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难忘华山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华山同志去世已经十几年了。也许,有些年轻的编辑记者已经不知道华山的名字了。但是,凡是经历过战争年代的人,对新华社记者华山气势磅礴的战地通讯都会留下深刻的印象。现在时代前进了,党的新闻事业已空前发展,我觉得,新闻界不应该忘记华山同志,不应该忘记他给我们留下的那些宝贵的、纪录了一个伟大时代的新闻精品。 战地记者中一颗耀眼的星辰 我与华山相识在解放战争全面爆发的前夕。抗战胜利后,我随新华社的先遣队从延安赶赴东北,途经承德时,被留在《冀热辽日报》工作了几个星期。这时,华山正在该报当记者。报社的编辑记者不多,吃住都在一起,几天下来,大家就熟悉了。华山给我的印象是:尽管他言语不多,但待人、做事都满怀激情。加上我们先后都在延安鲁艺学习过,所以很能谈得来。不久,党中央电促我们先遣队立即赶往东北,我便与华山匆匆地分手了。半年后,我读到了他  相似文献   

2.
江西日报同江西青年报的协作搞得很好.前些时江西省委、省人委在庐山召开全省第一次科学工作会议,江西日报派去了五个同志做报道工作,我们报社只去了我一个人,而且是在会议开了三天之后才到的.当时我非常着急,怕完不成编委会交给的任务.  相似文献   

3.
《吉林日报》的名字是1947年3月1日启用的,它的前身叫《人民日报》。毛泽东第一次题写报头是1950年4月。当时吉林省总工会主席肖靖同志要去北京参加全国总工会召开的讨论工会法(草案)会议,老社长石果同志把此事托付与他说:“你这次去北京开会,如能见到毛主席,请毛主席给咱们《吉林日报》题写个报头。”肖靖同志欣然接受了这个  相似文献   

4.
穆青 《中国记者》2021,(2):128-128
华山同志去世已经十几年了。也许,有些年轻的编辑记者已经不知道华山的名字了。但是,凡是经历过战争年代的人,对新华社记者华山气势磅礴的战地通讯都会留下深刻的印象。现在时代前进了,党的新闻事业已空前发展,我觉得,新闻界不应该忘记华山同志,不应该忘记他给我们留下的那些宝贵的、记录了一个伟大时代的新闻精品。我与华山相识在解放战争全面爆发的前夕。抗战胜利后,我随新华社的先遣队从延安赶赴东北,途经承德时,被留在《冀热辽日报》工作了几个星期。  相似文献   

5.
1986年有一天我在政协大会上遇到林林同志,他要我为《救亡日报》的纪念刊写一篇序。他说:“去年本已约定胡愈之同志写的,胡愈老也答应了,不幸愈老今年逝世了,除愈老外,你是最合适的了。”的确,当《救亡日报》于1939  相似文献   

6.
发行公司同事告诉我,自从《浏阳日报》改版以来,主动要求订《浏阳日报》的市民明显多起来。这就是我们改版追求的效果。做新闻其实跟我们做人一个道理,你关注谁,谁就会关心你。新闻要做得受老百姓欢迎,你就得去关心老百  相似文献   

7.
也许算缘份吧,雷锋入伍第一天,我就议论过他。“咋搞的,这么点个孩子能当兵?”一米五几的个,看上去顶多十六七。辽阳接兵的新兵营营长老靳说,没法子,我们说他身体条件不合格,可他跑到《辽阳日报》去发了篇文章《我决心应征》,第二天拿着报纸上门来,你说咋办。从那天到现在,31年了,我一直在“议论”雷锋,写出的雷锋事迹百万字。有人说是我“第一个”写雷锋,这概念太笼统,严格地讲,我是第一  相似文献   

8.
我是在一九七六年二月参加《汉语大词典》编写工作的,到现在为止,已经整整六个年头了。要是有人问我,你参加这一工作主要的体会是什么呢?我首先想到的一个字,就是“苦”。俄国诗人N·罗札诺夫说:“不用拿困难的铁匠活儿去折磨他,不用派他到矿山去干艰巨的工作,让他去搞词汇吧——仅此一件就够了,这种劳动本身就包含了各种各样的艰苦!”  相似文献   

9.
商恺谈成才     
一头乌发,一副茶色眼镜,一张随时带着微笑的面容。这就是我在承德全国地市报研究会见到的商恺同志。那天,我正要去他的住室拜见,他却先来到我们的住室。“应当我们去看望您,您倒先来了!”“为什么只许你们看望我,就不许我看望你们?”商老爽朗的笑语,平易近人的作风,一下子拉近了我们的距离。我向他讲了《安阳日报》的情况,当听到报社百分之六七十的采编人员都是30岁左  相似文献   

10.
我给报社做通讯员至今,也做报刊的编辑至今。 1949年5月,《赣东北日报》在上饶刚解放时就创刊了。当时,我在上饶师范念书,被《赣东北日报》吸收为第一批通讯员。接着,《江西日报》创刊了,我又成为《江西日报》的通讯员,从此开始了与报刊半个多世纪的情缘。  相似文献   

11.
不久前,我到太原出差,与吉林日报一位编辑刘宝玺同志同住于一个房间。闲谈中,听他说了一件感人至深的事。刘宝玺同志是陕西省乾县人,在老家有一位年迈的母亲,生活上有困难。刘多次想接她去东北同住,老人却故土难离,始终不肯。又由于刘宝玺同志爱人的父母住在西安,所以他向组织上提出,希望能调到陕西工作。事隔不久,吉林日报总编辑李准和总编室主任徐中天出差  相似文献   

