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将点燃的H_2S导管沿锥形瓶内壁慢慢由上而下伸入瓶底,塞紧橡皮塞,这时随即可看见瓶壁上有淡黄色硫附粘,这说明○○○在氧气不足条件下燃烧生成硫(2H_2S+O_2===2S↑+2H_2O)。待片剂H_2S焰熄灭,表明瓶中氧气已完全反应生成SO_2(2H_2S+20===2SO_2+2H_2O)。继续通入H_2S,这时又可看到淡黄色硫粉在瓶中飞舞,表明瓶中SO_2与H_2S又发  相似文献   

2.
一、实验原理2H_2S SO_2=3S 2H_2O 二、仪器及操作步骤1.先在实验室用两个体积为100mL的盐水瓶分别收集满H_2S气体和SO_2气体,塞上胶皮塞。演示时让学生观察到H_2S气体和SO_2气体均是无色气体,盛H_2S气体的瓶壁是透明、干燥的。  相似文献   

3.
为了便于学生更好理解H2S与SO2反应生成浅黄色S的实验现象,我用一支小试管和一个注射器进行演示实验.在准备室中收集一试管SO2,用橡皮塞封好;收集一针筒H2S也用橡皮塞封好,就可带入课堂进行演示.演示时,把针筒上的橡皮塞换上针头,把H2S注入带橡皮塞的小试管中,在试管壁上马上会出现浅黄色固体.此做法优点:1.反应瞬间完成、现象明显2.不会引起教室环境污染3.操作方便,课堂效果好4.此操作可用干多数混和气体的反应(如NH3+HCl,NO+O2等)H_2S与SO_2反应的实验改进@郭文锋$浙江磐安中学!322300…  相似文献   

4.
同理,在硫的化合物H_2S、S、Na_2SO_3(SO_2)、H_2SO_4中,它们的氧化性也是随着硫的氧化数升高而依次增强的。反应式:都表明这个顺序是正确的。在H_2SO_4分子中,硫的氧化数最高,其氧化性也最强,这和现行化学课本上H_2SO_4具强氧化性的说法相吻合。 按上述情况,可否推论,在氯的含氧酸氧化性也是HClO_4>HClO_3>HClO呢? 请看下面实验事实:  相似文献   

5.
非金属元素及化合物,内容繁、头绪乱、推理少、叙述多。学生感到难记、易忘。我采取纵穿线、横织网、归专题的方法帮助学生复习。一、纵穿线非金属元素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变化多,所以各种单质和化合物容易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总复习时,要以氧化—还原反应为主线,把各族单质和化合物知识穿起来。例如,复习氧族代表元素硫时,按价态由低到高把其单质和化合物排为一行: H_2S,S,SO_2(H_2SO_3及亚硫酸盐),SO_3(H_2SO_4及硫酸盐) 引导学生讨论: 1.H_2S中硫是硫的最低价态,所以H_2S有还原性,表现在哪个反应中?  相似文献   

6.
一、硫化橡胶中硫的检验 在试管里加几片橡皮,把用硝酸铅或醋酸铅Pb(C_2H_3O_2)_2溶液湿润的纸条放在试管口部,可看到纸条很快变黑。 这是由于硫化橡胶在加强热时,其中硫变成硫化氢气体放出,H_2S可用铅盐去检验。  相似文献   

7.
硫与硝酸的反应比较复杂,许多教材与手册都将主要氧化产物写成H_2SO_4,其反应的方程式为:S 6HNO_3(浓)(?)H_2SO_4 NO_2↑ 2H_2OS 2HNO_3(稀)(?)H_2SO_4 2NO↑  相似文献   

8.
〔目的〕验证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压强,可以加快气态物质的化学反应速度。〔原理〕2H_2S SO_2=3S_ 2H_2O 常温下,硫化氢气体和二氧化硫气体反应会有浅黄色硫生成,但压强不同生成浅黄色硫的速度不同,从而证明增加压强,可以加快气态物质的化学反应速度。〔准备〕用二只集气瓶分别收集硫化氢和二氧化硫气体备用。〔演示〕用二只150毫升的注射器同时吸入约60毫升的硫化氢气体,再同时吸入约30毫升的二氧化硫气体,将注射器细端管口连接的细橡皮管夹紧即密封,然后将一只注射器的活(?)压缩到体积为40毫升左右,半分钟后即有浅黄色硫生成,而作对照的另一只注射器并无明显的  相似文献   

9.
一、电解水的实验电解水时,由于水的电离能力小,产生 H_2和 O_2的速度很慢,达不到课堂演示的反应快、效果明显的要求。全日制十年制中学初中《化学》课本(以下简称课本)指出:为了加强导电性,水中可加入少量硫酸或氢氧化钠。根据这一方法演示时,产生 H_2的速度稍快,  相似文献   

