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护国寺     
护国寺陈锵仪护国寺座落在北京市西城区西四北,该寺所在街道由此得名护国寺街。护国寺旧址原为元朝丞相托克托的故宅。元代至无二十一年(1284)改建为寺,初名“大都崇国寺”,简称“崇国寺”。因当时有南、北两个崇国寺,故又有“北寺”之称。明宣德四年(1429...  相似文献   

2.
王铭珍 《北京档案》2004,(10):46-47
"护国寺,旧称崇国寺,元僧定演建也"(<顺天府志>).崇国寺金已有之,元兵入燕京时,该寺被火焚毁.事后,"元世祖时赐号崇教大师,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别赐地大都,乃兴建兹寺",至今已有717年的悠久历史.此地为元丞相托克托的故宅,昔日在干佛殿内就供奉有托克托夫妇的塑像.  相似文献   

3.
《兰台内外》2010,(5):6-7
日前,中国国民党副主席蒋孝严在两岸经贸文化论坛的讨论中表示,大陆景点观光费用非常高,如所有的寺庙都收费,普陀山每个景点门票都在40元以上,而台湾没有一个寺庙要收费。“寺庙等历史景点是老祖先留下来的,不应该收高费用。”蒋孝严表示。  相似文献   

4.
东京都护国寺一带,是日本出版社云集的地方,六兴出版社便是其中的一个。该社主要出版有关文学、历史、考古学方面的著作,每年大约出书35种至40种。六兴出版社原有的办公楼正在翻建,现暂借相邻公司的一角办公,办公室十分拥挤,连一张多余的椅子都放不下。会客室设在另一座楼的5层,没有电梯。一切都表明,六兴出版社是个发展中的小出版社。  相似文献   

5.
一、引子一个偶然的机会,朋友带我走进了一座中外闻名的寺庙,在寺庙住持的陪同下,有幸参观了该寺庙保存的珍贵宗教档案。我一方面为寺庙如此丰富的收藏所震惊,另一方面也为寺庙的简陋保管条件及档案的老化、破损状况所担忧。无独有偶,在去年的档案行政执法检查中,又听说某著名佛教名山,德高望重的住持圆寂后留下了极为珍贵的书信、字画以及寺庙与政府有关部门的来往文书等,有些文献的历史跨度达百年以上。一方面,由于住持没有留下遗嘱,于是各分住持都希望得到这些珍贵的档案文献,由此出现一些纷争;另一方面,由于缺乏管理技术和必要的保管设…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宫廷绘画,可以远溯到传说中的黄帝时代。在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上,除了战乱频繁的时期,几乎没有一个朝代是没有宫廷绘画活动的记录的。或服务于政治,或装饰宫殿、寺庙,或作为日常生活中的娱乐,绘画以其特有的艺术形式成为封建社会最高统治阶层政治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然而在很长时期里,宫廷画师都没有固定的地位和机构。随着绘画艺术的发展和绘画活动的扩大,唐玄宗设置的翰林院里,宫  相似文献   

7.
溥杰的寓所护国寺街52号这是一座小型四合院,街门座南朝北,倒坐三间为正房,是溥杰的书房和卧室;南屋三间为客厅,东西厢房为厨房和保姆的居室。院子不大,中间有一株海棠。这所房子原本是溥杰之父醇亲王为溥杰置备的产业,但因为历史的原因,一直无人居住。1958...  相似文献   

8.
和尚也相亲     
新华 《新闻天地》2011,(12):60-60
最近,香火继承问题困扰着日本各大寺庙。据2010年一份调查报告显示,日本41.9%寺庙还没有在继承问题上做出决定,日本大多僧侣是可以结婚的,而为了传宗接代。和尚们也没有打坐冥想或是祈祷自己能找到妻子——他们更为积极主动:去相亲。  相似文献   

9.
乾嘉年间五台山寺庙行宫修缮工程史料(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台山是我国佛教圣地,其悠久的建寺历史及宏大的规模居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清代从康熙二十年(1681年)至嘉庆十六年(1811年)间,康熙、乾隆、嘉庆皇帝先后十余次巡幸五台山。为筹备清帝巡幸,清廷曾多次拨巨款维修扩建五台山寺庙和行宫,逐渐形成了规模巨大、气势恢弘的寺庙和行宫建筑群。在馆藏档案中,有大量反映五台山寺庙和行宫修缮方面的史料,现从中选辑部分予以刊布,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0.
娘毛吉 《北京档案》2021,(12):49-52
寺庙之于北京,犹如一颗颗散落的明珠,衬托着这座文化古都的深厚内涵,串联起人们遥远的历史记忆.关于寺庙,老北京人曾有句话:"东黄寺的殿,西黄寺的塔."西黄寺作为双黄寺之一,是有何种独到之处而闻名京城呢?就让我们一同翻看史料,揭开这座京城名刹——西黄寺前世今生的神秘面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