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北方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期论坛着重探讨了北方民族文化融合与辽金元文学及中国古代戏曲小说繁荣的相互关系。李成教授认为民族文化融合是中国文学转型的动力之一,尤其是北方民族文化影响了辽宋金元时期中国文学的走向、内在特质和文学风格,促进了戏曲的发展。周惠泉研究员认为,辽金文学是汉文化与北方民族文化融合互补的结晶;田同旭教授认为,十六国北朝是古代戏曲艺术形成开始兴起的时代,金元两代则是古代戏曲艺术正式成熟的时代。刘达科先生认为民族文化融合与双向交流,为古代戏曲发展增添了新的基素和活力。  相似文献   

2.
目前,“传统文化的回归”已成为全国人民的热门话题。近期,中国京剧院等传统的戏曲进入全国各大高等院校演出了传统的优秀剧目.在大学生中引起了很好的响应,使大学生充分认识了中国传统的文化艺术。中国国家图书馆馆长詹福瑞教授曾说,“社会越发展,经济越强大,一个民族的根本性问题越凸显出来,就是民族的灵魂问题,民族的文化就凸显出来。中国有很好的文化传统,需要有人来继承、来研究,要培养懂得我们传统文化的人才”。他还指出,一个国家应该有一个国家的灵魂,这种灵魂更主要的是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没有民族文化、没有民族精神,这个民族就没有“根”。传统文化和文化创意产业是相辅相承的关系。所以不管一个国家如何去创新,都不能离开本身的文化。[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人文历史孕育了多彩纷呈的民族文化,也为民族音乐的流传与发展提供了肥沃的文化土壤。民族音乐主要包含以综合艺术为主的民歌、民问歌舞、民族器乐以及曲艺戏曲等。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弘扬民族音乐的根本宗旨在于引导学生了解、学习、热爱祖国的民族音乐文化。”在向学生介绍优秀璀璨的民族艺术时,应遵循音乐教学的基本原则,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感受和鉴赏音乐,  相似文献   

4.
北方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期论坛着重探讨了北方民族文化融合与辽金元文学及中国古代戏曲小说繁荣的相互关系。李成教授认为民族文化融合是中国文学转型的动力之一,尤其是北方民族文化影响了辽宋金元时期中国文学的走向、内在特质和文学风格,促进了戏曲的发展。周惠泉研究员认为,辽金文学是汉文化与北方民族文化融合互补的结晶;田同旭教授认为,十六国北朝是古代戏曲艺术形成开始兴起的时代,金元两代则是古代戏曲艺术正式成熟的时代。刘达科先生认为民族文化融合与双向交流,为古代戏曲发展增添了新的基素和活力。  相似文献   

5.
我国是具有悠久文化历史的国家,中国画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美术之林中独具风格的民族绘画体系,它被誉为中华民族的国之瑰宝和骄傲。重视通过教育培养出一代代民族文化继承者,使传统的文化永不“褪色”是很有必要的,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进行国画教学就是传播我们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很好的途径。我校近年来以国画教学作为学校特色,有效地促进了民族文化的传承。  相似文献   

6.
中国历来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多元一体的格局中,民族文化融合始终是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发展是重要背景和基本动力之一。作为中国古代文化艺术形态重要组成部分的古典戏曲,其形成与发展也与民族融合这一要素息息相关。纵观历史可以清楚地看到,民族文化融合的运行轨迹正好和戏曲发展的流程相伴始终。民族文化融合时起时伏,时  相似文献   

7.
顾丰英 《辽宁教育》2013,(11):42-43
为了传承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近年来,我校致力于研究和打造“亲近小古文,感受大文化”的校本教材,将经典的文言旬段和故事引入课堂,引领学生在小古文的世界里感受中华经典的意蕴和情味,感悟中华文化的博大与精妙。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戏曲为我国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瑰宝,我国文化艺术历经数千年的发展,被众多文化熏陶,其艺术表现形式丰富多彩,艺术学科亦极具民族特性。民族声乐是基于中国传统戏曲发展的,汲取了西方声乐艺术的优势,并将其演唱技巧合理融入,历经不断创新与完善,已发展形成了完善的歌唱艺术形式。民族声乐演唱技巧与中国传统戏曲密不可分,两者相辅相成、源远流长,其于各自发展中互相借鉴与融合,促使两者共同发展。本文探讨了民族声乐演唱技巧在中国传统戏曲中的运用,并对其相关方面进行了分析,为民族声乐与中国传统戏曲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我国是具有悠久文化历史的国家,中国画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美术之林中独具风格的民族绘画体系,它被誉为中华民族的国之瑰宝和骄傲。重视通过教育培养出一代代民族文化继承者,使传统的文化永不“褪色”是很有必要的。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进行国画教学,就是传播我们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很好的途径。我校近年以国画教学作为学校特色,有效地促进了民族文化的传承,主要得益于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0.
绘画的流变与文化的大背景有关,“西势东渐”使中国的社会文化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文化的强烈西方倾向,冷落和矮化了传统的民族文化.重铸民族文化结构,发展中国绘画艺术,最终赖于学校教育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民族文化多彩纷呈,历史悠久。丰富的戏曲资源,源远流长。不同地区的文化艺术形式亦独具风采。在众多的文化种类中,作为中华民族灿烂文化艺术代表的戏曲艺术更绚丽多姿。据统计,中国有戏曲剧种300余种。古今名人、名曲、名段和剧目在中国文化史和世界文化史上占有极重要的地位。所以,我们不能忽略对传统戏曲艺术的传承,要发挥戏曲艺术教育功能,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服务。如何让学生了解、接受并喜爱上我国传统的戏曲艺术?随着《艺术课程标准》出台,笔者将戏曲与艺术课程相结合,让古老的戏曲走进新犁的高中艺术课堂。  相似文献   