10.
化学实验中凡是用到硫黄的实验,特别是做过弹性硫的实验以后,凝有硫的试管等较难洗净。这里介绍一种既节约又实用的方法。 把凝有硫的试管放在浓石灰水里煮沸,硫和Ca(OH)_2发生反应,生成能溶于水的多硫化钙(如CaS_4和CaS_5)和硫代硫酸钙CaS_2O_3,因此能将硫除去。这里发生的化学反应是: 3Ca(OH)_2+10S=2CaS_4+CaS_2O_3+3H_2O 3Ca(OH)_2十12S=2CaS_5十CaS_2O_8+3H_2O  相似文献   

11.
针对目前中学化学教材中课堂演示实验较少的现状,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设计了NO与NO2相互转化的演示实验  相似文献   

12.
针对目前中学化学教材中课堂演示实验较少的现状,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设计了NO与NO2相互转化的演示实验.  相似文献   

13.
要在课堂上演示镀锌的实验并达到理想的效果,镀液的配制是关键。采用工业无氰电镀液,镀层虽好,但因其速度慢,要等待十多分钟才能看到结果,不适用于课堂演示。以20%的氯化锌溶液加几滴盐酸制成的电镀液,因其Zn~(2+)浓度大,锌原子在镀件表面沉积的速度快,又因酸性溶液电解有H_2与锌共析,在镀件表面不断  相似文献   

14.
H_2S在是中学化学中的重点物质,它的性质是各类考试的“热点”.现作以下分析,可略见其性质的特异性和多变性.(一)定性角度看,它具有能打破人们思维定势的若干“反常”性质.这些丰富多彩的“反常”性质更能启示人们的思维.1.酸性气体之间一股不反应.但H_2S反常,如:2H_2S SO_2=3S 2H_2O2.酸与酸之间一般不反应.但H_2S反常,如:①2H_2S H_2SO_3=3S↑ 3H_2↑②3H_2S 2HNO_3(稀)=3S↑ 2NO↑ 4H_2O③H_2S H_2O_4(浓)=S↓ S0_2↑ 2H_2O  相似文献   

15.
SO_2是大气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将SO_2还原为单质硫,既能消除SO_2对大气的污染,又能回收硫.综述了以C,H_2,CH_4,CO和NH_3为还原剂,用催化还原法将SO_2转化为硫的研究进展,讨论了各种催化还原脱硫方法的特点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孟宪慧 《新职教》2000,(1):41-41
中学化学高中一年级氯气部分演示实验氢气、氯气混合气体爆鸣实验是课堂演示实验难点。反应原理:H_2 Cl_2=2HCl。由于氯气、氢气混合气体反应产生大量热量,反应气体急剧膨胀产生爆鸣。实验要求采用光照引发反应。但按氯气:氢气(体积比)1:1,单股镁条燃烧照射引发,一般只能看到生成的氯化氢白雾在反应瓶中上下翻涌,而达不到爆鸣。  相似文献   

17.
接触法生产H_2SO_4和固体SO_3的制备,是现行统编高一教材的一个课堂演示实验。笔者进行了大量的探讨性的实验,取得了较明显的效果,现将实验的点滴体会介绍如下。一、反应气体的制备和纯度以及储存办法。1.SO_2的制备方法:用Na_2SO_3或者用NaHSO_3与浓硫酸作用的方法制备SO_2,只是成本高一点,但装置简单,纯度较高。  相似文献   

18.
问题1.浓H_2SO_4与SO_2能否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如果能,则S0_2中+4价的S将升价至+6价,而H_2SO_4中+6价的S将降价成+4价。显然,这种你变成我,我变成你的交换是毫无实际意义的。 问题2.将KMnO_4+H_2S+H_2SO_4—→K_2SO_4+MnSO_4+S+H_2O配平成8KMnO_4+11H_2S+9H_2SO_4=4K_2SO_4+8MnSO_4+8S+20H_2O对不对。 这个方程的配平,是基于这样的假设:KMnO_4中+7价Mn被还原至+2价,H_2S中-2价S被氧化至+6价,H_2SO_4中+6价S被还原至0价。撇开Mn的变价不论,就看H_2S与H_2SO_4之间的氧化-还原关系。这就形成了低价S变成+6价,而+6价S本身又变成  相似文献   

19.
本文精选了非金属部分的几个演示实验加以介绍,以供大家在学习时借鉴和参考。一、实验室制取溴化氢和碘化氢原理:利用高沸点酸制取低沸点酸。其方程式如下:H_3PO_4+NaBr=NaH_2PO_4+HBr↑H_3PO4+NaI=N_3H_2PO_4+HI↑请注意,这里用的高沸点酸H_3PO4是非氧化性酸,切不能用氧化性酸,如浓H_2SO_4。因为浓硫酸是强氧化剂,当它与溴化钠或碘化钠反应时,能将其氧化,而得不到相应的溴化氢和碘化氢。反应式如下:  相似文献   

20.
’96高考第36题:将 a 摩 H_2S 和1摩 O_2置于一个容积可变的容器内进行反应。维持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不变(101千帕),在120℃下测得反应前后容器内气体的密度分别为 d_1和 d_2。若 a 的取值不同,则 H_2S 的氧化产物可能有如下三种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