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对中国植棉业和手工棉纺织业的起源问题,目前有二种看法:即宋末元初说和唐朝边疆说。笔认为,中国植棉与棉织业当起源于东汉时期,发展于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宋元,繁荣于明清:鸦片战争后,由于洋纱布的大量辅入,中国的手工棉织业趋向衰落。  相似文献   

2.
清末民初时期 ,华北兴起了河北高阳、宝坻、定县、山东潍县等手工棉织业经济区 ,它们的兴起既有为其它地区所具备的基本条件 ,如农业生产环境的恶劣 ,手工棉织业制约因素的解除等 ,也有一些其它地区所不具备的特殊因素 ,如技术因素 ,区域外市场的开拓 ,政府行为 ,社会倡导等等。近代华北乡村手织业经济区的兴起就是上述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清末民初期,华北兴起了河北高阳、宝坻、定县、山东潍县等手工棉织业经济区、它们的兴起既有为其它地区所具备的基本条件,如农业生产环境的恶劣,手工棉织业制约因素的解除等,也有一些其它地区所不具备的特殊因素。如技术因素,区域外市场的开拓,政府行为,社会倡导等等,近代华北乡村手织业经济区的兴起就是上述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棉织业普及发展是我国明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长期以来,国内外一些学者在明代经济史研究中,多侧重江南地区。关于北方地区,尤其是河南地区的棉织业,虽有涉足,但均为简略。日本学者西岛定生在论述我国明代棉织业状况时还指出:“在这种棉花主要产地的河南地区,还没有发现有织布的记载”。这一论断,是很值得商榷的。笔者拟就所见材料,对明代河南棉织业的状况,作以初步探讨,以期起到引玉之砖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一、中国电化教育发展的历史脉络 1922年是中国电化教育的开端。这一年,金陵大学农学院植棉专家郭仁风教授从美国引进幻灯机、电影放映机、手摇发电机、电影摄影机、手摇留声机等,用电化教育的手段推广植棉。郭仁风教授最早通过视听媒体进行教育教学,从而拉开了金陵大学发展电教事业的序幕。  相似文献   

6.
刘恒兆 《家教世界》2023,(34):21-22
<正>小时候,常听爷爷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我心里想着:共产党是谁?他怎么会这么神通广大?上学后,我知道了共产党是一个组织,它带领全中国人民艰苦奋斗,迎来了今天幸福美好的生活。“老梨膏”走了创新路我的老家在“酥梨之都”砀山,我的爷爷是一位农民,也是位老党员。听爷爷说,年轻时他就从父辈那里传承了手工制作梨膏和梨膏糖的技术。每到农闲时节,他就会把自己做的手工梨膏和梨膏糖拉到街上和集市上去卖。当然作为“家里人”的我更是没有少吃自家的手工梨膏糖。  相似文献   

7.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推广植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明清时代,陕西就有植棉的历史。清末民初,陕西的延长、延川、固临植棉不下八万亩,皮花产量在60万斤左右,可自给1/3。[1]及至20世纪二三十年代,由于旱灾和洋布的冲击,这里的植棉和家庭棉纺织业消失殆尽。抗日战争时期,随着陕甘宁边区政府的建立,植棉作为边区农业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使边区旧有的棉区得到恢复并使植棉区不断扩大。本文就边区推广植棉的问题作一论述。一、边区推广植棉的政策1939年,边区开始推广植棉。当时,由于国民党发动了第一次反共高潮,对边区进行经济封锁,边区外的棉纱、棉花和布匹进不来,这就要求边区…  相似文献   

8.
《当代学生》2012,(Z4):94-96
乌泥泾(黄道婆)手工棉纺织技艺包括捍、弹、纺、织等一系列手工棉纺织技术和工具,形成了最先进的手工棉纺织技术的工序,具有"衣被天下"的美誉。它直接影响了中国六百多年的棉纺织历史,是中国手工棉纺织技艺史上的一次重大革命,也是中国纺织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2006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9.
本文系本刊请作者根据读者对初高中中国历史课本内关於植棉问题的一些来函而编写的。  相似文献   

