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劳动技术教育是贯彻执行国家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学生自我服务劳动、家务劳动、公益劳动和简单的生产劳动的实践,使学生初步掌握一些基本的劳动知识和技能,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良好的劳动习惯.以及热爱劳动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我主要是从以下几方面来引导学生进行劳动技术学习实践,培养他们的劳动技能.……  相似文献   

2.
劳动技术教育是贯彻执行国家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学生自我服务劳动、家务劳动、公益劳动和简单的生产劳动的实践,使学生初步掌握一些基本的劳动知识和技能,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良好的劳动习惯.以及热爱劳动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我主要是从以下几方面来引导学生进行劳动技术学习实践,培养他们的劳动技能.……  相似文献   

3.
劳动技术教育是组织学生参加劳动实践,培养学生劳动观念和习惯,并掌握基本的生产技术和劳动技能的教育。切实抓好劳动技术教育,对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马克思曾指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不仅是社会财富的手段,也是实现人类个性全面发展的惟一方法。列宁也曾指出:只有在公共利益劳动中和在解决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问题过程中才能培养真正的共产主义者。  相似文献   

4.
劳动教育是对学生进行树立劳动观念、培养劳动习惯、掌握劳动技能的教育。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规定:各级各类学校都要“加快和改进对学生的生产劳动和实践教育”。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产条件的改善,加之家长对学生的溺爱,我们发现相当一部分农村学生不爱劳动.劳动观念差:不会劳动,劳动技能低;不懂得珍惜劳动成果,浪费、破坏现象较为严重。过去“爱劳动、会劳动、懂珍惜”是农村学生的最大优势特点,现在正逐步丧失。  相似文献   

5.
《国家九年义务教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指导纲要(3—6年级)(一)》(以下简称《纲要》)规定:劳动与技术教育是小学3—6年级学生人人必须经历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领域之一。应关注学生在劳动观念、劳动技能、劳动品质、劳动习惯等方面的素质培养,注重劳动教育的多学科渗透和多渠道实施。  相似文献   

6.
初中阶段在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中发挥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是学生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教学模式略显单一,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尤其是对于农村学生而言,教师更应注重对其学习习惯的培养。本文分析了农村初中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现状,提出农村初中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培养农村初中生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策略,希望通过这些策略为农村初中语文教学水平的提升以及初中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教育肩负着时代赋予的使命,对少年儿童加强劳动观念和劳动技能素质教育,是实现学生培养目标的一个重要途径,更是一项重要内容。 一、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离不开生产劳动;离不开社会实践;离不开现实生活。学校的劳动教育要延伸到家庭与社会的广阔空间去。一方面,我们注重劳动课教育,把十二本教材按自我服务劳动、家务劳动、公益劳动、生产劳动等内容分层系统化;另一方面,从学生入学到毕业,学校对其劳动态度和劳动技能进行阶段检查,并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处于劳动的“被动、主动、经常、创造”这四种层次中的哪一层,要求学生把在校学会的劳动知识技能拿到家庭和社会实践,并把在家中学会的劳动技能拿到学校进行展示交流。 对刚入学的孩子来说,“劳动”对他们是一个模糊的概  相似文献   

8.
中小学学生的基本素质是由思想品德素质、文化素质、劳动技术素质和身体素质组成,而劳动技术素质教育是其中一个重要部分,是整体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九年义务教育劳动课教学大纲明确规定,小学劳动课的教学目的是:通过自我服务劳动、家务劳动、公益劳动和简单的生产劳动的教育和实践,使学生初步学会一些基本的劳动的知识和技能,逐步养成正确的劳动观念,良好的劳动习惯以及热爱劳动人民的感情。这充分说明小学劳动课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它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在劳动课教学的实践中,…  相似文献   

9.
中学的劳动技术学科旨在通过劳动技术教育,使学生初步掌握一定的生活劳动和生产劳动所必须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正确的劳动观点和良好的劳动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劳技课教师在素质教育中应提高思想认识,转变教育观念,深化教学改革,在强化学生技能训练和形成同时,重视教书育人,加强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0.
劳动教育是当前农村初中生教育工作的重要发展方向。开展劳动课的主要目标在于培养学生较强的劳动意识和劳动能力,同时提升学生的劳动技能与劳动方式,进而为发展多方面综合素质人才奠定良好基础。一、加强提升教师综合素质水平在劳动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过程中,设计完善的活动方案是提升教学效果的重要基础。很多劳动教学方案在实际实施过程中缺乏针对性和具体性,进而导致出现教学效果不理想的问题。为了提升劳动教育效果,强化劳动活动方案设计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相似文献   

