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在校园内常会听到教师说“现在的学生难教难管”。之所以难教.是因为许多学生不重视课堂学习;之所以难管,是由于学生缺乏对教师应有的尊重。这正是目前教育现状的一种真实写照。其主要根源是教师不自觉地把学生作为接受知识的容器,忽视了学生是具有教育主体特征的有血有肉有情感的人,从本质上说.教师并没有给予自己学生一种真正的爱。  相似文献   

2.
张爱芹 《考试周刊》2013,(76):122-122
职业高中学生难管难教是令教师和家长最头痛的问题,特别是其迷恋网络游戏已到了到不治不行的地步。体育教学作为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义务有责任协助学校及家长解决好这个问题。作者对将传统体育游戏应用到体育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以传统游戏代替网络游戏阐述见解.让学生在体育课中真正得到“实惠”。  相似文献   

3.
经常听到有的教师说:“现在的学生真琢磨不透,我们该说的都说了,该讲的都讲了,但学生中不该做的又做了,不该出的事还是出了,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想的。”所以,“现在的学生难管。”是难管吗?难在哪里呢?我认为一个最关键的问题,就是缺乏对学生的了解。不了解学生,或了解甚少,或了解皮毛,或了解片面,都不会取得好的教育效果。不是隔鞋搔痒,收效甚微;就是南辕北辙,事与愿违;搞不好还会产生对立情绪。因此,分析中学生心态特点,选择  相似文献   

4.
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管,这已经成为一种共识。当教师把学生推到校长面前的时候,就一定是个难教育、有“分量”的人物了。面对这样“小霸王”式的学生,校长该如何面对呢?“四了解”是基础“四了解”是指了解家庭背景,了解成长经历,了解个性特长,了解个人需求。一个孩子成为让家长和学校都头疼的问题,是和以上多方面的因素有关的。从家庭上来说,有离异家庭,单亲教育缺乏平衡;有多子家庭,放任自流,疏于管教;有贫困家庭,满足不了孩子的需求,走向两极;有留守家庭,缺乏父母亲情,存在代沟。不同的家庭,孩子有不同的成长经历,形成了不同的个性,对家庭…  相似文献   

5.
教师是学生的发展之本.是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促进者和精神导师,教师的发展尤为重要。教师的职称、荣誉等“都有了”,最终的受益者是谁?答案应该而且只有一个:学生。也就是说,只有学生真正地发展了,教师的发展才有价值;只有学生真“有”了,教师什么“都有了”才有意义。  相似文献   

6.
王启红 《课外阅读》2011,(6):130-130
“后进生”难管,中职学校的“后进生”更难管,由于他们的年龄在16~19岁,正处于心理、个性、品质的转型期,学生往往有自己的想法,容易产生逆反心理。此外,“后进生”还存在学习基础差,学习习惯不好;思想行为自控能力差等问题。如何帮助、管理、转化这些“后进生”是每一位中职教师所面临的现实问题,我们应该做到严爱有度,做好转化工作。  相似文献   

7.
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从学生发展的需要出发审视整个教学过程,真正了解学生的发展需要自然成为课堂教学的首要任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都应体现在学生身上,有效的教学离不开对学生的全面了解.只有了解学生、读懂学生,走进学生的心灵,我们的教学才能有的放矢,才能真正“以学论教”,才能实现优质高效,充满生命的活力.那么,现实教学中,教师是否真正读懂学生了呢?  相似文献   

8.
本文作者结合“教与学对应.教与数学对应”原理.说明预习不适合数学学科.编者以为,预习实际上就是课前自学.如果没有教师的引导,“数学自学”对多数学生可能不行,因为这样的自学,对这些学生来说,可能只有“结果”,没有过程,只见皮毛,不识就里.但在教师正确引导下又会怎样?卢仲衡教授的“数学自学辅导”至少在学优班里成绩是卓著的.本按执笔者在没有真正的学优生的班级(三流班级)进行“异步教学”实验,开始集中对学生进行自学指导和训练;接着用书面提纲提出“问题,,引领学生自学(多数章节课内进行,少数章节课前预习);最后才是学生真正的自学(教师巡回个别指导.并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从结果、获取过程、思想方法诸方面进行总结),似乎也取得了一定效果.在数学思维能力、自学能力逐步提高的同时,学生成绩也有较快的提高.50余人参加高考,数学得分率为75%,2人满分.据了解,有不少老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数学预习、自学并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成都52中是专门招收“问题学生”的学校。这里的学生家长难管,学校难教,社会难容。九年前,我毕业来到52中。不久。一个男生和年轻的男老师发生冲突,这个学生抓住老师的衣领。抵在墙上一阵猛打:那是我第一次见识“问题孩子”。而九年的教师生活,让我深切感受到只有亲近学生,只有走进他们的心灵。才能让我的教育收到好的成效,才能让他们真正转变并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0.
成都52中是专门招收“问题学生”的学校。这里的学生家长难管,学校难教,社会难容。九年前,我毕业来到52中。不久。一个男生和年轻的男老师发生冲突,这个学生抓住老师的衣领。抵在墙上一阵猛打:那是我第一次见识“问题孩子”。而九年的教师生活,让我深切感受到只有亲近学生,只有走进他们的心灵。才能让我的教育收到好的成效,才能让他们真正转变并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1.
课改进行到了今天。教师大都能意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明白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意义。但是到了课堂上.真正要驾驭一堂课的时候,教师的行动就打折了,变成一“问”到底,学生也是一“答”到底。而更深层次的问题是教师自己“讲”.学生“昕”。以至于整堂课“串问串讲”.而且教师问的都是文本表面的内容,学生基本不用思考,就可以直接回答了。  相似文献   