12.
历时1 8年,经对我国少数民族与周边国家及民族的深入细致调查与考证,以及对相关民族乐舞戏剧艺术的发掘整理与研究,我校戏曲文物研究所李强教授与中央民族大学文艺研究所柯琳副研究员长期合作,共同撰写的《民族戏剧学》一书已于2 0 0 3年1 1月由民族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此书包  相似文献   

13.
古代戏曲是门综合艺术,它不仅是文学与音乐的艺术综合,也是古代各民族文化融合的艺术结晶。民族文化融合对古代戏曲的影响,几乎是全方位的,涉及的问题极多。此文仅以古代戏曲的形成与兴盛,以及古代戏曲音乐的发展与成熟诸问题与民族文化融合之关系为论,聊述浅见。  相似文献   

14.
谭月 《儿童音乐》2014,(8):60-62
正中华民族有着绚丽多姿的民族文化,在众多的民族文化种类中,戏曲算是艺术之林中的一朵奇葩。但在多元化的文化生活中,戏曲艺术已逐渐远离了人们的视线。如何传承戏曲文化,激发青少年尤其是小学生对中国传统戏曲的兴趣,成为音乐教育者的首要目标。2013年初我校有幸成为"湖南省戏曲进校园,小学生学戏曲"的试点学校之一。乘着推广普及传统戏曲的东风,我校以京剧、花鼓戏为主,让戏曲走进了课堂,唱响了校园。为了让戏曲顺利进入小学生课堂,我们首先向家长开展问卷调查,充分了解他们对戏曲进课堂的看法。同时向  相似文献   

15.
戏曲是中国独有的艺术瑰宝,有着上千年的悠久历史,中国戏曲声乐理论经过历代艺术家、理论家的美化,使其得到更加久远的历史继承,尤其是它在“咬字发音”、“吐字行腔”等方面的技巧和“气息运用”、“韵味风格”等方面的把握上,都是我们在民族声乐的演唱中要学习继承和借鉴的。中国传统戏曲的演唱与民族声乐的演唱虽有差异,但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6.
胡敏 《教师》2019,(13):91-92
有着百年历史的越剧是中国第二大剧种,是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如今,中国传统的戏曲艺术已经受到流行文化的极大冲击,正一步步走向衰落,为扎实开展“越剧进课堂”并有效传承越剧艺术,音乐教师在音乐课堂中可通过“望”“闻”“问”“切”等教学策略让学生更直接、更具体地去接受越剧文化,感受民族精神,弘扬民族文化,进而继承和振兴戏曲事业,培养新一代的越剧爱好者和欣赏者。  相似文献   

17.
广义的我国民族声乐艺术。主要包括传统的戏曲演唱、曲艺说唱和民间的民歌演唱三大类民族演唱艺术,也包括新民歌、新歌剧的演唱和西洋唱法民族化的演唱等;狭义的民族声乐艺术,则可以简单的理解为现代人所说的“民族唱法”。它一方面继承发扬了传统的民歌唱法,同时又吸收了西洋美声唱法的精髓,由两者融会贯通而成。声乐艺术的发展受到社会政治文化的制约。从历史的角度来看。社会政治文化背景导致了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18.
我校将民族精神教育与优秀民族艺术的熏陶巧妙结合,把"弘扬民族文化,激发爱国情感"作为校园重点活动的目标,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让每个孩子认识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内容,体验中华民族精神的伟大力量,在接受传统文化熏陶的同时,学习中华民族艺术,用民族艺术滋养每个孩子的心灵,用民族团结凝聚每个孩子、激励每个孩子,使他们逐步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在潜移默化中使爱国主义教育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一、以民族器乐为龙头,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相似文献   

19.
古代戏曲是文学、音乐、舞蹈的艺术综合,也是古代各民族文化融合的艺术结晶.十六国北朝时期集中出现的一批古剧,促进了唐代古剧的繁荣,形成了以参军戏为标志的主流艺术,从而加快了古代戏曲形成的艺术进程,为古代戏曲的正式形成,做出了巨大的艺术贡献.十六国北朝是古代各民族文化融合的重要时期,古剧艺术的集中兴起,得力于各民族文化融合这一历史契机,仅靠中原传统文化的自身发展,只能限制古代戏曲形成的艺术进程.  相似文献   

20.
我国的戏曲艺术深深根植于人民的文化生活之中,具有深厚的民族性和浓郁的中国韵味。它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既有通俗化、大众化的特点,又有极高的审美价值。通过接触经典作品、了解戏曲常识,可以提高学生欣赏戏曲的兴趣,体验戏曲艺术所创造的虚拟的时空、严格的程式、写意的意境,感受戏曲的神韵,引导学生热爱、继承和发展民族的艺术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