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础数学,包括代数、几何、分析在19世纪末都相继奠定了严格的逻辑基础.本世纪30年代由法国布尔巴基学派用公理化方法并使整个数学结构化了.给人类继承和传播前人的数学知识带来方便.但对于三角来说似乎弱了一点.如诱导公式是恒等变换公式,是和角公式的特殊情况,可由和角公式演绎而来,顺理成章,理应把诱导公式编排在和角公式之后.但在现行教材中,把诱导公式编排在和角公式之前,并在教参中强调:“讲诱导公式的  相似文献   

2.
三角函数的特点是公式多,如同角三角函数间的基本关系式、诱导公式、异角三角函数间的和、差、倍、半公式,以及和差化积与积化和差公式等.熟练掌握并灵活应用这些公式是学好三角函数的关健.如何使学生熟记和掌握这些公式,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现就教学中如何使学生掌握和记好公式谈一点意见.对于三角函数中公式的记忆,必须在深入理解基本概念的基础上,掌握公式系统,掌握各公式的来龙去脉和内在联系,找出规律,就比较容易记住这些公式.对各公式的特点、用途、如何灵活应用,应在练习中加深理解和记忆,达到牢固掌握和熟练的地步.因此,我认为教学中应从以下几方面加强:  相似文献   

3.
杨金凡  杨廷栋 《天中学刊》2001,16(5):110-110
在平常办公和日常生活中 ,经常会遇到各样的数字和公式 ,有时有些公式在计算机上打不出来 ,以致不得不抛弃电脑 ,重新使用笔来写 .笔者经过长期摸索 ,总结出一套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方法 .用 Word的“公式编辑器”编写出的公式和在 WPS2 0 0 0中插入的公式各有特色 .Word擅长编写数学公式 ,而在 WPS2 0 0 0中插入“化学公式”则是强项 .如何将二者的长处结合起来 ,实现公式的共享 ,笔者经过尝试 ,总结出以下简便易行的办法 .要在 Word中引用 WPS2 0 0 0中的化学公式 (甚至其他对象 ) ,首先要在 WPS2 0 0 0中用“插入”的方法将公式编写…  相似文献   

4.
位移公式是高中物理运动学部分中比较重要的公式,要求学生加深对公式的理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不但要推导公式,而且要掌握公式应用中的注意事项.下面就谈一谈我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公式的理解.一、位移公式的推导  相似文献   

5.
三角变换在传统教材中具有公式多、涉及面广、技巧性强、变化灵活等特征.在新课程方案中删去能用基本公式推出的多个公式,如万能公式、积化和差、和差化积.从而在角的变换上提高了要求.本文从角的特征分析题目变换的切入点,以提高解题能力.  相似文献   

6.
公式的处理是各学科尤其理工科教学课件制作中无法回避的难题.当前的主流做法是把公式转换为图片插入到课件中.公式转换为图片后就无法再修改编辑,导致课件的灵活性、适应性和可扩展性都很差.能够像编辑文本一样在课件中编辑修改公式并避免将公式转化为图片的缺点一直是人们追求的目标.故研究一种基于LaTeX和MathML,在单机版网络课件HTML源码中像编辑文本一样输入公式LaTeX源码而无需转换为图片的方法,并通过脚本设计实现课件文本和公式格式的事后一致化调整和控制,具有很强的现实紧迫性.  相似文献   

7.
半角公式是三角变换中非常重要的公式,在三角函数求值和恒等变换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样,在数列解题中,只要我们认真分析数列递推公式的结构特征,运用半角公式,有针对性的巧妙换元,就可迅速捕捉解题思路,立竿见影,妙趣天成.  相似文献   

8.
72 和角公式与差角公式能否统一成一个三角公式 ?答 :能 ,实际上 ,正弦的和角公式包括了正弦的差角公式 ,余弦的和角公式包括了余弦的差角公式 ,正切的和角公式也包括了正切的差角公式 ,这是因为在和角公式中 ,β本来就是一个任意角 ,当然可正可负 .另外 ,在推导余弦的和角公式时 ,我们用到了单位圆中弦P1 P3 与弦P2 P4的长度相等 ;如果改用弦P1 P4与弦P2 P3 的长度相等 ,就可以推出余弦的差角公式 .准确地说 ,和角公式与差角公式可以互相转化 .73 .要让学生掌握正切的和 (差 )角公式 ,应该抓住哪些环节 ?答 :(1)让学生理解推导正…  相似文献   

