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1年7月13日晚,在北京申奥成功的历史性时刻,许多新闻媒体作出了最快速的反应,在第一时间向读者报道这惊人喜讯,不约而同发出了“号外”。一时间,在沸腾的人群中千万双手在争抢,汇成了激情时刻的一景。 “报纸在固定出版期编号发行以外,临时出版的单张”谓之“号外”,通常用于急需报道的特别重大的最新消息。据记载,我国报纸最先发行“号外”的是上海出版的《字林西报》和《晋源报》,时间为1883年。1884年8月6日晚7时,《申报》也出版了它的第一份“号外”。这些号外的内容均为战事消息。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新闻事业大发展,一些重大历史性事件发生之时,都有新闻媒体抢发“号外”,而这次的申奥成功,更是引发了“号外”发行又一“之最”。 下面是我们搜集到的报道申奥成功的一些“号外”及相关的策划、编辑故事。 让我们一道来为新闻史加页!  相似文献   

2.
沈正赋 《新闻实践》2001,(10):25-27
2001年7月13日晚,北京申奥获得成功,消息传到国内,包括《人民日报》在内的不少报纸,为了抢发这一重要新闻,都在第一时间内作出最迅捷的反应,儿乎不约而同地编发和出版“号外”,免费赠送给周围的广大读者,在群众中产生了强烈的反响,并激起了人们压抑已久、深藏心中的情感波澜,进而把举国欢庆申奥成功的活动推向高潮。正如一位资深的新闻评论家所言,传媒此举是在“为新闻史‘加页’”。 回顾和浏览一下今年“7·13” 我国部分报纸编  相似文献   

3.
明铭  文建 《新闻记者》2004,(3):57-59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49)、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4)、邓小平逝世(1997)、香港回归(1997)、抗议北约轰炸我驻南使馆(1999)、北京申奥成功(2001)、神舟五号发射成功(2003)……,这些重大新闻事件都与“号外”紧密联系在一起。近几年,我国报界的“号外意识”已急速升级,并且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已呈现出了一种“规模效应”。“号外”是什么?对于报界人士而言,“号外”是一种不折不扣的“稀有资源”,因此,“号外意识”已越来越成为报界人士的一种基本的职业素质。不过,“号外”到底是怎样的一种稀有资源呢?可以透过《辞海》对于“号外”条目的…  相似文献   

4.
追求符号意义20世纪末,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后,号外突然在我国复兴了,国内报纸近几年来大规模地运用号外的方式,报道重大新闻事件。典型例子有:1999年我驻南联盟大使馆被轰炸事件,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中国男足冲入世界杯,2002年上海申博成功,2003年伊拉克战争爆发、2005年神舟六号飞船发射、巴金逝世等。由于印刷等技术的飞跃发展、报纸策划和应变能力的提高,当前报纸号外的出版速度与几十年前相比要“提速”许多,以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的号外为例,《人民日报》十多万份号外在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宣布申奥结果后,几分钟就出现在北京街头,…  相似文献   

5.
前些时候 ,申奥成功 ,美国遭恐怖袭击 ,国内一些大报纷纷在“第一时间”出了号外 ,受到读者欢迎。这对提高报纸自身知名度 ,扩大发行份额作用不小。意想不到的是 ,近日一家颇有影响的报纸也不声不响出了一份号外 ,不过这是和报纸一起出版的一家名牌快餐广告。为广告出号外倒是新鲜事 ,是褒是贬 ,值得议论一下。报纸的号外 ,在新闻学中有着严格的定义和范畴 :“报社因需要及时报道某项重要消息而临时增出的小张报纸 ,因在定期出版的报纸顺序编号之外 ,故名。”名牌快餐所占的应该是广告版面 ,而不是新闻版面 ,这种广告是商家付了一定费用后刊…  相似文献   

6.
徐芳  王郁 《新闻实践》2001,(10):22-24
作为一种人们已不太常见的新闻传播形式和手段,报纸号外近来随着北京申奥成功、足球十强赛喜讯等喜事、大事频频亮相、它在最快的时间内及时地传播重大的新闻信息,引起了读者极大的欣喜。应该说这是我国新闻媒体读者意识、新闻意识以及市场竞争意识增强的一个反映,也是我国新闻媒体在新的经济环境下不断成熟的体现。但检视众多报纸新闻号外的具体操作情况,业内人士和学者  相似文献   

7.
号外是报纸媒体为了及时报道一些重大事件或突发事件,而在报纸本身编号以外临时编印发行的一种特殊报纸类型。在声像和网络还没有大举进入公众生活领域之前,“号外是报纸为公众解读突发新闻和重大历史事件的最快方式”。但随着广播、电视媒体,特别是互联网媒体的兴起和普及,号外的新闻时效性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新时期报纸出版发行号外的行为甚至被认为是报纸“符号化”的“自我广告”,号外时效性的功能遭到质疑。  相似文献   

8.
e时代党报如何应对网络的挑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互联网把我们带进了e时代。网络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网络也向传统媒体发出了强有力的挑战,尤其是纸质媒体的党报受到的挑战更为直接。网络媒体的新闻有三大特点是纸质媒体望尘莫及的:一是信息海量;二是信息发布的速度快;三是链接功能。然而,笔者认为,纸质媒体也有纸质媒体的优势,党报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积极应对网络的挑战。以“深度”对“速度”网络新闻的速度之快,是纸质媒体所不如的,它可以与新闻事实发生进行同步报道。报纸新闻的时效性明显处于劣势。像2001年7月13日北京申奥成功这样可预见的新闻,北京一些报纸出了“号外”,但也比广…  相似文献   

