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小学教辅图书肇始于上个世纪60年代中期,为满足应试教育下的教学需要应运而生。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实行严格的出版社专业分工政策,对中小学教辅图书的管理相对简单,出版社审批制确定了中小学教辅图书出版资格的归属。从80年代开始,中小学教辅图书逐渐形成规模效益,国家亦加强了对教辅图书的管理:在对出版主体的管理上,严禁擅自编写、出版、销售学生复习资料;在图书内  相似文献   

2.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中小学教辅图书每年的发行量在100亿元左右.如此巨大的市场,究竟是由哪些教辅品种在造就?教辅图书在书店的销售表现到底如何?笔者特意走访了武汉市新华书店洪山书店和武汉市新华书店图书批销中心这两家教辅销售大户的销售现场.  相似文献   

3.
《出版参考》2006,(9X):9-10
由新闻出版总署牵头组织实施的2006年全国教辅图书质量专项检查近日完成。此次检查的范围是2005年出版的中小学教辅读物图书(以图书版权页为准),重点检查与教材相配套的同步教辅。  相似文献   

4.
中小学教辅图书质量的瓶颈及破解之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小学教辅图书的出版是出版工作的重要内容,治理教辅图书市场混乱的现象也是出版管理的重点和难点.破解中小学教辅图书质量的瓶颈,会促进出版社和文化图书公司的健康合作,促进教辅出版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本刊讯 由新闻出版总署牵头组织实施的2006年全国教辅图书质量专项检查近日完成.此次检查的范围是2005年出版的中小学教辅读物图书(以图书版权页为准),重点检查与教材相配套的同步教辅.  相似文献   

6.
杨卫 《出版经济》2001,(1):21-22
对于教育类出版社而言,教辅图书的出版可谓是"立社之本".原因是中小学教材与教辅图书的出版,往往是教育类出版社赖以生存的重要经济来源,是不可或缺的经济支柱.然而随着出版分工逐步从计划型向市场型过渡,以及中小学教育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教辅读物出版市场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成为教育出版社无法回避的挑战.教辅读物要推陈出新,出版社也要进行图书品种结构的优化调整,只有以这样的思路不断推进改革,才能确保出版社取得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平衡发展,才能为出版社带来经济增长的源源动力.  相似文献   

7.
政治教辅图书是老师授课、学生学习政治教科书的重要辅助图书,打造紧扣教材、编校质量过关、满足教学需求的政治教辅图书是政治教辅编辑的职业要求和追求.当前政治教辅图书存在的具有普遍性的两大问题,是内容更新不及时和编写质量不过关.针对这两个问题,作者提出政治教辅编辑要在教辅图书的编写全程中关注教辅图书质量,重点处理好教辅与教材、课堂和作者的关系;最后列举了政治教辅编辑在编辑加工过程中要格外注意的几类重要的、普遍的和容易忽视的错误情形.  相似文献   

8.
郭莲莲 《新闻世界》2014,(8):316-317
教育教辅类图书作为对教材知识的解读和拓展,关系到千千万万的青少年读者的健康成长,在人们对教辅图书的需求日益增大的同时,教辅图书市场却良莠不齐,教辅图书质量已经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如何提高教辅图书的质量是教育出版社编辑工作的基础和重中之重,而作为编校基础的审读,更是图书编辑最为需要加强的工作环节。本文通过审读内容和怎样审读两个方面,探讨如何改进教辅图书的审读工作,从而提高教辅图书质量。  相似文献   

9.
“双减”政策的落地实施,为教辅图书出版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本文通过分析中小学教辅图书出版的现状,探讨教辅出版在品牌和质量建设、知识数据库搭建、融合出版、产业链延伸等方面的创新路径,认为出版社应从教辅图书提供商向教育资源服务商的转型,通过教育出版多元化和智能化建设,为全面提升中小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服务。  相似文献   

10.
孟建华 《出版广角》2014,(16):76-77
中小学教辅图书有使用的广泛性、内容的非独立性、作者的非职业性、严格的时效性和计划性、学科的专业性和品牌的可持续性等特点。教辅图书出版是一个系统工程,保障教辅图书的质量,必须把握教辅图书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采取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1.
教辅图书,即对教学起辅导或辅助作用的图书。本文所指教辅,为"中小学教辅"。当前,国家对教辅图书以多种形式严格管理,试行新的教材教辅准入制度,并对大量泛滥、乱象丛生的教辅图书市场进行整顿,而数量众多的出版社却仍以教材教辅出版作为自己生存的基本依赖,如何在新时期认识和增强教辅图书责任意识,对于出版社乃至全社会的教辅图书出版有着不可小视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教辅图书,即对教学起辅导或辅助作用的图书.本文所指教辅,为"中小学教辅".当前,国家对教辅图书以多种形式严格管理,试行新的教材教辅准入制度,并对大量泛滥、乱象丛生的教辅图书市场进行整顿,而数量众多的出版社却仍以教材教辅出版作为自己生存的基本依赖,如何在新时期认识和增强教辅图书责任意识,对于出版社乃至全社会的教辅图书出版有着不可小视的意义. 一、内容质量意识 图书特别是占整个出版码洋很大比例的教辅图书,内容质量是否过关,给图书造成的影响很大,而其实际影响已不止是图书本身.  相似文献   

