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二野老战士成了国际名人 在影片《大进军,席卷大西南》的开头,一群学生模样的军人正在上火车。二野刘邓首长走过来了。“这是什么人?”邓小平问。“西南服务团”。邓小平同其中一位戴眼镜的男青年搭讪起来:“啊!我们还是四川老乡!……你是学铁道的?好嘛!打下了西南,我就派你修成渝铁路……” 西南服务团是邓小平在1949年夏为准备接管西南而组建的干部队伍,有17000人(其中有11000人是沪、宁、苏南一带新参加的青年学生、职工,6000人是老区干部)。其中有不少专业人才,后来在西南的各  相似文献   

2.
1949年4月,我百万大军胜利渡过长江,以雷霆万钧之势,迅速解放华东、华中大片土地,党中央决定由第二野战军从华东前线转向大西南进军。为了解决地方干部不足的问题,中央决定由第三野战军从上海、南京抽调一万名青年学生和  相似文献   

3.
建国50周年就要到了。50年前,随着解放全国的铁流,我随军从祖国东南到西南,行军作战2500公里,那一段难忘的随军记者生涯,又时时浮现在眼前。走到西南就是胜利1949年春,南京解放,我们高唱着“我们的队伍来了,浩浩荡荡饮马长江”的歌,迎接解放军入城。此前,白色恐怖笼罩南京城,笼罩着许多大学校园。我们大学附中的学生有时到大学参加地下党组织的游行集会,接受进步思想的熏陶。解放了,“天亮了”,人们扬眉吐气地上街挥舞红旗,一种天翻地覆的激情荡漾在青年学子的胸中。很快,我参加了新华社分社的新闻干部训练班。…  相似文献   

4.
《湖北档案》2004,(3):48-48
1949年8月29日,蒋介石在重庆的住所附近有枪声,他急忙于第二天逃到成都。12月20日,蒋介石的住所——中央军官学校附近出现“可疑人物”,于是他在恐慌中登机升空欲从广东逃往台湾。这时,广州已经解放,解放军15兵团接管了广州飞机场,但飞机场仍留有国民党人员。蒋介石从成都凤凰山机场起飞前,成都机场  相似文献   

5.
中国知识分子与政治的关系是“文革”以后开始研究的学术热点之一。其研究的内容不仅包括现当代的知识分子,还有古代知识分子。李刚所著《现代知识的分子的话语转型(1949—1959)》(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年3月版),以20世纪50年代知识分子群体的思想、知识、学术转型为考察对象,勾勒出了建国初期知识分子转型的大致线索,尝试性地解读了当代社会思想与时代历史变迁的丰富信息。  相似文献   

6.
1949年5月,二野派干部到重庆找到川东党负责人刘兆丰同志,传达了上级党的指示:“迎接解放,配合接管”。接着,他召开了临江工作会议,部署川东地区迎接解放工作。  相似文献   

7.
正时间过得真快,上海解放已有65个年头了。我是当年随军南下参加接管工作的一名干部,其时接管常熟区(现徐汇区一部分)的一些往事,至今仍清晰地印在我的脑海里,现记述如下,作为对上海解放65周年的纪念。南翔待命1949年5月26日晚,我们市区接管大队70多人,在大队长黄元庆、政委张文通、副政委盛志明带领下,乘火车从江苏丹阳城出发,驶向硝烟弥漫的大城市上海。我们20个接管工作组的任务在丹阳早就明确,是接管国民党20个区的党政机构。我们这些人大部  相似文献   

8.
《湖北日报》创刊起步时期的社址,经历了几次大的变迁。 1949年5月16日,武汉宣告解放。6月,刚组建的湖北日报社的干部职工进入武汉后,接管了伪《华中日报》旧址(江汉路原52号)和伪《和平日报》旧址(中山大道原1139号)两处房产。江汉路52号有四层楼,被《湖北日报》接管后,  相似文献   

9.
1949年11月底,人民解放军神速进军,山城重庆解放,国民党丢下一个烂摊子跑了。人民政权接管以后,百业待举,新的机构纷纷建立,旧职员不能马上启用,部队干部和西南服务团的成员不够用,各党政部门就向大专院校招聘或抽调学业成绩冒尖、政治素质较好的学生。当时学校领导班  相似文献   

10.
“出了一恶口气”北平解放的当天(1949年1月31日),军管会首先接管国民党两个新闻机关:一个是国民党在华北的头号党报《华北日报》,范长江同志负责接管,一个是国民党官方通讯社中央社北平分社,由我牵头,同去的有韦  相似文献   

11.
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一年,也是我踏上记者岗位的第一年。50年过去了,1949年依旧深深刻印在我脑际,有多少难忘的人和事在我心底翻滚,使我情不自禁,写下记忆深处那些鲜明的印象和镜头…… 当时平津战役已经打响,由彭真任书记的北平市委和由叶剑英任主任的北平市军管会在良乡正式成立。接管北平急需大批干部,我们这批从北平、天津奔赴解放区的大学生就成为合适的人选。经市委组织部分配决定,我去人民日报社兼新华社华北总分社当记者。我和北大的陈迹、陈骥,燕京的陈泓一起,向负责北平新闻工作的范长江同志报到,他对我们这几个“新兵”表示热烈欢迎。 我的记者生涯从此开始了,那时我20岁,是人民日报社最年轻的记者。  相似文献   

