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张亚京  迟国泰 《科研管理》2019,40(11):46-56
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是指衡量一个地区经济、民生和生态等多方面间的协调状态。本文从经济发展、社会民生、科技进步、资源环境这4个准则方面建立了包含36个指标的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本文通过集对分析方法,将不同单一评价方法对最好评价排序的同一度和最坏评价排序的对立度结合起来,得到最终的统一城市评价结果,解决变异系数赋权、离差法赋权等不同评价方法排序不一致的问题。本文以我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为实证样本,实证结果表明:中国副省级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南方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明显优于东北地区和中西部地区,沿海城市较内陆城市排名靠前。其中,深圳、广州、杭州经济社会发展综合排名位于前三,沈阳、长春为于末二位。  相似文献   

2.
科技创新评价是对科技创新涉及的科技主体、科技投入与产出等的评价,对指导地区科技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集对分析方法,对熵权法、均方差法、变异系数三种客观评价方法,以及AHP方法、G1法、G2法三种主观评价方法的结果进行综合,得到15个副省级城市的最终科技创新排序结果。本文的特色与创新一是通过比较各副省级城市属于各名次的程度、即平均同一度,确定各城市的科技创新综合排序,解决了主观评价方法和客观评价方法等单一评价方法得到排序结果不一致的问题,使最终的排序结果既能兼顾主观偏好、又能反映数据客观规律。二是通过事前Kendall检验和事后Spearman一致性检验,检验单一评价方法所得结果之间的相似性,以及综合评价结果与单一评价方法结果的相似性,保证了最终的综合评价结果的一致性,改变了现有综合评价方法对多个单一评价方法简单组合、而不进行检验的不足。三是实证结果表明,我国15个副省级城市的科技发展状况差异较大,深圳、广州、杭州的综合科技创新情况较好,哈尔滨、西安、大连的科技创新情况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3.
根据产业集群内涵,构建了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产业集群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评价值最小差距最大化组合赋权方法计算多种权重的组合权重,并对我国五个典型集群的发展状况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不同产业集群发展差距较大,根据实证结果提取了产业集群的重要影响因素.通过最小差距最大化组合赋权模型,消除了不同赋权方法下评价排序不一致问题,并最大程度地区分了评价结果之间的差距.  相似文献   

4.
级差最大化组合赋权的人的全面发展评价模型及实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构建了人的全面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级差最大化方法计算多种权重的组合权重,并对我国典型的14个省级行政区人的全面发展进行实证分析.级差最大化组合赋权模型最大程度的区分了各评价对象之间的差距,同时避免了在不同的赋权方法下评价排序不一致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18城市2004年科技竞争力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参照国家有关科技竞争力评价指标,通过主成分提取,对国内18个副省级及中心城市进行了2004年科技竞争力评价研究.通过对城市综合竞争力进行排序,结合各城市相关指标的先进性剖析,为提高城市科技竞争力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城市科技竞争力的基本概念及内涵,遵循科学性、均衡性、可操作性、规范化原则,构建了中国副省级城市科技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城市综合竞争力进行排序,结合各城市科技竞争力增长指数测算分析,对我国15个副省级城市2006—2010年科技竞争力的动态变化进行评价研究,并结合科技竞争力与经济竞争力的协调性分析,为提升科技竞争力、加强科技对经济转型升级的支撑作用,进一步推动创新型城市建设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7.
李刚  周立斌  曹宏举 《科技与管理》2010,12(3):12-15,19
根据科学发展观内涵,从科技投入、产出,科技对经济、社会的影响4个方面建立了科技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理想排序的群组G2方法来确定指标权重,建立了基于理想排序群组G2赋权的科技评价模型,最后对我国的科技发展水平进行了实证研究,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鄱阳湖地区城市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何宜庆  翁异静 《资源科学》2012,34(3):502-509
在鄱阳湖地区城市化和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资源环境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越来越凸显。本文基于这种背景,构建了鄱阳湖地区城市资源环境质量及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赋权法和模糊隶属度函数法,对2007年,2008年,2009年这3年鄱阳湖地区6个城市(南昌、景德镇、九江、新余、鹰潭、抚州)的资源环境质量和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给出资源环境和城市经济发展的协调度与协调发展度的计算模型,并划分出协调发展类型,对协调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鄱阳湖地区6个城市资源环境质量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协调性存在较大差别,南昌属于良好协调发展类资源滞后型,新余属于勉强协调发展类资源滞后型,景德镇属于勉强协调发展类经济滞后型,九江属于勉强协调发展类经济滞后型,鹰潭和抚州都属于中度失调衰退类经济受损型。  相似文献   