11.
当前农村初中生因客观条件限制,阅读能力一般比较低。要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老师除了要培养学生阅读兴趣、阅读习惯以外,笔者认为还须抓住下面两点。 一、培养阅读技能  相似文献   

12.
劳动素质是现代人必不可少的重要素质,劳动教育是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需要,是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的必要手段。小学阶段劳技课应培养学生正确劳动观念和良好劳动习惯。小学阶段劳技课应注重动手操作能力,并在实践活动中树立环保意识。  相似文献   

13.
趣中启智培养技能□高胜满孙久昌劳动教育是贯彻执行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学生自我服务劳动、家务劳动、公益劳动和简单的生产劳动的实践,使学生初步学会一些基本的劳动知识和技能,逐步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良好的劳动习惯,以及热...  相似文献   

14.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往简单方面说,只需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我国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则说:"习惯养得好,终身受其益,习惯养不好,终身受其累."可见,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乃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那么对于来自农村的初中生,该如何培养呢?只有了解、分析当前农村初中生之学习心理、取向,我们才能为培养其学习习惯奠定基础.一、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特点1.教育价值趋向多元化、务实化、功利化大部分农村初中生已经认识到教育的重要价值在于帮助他们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有利于其将来工作或  相似文献   

15.
<正>一、教育背景劳动技能是未来人才不可缺少的素质,劳动教育对培养学生劳动观念、磨炼意志品质、弘扬艰苦创业的精神,以及促进学生多方面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当下一些家长和教师往往忽视劳动教育,不重视学生劳动习惯的培养。近期我发现班上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爱劳动,劳动意识淡薄,劳动能力缺失,开展劳动教育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6.
高中劳技课绝不单纯是教学生学技艺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那么,在劳动技术课中如何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呢? 一、培养正确的劳动观念 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要从培养情趣入手。先让学生觉得劳技课有意思,爱参加实践劳动,然后在劳动中逐步养成他们良好的劳动习惯,并逐渐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最终实现其道德素质的提高。在培养学生的劳动情趣的过程中,要充分  相似文献   

17.
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就是课外阅读,加强学生课外阅读能够有效地促进他们语文素养的提升,同时还能拓展他们的知识面,为他们提供更多了解新知识和新思想的机会。但是从目前我国农村初中生课外阅读现状来看,还有很多不足之处。主要分析了当前农村地区初中生课外阅读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就如何改变学生阅读观念、激发课外阅读兴趣以及利用多种方法阅读等方式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劳动教育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素质要求的一个重要方面。只有通过劳动教育,才能达到提高学生的自我服务的能力,掌握一般的劳动技术,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和习惯以及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的目的。怎样进行劳动课教学呢?现在谈谈我的作法和体会。 (一)注意教材内容的实用性我们是农村小学,教材内容要符合农村实际,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根据这一特征,我全面学习研究劳动教材,深入班级进行调查,然后根据实际增删  相似文献   

19.
小学劳动课是一门实践性、技术性、教育性很强的学科,其教育目的是通过自我服务劳动、家务劳动、公益劳动和简单的生产劳动的教育和实践,提高学生对劳动意义的认识,使他们掌握一些简单的劳动知识和技能,逐步培养劳动观念,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根据劳动课的特点,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掌握的劳动技能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积极鼓励学生大胆想像,大胆发挥,大胆地发明创造,使学生投身于创造性活动中,为将来适应社会、服务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一、激发兴趣,唤起学生的创造欲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首先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唤起学生的创造欲…  相似文献   

20.
《法律基础》课是高等院校思想品德教育的必修课程之一。作为公共德育课,其教学目的不仅仅在于使学生掌握一些法律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对大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增强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参与人才的素质教育.把他们培养成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笔者经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逐渐摸索出一套适合大学生成长特点的教学模式,那就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十观”教育。所谓“十观”,即国家观念、民主观念、主人翁观念、和谐的人际交往观念、利他观念、环保观念、婚姻家庭观念、终身教育观念、劳动观念和正当竞争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