10.
传统手工技艺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也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随着中国政治经济的飞速发展,许许多多手工技艺并不能适应现代的市场规律,甚至逐渐走向灭亡。传统手工技艺能不能改变因循守旧的传承、发展和存续方式便成为重要问题。本文通过具体分析沈阳锔瓷手工技艺的传承现状,探索传统手工技艺如何在存续方式上适应社会经济从而达到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1.
棉花在中国历史悠久,棉纺织品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公元2世纪左右,棉花已经被引入我国新疆、云南、广东等边远地区,但是直到宋元之际它才开始向内地传播,它的许多优良纺织特性才得到人们的认可。兴起于西方的技术的社会形成理论内涵丰富,可以用来呈现宋代人口增长和元代统治者大力推广棉花对宋元之际棉花种植技术和纺纱技术的研究。希望可以推进对问题的进一步认识,提供一种分析的新思路。此外,宋元之际的主要棉花种植技术和纺纱技术的研究及实践对当今棉花、农业技术和农村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仍具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宋代的经济开发与社会转型考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代处于中国历史上重要的转型时期,是从传统向近代转变的初次启动,然而这次整体性转型最后却以失败告终。本文拟分三部分来描述和解释这个中国经济发展史上的课题。文章首先比较宋代与盛唐的经济实力,展示宋代在中国经济发展史中的地位;然后通过宋代工商社会的肇兴,原始工业化的启动、城镇化的扩展及海外贸易体系的兴盛来论述宋代已经具备了转变的基础;最后解释为什么中国从传统到近代转变的首次进程半途夭折,其中第二部分是文章重点。  相似文献   

13.
明代是纺织业空前发展的时代 ,表现在纺织品种的增加与纺织工艺、技术的进步。尤其是棉纺业的发展是明代的一个显著特征。明代墓葬中出土的大量纺织品也为我们研究明代纺织业发展状况提供了可靠的实物依据与资料。  相似文献   

14.
纵囚新论     
比较唐宋两代录囚制度和赦免制度 ,可知 :唐太宗贞观六年的录囚尚存理狱之意 ,还是不同于宋代类似纵囚的录囚的 ,太宗此举也不是为邀名 ;欧阳修《纵囚论》一文只是欲借太宗录囚之题来反对宋代的大赦而已  相似文献   

15.
元朝海禁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其海外政策同唐宋相比,更具有开放性。但元朝也曾出现过“禁商下海”的海禁,中国海禁自元朝开始,后被明清所继承和强化。海禁虽然对元朝海外贸易没有产生重大影响,但它表明封建统治试图加强对海外贸易的控制。了解元朝海禁有助于全面理解元朝的海外贸易政策,并从中管窥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历史走向。  相似文献   

16.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其海外政策同唐宋相比,更具有开放性。但元朝也曾出现过“禁商下海”的海禁,中国海禁自元朝开始,后被明清所继承和强化。海禁虽然对元朝海外贸易没有产生重大影响,但它表明封建统治者试图加强对海外贸易的控制。了解元朝海禁有助于全面理解元朝的海外贸易政策,并从中管窥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历史走向。  相似文献   

17.
中国茶文化经历了宋、元、明、清四个时期,1000多年的发展。通过对宋元明清时期中国的茶叶生产,贡茶的发展,茶道、斗茶、茶类的改革与发展,茶具和饮茶技艺的发展和茶书、茶诗、茶画、茶文化对外传播等分别进行了考证,提出中国的茶文化在唐代形成的基础上,在宋元明清时代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创新和发展,宋元明清时代是中国茶文化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时期。  相似文献   

18.
我国的山水游记萌芽于东汉,定型于唐代,宋代则是山水游记巩固与繁荣发展的阶段。宋代山水游记不仅数量极多,而且作品内容新颖丰富,体裁也多种多样,除传统体裁外,书信体、文赋体、日记体、笔记体无不具备。风格上更是逞奇竞异、变化多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便是在山水游记中融入了关于生命存在状态的深刻哲理思考,使得宋代山水游记表现出了独特的理性美。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分两个大的历史时期即唐至北宋初年、北宋中期至南宋来论述西部自然环境变迁,以及由其带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环境的变迁,认为唐至宋这个历史时期的气候由暖转寒起到很关键的作用.这一重大变化,对西部当时以及现在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0.
从隋代三祖僧璨首开禅门禅茶风气到唐代从谂接受舒州投子大师启迪而创立“赵州茶”这一修心之术,从宋代圆悟克勤受皖山禅教而成为世所公认的茶道祖师到茶道精神特征渊源于宋代皖山白云守端禅师门人的创造,无一不足以证明皖山禅对中华茶道形成和发展的直接影响,皖山是中华茶道发源地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