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孙艳梅  郭敏  方梦然 《科研管理》2019,40(12):144-154
基于2007-2014年中国上市公司的创新投资数据,从崩盘风险的视角,本文研究了企业风险承担行为对金融市场的影响及其机制。实证结果表明:实体经济的风险承担行为对资本市场的崩盘风险有正向作用,并因投资类型的不同存在差异;企业创新性投资活动能够缓解信息不对称和代理冲突,降低企业风险承担与股价崩盘风险的正向关系,而一般性资本支出则影响有限;代理成本过高和低流动性的公司中,创新性投资活动的作用更为明显。最后,本文对促进企业创新性活动和维护市场稳定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权小锋  尹洪英 《科研管理》2017,38(12):89-98
本文基于倾向配对PSM方法,切入风险考察的创新视角,系统分析了风险投资持股及其属性特征对被投资企业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效应及其机理。研究发现:风险投资持股显著降低了被投资企业的股价崩盘风险。其次,风险投资的控制属性会强化风险投资持股与被投资企业股价崩盘风险之间的负向关系;而联合属性会弱化风险投资持股与被投资企业股价崩盘风险之间的负向关系。最后通过机理分析发现,风险投资持股通过抑制股价崩盘风险的内因(管理层信息披露操纵倾向)而非外因(信息不透明度)对股价崩盘风险产生了显著的抑制作用。总体而言,本文证实了风险投资持股符合"监督"而非"逐名"的推测。  相似文献   

3.
张丹妮  周泽将 《科研管理》2021,42(5):94-101
本文利用2008-2016年A股上市公司样本,从信息不对称角度探讨企业商誉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通过理论和实证分析,我们发现,企业商誉价值越高,企业所承担的股价崩盘风险越大;进一步研究发现,对于商誉计提减值准备的企业,商誉对企业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相对较弱;地区市场化水平越高,商誉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越大。以上结果为商誉对资本市场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提供了经验证据,也为企业商誉价值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以2007-2017年中国民营制造业企业为研究对象,本研究着重探究了分析师期望落差与企业研发支出之间的逻辑关系. 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分析师期望落差所引致的绩效压力将驱使管理者削减研发支出,即分析师期望落差对企业研发支出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第二,随着CEO权力的提高,分析师期望落差对企业研发支出的负向影响将增强;第三,随着董事会监督与分析师关注度的提高,CEO权力对分析师期望落差与企业研发支出之间负向关系的增强效应将被削弱. 本研究拓展了文献对资本市场如何影响企业研发决策的理解,同时也丰富了公司治理方面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5.
企业的研发活动与股票市场的互动关系,一直都是学术界研究的重要话题。采用2007-2017年中国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的数据,实证研究了研发投入与股价崩盘风险之间的关系与作用机制,结论表明:(1)上市公司的研发投入显著增加了下期的股价崩盘风险,且研发投入的崩盘效应仅存在于过度研发的上市公司。(2)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会显著抑制研发投入与股价崩盘风险之间的正相关,而管理层持股比例并未影响研发投入的崩盘效应,可见大股东监督机制有效,而管理层激励机制失效。(3)上市公司的研发投入通过现金持有和避税两种渠道影响股价崩盘风险,且研发投入的崩盘效应仅在聘请非四大、现金持有量较低以及非高新技术的上市公司中显著。结论拓展了股价崩盘风险的相关研究,丰富了研发投入经济后果的相关文献,也为上市公司的日常经营和防范研发投入引起的相关风险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朱丹  潘攀 《中国软科学》2022,(3):173-182
在不确定性因素日益增加形势下,银行作为最重要金融机构,其风险承担行为将直接影响企业投资效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和系统性金融风险.采用上市公司季度数据,同时从表内和表外分析了银行风险承担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还探讨了经济不确定性下银行风险承担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无论银行是提高表内风险承担水平,还是提高表外风...  相似文献   

7.
风险投资中的代理问题、风险分担与制度安排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张帏  姜彦福  陈耀刚 《科研管理》2002,23(1):122-127
信息不对称使得风险投资面临严重的代理问题,代理问题与风险企业(项目)的高不确定性又会导致风险投资的高失败率。恰当的制度安排能够降低代理成本和风险:一方面,风险投资家严格筛选高层管理团队,对他们采用强约束和适当的激励,并积极参与风险企业的管理,提供增值服务;另一方面,风险企业普遍采用全员持股这种组织激励方式。风险投资机制将监督、激励与风险分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大大缓解了风险投资中的代理问题。论文还对我国风险投资业的发展提出一些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实体企业“脱实向虚”的情况愈发严重,非金融企业金融化的现象普遍存在,企业金融化对企业风险承担水平是如何影响,对非金融企业应对风险以及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中以2011—2020年A股非金融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实证研究企业金融化对风险承担水平的影响以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企业金融化程度与风险承担水平呈正相关关系,其中,代理成本在企业金融化与风险承担水平中发挥了中介效应、融资约束在企业金融化与风险承担水平中发挥了遮掩效应。异质性分析表明:相较于紧缩的货币政策,企业金融化对风险承担水平的影响在宽松的货币政策环境下更加明显。非国有企业更容易过度金融化,导致对风险承担水平的影响更加显著。因此,非金融企业应当加强实体主业,合理进行金融配置,防范过度企业金融化有利于降低风险水平,保证企业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9.
税收激励对企业R&D投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税收激励政策从三个方面影响企业R&D投资:一是降低了企业R&D投资资本的使用成本,增加了企业R&D资金来源;二是降低了企业R&D投资风险,从而鼓励企业提高持有R&D资产的比例;三是提高了R&D人才的实际工资水平,降低了企业投资R&D人力资本的成本支出,从而提高了R&D人力资本的供给和需求。  相似文献   

