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闻价值观念与新闻价值创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闻传播“传播什么 ,怎样传播 ,为谁传播” ,都会受到新闻价值观念的深刻影响。新闻价值观念决定着新闻价值创造活动的主导方向 ,决定着新闻传播的目标追求和理想境界 ,新闻价值观念也是新闻主体用来选择和衡量新闻价值客体的标准 ,是新闻主体新闻活动的重要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2.
冯乔  赵淑清 《记者摇篮》2004,(10):52-52
对于新闻宣传,一直存在一种错误观点,认为新闻与宣传是两码事,新闻的基本职能是传播信息,而宣传则主要是主体向客体灌输自己的主张。因而二者要“分家”。还有人提出,新闻报道要淡化政治,淡化宣传,多写不带宣传味的可读性强的所谓纯新闻。的确.新闻事业的特性是传播新闻,但传播什么,为谁传播,怎样传播。却具有鲜明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有的同志认为,以“档案关系价值论”为理论基础的档案价值鉴定,始终也难以跳出“主体需求决定论”──我说档案有价值它就有价值,我说档案无价值它就无价值的主观武断的泥沼,从而使档案鉴定失去客观标准,可以因人而异地随便取舍。笔者以为,这种观点是值得商榷的。价值关系不是认识关系.而是一种客观的社会关系,这是因为价值关系本身就是实践关系。实践的目的、过程和结果,都是在创造价值以满足主体的需要。所以价值关系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其结果是主客体的一致.即客体满足了主体的需要;而认识关系,是主观与客观的关系,其结果…  相似文献   

4.
依据新闻传播的实际展开过程,可以将新闻价值活动一分为二:传播主体的价值创造过程和接受主体的价值实现过程,与此相对应,我们把发生在价值创造阶段的新闻价值评价界定为“传播主体的评价”,亦可按照新闻评价发生的先后称之为“前评价”;而把新闻价值实现阶段的评价界定为“接受主体的评价”,亦可按照新闻评价发生的先后称之为“后评价”。一、前评价———传播主体的新闻评价传播主体的新闻评价,是指传播主体根据一定评价标准衡量一定客体有无传播价值和传播价值大小的活动,一般情况下,其中的核心工作是用新闻评价标准衡量一定客…  相似文献   

5.
媒体新闻策划与企业新闻策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庆  尹应芬 《新闻前哨》2003,(10):29-30
一、媒体新闻策划和企业新闻策划的对比分析 在讨论企业新闻策划之前,有必要来看一看理论界对媒体新闻策划的界定以及对其出现的原因分析。“狭义上的新闻策划,即新闻业务中的战役策划,也就是指新闻传播工作者在一定时期内,为了达到某种传播效果,对具体的新闻事实的报道的设计与规划”。①不难看出,媒体新闻策划的主体是新闻从业人员(记者,编辑等人),客体是新闻传播活动,它所进行操作  相似文献   

6.
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性质,决定了它的价值取向的双重性——新闻价值和宣传价值,即新闻的传播信息功能和新闻的导向作用。对于这一点,新闻、理论界基本趋于共识。新闻的价值取向,无论从信息传播,还是宣传效果来讲,并不完全取决于媒介主体,而是与受众客体的广泛性密切相关。这一点许多人并没有认识或重视起来。一篇稿件的新闻价值,是由群众对新闻所反映的客观事实共同关心的程度来决  相似文献   

7.
陈邵桂 《新闻界》2007,(1):122-122,90
主体是在不断认识客体的过程中发现客体的,没有发现不可能深刻地认识客体。新闻是主体认识客体并有所发现的成果,因此,新闻写作教学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发现力。  相似文献   

