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通过回顾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法律概念及其法律保护现状,从保护农民土地权益的角度出发,针对如何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法律保护制度,提出了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制度、强化土地承包经营权物权效力、完善土地流转制度及征地补偿保障制度等合理性建议,以实现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全面的法律保护,更好地保护农民土地权益和农民土地财产权益。  相似文献   

2.
入股作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形式之一,借助公司这一现代化的经济组织形式能够创造出比其他流转形式更大的经济效益。在公司已经取代传统的民事主体成为最重要的市场主体的背景下,选择以家庭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组成公司,以公司的形式来发展农业经济,增加自身收入,无疑是农民顺应市场经济发展、实现生活富裕的最佳选择。家庭土地承包经营权满足公司法对出资形式的要求。现阶段应完善以家庭承包方式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与修改公司法相关制度并重的方式,从制度上保障农民能够利用公司使其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财产属性得以最大化发挥,实现农民富裕。  相似文献   

3.
关于土地承包经营权能否抵押的问题学界争论多年,反对者认为抵押会使没有稳定非农收入的农民丧失基本的生活保障。而赞成者则认为,将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为农民开展规模化、产业化农业提供了融资渠道,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笔者认为,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符合法理,现实中,个别农村地区也开始了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的实践探索。而学者担心农业生产者因抵押而丧失生活保障,完全可以从制度上完善,比如建立专门的农村金融担保机构,而不是在法律上一味禁止。  相似文献   

4.
论土地承包经营权如何真正成为农民的财产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广大农民最重要的一种土地权利。2003年正式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为实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化、保护农民权益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依据。然而,由于我国土地制度存在缺陷,与土地相关的各法律法规之间缺乏衔接,且该法本身也存在一些不足,使得土地承包经营权目前并没有成为农民真正的财产权利,因此还需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我国的土地制度,强化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切实保护农民利益。  相似文献   

5.
城乡二元分治的治理模式、农村现行的土地承包政策以及农民在养老保障上的失语,是促成当前农村以土地为基础,以家庭为核心的养老模式的重要因素。由于目前家庭养老能力受到削弱,土地的保障功能日益弱化,同时国家的养老保险政策存在制度缺陷,这种模式受到了严重挑战,无法满足农村养老需求。因此,政府应该通过提高土地保障能力,充分发挥家庭的养老保障功能,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等措施,解除农民养老的后顾之忧。  相似文献   

6.
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是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的核心。国家保障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是一个从政策保障法律保障再到宪法保障的不断深化和强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实现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目的是农村“生产发展”、农民“生活宽裕”。必须改革完善现行农地制度。因为现行农地制度的小块分散经营方式存在制约农业、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土地所有权模糊,农民土地权益屡遭侵害,大量资金外流,削弱了农业自我积累的发展能力;土地使用权不完整、征地补偿过低、土地潜在保障功能等制约农转非进程,不利于解决人多地少的矛盾,农民增收难、致富难;统分结合的双重经营体制不利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大降低了农业的生产力.  相似文献   

8.
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实质上是农村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与融资功能能否有机结合的问题。现行的金融担保体制使得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抵押存在法律风险、信贷风险以及土地承包经营权难处置等诸多困境。应完善现行立法和土地价值评估制度,将农村的金融担保与农民享有的土地权利相结合,构建以土地承包经营权为中心的土地金融合作制度。  相似文献   

9.
农村土地始终是中国农村的核心问题。研究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就不能不看到土地背后的利益博弈,正是土地利益的博弈推动着土地制度的形成和变迁。建国后农村土地制度经历了政权建设-土地改革运动,社会主义探索-从合作化到人民公社,农民行动-土地承包制的历程,国民经济成长-农民土地权益的保障四个阶段。目前,土地在国民经济增长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现行土地制度也面临严峻挑战,必须从深层次方面探索土地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10.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践充分证明,只有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工作重中之重。才能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现阶段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合理流转对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为此要健全农地产权制度,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搭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平台,搞好服务和制度保障工作,并建立风险防范机制,保障土地承包经营权依法、顺畅、安全流转。  相似文献   

