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核心素养是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教学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组织主题化课程标准培训,引导教师深刻把握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教学内涵;组建项目化实践基地学校,引领教师深入开展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教学研究;举办系列化专题教研活动,引发教师深度探讨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教学策略,是区域推进小学语文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教学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2.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是语文新课标提出的重要理念,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和理性精神。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基于语文新课标的精神,根据教材文本的特点,通过开展思辨性活动、提出思辨性问题及搭建思辨性阅读支架等策略,引导学生深入阅读文本,展开思辨性表达。这样教学,能促进学生思辨性阅读与表达能力的发展,使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3.
思辨性时事评论是新课标和新时代的教学发展要求,是“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与“跨媒介阅读与交流”任务群的学习内容,它有助于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与提升”这一学科核心素养。在思辨性时事评论中,要体现思辨性,还要体现信息时代的媒介素养。文章采用课例分析的方法,分析时事评论的立场、角度、表达,总结出思辨性时事评论的方法,即立场公正、思考辩证、评论理性。  相似文献   

4.
李锋 《英语教师》2023,(15):159-161+176
阐述培养思维品质的意义。分析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结合实例,探究整合初中英语阅读中语言、内容及思维的教学实践策略。认为教师必须在阅读教学中以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科学设置教学目标,深度解读阅读文本,利用有效的阅读策略,帮助学生进行深度阅读,从而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辨性与创造性思维,提高他们阅读学习的技巧性和策略性,促进其自主阅读能力和深度理解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5.
如何落实新课标提出的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与表达”这一教学任务、有效培养“思维发展与提升”这一核心素养是一线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知三创”的“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教学模式。文章指出,构建该模式的前提是辨明“思辨性思维”和“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的概念内涵,然后教给学生“一知”——必要的逻辑知识,之后进行“三创”——创读、创写和创谈。基于“一知三创”的模式进行“思辨性阅读和表达”教学,可以实现“思维发展与提升”的目标,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6.
语文新课标将“思维能力”列为语文核心素养的四个主要内容之一,并设置了“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充分表明了思辨性阅读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性。在第一学段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根据语文新课标的理念,结合课文特点以及学生的具体情况,通过以问启思、搭建支架、利用练习、多元活动等有效的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思辨性阅读能力,帮助学生养成思辨性阅读的习惯,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7.
思辨能力是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阅读思辨性问题的教学是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重要途径。本文着重阐述小学阅读思辨性问题的教学内涵、教学特点、教学开发、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以期在小学阅读教学中有效促进学生深度阅读,初步培养学生思辨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8.
张凌雪 《教师》2023,(10):30-3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发布让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成了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的重点关注内容,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强调对学生理性思维的培养,教师应以此为切入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基于此,文章作者从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的内涵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聚焦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的重要意义出发,指出构建轻松愉悦的课堂、构建自主探究的课堂、构建思维可视化的课堂、构建注重表达的课堂、构建重反思的课堂五个聚焦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的小学语文课堂构建策略,旨在培育优质人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重在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和理性精神,辩证思维是思辨性阅读与表达过程中需要重点发展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可以从思辨性阅读、思辨性表达以及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的融合等路径中实施,从而全面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0.
王丽琴 《宁夏教育》2023,(12):58-59
学生掌握了有效的阅读方法,核心素养的形成才会水到渠成。作者结合自己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从声情并茂朗读法、思辨性阅读、拓展性阅读等方面阐述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培养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1.
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思维是语言文字运用的思维,是如何进行听说读写的思维。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单元主题设计的关键在于创设真实的任务情境,立足语言文字选择具有思辨性的切入点,找准与生活的联结点进行全盘架构。以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为例,以语文思维的外显化、问题化、可视化为纲,呈现了“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的整体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12.
议论文单元整体教学的核心是思辨意识与逻辑思维的培养。在新课标的背景下,教学应以建构思辨课堂为抓手,以提升思维品质为主线;理清论证要素,夯实阅读素养的根基;开展深度阅读,探究逻辑与思辨性的阅读与表达;拓展运用,强化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的能力。做好上述所谈,才能助力学生形成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3.
陈娇 《天津教育》2023,(4):107-108
<正>思辨一词出自《礼记》中的“学问思辨行”,即“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含义。思辨性思维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学科教学的方方面面均有体现,其中语文学科就有思辨性阅读这一阅读教学方式。思辨性阅读指向学生的思维培养,摆脱了语文阅读应试化的桎梏,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对学生未来的语文学习具有不可忽视的深远影响。阅读启迪智慧,思辨提升思维,将思辨性引入阅读教学中,无疑为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带来了新机遇。基于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在语文教学中将“阅读”视为关键,将“思辨性”看作方式方法,推动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促进阅读教学的高效化。  相似文献   

14.
学习任务群视角下开展的小学语文思辨性阅读实践,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对于更新教学理念,优化课程内容,实现教与学的深度融合有着重要意义。具体分析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小学语文思辨性阅读的教学策略,从创设情境,设计问题,自主探究,整合资源,以及强化教师作用等方面阐述,设计能够深度参与的思辨情境,结合问题线索,精心安排学习任务,更好地助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实现思辨性阅读教学的提质增效。  相似文献   

15.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了什么是语文的"学科核心素养"。它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思维方法和思维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其中思维方法与思维品质的内涵包含四个方面:"直觉与灵感、联想与想象、实证与推理、批判与发展。""实证与推理、批判与发展"的能力在语文学习任务群中对应的便是"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学习思辨性阅读与表达.  相似文献   

16.
辩证地思考问题和理性的思辨精神是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体现,是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方面。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基于思辨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注重对教材文本中思辨性阅读点的挖掘,从思辨意识培养、优化课堂提问、展现思辨过程以及注重教学评价等方面,引导学生不断深入思考,理性分析阅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这样进行教学,不仅能促进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容,还凸显了思辨性阅读的价值,能够提升学生的思辨素养,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7.
孙爽红 《林区教学》2023,(4):104-107
核心素养是学生发展的状态和结果,是学科核心素养生成的综合表现。高中语文核心素养作为高中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阅读教学是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生成的有效路径,通过阅读可丰富语言积累、可改变思维方式、可提高审美能力、可促进文化传承。为更好地生成学生核心素养,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要注重有效策略运用,包括:提高思想认识,重视阅读教学;强化主体意识,培养阅读习惯;精选阅读材料,聚焦阅读主题;阅读写作并重,共助学生发展。  相似文献   

18.
范金胜 《教育文汇》2023,(11):38-40+48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培养理性思维和理性精神。对标小学语文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的“学习内容”和“教学提示”,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具体阐述如何运用任务驱动、比较阅读和可视化阅读等策略,有效落实课程目标,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对接“思维能力”这一语文核心素养内涵,语文学科培养的关键应当是语文思维,而语文思维的关键则是言语思维能力。思辨性阅读教学对学生的言语思维能力的培养,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文章从积累、理解和表达三个方面,初步探讨通过思辨性阅读教学提高学生言语思维能力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20.
新课改要求小学教育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阅读教学十分注重阅读能力的发展,尤其是思维的发展,将思辨引入课堂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思辨阅读旨在通过不同的方式发展学生的阅读思维,提高学生阅读的效率,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然而,小学语文的课堂还缺少一点思辨性,学生的思辨能力没有得到有效培养。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紧抓语言教学的契机,激活学生的思辨思维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