13.
和教育密切配合,为教育服务,是中国出版的重要一招.以中国目前的教育体制,教学活动(无论中小学、大学)离开教辅图书是不可想象的.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变革和发展,当前各省市地区的教材也有了较为显著的变化,因此与教育教材相关的教辅图书出版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本文重点论述中小学教辅图书出版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自从中小学教育实行新课改以来,每个商家都在抓契机,寻找更好的发展机遇.因此也就出现了市面上林林总总的教辅图书.教辅类图书因具有出版周期较短、用量较大、市场风险小、回款有保证、成本低等特点,成为一些出版社获取利润的主要产品,成为出版社拉动经济增长的支柱性出版物.在这种情况下,一些教辅编辑为"抢饭碗、占市场",在短期内"剪刀+浆糊"策划、编辑、出版大批的教辅图书,直接导致了教辅图书粗制滥造、质量低下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近日,新闻出版署署长石宗源先生就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双色互动英语》存在严重质量问题批示:“出版物特别是教辅类读物的社会监管亟需加强。知道的是这些,不知道的还有没有?误人子弟,罪莫大焉。”。(《图书出版通讯》第2期,2003年4月9日)这一批示说明了教辅图书质量的重要性,同时也给所有出版社的教辅图书编辑敲响了警钟。现在人们普遍认为:无错不成书,有错很正常。有的人甚至认为教辅图书市场前景看好,只要选题新颖,包装精美,即使有错误也不会影响市场销路。其实不然,新的书名、精美的装帧、适度的内容如果不和过硬的编校质量相结合,绝不会真正地占领市场。所以,教辅图书编辑的责任就是把内容健康向上、外观精美漂亮、编校质量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的优秀图书呈现在中小学生面前。那末,教辅图书编辑怎样才能尽好自己的责任呢?第一,要强化责任意识,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来对待自己的编辑工作。教辅图书的读者对象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中小学生,他们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正处在长知识、长身体阶段。他们汲取知识的途径除了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外,主要靠教辅图书来开扩视野、巩固知识、提高能力。如果我们不负责任地把格调低下、知识错误、错别字连篇的教辅图书奉送给...  相似文献   

17.
(一)关于出版,有人将其大致分为大众出版、专业出版、教育出版三大板块,这种分类方法是有相当科学依据的。在我国出版业构成中,教育出版比重最大,专业出版与大众出版所占比例相对较小,教育出版的绝对重心是中小学教材教辅。中小学教材出版发行多年来一直实行垄断,分别是由人教社和新华书店负责,如此一来,其他出版商和发行商又靠什么来维持生存和发展呢?在中小学教材出版发行管理体制暂时无法突破的情况下,出版环节和发行环节都将目光转向了中小学教辅。中小学教辅可粗略分为三类。第一类姑且称之为计划发行类教辅。长期以来各地教…  相似文献   

18.
吕心鹏 《出版经济》2005,(12):29-29
教辅图书在教育版块中占着举足轻重的位置,也是图书市场竞争最为惨烈的领域.全国众多的出版社,不管与教育沾不沾边,纷纷向教辅领域进军.民营书业凭借灵活的机制,在教辅图书领域迅速成长壮大,在目前的教辅图书市场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  相似文献   

19.
对建立优质教辅评估指标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作为中国图书出版市场中最大的一块蛋糕,教辅图书出版一直受到各地出版者的重点关注,据不完全统计,教辅市场每年的产值有100多亿元.但目前教辅的编写和出版质量参差不齐,市场竞争多有失范.因此规范教辅的编写和出版关系到中国出版业的健康发展,关系到中国2亿多中小学学生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教育大计.编写并出版优质教辅需要一个指标去衡量.然而,我国现在还没有一个优质教辅的评估指标体系.本文基于这个目的,对优质教辅的概念、评估指标制订原则、指标的构建与运用做了建设性探讨.  相似文献   

20.
图书市场步入商标竞争时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前,一则中央电视台黄金时段的广告,使一套由北京大学出版社、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和策划人胡东华共同推出的“胡东华系列文教图书”备受业内外人士关注。 据悉,这套在国家工商管理总局注册的“胡东华系列文教图书”,是我国第一个以文教图书注册的图书品牌商标。该图书内容涉及研究生入学考试辅导、大学英语教辅、中小学计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