11.
宋代的土地制度与以前的土地制度相比有所变化,在土地制度方面采取"田制不立"、"不抑兼并"的政策。宋代承认并保护土地私有产权的合法性,保护私人对土地的占有权和使用权。宋代土地私有制下的财产流转加快,土地可卖、可典、可租,形成错综复杂、交织重叠的多方面的法律关系。宋代政府制定了大量的关于土地交易的法律法规。宋代土地制度的突出表现就是宋代土地契约制度的完善,包括土地流转中的形式,绝卖、典卖、租佃契约的法律规定,还有田宅买卖契约制度中的亲邻优先权制度、官版契纸、印契、契税、过割、离业制度等。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土地资本理论是马克思资本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理论不仅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而且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土地资本是为改良土地而投入土地并附着在土地上的资本。土地资本作为产业资本,运动和增殖是它的本性。土地资本在社会生产关系体系中,代表的是土地经营者的利益。在我国广大农村实行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土地资本积累归承包者还是归土地所有者,需要深入研究。当前土地问题和房地产问题日益突出,各种矛盾交织而生,土地资本运动规律、运行规则、操作规程值得探讨。建议把"土地资本"概念纳入土地经济学理论体系,用土地资本概念统领土地经济学,以土地产权、土地价值、土地市场、土地财政、土地金融、土地经济发展等为基本概念,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土地经济学研究范式。  相似文献   

13.
1. Introduction Land market is the base of real estate market. Most developed countries and regions have quite mature land market. There are two types of countries and regions in view of the land ownership, i.e. state-owned one that transfers only the usufruct to a land user such as in Singapore, Malaysia, etc., and privately owned one for which the land is owned by individual, such as in Japan, U.S., Britain, France, etc. Chinese urban land is owned by the state, so, what users acquire is …  相似文献   

14.
土地股份制是农村土地产权改革的必然方向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土地是农民的基本保障,通过对现行土地产权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只有实行农村土地股份制,建立现代产权意义上的土地制度,才能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才能更好的保障农民利益。因此,实行农村土地股份制,必将成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发展的历史方向。  相似文献   

15.
改革和完善现行土地征用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现行土地征用制度存在的种种弊端,不利于耕地保护和维护农民权益。改革和完善现行的土地征用制度,必须以人为本,从保护农民合法的权益出发,明确征地目的和适用范围、制定合理的补偿标准和补偿征地费用、完善征地程序、赋予农民更大的土地权益、强化监督机制、配套推进和完善土地征用制度。  相似文献   

16.
论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创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农村现行土地产权制度的缺陷表现在农村土地所有权主体不明确,农民土地使用权不稳定、不完整,农户土地收益权残缺,农民和农民集体没有事实上的土地处分权.要使农民真正拥有土地产权,就必须进行农地产权制度创新,放弃"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的制度安排,把土地的所有权完整地交还给农民.实现农民对土地的私有制,明晰土地产权,有利于形成农民对土地的稳定预期,有利于土地的流转,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率,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缩小贫富差距,对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和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土地发展权:土地征收制度改革中的新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农民维权意识的不断提高,迫切要求对征地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现实而又难以解决的问题做出合理的解释。文章从土地发展权这一制度层面入手,运用例证和假设法,通过对土地发展权的设定、归属以及与其他土地利用制度的相互关系的剖析,阐明了农地发展权制度在土地征收制度改革中的作用和设计的必要性,以及引入土地发展权后我国土地征收制度改革出现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8.
新中国自成立以来先后经历了三次大规模的农村土地制度变迁,从土地改革到农业集体化.再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在这一过程中,农民土地观的演变轨迹颇为明显。如何看待农民赖以生存的土地以及农民与土地的关系,对于完善我国当前的土地制度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城乡统筹需要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不断完善、城乡土地市场的统一、征地制度的完善和征地补偿的公平。但是目前我国在土地流转制度、农村建设用地市场和征地制度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农村土地市场的改革应采取以下措施:对于土地流转,应规范土地流转的手续、加强土地流转管理、建立土地流转的信息服务平台、改革户籍制度等;对于农村建设用地市场,应统一城乡土地市场、完善城乡市场一体化的保障制度;对于征地制度,应严格界定政府征地的范围、尊重农民的意愿、做到公平公正和进一步完善征地制度。  相似文献   

20.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不变的土地制度已越来越暴露出规模小、土地流动性不足等深层次的矛盾。完善土地流转制度成为破解这一矛盾的重要举措。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有大量关于农业的精辟论述,这些论述对中国土地流转制度建设具有启迪作用:一是土地产权应进一步明晰,土地流转利益分割应有利于农民;二是土地公有化应是土地流转制度建设坚持的方向;三是按照马克思"合理农业"思想促进劳动者与土地的和谐关系;四是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为扩大土地流转规模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