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彭柳 《编辑之友》2010,(9):54-56
随着媒体对奥运、亚运等国际赛事的立体化展现,传媒成为"体育产业"这一复合概念的主要建构者.现代传播环境呈现多样化多维性,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的出现改变了体育媒介格局,媒介竞合成为构建和谐体育环境重要因素.2010年广州亚运会是一项具有国际、洲际影响力的体育盛会,也将是媒体盛宴,为广州地方媒体提供了一次全面融合与竞争的机会,营造亚运会和谐媒体环境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今天互联网正在进化为生活媒体,我们同它关联不可分,我们可以通过互联网解决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问题,当互联网这种属性作为一种趋势展现出来,我们发现这是一个非常有潜力的营销平台。最近的人人网在美国成功上市,我们看到资本的口味正在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3.
名词解释 流媒体的英文名称是“Streaming Media”,通俗地讲,就是通过互联网像水流一样连续地、边传输边播放的一种媒体形式。 流媒体实现的关键技术是流式传输。所谓流式传输就是信息从服务器向用户计算机连续、实时传送,不必等到整个文件全部传输完毕,而只需短暂的启动延时即可进行连续观看。播放的同时,剩余部分将在后台继续传输。这种在网络上以流式传输方式传播的媒体就是流媒体。  相似文献   

4.
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每当技术载体发展从量变到质变时,新的媒体形式就会出现,例如报纸、电视、广播、互联网都代表着不同时代的新技术载体,他们都成为当时的新媒体,每一代新媒体的共同之处就是他们都代表了所在时代新的信息传播方式。我们当前谈论的新媒体是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无线通讯网、光纤传输网、有线电视网与互联网的融合网络为载体,融合终端为展现形式的新兴媒体,  相似文献   

5.
体育赛事传播是体育新闻报道的重头戏。对于重要体育赛事,各体育媒体精心策划,全力以赴,完成赛事的整体报道。更为重要的是,报纸或电视等媒体纷纷通过评论、解说、专题等报道形式纵横恣肆,深度挖掘,传输价值,树立主题,形成大众关于体育和社会的认识。可以说,文化意识形态也蕴含于体育新闻报道中,对体育赛事传播的主题解构有助于大众把握正确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6.
体育新闻传播的文化价值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无一不是新闻传播的内容和对象.在这些传播内容中,体育新闻的传播日益受到媒体的青睐.媒体关注体育,关注体育的发展,首先是因为社会生活中关心体育的人越来越多.体育,包括竟技体育,学校体育和大众体育。它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虽然不同的历史时期体育的形式和内容不尽相同,但是体育的目的是相同的.它是人们强身健体的一种手段,是为社会服务的一种手段.作为社会生活中的个人与体育的关系如何呢?首先是参与者──通过参与体育活动达到健身的目的(指学校体育和大众体育);其次是观赏者──通过观赏…  相似文献   

7.
如果一种媒体开始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显然,它已经令人无法忽视.上世纪90年代,都市报兴起的“调查类报道”,影响甚至改变了诸多人的命运,但真正达到“改变生活方式”程度媒体的出现,是在互联网兴盛之后.显而易见,互联网的工具性特征更为明显,它不是一个单纯的媒体.而新浪等门户网站,则谈不上对生活方式的改变,它们的最大意义,就是综合了多种传统媒体,然后加以展现.如果说它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充其量是阅读方式、传播互动方式的改变.  相似文献   

8.
<正> 近百年来,大众媒体的发展一直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从报纸、广播、电视到网络。虽然新兴的媒体不能完全取代旧的媒体,如电视没有取代报纸和广播,但是电视已成为第一大媒体的事实是不可否认的。同样,我们也不能忽视网络—这个第四媒体的发展。有人说网络的发展不会对电视构成威胁,网络公司没有良好的营业模式,音视频在因特网上不能流畅传输等都是制约网  相似文献   

