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学三年级是作文教学的重要阶段。根据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二年级主要是进行看图写话的训练,而到三年级就开始命题作文。从看图写话到命题作文,中间有一段不小的距离,需要引导学生很好过渡。有些学生刚升入三年级,不能适应新的要求,作文时常常咬紧笔杆,愁眉不展。因此,如何引导学生从二年级的看图写话顺利地过渡到命题作文,是小学作文教学中需要认真研究和解决好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2.
许多学生总是谈作文“色变”.一到作文课就感到腹中空空,无话可说:有的虽然有话可说,但不知从何说起,无从下笔。叶圣陶先生说过:“训练学生写作,必须注重于倾吐他们的积累。”要使学生腹中有“物”可“吐”,有话可说,必须拓宽学生的生活领域,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到生活中去积累写作素材,才能更好地教学作文。在多年的作文教学中,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相似文献   

3.
许多学生总是谈作文"色变",一到作文课就感到腹中空空,无话可说;有的虽然有话可说,但不知从何说起,无从下笔.叶圣陶先生说过:"训练学生写作,必须注重于倾吐他们的积累."要使学生腹中有"物"可"吐",有话可说,必须拓宽学生的生活领域,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到生活中去积累写作素材,才能更好地教学作文.在多年的作文教学中,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人手.  相似文献   

4.
在基础学段,引导学生看图写话对搞好写作是非常关键的,应根据学生特点及知识结构,有效开展看图写话训练与教学。一、借助插图素材,激发写话热情当教师布置到500到600个字的作文时,大多数学生都会"抱怨",而且写出来的也都几乎是没有任何真情实感、表达刻板或老套的作文。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创造机会,在任意时间、地点引导学生"微写话",即碎片化写话练习,可以是对课文内容的总结,也可以是对学习情绪的描述,教师对于题材不做过多限制。  相似文献   

5.
校园里常流传着这样一些话:“作文作文作得脑壳疼”,“作文难,难于上青天”。学生在这种如此害怕作文的情况下,何谈作文创新呢?因此,我认为,要使学生喜爱作文,善于作文,并在作文中大胆创新,就必须多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克服害怕和被动心理,多肯定学生作文的闪光点,让他们体会到创造的快乐。一、克服被动心理 发挥主体作用叶圣陶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作成什么文字。”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因此,语文教师务必使写作内容紧贴生活,让学生有话可说。引导学生走出围墙,用自己的眼睛和心灵去感受这世界,写出自己的真情实…  相似文献   

6.
低年级写话教学是作文教学的基础,是学生作文入门的关键。作为一名低年级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通过教给学生写话方法,鼓励学生说话,激发学生兴趣,坚持积累,引导训练多种途径,提高学生写话能力,为高年级作文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学会说完整话、看图写话是低年级作文训练的重点内容。让学生写出完整的优美的句子,能为中、高年级的作文打下扎实的基础。根据《新课标》,低年级的写话教学,我们应该先让学生乐于表达,有话可说并且能说完整话。低年级写作应放低要求,贴近生活实际,注意方法的引导,才能让孩子们敢写、乐写、从而会写。  相似文献   

8.
王建华 《教育》2015,(9):69
低年级写话教学是中高年级习作教学的重要基础,是引导学生迈入作文大门的关键一步。新课标明确提出了低年级写话的目标:"对说话写话有兴趣,表达自己想说的话,表述想象中的事物,写出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作为语文教师,在低年级教学中,要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学生进行写话练习,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教学实践中,大部分小学生畏惧习作,作文形式单一,内容贫乏,语言浅白粗糙。只有通过教师独具匠心的引导,在活动中让学生积累生动的语言,在情趣中调动学生习作的积极性,组织他们有话想说,有话乐说,才能让他们真正在习作中体验到成功的愉悦,从而保持对习作的激情。  相似文献   