10.
风险投资项目运行中的投资风险控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首先以投资者为主体,对风险投资运作过程中所面临的投资风险进行分类,包括产生于代理关系的代理风险与代理风险之外的投资项目本身的风险;然后提出了风险控制的措施:建立有效的经营激励约束机制以控制代理风险,制定风险应对计划,包括风险回避、风险转移、损失控制等三种策略,实施风险投资项目的管理控制。  相似文献   

11.
   厘清风险投资、企业风险承担和企业创新投资决策间的关系,对提升企业风险承担水平,增强企业创新积极性,促进我国创新创业事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构建企业家、风险投资与银行三方动态博弈模型,分析了风险投资对企业风险承担的作用机理,基于2007至2018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并运用“情景转换回归”方法对本文提出的假说进行了稳健性检验。研究表明:风险投资能够促进企业风险承担;高持股比例、联合投资、高声誉风险投资对企业风险承担的激励作用更为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提升企业治理能力,减轻企业融资约束是风险投资影响企业风险承担的重要渠道。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的提升将刺激企业研发和技术并购,企业风险承担在风险投资与企业创新投资决策间发挥着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2.
胡永平 《科研管理》2022,43(3):117-124
   以2009—2014年创业板上市公司首次公开募股(initial public offering,IPO)前后3年数据为样本,构建双重差分模型,实证研究了IPO对企业创新投资的影响和不同融资依赖企业IPO创新影响的差异及其原因。实证结果表明:IPO后企业创新投资显著下降,且外部融资依赖企业IPO后创新投资下降幅度显著大于内部融资依赖企业,因为外部融资依赖企业风险投资参与比例和持股比例较高,IPO后风险投资对企业创新的负影响显著,体现了IPO后企业高管和投资者在市场短期盈利压力的“短视”行为。这为科创板市场弱化短期盈利的监管以强化企业持续创新的动力提供了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3.
程新生  郑海埃  程昱 《科研管理》2006,41(1):161-173
本文以创业板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资本市场对企业创新相关信息披露的反应及分析师跟踪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企业创新信息披露能增强投资者的价值认同,分析师跟踪有助于提升市场效率,但有作用条件。具体表现在:分析师跟踪能加强投资者对创新优势信息的认知,但在创新内容信息披露方面只有明星分析师才传递了增量信息,并受投资者信息解读能力的影响。结论表明我国证券分析师是有市场影响力的,但大多数分析师的深度信息挖掘和解读能力有待加强。本文研究拓展了信息披露影响市场效率的途径,增补了分析师作用的经验证据,对企业信息披露决策和资本市场分析师角色识别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实证分析了投资者情绪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无论是市场层面还是公司层面,投资者情绪及其波动性的增加会显著加剧股价的崩盘风险;进一步,投资者情绪通过影响股价同步性,进而对股价崩盘风险产生影响,主要表现为市场层面投资者情绪会显著增加股价同步性,而公司层面投资者情绪的影响并不明显;区分投资者类型后发现,在一定情绪环境下,机构投资者交易行为对股价崩盘风险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5.
张信东  薛海燕 《科研管理》2021,42(2):161-170
以2013年—2017年新三板创新层企业和创业板上市公司为样本,利用面板回归模型和处置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服务中小创新创业企业的两个资本市场中企业创新投资的差异,并运用中介效应模型分别从企业内部“管理者短视”和外部“股票流动性”视角探究了影响该差异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新三板创新层企业的创新投资活动显著高于创业板公司;新三板企业低管理者短视在其中发挥了中介促进作用,而新三板的低流动性具有遮蔽抑制效应。本研究为全面判断与评估创业板和新三板企业的创新活动提供了新证据,对深化多层次资本市场改革和促进企业创新具有一定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董竹  张欣 《科研管理》2022,43(7):181-188
本文使用2007-2017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研究了分析师乐观偏差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并进一步考察分析师面临的“利益冲突”和企业的信息透明度在其中发挥的作用。研究发现:(1)分析师乐观偏差与企业研发投入之间显著负相关,表明分析师的乐观偏差会抑制企业的研发投入;(2)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企业存在再融资行为,分析师乐观偏差与企业研发投入之间的负向关系就越为显著,说明“利益冲突”会加剧两者的关系;(3)企业信息透明度的提高能够缓解分析师乐观偏差对企业研发投入的负面影响。本文的研究对于全面认识分析师在企业创新活动中的影响,以及如何充分发挥分析师作为资本市场信息中介角色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现代企业中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信息不对称以及监控成本的存在,使经理人具有将资源投入到非盈利项目的能力;同时,经理人的报酬通常与企业规模正相关;经理人有能力也有动机将企业资金投入到能够给自己带来私人收益的非盈利项目,从而导致企业投资决策的扭曲。此外,企业经理人在决策中经常表现出与最优决策相偏离的心理特征,如过度自信、嫉妒心理、风险规避、框架依赖、锚定效应等,都会影响企业的投资决策。本文基于代理理论和行为公司金融理论双重融合视角分析企业投资决策扭曲的机理,为我国投融资体制改革、经济政策选择、企业投资效率的提高提供理论基础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