9.
本文参照国家有关科技竞争力评价指标,通过主成分提取,对国内18个副省级及中心城市进行2005年科技竞争力评价研究.通过对城市综合竞争力进行排序,结合各城市相关指标的先进性剖析,匀提升城市科技竞争力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以城市科技数据为依据,构建了副省级城市科技竞争力评价模型和指标体系,并通过采用AHP-变异系数法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我国副省级城市科技竞争力已进入四层分化的非均衡发展阶段,呈现出科技投入、科技产出、科技服务和科技环境异步非均衡发展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1.
科技人才作为科技资源的基础,对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起着关键作用。如何吸引优秀的科技人才来满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已经成为各个国家和地区发展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更加全面、科学地衡量城市的人才吸引力水平,本文收集了2012年至2016年间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及苏州六个城市的宏观经济数据,并在此基础上对各地区人才吸引力的内部和外部环境进行了系统分析,构建了包含有人才流动吸引力、人才发展吸引力2个一级指标,经济发展水平、自然环境、生活环境等12个二级指标,以及GDP总量、人均GDP、GDP增长率等46个三级指标组成的人才吸引力指标体系及相关的评价模型,并且重点结合深圳市人才吸引工作的相关措施,对该市的人才吸引力水平进行了量化评价。同时,针对深圳市的具体情况,本文将其与广州、杭州等同类城市的人才吸引力优势与不足进行了深入分析比较,提出了提升该市人才吸引力水平的相关措施,并综合给出了其他城市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2.
叶晓倩  陈伟 《科学学研究》2019,37(8):1375-1384
基于舒适物理论,从自然生态环境、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生活环境、公共服务水平、科教创新环境等方面构建了5个一级指标和49个二级指标组成的城市对科技创新人才的综合吸引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和聚类分析法,对中国33个主要城市的综合吸引力进行了评价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北上广深等城市综合吸引力明显高于中西部城市,但各城市在不同维度的得分存在较大差异,具有不同的优势组合。各城市应结合自身特点与区位条件,有针对性的出台相应政策以吸引科技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13.
基于全球城市科技创新竞争力指标体系和1006个50万人以上城市样本数据,利用统计分析、地理探测器等方法深入分析中国城市科技创新竞争力的总体特征和驱动因素,并与全球、美国、欧盟、巴西、印度、俄罗斯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如下结论:一是中国头部城市科技创新竞争力已经呈现突围态势,但整体处于全球中等偏下水平;二是中国城市科技创新竞争力的空间分异程度基本与全球平均水平持平,首位度高于美国、欧盟;三是全球联系、社会包容、经济活力、环境韧性是影响中国城市科技创新竞争力的主导因素;四是在提升中国城市科技创新竞争力方面,经济活力和社会包容之间的相互促进作用相对最强,而经济活力和环境韧性相对最弱。  相似文献   

14.
选取2008~2017年19个副省级以上城市的经济数据和前置一年的高校科技创新数据,运用熵值法测算城市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并采用面板模型实证考察高校科技创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19个城市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与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均有提升,但提升的程度存在分化;高校科技创新对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尤其是高校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是重要的正向影响因素;5个计划单列市的高校科技创新对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与其他城市相比存在明显差异。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了加强高校科技创新投入水平、重视高校科技项目成果的转化与应用、差异化地发挥高校科技创新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基于2005-2018年专利授权数据,构建科技创新评价指标,使用空间分析方法和空间计量模型探讨黄河流域科技创新时空格局及其经济效应.研究发现:(1)黄河流域科技创新规模、质量、活力和综合水平呈不断提升趋势,不同城市间科技创新水平差异较大,全局Moran's Ⅰ呈现先增大够降低的倒"U"型特征;(2)科技创新综合水平呈现...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选取《中国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报告》的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及39项三级指标作为研究对象,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对39项指标采用增速法进行滚动预测,并测算出31个省(市、区)2030年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结合中国区域发展战略演化、区域创新格局及区域科技力量空间布局等,对未来十年中国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趋势演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至2030年,中国科技创新区域进一步集聚,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将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一纵一横”两大创新带的廊道效应逐渐突显,成为区域创新集聚区;中国科技创新重心不断向南转移,区域间科技创新发展依旧不平衡,而城市群协同创新将成为区域科技创新的重要方式,科技创新发展逐步进入“超越行政区划”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17.
在广东省域范围内,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发现广东各个经济特区存在显著空间溢出效应,经济特区创新指数增长1%,将带动广东其他非经济特区创新指数增长1.02%.最后从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科研管理制度改革、研发经费投入和国际科技合作四方面提出推动经济特区技术创新发展的政策路径.  相似文献   

18.
研究运用历史-地理唯物主义时空修复理论、演化经济地理理论,从时间修复、空间修复两个视角由宏、中、微观三个维度对中心城市科技创新与城市群产业高级化及多样化的关系展开理论构建及分析。在此基础上,研究通过双向固定效应非线性模型考察中心城市科技创新与城市群产业高级化及多样化的U型关系,进一步创新性的使用历史维度工具变量(中国历史官员量化数据、中国古代城市城墙数据)对中心城市科技创新展开内生性检验识别,再运用门槛效应、调节效应模型对中心城市科技创新的结构变化点作用机制进行探寻。研究发现:第一,中心城市科技创新对城市群产业高级化与多样化发展呈现U型作用,说明中心城市科技创新对城市群的产业升级高级化与产业多样化发展起到先抑制再推动的作用关系,当中心城市科技创新发展专利申请数量超过11 442项,会对城市群产业高级化及多样化发展起到促进作用。第二,中心城市科技创新对城市群产业高级化及多样化的影响受到科学支出水平的约束限制,科学支出水平的提升能够进一步扩大中心城市科技创新对城市群产业高级化与多样化的边际作用效果。  相似文献   

19.
在国内国际双循环和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型,良好的科技创新可以推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文章以福厦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例,选取了2016-2020年自创区内各地市级区域统计数据,在熵值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法的基础上,构建城市群型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科技创新耦合协调模型并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得出以下结论:从科技创新发展水平看,自创区的科技创新发展综合水平整体呈增长趋势,但城市间差异显著;从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看,各地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距;从时间趋势看,自创区科技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度总体呈现缓慢增长趋势;从空间格局看,耦合协调度在各地市间有所差距,厦门耦合协调度略高于福州,而泉州耦合协调度相对较低;创新发展与协调发展的关联性最强,福州的科技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各子系统的关联性最高。最后,基于研究结论,提出针对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加强科技创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