8.
没有发现就没有新闻新闻界有句“口头禅”:“没有事实便没有新闻。”因为客观事实并不能自己摇身一变而成为传播媒体的报道,如果没有人去发现,无论具有多大新闻价值的客观事实也永远成不了新闻。世界上的哪些客观事实什么时候能够得以传播,取决于新闻工作者的发现。由此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发现是客观事实转化为新闻报道的关键。新闻发现是一个有机的系统,贯穿于新闻产生的全过程,体现在采写实践的多个环节,有报道思路、主题、事实、角度、线索、“文眼”和表现方式等等大小不一、层次不同的多种表现形式。思路发现:是指对某个新闻事实的主题…  相似文献   

9.
新闻报道是记对客观社会生活的反映,它是人的认识活动的产物,是人的主体尺度和客体尺度共同作用的结果。也就是说,每条新闻都不可能是“纯客观”的。具有“主观性”的人的思维在反映具有客体性的存在时,总是会表现出某些不属于对象本身特征的特殊形式和特点。因此,我们认为,新闻是有倾向性的。  相似文献   

10.
2001年6月15至17日 ,“新世纪首届新闻策划学术研讨会”在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召开。这次会议是由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主办的。1.关于新闻策划的界定什么是“新闻策划” ?“新闻策划”这个提法本身是否准确 ?这些问题引起了与会者的极大兴趣。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导师蔡雯教授认为 ,新闻策划这一概念不甚明确 ,有必要修正和重新界定 ,应把研究对象确定为“新闻媒介策划”。由于新闻传播是各类新闻媒介运作的主体业务 ,研究媒介策划行为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研究媒介对于新闻传播活动的策划和组织。南昌大学郑智斌副…  相似文献   

11.
数字技术深度嵌入的互联网新闻业涉及更多元的参与主体,新闻实践呈现日益显著的关系之维。新闻业多重关系的互构是新闻主体发挥能动性的结果,而作为情感产生基础、连接中介的新闻客体亦是其中的重要纽带。基于此,本文从物质性视角出发,重点考察了新闻客体在“党的二十大”这一重大主题报道创新中的作用。研究发现,新闻硬客体为新闻生产主体提供情感塑造、体验的空间场所,助推生产创新;新闻软客体为新闻生产主体借助内容创新实现情感的传递提供物质基础;软硬客体的交织使产品创新得以实现,从而产生情感共鸣;新闻意外客体影响不同主体间的情感连接程度。借助新闻客体,传统主流媒体实现了主题报道的创新,提高了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2.
(续上期 )(三 )电视传播艺术的界定电视本身融“非虚构”与“虚构”、“真”与“假”于一体 ,或融“新闻”与“艺术”、“信息”与“娱乐”为一体的独特性质 ,使得我们在对“电视传播艺术”进行界定之时 ,首先要同时考察电视所依托的两个系统———大众传媒系统与艺术系统。从大众传媒系统来看 ,报纸、杂志、广播、电影、电视等媒体各自都有其不同的传播方式、手段 ,也都各有其不同的传媒优势、局限 ,因而也都各自有其独特的传播艺术特征。从大众传媒系统各种传媒“传播艺术”的共性来看 ,都有传媒主体按照既定目标 ,对特定传播内容作“艺术…  相似文献   

13.
作为传播媒介的新闻,有它自身的构成要素。过去有“五要素”(人、时、地、事件、原因)之说,流行了几十年;如今又有“六要秦”(前述五要素再加一个“如何”)之议,亦有道理。仔细想来,两者说的都是关于新闻构成中有关事实方面的要素,而对于构成新闻的另一重要方面——观点要素,则很少提及,尚未进行必要的探讨。新闻学最早研究的成果之一,就是“新闻是客观事实构成的”这一理论的成立。它经过几十年的检验,至今仍被中外新闻界所推崇。但是,当人们在深入探索新闻事实是怎样进入传播渠道的全过程时,就会发现这个理论的不全面性。因为,任何新  相似文献   