12.
几年来,由于工作的原因,我有机会常常去拜訪謝觉哉同志,請謝老写文章,向他請教各种問題。說起来。謝老还是我們新聞工作者的老前辈,在大革命以前就曾經办过《湖南通俗报》,大革命时期又办《湖南民报》《上海报》,大革命失敗以后,在洪湖苏区还办过《工农日报》等,至今对新聞工作仍有很深的感情。我作为一个新聞工作者,每次去拜訪謝老,謝  相似文献   

13.
1977年11月,领导派我去北京,为南县青年劳模吴德保同志代笔,给《红旗》杂志撰写一篇署名文章。从一位编辑口里得知,家乡的名老作家周立波同志,从“牛棚”出来后,现寓居在北京百万庄的一栋居民楼里。周立波同志是一位以写农村题材见长的老作家,他写东北农村土改的名篇《暴风骤雨》,曾荣获斯大林文学奖,在朝鲜前线的坑道里,我和战友们就争相传阅这本书。东北农民闹土改庆翻身的动人情景,曾鼓舞着我们奋战在三八线上,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以后,他描写益阳农村合作化的名篇《山乡巨变》,更使我这个土生土长的益阳人,看得着了迷,亭面糊,菊咬金,秋丝瓜,癞子壳,一个个活龙活现的人物,一句句风趣幽默的语言,真叫人爱不释手,读过一遍又一遍。我佩服作家明察秋毫的观察能力,我喜欢作家清新、朴实、风趣的文笔,盼望有一天能见见家乡的这位老作家,当面听听他的亲切教诲。眼下周老寓居在家,不正是自己去拜访求教的好机会吗?  相似文献   

14.
1993年10月16日的《陕西日报》二版头条位置发表了我的一篇文章《张明利的“名片攻势”》,读者反映比较好。10月27日,《陕西日报·经济特刊》又发表了我写的评论《学点市场心理学》。这两篇文章应该说是姊妹篇,都是呼吁人们重视增强市场意识,学习、研究和应用市场心理学。 回味一下,我认为这两篇文章之所以能尽快见报并取得读者的好评,是由于我站在一个新的角度去采写的,并向人们提出了如何解决新问题的办法,即使只是一点浅浅的启示。 采写稿件怎样才能选择一个较新的角度呢? 我以为,首先在采访前不要定死框框。有些通讯员同志往往在采访前就拟好了标题,确定了自己要报道的中心。这样就自己限制了自己,采访也显得浅而简单。我在采访张明利时没有给自己定框框,而是和他及他身边的几个老熟人闲谝。他发牢骚说自己卖苹果时可吃尽了苦,又不无得意地告诉我他是怎么获胜的。由  相似文献   

15.
邓拓同志逝世二十年了。我深深地怀念他。邓拓同志长期从事新闻工作,对无产阶级的新闻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很有才华,既是优秀的新闻工作者,又是历史学家、书法家和诗人。我开始认识邓拓同志,是在抗日战争期间。他那时担任晋察冀边区《抗敌报》(后改为《晋察冀日报》)的社长兼总编。一九四一年,我在晋察冀边区三专区任文化界抗日救国会主任,兼任《抗敌报》通讯站的工作。一次,为工作,我应邀去抗敌报社。那时的条件是很艰苦的,报社住在阜平县山沟里的一个村庄。他身躯瘦瘦的,举止文雅端庄,目光炯炯有神,态度和蔼,在接触中给人一种强烈的可敬可亲感觉。这就是我第  相似文献   

16.
四月的古城西安,杨柳吐絮,桃花绽红。我们应约沿雁塔路去一条小巷访问李沙铃同志。 早在50年代,沙铃同志就从事青年报刊的领导工作,后足迹遍布大西北,曾担任青海日报总编辑、陕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联党组书记等职。在他主管省委新闻宣传工作时,我们常向他请教。这次我们专门采访他。他却谦虚地说,我年岁已大了,没什么可写的,要多报道那些年轻有为的同志。 沙铃同志放下手头的工作  相似文献   

17.
1942年10月中旬的一天,陆定一同志叫我到他和秦博古同志办公的窑洞里去,告诉我说:“过几天,就是鲁迅去世六年了,我们要发一篇社论,纪念鲁迅先生;你去准备一下,写一篇,拿给我们看看……”说时,他和博古都望着我,面带微笑。为《解放日报》起草一篇社论纪念鲁迅,对我当时那样一  相似文献   

18.
我写稿已有20年了。开始光给县广播站投稿;我不满足,就向《建设日报》和河北报投稿。一次,我去县宾馆,看到省军区的同志正在预订房间,一问,是子弟兵来老区慰问。我就写成稿件《子弟兵慰问戎妈  相似文献   

19.
清晨,低的哀乐声里传来一个噩耗:我们敬爱的邓小平同志与世长辞了!这些天来,我沉浸在无比悲痛之中。往事又一幕幕清晰地呈现在我面前。1949年秋,我从《晋绥日报》抽调出来,随刘邓大军挺进西南。重庆解放后,我作为《新华日报》城市组的负责人,曾在小平同志的住处大溪别墅多次参加过由他主持的会议,聆听过他的教诲和对一些大事的决策。我深深地感到,作为一代伟人,小平同志治国平天下的才能,在解放大西南,建设大西南的最初岁月就有了十分出色的表现。油盐柴米和第一架飞机1949年12月底的一天,我按照通知,来到大溪别墅的一间小会…  相似文献   

20.
长春和沈阳解放后,东北全境已经完全控制在我们手里。1948年11月底,《东北日报》由哈尔滨搬到沈阳,报社的主要工作也逐渐转到调研地方情况和战后建设上来。为此,过完春节后,大概在1949年2月上旬,我和报社的几个同志冒着严寒,深入到本溪、鞍山、辽阳、瓦房店等几个南满著名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