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对2017年全国高考理综Ⅰ卷第29题和2018年东莞市高三调研测试进行对比分析,提出生物实验设计应重"思路"轻"套路",明确实验设计的教学要点和方向。  相似文献   

2.
历史中的"最"和"第一",通常都是历史的转折点或时代的开端,而这些内容在高考试题中往往又扮演着"题眼"和解题关键点的角色。在历年高考试题中,对这些方面的考查屡见不鲜,例如:2007年全国卷Ⅱ的第16题,2006年全国卷Ⅰ第21题,2004年全国卷Ⅱ的第12题、19题,2004年全国卷Ⅲ的第22题等等。笔者现将历史教材中有关这方面考生易错的知识点归类整理,供考生高效备考。  相似文献   

3.
每年高考题无不例外都会引起许多数学同行的高度关注和热议.2017年高考数学全国卷Ⅰ第20题就引起笔者极大兴趣.细细琢磨不难发现,该试题依托数据运算,蕴含着"变与不变"的味道,本文旨在探索题型的规律,总结解题方法,以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4.
2017年全国文综Ⅰ卷第37题以某山峰的苔原带阳坡与阴坡植物多样性的差异为素材,考查山地垂直带内部的分异规律。该题在高中教学一线引起了广泛争论。如果从微专题的角度,以"阴阳坡"为主题,对高考真题进行梳理分类,就能发现,该题的出现并非无迹可查。本文尝试对高考地理试题中"阴阳坡"的内容进行回顾,希望能为高考地理备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高考关系型作文能同时检验考生的思辨能力、思维品质和人文价值取向,因而受到一些命题者的偏爱,是近年来高考作文命题的一个热点。例如2015年全国卷Ⅰ的"情与法",上海卷的"坚硬与柔软",四川卷的"老实与聪明",2014—2017年浙江卷的试题,均是关系型作文题,2017年全国卷Ⅱ的试题也可以说是关系型作文题的变式。如何备考关系型作文题,笔者拟从审题立意方面提出几点思路。一、明晰概念  相似文献   

6.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在新一轮的高考改革中,实验能力的考查成为试题中的重点、难点和亮点.由于此种题目往往开放性高、难度大,学生处理起来存在着一定的畏惧感,不知从何下手,所以得分低.为了适应此类高考试题,在高考复习中让学生掌握生物实验试题的解题套路,就显得尤为重要.以下是笔者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逐渐总结出来的实验试题的常见设问类型以及解题套路,突破了实验题,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2007年高考文综全国卷Ⅰ历史试题尽管评价不一,但笔者认为:重视“研究性学习”——这是这套试题给我们最大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套路化"是传统英语教学的头号标签,这个标签下的对话教学,生硬、刻板、缺乏互动,对话已经失去了原有的交际意义,成为"背书式"的机械输出。在新课程改革的教学下,教师要严厉拒绝对话的"套路化",开展充满互动与生机的对话教学,有效提高学生的对话能力和语用水平。  相似文献   

9.
<正>按照"一体四层四翼,,的高考评价要求,2017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Ⅰ思想政治试题(以下简称"2017年全国卷Ⅰ")继续坚持能力立意,密切关注现实生活,强调综合生成,题型上保持相对稳定,难度系数总体低于2016年。试题适应了当今时代的发展需  相似文献   

10.
<正>对社会热点的关注,可谓高考作文命题的一贯理念,特别是近三年来任务驱动型作文大行其道,如2017年全国新课标卷Ⅰ"中国关键词",2017年全国新课标卷III"恢复高考40周年";2016年浙江卷"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2015年全国新课标卷Ⅰ"小陈举报老陈"……此命题理念又显得尤为突出,所以为了遵循试题夺取高分的"潜规则",考生一定要将热点素材入文。  相似文献   

