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唐旭芬 《文教资料》2010,(4):161-162
关注学生的心理.构建绿色的语文课堂,已成为中学语文教师研究的又一新课题。什么样的课堂才是绿色的课堂呢?其应该是一种能点燃学生心灵火花,使语文课堂生机盎然的理想课堂。这种理想中的课堂应为“绿色课堂”。其旨在为学生提供一个温馨、和谐的人文环境,倾注诚挚纯朴的人文关怀,让语文课堂真正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绿地。本文作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从关爱学生、赏识学生、平等互动三个方面来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2.
"绿色教育"就是尊重教育规律,尊重生命价值,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开发生命潜能,促进人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构建绿色课堂就是构建一种和谐的、有实效的课堂,让学生在学习中彰显个性,获得发展。  相似文献   

3.
道德课堂,是新课程背景下的一种高品质的课堂形态,是以学生为主体,呈现尊重、关爱、民主、和谐学习生态的课堂,是一种德性化、人性化、生命化的课堂。道德课堂要求教师把课堂还给学生,还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还学生学习的主动权。构建道德课堂,就是提升师生生命质量,让师生在课堂生活中真正享受到幸福和快乐,获得更丰硕的成果。构建道德课堂,也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努力达到的目标和境界。  相似文献   

4.
留守儿童生命成长中有许多缺憾,为了让留守儿童能像其他儿童一样"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江苏省盐城市新河实验小学成立了各级各类组织,构建了全方位的爱心网络;为留守儿童配置了专用活动室,打造爱心阵地;开设生命教育课程,倾注更多的关爱;带留守儿童走进自然、走进社会,让他们体验生命成长的快乐。  相似文献   

5.
董丽玲 《考试周刊》2013,(9):177-178
<正>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关注每一个学生。因而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理应关注"人"的发展,善待生命的自主性、理解生命的生成性、尊重生命的独特性、发掘生命的创造性,理应让孩子们的兴趣和向往、生活和理想、生命和创造都在生机勃勃的课堂环境中焕发出来。这样的课堂实质上就是生命化课堂,生命化课堂正是以促进学生生命多方面发展、课堂教学具有生命教育理念、教师关爱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和提升学生生命价值的一种新型教育理念。在这一方面生命化课堂  相似文献   

6.
杨敏芬 《考试周刊》2013,(95):73-73
<正>绿色,充满着生命希望的颜色;绿色,象征着生机、繁茂和永恒;绿色,意味着气息的清新自然,呼唤着充满绿色的课堂。绿色的课堂,或许有些小小的遗憾、种种的不完美,但那是最真实的状态,最纯朴的、最具有原始韵味的,是一种天然的、环保的、不经刻意雕琢的课堂。华东师大课程研究中心吴刚平教授说:"真实的教学情景是具体的、动态生成的和不确定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才能呈现出来,不是为了观赏。"绿色课堂应该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展现给学生真实的学习过程,让每个学生都有所发展;绿  相似文献   

7.
赵敏 《教育》2011,(34):51
高效课堂是有效课堂的最高境界,关注的是学生在课堂上学到了什么,突出学生作为课堂主人的主体地位,学生是课堂舞台的主角,只有让学生"动"起来,课堂才具有生命活力。构建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学生接受教师教育的前提,教师对学生的关爱,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是任何媒介都无法替代的。"亲其师则信其道",学生只有喜欢历史学科老师,才会对历史这一学科产  相似文献   

8.
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本文从"有生命"的数学、"生活化"的数学等层面进行探究实践,得出:只有构建这种层面的教学课堂,我们才能够真正让数学课堂活起来,才能够真正让学生和教师都能体验到一种生命的尊严、生命的欢乐,才能使我们真切感受到生生不息的生命活力的涌动.  相似文献   

9.
"绿色"原本就是天然的颜色,它象征着希望,象征着生命。"绿色教育"是一种充满真善美而摒弃假恶丑的教育,一种讲求实效且教书育人的教育,一种让学生自主学习并快乐学习的教育!构建绿色课堂就是构建一种"和谐的有效率的有生命力的"而且能体现学科特点的"本色课堂"。一、创和谐的"绿色氛围"数学课堂要体现人文性的特点,创设情境,营造宽松、和谐的气氛是必要的。因为只有在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师生之间才能形成互动、交流的对话平台。也只有教师的作风民主,在课堂中能体现人性关怀,学生才会轻松愉快、活泼热情,发挥想象力,以最佳状态进入到数学学习中来。如,在一节教学生"写数"的课上,我们的教师没有按通常的方法让学生机械地描红或一笔一画地照老师演示临写,而是让学生当小老师指导她写数。当教师写完"5"这个数让学生评价时,学生大声地说:"不好!"她没有表现出丝毫不快,随即请教学生哪里不好。学生天真而又直率地提出了各种意见。有的说:"老师将横笔写长了。"有的说:"老师写下面的竖弯时,转弯的地方不圆"……她虚心地接受了学生  相似文献   

10.
<正>作为一名有20年教龄的教师,我觉得给学生幸福、快乐的课堂生活是非常重要的。为学生构建快乐的课堂生活,教师需要具备如下素质:一、爱心爱心是一名教师必备的素质。我们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这就要求我们对学生真诚相待,用师爱去温暖他们的心,让他们在愉快的情感体验中接受教育。正是缘于爱心,在课堂上学生不会回答问题或答错时,我从来不批评  相似文献   