10.
教学理念 生活即是作文,观察即成作文。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发现有不少学生对作文有惧怕的心理,为了提高学生习作的兴趣,减少学生对作文的惧怕心理,我设计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讲真话,抒真情,自由表达,写出独特感受和体验,通过有趣的活动激发学生说话写话的欲望。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在作文中有话可说,并自然地表达出真情实感,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对话内容、对话机会和对话环境,引导学生走出作文难的困境.  相似文献   

12.
从学生的作文实际来看,作文难写的症结就在于不知写什么,所以必须借助教师的引导,使之文思涌来.对多数初中学生而言,不导则写,确实是比较困难.因此,作文指导是作文教学的重要一环. 一、指导学生善于观察,积累素材 学生有了强烈的作文欲望,并有了一定的语言基础,还要适时引导学生积累作文素材.作文的素材来源于生活,要引导学生细致观察生活的点点滴滴,作文时才有话可说.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中考英语试卷中书面表达越来越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都反映有话可讲,但是高分作文却越来越少。下面我结合近几年的中考作文谈谈原因,以及在作文课堂中如何结合实际采取措施,引导学生在考场上成竹在胸,取得成功。2009年常州市中考试卷:  相似文献   

14.
学生作文存在这样一种局面:学生无话可说,却要硬写。解决这种局面,让学生有话可说的方法是:第一,让作文与生活联系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其次,要让学生进行实践体验。第三,让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内外阅读,积累写作素材,学习写作方法。这样,学生作文时就有话可说。  相似文献   

15.
《考试周刊》2016,(19):51-52
在教学中,作者尝试从"鲜活"的情境入手,引导学生拥抱生活情境、关注教材语言情境、媒体展示动态情境和表演创设情境等多个角度,丰富学生的感受和体验,让学生作文有话可说,从而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倡导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作文。  相似文献   

16.
一、循序引导,培养兴趣 小学写作的教学过程由写话开始,再进入到写作.写话是写作的起步,是学习写作的基础.在写话训练中,教师要树立"小题目、大作文"的意识,尽可能引导学生拓宽思维空间.可以先通过说话这一为学生所熟悉的途径,充分发挥小学生爱讲故事、爱听故事的天性,引导他们将所要写的"话"先说出来.  相似文献   

17.
张立元  朱瑛 《云南教育》2004,(26):18-20
崔峦老师在他的长篇论文《课程改革中的语文教学》中说:“从写话入手,降低难度,重在培养习作兴趣和自信心。作文就是写话,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学生由怕作文到爱作文,靠兴趣吸引,靠自信提供动力。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应当从低年级抓起。要采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写话的兴趣。”由此可见,兴趣培养是低段写话教学的关键,而培养写话兴趣,我们认为要从三个层面加以引导:保护低段学生的写话兴趣;激发并培养低段学生的写话  相似文献   

18.
有许多学生都害怕写作文,他们常抓耳挠腮:"写什么好呢?"的确,目前,学生们面对习作普遍感到两大难题:一是无话可写;二是有话写不出。如何帮助学生解决作文中遇到的问题呢?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帮助学生"找米",就要引导学生接触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在生活的海洋中寻觅,因为那里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素材。1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培养他们良好的观察能力和习惯为了避免学生作文中出现的"假、大、空"现象,引导学生到  相似文献   

19.
《考试周刊》2019,(83):43-44
写作素材是作文的源泉,有了丰富的素材积累才能写出有质量的文章。本文在如何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让学生写起作文有话可说方面做了探究和总结。  相似文献   

20.
正作文教学是一个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逐步提高的过程。写话教学是作文教学的起点,在这个阶段,我们应积极关注,用心引导,打好学生的习作基础。一、借助生活实物学生写话质量的好坏,与教师的指导紧密相关。低年级学生生活经验不多,知识不丰富,教师在指导其写话时,可借助实物演示。我经常带水果、玩具、卡片给学生看、摸、闻、尝等。有了直观的感受,学生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