12.
主政西南     
西南大区档案,一般是指建国后至大区建制撤销前西南大区一级行政机构所形成的档案,由西南军(行)政委员会及其所属系统档案组成,共22.6万余卷。西南大区档案形成比较完整,内容十分丰富,记载了邓小平主政西南两年又七个月时间里,贯彻执行中央各项方针政策,发动和组织西南各族人民,进行接管城市、征粮剿匪反霸、镇压反革命、抗美援朝、土地改革、修筑成渝铁路、解放西藏以及“三反”、“五反”等,  相似文献   

13.
蜀言 《四川档案》2020,(6):54-56
<正>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而偏居西南一隅的四川还未解放。1949年11月1日,人民解放军发起川黔战役,拉开了四川解放的序幕。解放之初,四川经济凋敝,百业待兴。四川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建立政权、城市接管、征粮剿匪、发展生产......  相似文献   

14.
清晨,低的哀乐声里传来一个噩耗:我们敬爱的邓小平同志与世长辞了!这些天来,我沉浸在无比悲痛之中。往事又一幕幕清晰地呈现在我面前。1949年秋,我从《晋绥日报》抽调出来,随刘邓大军挺进西南。重庆解放后,我作为《新华日报》城市组的负责人,曾在小平同志的住处大溪别墅多次参加过由他主持的会议,聆听过他的教诲和对一些大事的决策。我深深地感到,作为一代伟人,小平同志治国平天下的才能,在解放大西南,建设大西南的最初岁月就有了十分出色的表现。油盐柴米和第一架飞机1949年12月底的一天,我按照通知,来到大溪别墅的一间小会…  相似文献   

15.
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这天,负责接管国民党宣传机关的我军管会工作人员,在范长江同志率领下,随军乘卡车从西直门入城,到达设在南河沿的“联合委员会办事处”。在军管会领导下,我方接管电台的军管小组组长徐迈进同志,与国民党北平广播电台台长进行谈判,商定具体接管事宜。晚八点钟左右,军管小组进驻西长安街北平广播电台(现址为北京市文化  相似文献   

16.
1949年6月间,《晋绥日报》社的同志走下吕梁山,奉命到山西临汾集训、待命。接着“一分为二”,一部分随彭德怀、贺龙指挥的第一野战军,向大西北进军;一部分随刘伯承、邓小平指挥的第二野战军向大西南进军。我被分配到二野。分配到西南的同志,随军先在湘西北集中。11月1日,我军开始采用大迂回、大包围的部署,以迅雷不及掩耳的动作,突然向川、黔挺进。11月15日,攻占贵阳市,11月30日解放重庆。 1949年12月10日,中共中央西南局机关报《新华日报》在重庆出版了。千万读者奔走相告:“《新华日报》回来了。”组织上决定我负责西南《新华日报》城市组的工作。  相似文献   

17.
1949年6月间,《晋绥日报》社的同志走下吕梁山,奉命到山西临汾集训、待命。接着“一分为二”,一部分随彭德怀、贺龙指挥的第一野战军,向大西北进军;一部分随刘伯承、邓小平指挥的第二野战军向大西南进军。我被分配到二野。分配到西南的同志,随军先在湘西北集中。11月1日,我军开始采用大迂回、大包围的部署,以迅雷不及掩耳的动作,突然向川、黔挺进。11月15日,攻占贵阳市,11月30日解放重庆。 1949年12月10日,中共中央西南局机关报《新华日报》在重庆出版了。千万读者奔走相告:“《新华日报》回来了。”组织上决定我负责西南《新华日报》  相似文献   

18.
1950年元月4日,四川崇宁县解放并实行军管。同月20日,我从“崇宁县人民解放工作服务团”(以下简称“人工团”)调入中共崇宁县委安德乡征粮工作队.支前解放大西南。2月11日,崇宁县发生匪特武装大暴乱,杀害我多名征粮工作队员,震惊省垣。3月6日,我们参加平息暴乱的中共崇宁县委会全体干部拍了张合影。就是这张老照片见证了我亲历的一段难忘的战斗岁月。  相似文献   

19.
1949年5月16日,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强大威势下,国民党反动政权及军队在进行有计划的破坏后撤离武汉,武汉三镇和平解放.为迅速建立革命政权、恢复生产流通、肃清反动势力,武汉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于1949年5月22日宣布成立,下设物资接管部、交通接管部、军政接管部、文化接管部4个接管部及1个警备司令部,全面开展接管与恢复工作...  相似文献   

20.
1949年5月16日武汉解放,新生政权即将进入各项社会改革和国民经济恢复与发展时期,各方面都需要大批革命干部,湖北省政府新建了一批崭新的“抗大”式熔炉大学,如“湖北人民革命大学”、“中南军政大学”、“中原大学”、“四野青干校”等.但论建校规模之大,学子之众多、影响之巨大,各项之最,非“湖北革大”莫属.该校从1949年7月到1952年12月4年办学期间,同时在省城武昌、黄冈县仑子埠、武昌县豹子澥、黄陂城关等地举办4期,共培养了学员15416人.毕业后,有12482人分配到本省、市、地县地区,从事党、政、军、群、财经、企业等部门工作.上调中央和中南局3000多名,他们分布到了大半个中国.其中有2312人参加了解放军,当中有不少人曾奔赴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前线.数十年来,这些投奔革命热血学子,如同钢铁洪流,驰向荆楚大地,成为各条战线的优秀干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