9.
7月9日,<云南日报>总编孙宫生在北京得知,此次北京申奥成功的可能性相当大,当机立断作出部署,要以"号外"这种形式来做好申奥成功的宣传报道.当天,<云南日报>编委会向有关部门请示出版"号外",得到果断的支持.  相似文献   

10.
8月8日,奥运会正式拉开帷幕。像2001年申奥成功后一样,大量报纸号外再次涌上街头。但是,现在报纸号外所处的媒介环境与以往大不相同,由此引发对新媒体时代报纸号外价值的重新审视。  相似文献   

11.
张友鸾先生在《新闻旧话》“号外的来历”一节中,谈到了一九二五年孙中山先生病重时各报发号外的情况,并就此讲到了号外的来历。据我们所知,在我国,第一次出“号外”的是英国人在上海办的字林西报,一八八三年它用号外报道了法帝国主义侵略越南的消息,因为是用英文刊出,所知者甚少,影响不大。中文报纸的第一份“号外”,是申报一八八四年八月六日下午七时发出的,报道的是中法战争的情况。当天下午六点三十分,该报接到了驻福州记者拍回的“驻榕法舰尚无动静”的专电,立即印出传单式  相似文献   

12.
广东的唯一     
为庆祝北京成功赢得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而诞生的<羊城晚报>"申奥号外",之所以备受读者的青睐,最大的特色就是突出了一个"快"字."申奥号外"在7月13日23时20分就印刷出来上街,前后仅用了一个小时!  相似文献   

13.
一、希望不要过份追求热点 刚刚过去的2001年,无论对中国,还是对世界来说可谓热点不断。申奥功成、男足出线、入世已定以及美国“9·11”事件,一系列重大事件使人目不暇接。这为报刊、电视等媒体提供丰富的报道资源。对出版社而言,它们能否立即转化为出版资源呢?答案是否定的。7月13巴,萨马兰奇宣布北京获胜后,不到72个小时,就已经有“北京申奥回顾”在书店出现,堪称“号外”速度。但市场反响殊无让人欣慰之处。美国纽  相似文献   

14.
吴薇 《青年记者》2016,(34):52-53
近两年,受到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冲击,纸媒的发展遭遇瓶颈,一些报纸宣布休刊.面对这样的形势,北京晚报新媒体推出的电子号外,抛弃了印刷这一纸媒呈现的方式,尝试了另外一条媒体融合之路. 在媒体融合的实践过程中,我们希望把报纸换一种样式呈现给读者,利用现有的技术手段,做一份不一样的“报纸”.大家集思广益,目标越来越清晰,最终形成推出电子号外的创意.电子号外,即将封面化的报纸号外版面转换成图形,在新媒体上推送,用手机即可接收阅读.电子号外与网站新闻最大的区别在于,电子号外保留了报纸的形态——报头、号外字样、日期、标题、图片和文字,却又不采取传统的纸质媒介.电子号外是“报纸版面设计+精美图片+醒目标题+简洁文字+网络传播”的新型路径.  相似文献   

15.
黄琼 《新闻记者》2001,(9):48-49
7月份是广告的淡季 ,但传统的淡季未必是无热点可寻。今年7月 ,一个引人注目的新闻是 :2008年夏季奥运会主办权花落谁家 ?北京能否一圆奥运梦 ?全世界的目光聚焦在7月13日的莫斯科之夜 ,全国的媒体在等待那瞬息的爆发同时打赢两场战争媒体的采编部门憋足劲等待着一场新闻战的打响。由于这一新闻的意义非同寻常 ,围绕着北京申奥成功与否 ,媒体将有完全不同的新闻处理方法。所以 ,当绝大多数媒体在为“7·13之夜”的新闻战精心构思之时 ,我们却从一天天逼近的申奥脚步声中看到了一个商机———能否在打好一场申奥新闻战的同时 ,再…  相似文献   

16.
我国各大报刊和世界华文报纸登载“神州五号”成功发射新闻的号外 ,1 2月 1日开始集中展示于北京国家图书馆中文报纸第二阅览室 ,展示了报道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报纸号外共计 5 0多种 70余份 ,分别由 46家报刊社出版 ,数量之多为馆藏号外之最。———摘自 2 0 0 3年 12月 13  相似文献   

17.
7月9日,星期一.下午,在讨论申奥报道方案的会议上,有的同志提出,如果申奥成功,现有的版面还不足以充分表达我们的心情,应该出"号外",在激动自豪的心情"溢"于报面的同时也扩大了报纸的知名度,出新出彩,吸引读者.  相似文献   

18.
16日清晨6:23分,“神五”成功返回的消息一传出,举国欢腾。新闻界以最快的速度投入到传播喜讯的新闻大战中。在首都北京,《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国青年报》、北京日报报业集团、《北京青年报》、《中国航天报》等相继推出《号外》;许多地方报纸也抓住这一盛事,出版了庆祝性的《号外》(如上海的《解放日报》在神箭飞天的当日就推出了《号外》)。  相似文献   

19.
6月初,当我国申办2008年奥运会已经进入冲刺阶段的关键时刻,为真实纪录历史进程,充分发挥新华社作为世界性通讯社的整体优势,新华社<体育快报>编辑部决定出版"申奥号外".  相似文献   

20.
新媒体飞速发展,“人人都是记者,人人都可直播”变为现实,纸媒如何突围?齐鲁晚报的几位同仁从纸媒报道策略的嬗变、新闻预判能力、号外的新变化、高端时政新闻的采写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