11.
2006年陕西省高考使用了全国理综卷Ⅱ。学生考完试后普遍认为今年高考理综卷Ⅱ中的生物试题很难。但笔者认为,该套试卷生物学试题遵循了考纲的要求,注重实际,倡导能力。所谓的“难”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正>2017年6月,一年一度的高考落下帷幕。分析2017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Ⅰ思想政治试题(以下简称"2017年全国卷Ⅰ")便会发现,绝大部分试题都以问题为中心,以当今社会人们关注的重大现实生活问题为题材,体现了高考思想政治学科命题的一贯风格。值得关注的是,2017年全国卷Ⅰ第40题与陕西师范大学基础教育研究院高考研究课题组命制的  相似文献   

13.
高考英语中"7选5"题型的设置符合"新课标"的要求,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该文通过对高考英语全国卷"7选5"题型的特点加以分析,就2015年高考英语全国卷I"7选5"试题进行实例研究,寻求解题的策略,以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高考英语成绩。  相似文献   

14.
刘金华 《读写月报》2023,(34):37-40
<正>《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测试形式要创新”,“试卷结构和测试形式不应固化,以避免形成新的应试模式”。与此呼应,近几年的高考语文命题一直致力于“反套路命题”,以规避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的应考模式,进而考查考生真实的语文素养。现以2023年高考语文全国卷为例,对“反套路命题”的技术处理略作分析,以期对广大师生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5.
黄凌 《中学历史教学》2020,(3):57-59,27
文学作品作为一种史料资源,被广泛地运用到历史教学中,往往比历史文献资料更富有感染力和吸引力。高考历史试题中也不乏此类试题。比如2016年全国Ⅲ卷第28题,借梁启超的"诗界革命",表达振兴中华、挽救民族危亡的爱国情感;2017年全国Ⅲ卷第33题,引用雨果的《九三年》,考查法国国民公会体现的政治理念。  相似文献   

16.
<正>2017年高考全国文综卷Ⅰ思想政治试题(以下简称"2017全国卷Ⅰ")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出发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强化能力立意,秉持"活而不难"的命题理念,突出对基础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和核心价值的考查。笔者试围绕试题特点和备考方向进行论述,探讨如何发挥试题引导中学教育教学、深化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积极作用。一、试题特点分析1.坚持价值引领,突出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17.
"人地互动"与"时空交织"是高考时空观念素养考查的重要内容。中学教学中只见"人""时",不见"地""空",即"见人不见地""见时不见空"的现象时常出现。"人""地""时""空"分离对学生时空观念培养非常不利。基于人地时空观视角,结合2020年高考全国Ⅰ卷文综历史第26题的命题立意,对这种教学现状及其形成原因进行省思,尝试提出"见人见地""见时见空"等在教学观念与实践上的改进方法,以期更好地落实学生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等素养的培养。  相似文献   

18.
文学作品阅读试题可以说是高考语文试卷中的"重头戏",分值重,主观性强,要求严,难度大,得分率最低。如何成功有效地解答散文阅读试题一直是高考备考的重中之重,把握规律、掌握技巧、加强训练固然重要,而了解常见的失误情况并找到对策则能防"错"于未然。前车之覆,后车之鉴,以下是笔者根据2007年高考散文阅读题(全国卷Ⅰ)  相似文献   

19.
文学作品阅读试题可以说是高考语文试卷中的"重头戏",分值重,主观性强,要求严,难度大,得分率最低。如何有效地解答散文阅读试题一直是高考备考的重中之重,把握规律、掌握技巧、加强训练固然重要,而了解常见的失误情况并找到对策则能防"错"于未然。前车之覆,后车之鉴,以下是笔者根据2007年高考散文阅读题(全国卷Ⅰ)阅卷感悟所列出  相似文献   

20.
<正>高考全国卷的压轴题通常是函数与不等式相结合的试题.这类题目往往背景深刻,立意深远,综合性强,是学生取得高分的瓶颈.使得许多考生只能放弃.基于多数省份重回全国卷以及文理科合卷的趋势,笔者选取2017年全国卷2文科压轴题作为研究对象,多角度探究试题的解法,并探寻试题的背景(包括高等数学的背景),帮助考生认识压轴题的"根",从而取得好成绩.一、试题呈现试题(2017年全国高考题)设函数f(x)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