因而使等式中的某一物理量发生变化时,卫星受到的万有引力和所需的向心力不再相等,卫星将偏离原轨道运动。当GMmr2>mv2r时,卫星做近心运动,其轨道半  相似文献   

7.
人造地球卫星发射中的轨道变换问题历来是人造地球卫星这一节教学中的难点,很多学生在本节中的个别细节问题上常出现不清楚的地方,导致理解错误,本文对卫星发射问题结合数学推理就两个方面做一些探究说明。1椭圆轨道中向心加速度的处理对人造地球卫星我们通常都用匀速圆周运动来处理,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地球对它的万有引力提供,但是如果卫星在椭圆轨道  相似文献   

8.
<正>不少学生在学习天体运动时,遇到圆轨道和椭圆轨道上的线速度、周期、加速度比较问题时常会感到无从下手,不知道用什么公式去比较.主要原因是对卫星在轨道上运行时万有引力与向心力的关系不清,以及加速度与向心加速度分不清.现将相关内容整理如下:一、同心圆轨道上卫星线速度、周期、加速度的比较卫星绕中心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轨道半径为r,根据万  相似文献   

9.
2005年江苏物理高考第5题:某人造卫星运动的轨道可近似看作是以地心为中心的圆.由于阻力作用,人造卫星到地心的距离从r_1慢慢变到r_2,用E_(k1),E_(k2)分别表示卫星在这两个轨道上的动能,则( ) A.r_1r_2 E_(k1)E_(k2) D.r_1>r_2 E_(k1)>E_(k2) 解析假设轨道半径不变,卫星受大气阻力作用使线速度减小,因而需要的向心力减小,而提供的向心力(万有引力没变)大于需要的向心力,所以卫星将  相似文献   

10.
一、近地卫星运动与赤道上物体随地球自转运动的比较近地卫星指环绕地球表面附近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卫星,由于距地面的高度远小于地球半径,因此,近似计算中总是把其运行轨道半径计为地球半径.近地卫星的向心力由地球对卫星的万有引力提供,卫星运动中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故有F引=  相似文献   

11.
王书祥 《考试周刊》2010,(43):174-175
近地卫星指环绕地球表面附近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航天器,由于距地面的高度远小于地球半径,因此,在近似计算中总是把其运行轨道半径计为地球半径:赤道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圆周运动半径等于地球半径,这就引起了对上述两类运动认识上的混淆。虽然它们都是半径近似等于或等于地球半径的圆周运动,但它们本质上的区别是向心力的提供来源,近地卫星的向心力由地球对卫星的万有引力提供.  相似文献   

12.
1.自转模型:F引≥F向,r≤R 在自转天体表面上相对天体静止的物体,以天体自转轴七某一点为圆心,做匀速圆周运动,它的圆轨迹依附在天体表面上,角速度等于天体自转角速度.在天体表面上不同位置的物体,轨道半径不同,所需的向心力不同.向心力由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提供,另一个分力为重力.  相似文献   

13.
一、卫星的向心力来源和几个参数之间的关系围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卫星所需的向心力,由地球对它的万有引力提供。由此可以分析人造地球卫星的线速度与角速度ω及周期与轨道半径r的关系。根据可得  相似文献   

14.
一、卫星线速度、角速度、周期等与轨道半径关系的问题 天体的运动可近似看做匀速圆周运动,万有引力提供天体运动的向心力,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的逐步提升,万有引力与航天也逐渐被人们所重视,近年来,关于这一类知识点的考查逐渐成为高考物理的核心内容.有很多同学对于这部分的考题感觉头疼,主要是由于有几类问题经常出错,基于此,就需要找到考点中的常见易错点,有效对其分析,让学生找出出错原因,才能有效应对高考试题,做到胸有成竹.1万有引力与向心力相互关系的易错点分析关于万有引力与向心力结合起来的高中物理试题,一般设计为人造卫星变轨问题.当卫星绕着天体做稳定运行的时候,由万有引力提供了向心力,此向心力能够使得卫星绕着中心天体做圆周运动.  相似文献   

16.
吴军锋 《教师》2011,(11):96-97
人造卫星在轨运行的速度只与卫星所在轨道离地的高度有关,在大气阻力作用下,卫星的机械能减少,轨道高度下降,万有引力对卫星做功,其引力势能减少,其动能增加,故卫星的轨道速度增加;提升卫星离地高度时,卫星的发动机启动而加速,对卫星做功,使其机械能增加,轨道高度升高,卫星克服万有引力做功,其动能减少,而引力势能增加,故卫星的轨道速度减少。  相似文献   

17.
人造卫星在轨运行的速度只与卫星所在轨道离地的高度有关,在大气阻力作用下,卫星的机械能减少,轨道高度下降,万有引力对卫星做功,其引力势能减少,其动能增加,故卫星的轨道速度增加;提升卫星离地高度时,卫星的发动机启动而加速,对卫星做功,使其机械能增加,轨道高度升高,卫星克服万有引力做功,其动能减少,而引力势能增加,故卫星的轨道速度减少。  相似文献   

18.
一、正常轨道的运转问题卫星在圆轨道或椭圆轨道上运行,应用开普勒三个定律及万有引力定律来解答问题,涉及到速度、周期、角速度的计算等问题.事例2"嫦娥一号"进入绕地椭圆轨道后,椭圆的一个焦点是地球的球心,如图1所示.在无动力的飘移阶段可以认为卫星只受到地球对它的万有引力的作用,在飞船从轨道的A点沿箭头方向运行到B点的过程中A.飞船的速度逐渐增大B.飞船的速度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19.
天体运动的这部分内容公式变化多,各种关系复杂,要能熟练解决天体问题,除了要抓住万有引力提供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这个关键,还要弄清楚以下几个概念.一、天体半径和卫星轨道半径我们通常把天体看成一个球体,天体半径就是球的半径,反映了天体的大小.卫星轨道半  相似文献   

20.
卫星的变轨     
人造卫星在运动时,如果万有引力与向心力相等,卫星将做匀速圆周运动.如果万有引力与向心力不相等,卫星将做变轨运动.与卫星变轨运动有关的问题一般有下面几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