11.
<正>教好农村小学英语,不仅要转变观念,还要研究教法、更新教法。只有运用好的教学方法才能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一、让"三心"和"微笑"进课堂"三心"即爱心、关心、信心。教师要对每一个农村学生有爱心,关爱每一个农村学生,千万不要放弃他们,更不能因基础差等原因而歧视他们,要一视同仁,而且要带着信心和微笑走进课堂。对自己的教学要有信心,对学生的学习更要有信心,让学生有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为活跃课堂气氛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2.
<正>江苏省宜兴市红塔小学融铸地域特点,依据学校实际,切合学生状况,坚持走适合自己的学校文化发展之路,用心探索,着意行动,"关爱教育"风生水起,引人注目。学校确立"用爱滋润成长"的办学理念,采取"落实于课堂,体现于行动"的实施策略,"事事关心"让关爱教育落地生根。"关爱教育十八条"形成制度,"关爱教育六点六会"明确目标,"四个带进""六个让"的教学原则使得关爱在课堂得以真切体现。"今天我当家""我是环保小卫士"等系列活动,让学生增强感受,丰富体验。"父亲节""母亲节""助残节"等多样的节日文化,让学生浸润其中,获得滋养。"爱心家园"融心理  相似文献   

13.
教育是培育生命的事业。语文教学要关爱语文生命,重塑新课堂,大胆冲破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樊篱,为学生的生命奠基,为培养创新人才奠基。让我们的语文课堂焕发生命之绿色!现在,我们很有必要重新认识一下新理念下的语文课堂。  相似文献   

14.
"生命化课堂"是我们教师追求的一种至美的课堂教学境界,是以学生的生命为教育的基点,激发学生的生命活力,实现学生生命价值的课堂。构建"生命化课堂",教师必须更新教学观念,树立生命教育的课堂理念,尊重每个生命个体的需求,注重每个生命个体的发展,以自主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在充分预设的基础上,根据学情,智慧生成。这样才能让学生获得健康的发展,使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让课堂教学真正奏响生命的欢歌。  相似文献   

15.
爱,是人世间最温暖的字眼;爱心,是人最可贵的品质;爱心素养,则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应有之意.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中,处于首位的就是人文底蕴.人文底蕴包括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等基本要点.要真正提升学生的人文底蕴,就必须以爱心素养为支撑.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在课堂上渗透爱的教育,让学生感知、感受和感悟爱,激发学生爱的情感,提升学生爱的品质,提高学生的爱心素养,让学生在爱的滋润下快乐学习、健康成长,让浓浓的爱意在课堂上尽情流淌,营造浓情课堂,是教师应该追求的教学境界.下面以我校管秀兰老师所执教的"我们受法律特殊保护"一课为例,谈谈怎样营造浓情课堂,提高学生的爱心素养.  相似文献   

16.
徐丽洁 《小学生》2013,(12):8-8
由于教师风格不同,课如人面,千姿百态,各有特色;由于教学内容不同,所教学生年龄不同,课更如云朵,千变万化,没有定律。但不管什么内容、什么形式的课,都必须是符合"绿色"思想的课,是一种"有人"的课堂环境,要以学生为本位,在流程设置、过程组织、目标定位中充分考虑学生,力求与学生互通互融,力求彰显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力求让每一位学生得到发展。一、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绿色象征生命,绿色的课堂呼唤尊重学生的生命个体。一个班的学生就像  相似文献   

17.
所谓"绿色课堂",是一种强调以生为本、追求生态和谐的教育。"绿色课堂"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教育艺术。本文从激起学生兴趣、注重交流合作、恰当使用游戏、化抽象为形象等方面对如何打造绿色课堂进行了探索,力求在课堂中激发生命的活力,让学习充满欢乐,使学生体验心灵的愉悦,领悟教育的真谛。新课程背景下,我们应高扬"绿色课堂"的旗帜,通过设计富有活力的学习活动,采取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学习形式,创设自信和相互尊重的学习氛围,营造自由的发展空间,激发学  相似文献   

18.
中职语文教学呼唤绿色课堂。绿色课堂秉承"以生为本"的教学原则,能给学生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平台,促进优质高效课堂的构建。绿色课堂崇尚自然和谐、民主互动、充满人文关怀的教育理念。构建绿色课堂,一是要让它成为师生和谐交流,实现学生自由、主动、健康发展的乐园;二让它成为师生生成互动、放飞学生个性的沃土;三要让学生美读,走进文本,与作者进行心灵的交流,理解文本蕴含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9.
“绿色课堂”已成为21世纪课堂教学的核心追求和理念境界。绿色乃生命本色,绿色显现出生机盎然、生气勃勃的生命状态;“绿色课堂”以“教育生命性”为指导思想,认为课堂教学是师生生命价值的体现,她反对污染学生的情感、控制学生的身心、窒息学生的灵性、羁绊学生的创新,“绿色课堂”以创建自由、本真的环境为目标,让学生抛却固有的框框,从最真实的环境中接受最丰富的生活启示。  相似文献   

20.
<正>"生命课堂"是在以人为本思想指导下,追求以人的发展为根本目的的一种教育理念,其最真切的意义和最本质的使命就是充分地唤醒生命意识、开发生命潜能,让每名学生自由、充分、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生命课堂"评价就是在这一理念引领之下,依据教学目标对"生命课堂"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并为深化"生命课堂"改革决策服务的活动,是对"生命课堂"现实的和潜在的价值做出判断的过程。"生命课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