9.
本文完整展现了笔者在教学中对乘法公式这部分知识的教学设计.从多项式的乘法中获取乘法公式,最后将乘法公式应用到多项式的乘法中去,展现公式承上启下的地位和作用.文中对公式规律的总结清晰、便于记忆,教学设计遵循了以人为本的新教学理念,对教学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新教材在例题和习题中给出了下面两个组合公式: 公式1 kCnk=nCn-1k-1. 公式2 Cmm=n-m/m 1Cnm 1. 这两个公式结构独特,在解题中有很多应用,请看以下几例: 例1 求和  相似文献   

11.
三角函数公式,自被总结、发现以来,一直是以等式的面貌出现.在求解有关三角函数问题时,一般也是以运用三角函数公式的等量代换、进行推理和演算.但是,在多年的教学反思和研究中,本人发现:有些三角函数公式,其实左右两边并不是完全等价,公式是在有条件限制的情况下成立.公式内隐藏着一些限制条件,公式两边相等、成立有些"盲点".  相似文献   

12.
狄莫更公式     
在经典集合论中,有一个众所周知的狄莫更(De Morgan)公式:C(A∪B)=CA∩CB,C(A∩B)=CA∪CB,(1)也可推广为:(2)其中I为指标集.狄莫更公式使我们能通过余集的运算把并集变为交集.把交集变为并集.狄莫更公式是一个很有用的公式,在推理论证和演算中往往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狄莫更公式不仅在集合论中而且在许多的数学分支如概率论、数理逻辑、逻辑代数、模糊教学中出现,只是公式的具体意义  相似文献   

13.
全概率公式和逆概率公式作为概率论中最为重要的两个公式,不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本文着重介绍了全概率公式与逆概率公式的概念、特点以及它们的应用举例.  相似文献   

14.
在三角函数的教学过程中,有很多公式,但学生更多的是顺用,逆用这些公式,而忽略了对公式的变形应用.因此,加强对公式的变形应用,不仅可以熟练、灵活地掌握公式、开阔视野,而且体现了数学本身并不是枯燥的公式,而在于它内在的美.这里就谈谈正切和角公式的变形应用.正切和角公式的变形公式:tgA tgB=tg(A B)(1-tgA·tgB)1.求值:  相似文献   

15.
高中阶段的学生在学习弧度制下的扇形面积公式过程中,发现扇形的面积公式和弧长公式识记比较困难,不利于他们学习和掌握.本文给出了一种新的思路来破解上述困境,通过讲解扇形面积公式与三角形面积公式的内在统一性来帮助同学们克服学习扇形面积公式遇到的困难,从而使学生掌握扇形面积公式.  相似文献   

16.
根据函数在端点和中点的泰勒展式,给出矩形求积公式的余项表达式,再根据余项表达式在某一点的固定值进行适当的修改,得到改进的左矩形、右矩形和中矩形求积公式.泰勒展式阶数越高,得到的改进矩形求积公式的代数精确度越高.再由改进的矩形求积公式得到改进梯形求积公式.最后用数值算例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17.
在一元微积分中,牛顿-莱布尼兹公式是最重要的公式,它建立了微分学与积分学之间的联系.在多元微积分中,也有类似的公式.通过研究场论中三个基本公式的关系,可统一处理多元函数中的相关内容.  相似文献   

18.
<正>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版普通高中教科书数学必修第二册[1]第6章中“探究与实践”板块关注的是“海伦公式和‘三斜求积’公式”.在这一板块中,简单介绍了海伦公式及其名称的来由,以及秦九韶的“三斜求积”公式,并给出两个探究问题:1.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和余弦定理证明海伦公式和“三斜求积”公式;2.证明海伦公式与“三斜求积”公式的等价性.  相似文献   

19.
<正>笔者在文[1]和文[2]中提出"数学公式的教学应关注公式的来龙去脉"这一观点.具体而言,文[1]以"扇形面积公式"的教学为例,指出在公式教学中,推导公式、明确公式的意义以及公式的应用上要下功夫;文[2]以"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教学为例,提出公式的推导要顺、公式的几何意义要明确、公式的应用要关注数学思想.本文就"公式的推导要顺"(或者更广泛地讲,是"数学教学要讲顺")做进一步的叙述.  相似文献   

20.
公式和定理是中学数学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提升学生数学认知发展水平的重要学习载体.不少教师认为公式、定理课只要学生会背、能套用公式和定理就达到教学目标了.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注重公式的结论,而忽略了公式形成的过程以及其存在的内涵与外延,导致思维只停留在机械化的模仿层面.为了改变这种状况,研究公式和定理的教学方法、模式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