12.
《中国民族教育》2011,(7):70-71
时下,耳边不时传来“现在学生越来越难管,班主任工作越来越难做了”。随着单亲家庭和空巢家庭的日益增多,“问题学生”也越来越多。针对中学生现状。我在班级管理上实行了“四人小组制”.这种“分而化之、合而为之”既合作又竞争的班级管理方式,使学生自主管理、自主学习的能力有了明显提高.班风学风有了彻底的改变。  相似文献   

13.
张凌燕 《考试周刊》2009,(42):22-23
教师要真正提高数学课堂效益.就必须彻底改变过去那种“课上教师机械讲解,课下学生模仿做题”的传统教学模式,让学生从课堂到课外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全过程。教师要改变以往那种在不完全了解学生的情况下讲解知识的模式,转型为学生的导学者、助学者和促学者。  相似文献   

14.
兴趣的培养对于信息技术课程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怎样做呢?怎样才能避免以下几个误区:误把“沉迷上网”当成学习兴趣.误把“一时兴起”当成学习兴趣.误把“偶然创作”当成学习兴趣.误把对计算机的兴趣当成对学习的兴趣。这些都不是真正的信息技术课程的兴趣.作为教师.应该及时发现这些弊端.解决这些问题.帮助学生走出误区.以便培养学生真正的信息技术课程的兴趣。  相似文献   

15.
有“趣”、有“动”、有“情”的课堂,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课堂,是学生所追求的课堂.因此如何改变现有的教学模式,真正将课堂还给学生,使其变成具有活力的课堂,是我们每一个教师所共同关注的问题.怎样才能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呢?我们认为必须还给学生“四权”.  相似文献   

16.
思想工作是一门复杂的科学,也是生动的高层次的艺术,大有文章可做。茶余饭后,常听一些教师发牢骚说:“现在的学生也太难管了。”在工作中也常看到一些学生跟教师顶牛,弄得教师下不了台。究其原因,还是方法问题。其中正确掌握与学生的谈话技巧就大有讲究。本人从事教学工作多年,总结出了和学生谈话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7.
二、自主习作,发展个性心理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这一目标的内涵就是说写作技巧教师可以教授给学生,但不能替代学生去思考、去写作。因此,为了真正“让每个学生都感到有东西可写”,能自愿地表达自己独特的心理感受,教师就要放宽写作要求,把“写什么”的权力交给学生。同时,还要了解学生,了解他们已经知道些什么,能做些什么,想做些什么。这样,教师才能摆正自己与学生在教学中的相应位置,才能真正理解“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真正放权给学生,写什么、怎么写,任由学生自己做主,如此,学生爱写了,还担心教不好他们吗?  相似文献   

18.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但学生不是被动的容器.而是有主观能力作用的人。学生接受教师的教,都要通过自身的内化活动来实现。从这个意义讲,教师在起主导作用的同时。必须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造一切条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使学生真正掌握学习的主动权。  相似文献   

19.
学校德育工作年年都在抓,时时都在搞,但就是效率低,或者根本不见效,有的甚至越搞越差,越抓越乱,导致未成年学生的思想品德问题日趋严重——网络成瘾、吸毒贩毒、杀人和抢劫等现象也时有发生,学生“难管难教”和“不敢管不敢教”成了教师们的口头禅和心病。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学校德育工作长期低效或无效呢?笔者在二十多年的教育实践和观察中发现,原因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教师只有对学生有了全面的了解,才能真正有的放矢,因材施教,优化教育。全面了解学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面对当今思想多元的学生,我们教师究竟了解学生多少?教师如何向全面了解每一个学生的理想目标有效前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