14.
当前,新闻界存在着两种相互对立的新闻传播目的论。一种理论认为,新闻传播的目的是“说话”。另一种理论认为,新闻传播的目的是“报告事实”。他们都是单一新闻传播目的论者。作者认为,新闻传播的目的实际上是双重的;一是“报告事实”,即传播“新近发生的事实”;二是“说话”,即通过新闻传播记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们习惯于把新闻称为“宣传工具”、“宣传手段”,至今也常常把新闻与宣传混为一谈,叫作“新闻宣传”。改革开放以后,引进了传播学,开始把新闻视为“大众传播媒介”,又常常冠以新的称谓:“新闻传播”。宣传和传播不是同一概念,新闻宣传侧重于主体对客体的教育灌输作用,新闻传播则侧重于主体对客体的告知交流作用。那么,新闻到底是“宣传工具”还是“传播媒介”?新闻的主要功能究竟是“宣传群众”还是“传播信息”?新闻工作是“党的宣传工作”还是“大众传播工作”?对于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6.
黄挺  林骥 《军事记者》2002,(11):20-21
体验式报道是否值得提倡是前几年争论颇多的一个话题,褒扬者认为它生动活泼、贴近群众、可读性强,值得提倡;反对者认为它浮光掠影、浅尝辄止、甚至主客颠倒,不足为取。实际上,无论正反意见都没有认识到“体验”本身存在着不同的境界。体验作为新闻工作者的主体认识客体的一种方法,它受主体的经验、观念、知识结构、心理结构等影响,具有很强的主观性。记者要尽量避免认识的误差,减少主观性,就应该在“体验”的深度上下功夫,正如古语所言“涉浅水者见虾,其颇深者察鱼鳖,其尤深者观蛟龙“,体验也有三重境界,由浅入深,由易及难,…  相似文献   

17.
博览     
新闻五要素新说叶春华在《新闻写作》一书中认为:五个W不是新闻五要素,而只是“新闻要用事实说话”这一基本要求的具体化。他认为,新闻的要素也有五个,它们是: 具体性,“指的是新闻必须是具体的,它是客观事实的报道,是用事实来说话的。”真实性,“指的是这些具体事实必须是真实  相似文献   

18.
新闻价值是个内涵十分丰富的概念,它既指狭义的新闻价值,即客体具有能够消除人们认知不确定性的信息价值,同时,又指新闻客体的其他价值,即建立在新闻客体属性、功能基础之上的对主体的其他价值,诸如新闻的宣传价值、政治价值、舆论价值、知识价值、文化价值、经济价值、审美价值等。它们共同构成新闻价值完整的、多项的、多层次的系统,从而使我们能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对新闻价值进行研究,也为新闻传播活动从不同方面发现价值、创造价值、分享价值、实现价值增值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9.
针对真实乃新闻的生命,事实是新闻的本源的特征.认识“新闻策划”的本源二重性和策划者的两个方面.就可看出.“新闻策划”是正确反映新闻规律的必要手段。一、明确“新闻”与“策划”的含义.按新闻规律办事。“新闻”是什么?目前争议的焦点是各自的认识所站的ffJ度不同。有人认为新闻是一种文体,即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久的报道。有人认为新闻是一种事业,即新闻是报道或评述最新的重要事实以影响舆论的特殊手段;有人认为新闻是一件新奇的事.即新闻是一种新的重要事实;有人认为新闻是一种职业,即新闻机构从事业务工作的专业人员。…  相似文献   

20.
当今社会,传播媒介多种多样,信息无穷无尽,任何受众接受传播都是有选择的。这种选择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以新闻价值为标准的积极主动的选择。因此,在探讨新闻价值时,一定要对其受传因素作深入系统的研究。 一、受传的价值标准 马克思说:“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满足他们的需要的外界事物的关系中产生的。”(《马恩全集》第19卷406页)这告诉我们,在研究价值时,不仅要看到它的客体即外界物,还要看到它的主体即满足需要的人。就新闻传播而言,新闻产品的消费主体是受众,受众接收传播,就是对新闻产品的消费。对于新闻价值来说,既要研究作为客体的新闻事实,更要研究作为主体的受众,受众是新闻价值的真正主体和最后检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