9.
体育节目如何适应体育产业的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电视媒体与体育产业化的研究是一个新课题 ;1992年12月国际奥委会 (IOC)在瑞士洛桑召开“ 2 1世纪电视媒体研讨会’ ,笔者作为中国代表出席了会议。在研讨会上 ,各国电视机构就电视媒体与体育产业化的问题进行了研讨 ,首次提出了电视媒体与体育产业化的概念。在知识经济时代 ,电视媒体与体育产业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 ,互相扶持、密切合作、风险共担、利益共享。面对市场经济的挑战 ,面对国际体坛日趋强劲的商业化冲击 ,我们必须研究国外体育产业化的情况 ,以及电视媒体在其中的作用。一、国外体育产业和电视的互动发展电视媒体在体育产…  相似文献   

10.
当今信息社会,不论是传统媒体或现代媒体,都呈现出优势并存、竞相发展的局面。在这媒体百花争艳的时代,各种媒体在发展中不断借力、创新、互动、互补,逐渐产生了边缘融合性的媒体表现形态。报网联姻,展现另一种精彩在报纸上开辟网络专版,打破了长期存在的报、网井水不犯河水的禁忌,权威展现了进入大众生活的网络世界。网媒堂而皇之进  相似文献   

11.
刘艺萍 《视听界》2006,(2):100-100
十运会,作为2008北京奥运会前最后一次全国综合性运动会,其特殊意义、特殊地位、受关注程度已大大超出了赛会本身。对于体育电视媒体而言,更是把十运会视为奥运会的练兵、实力的展示和媒体的盛会,是体育传媒跳出狭隘的传统体育范畴,在节目探索和实践中拓宽体育范畴、深挖体育内涵、呈现“大体育”概念的绝佳机会。十运会赛场内的竞争异常激烈,而媒体间的打拼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江苏体育休闲频道2004年5月才刚刚成立,年轻,是其劣势也是优势,初生牛犊不怕虎啊!我,作为一名普通观众,透过十运会来看我们省内惟一的体育频道——江苏体育休闲频…  相似文献   

12.
凡菲  郭翠翠 《记者摇篮》2007,(12):62-63
近年来,体育新闻的超级"娱乐化",《南方体育》、《球报》的纷纷倒掉,使我们不得不为体育媒体、体育记者担心,他们到底是在为体育喝彩还是在毁灭体育新闻,  相似文献   

13.
黄波 《新闻战线》2015,(3):159-160
新媒体时代,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新需求,需加强对媒体的运用,提升知识传输能力,提高体育教学的有效性,促进高校大学生体育素养与身心健康。本文着重阐述了新媒体时代高校体育教学模式,并对其提出建议,期望对高校体育教学有所帮助。体育教学对学生培养正确的体育意识,建立正确的体育思维,形成良好的身体素质起到重要作用。在新媒体时代,各类传播手段、传播媒介与高校体育活  相似文献   

14.
广播媒体自上世纪20年代问世以来,已经走过近百年的历程。这期间,尽管人类社会生活发生了显著变化,电视、网络等新兴媒体带来诸多挑战,广播仍以其特有品质在信息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展现着独特魅力。我们要感谢广播人的那份坚守,更要对他们的创新精神表示钦佩!  相似文献   

15.
正人民体育出版社副总编辑史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体育图书销售一直不愠不火,主要是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市场需求不旺,二是图书出版社自身业务还有待改进。一、体育图书出版概况近年来,国人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身体素质的要求以及对体育运动的精神文化欣赏水平都不断提高。国人对体育以及体育运动的了解,相当大一部分是从广播、电视等大众媒体上  相似文献   

16.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普通市民由“看客”而变成“拍客”,利用网络、微博等技术随时随地将图像或视频传输到一个又一个传播终端.新形势下,公民的新闻、维权意识觉醒,不但通过眼睛发现生活、通过影像记录生活、分享情感观点的意识越来越浓厚,而且利用媒体展现自我、实现自我价值的欲望也越来越强烈.在拍客队伍不断壮大和对传统媒体冲击越来越强的背景下,传统的电视媒体如何发挥拍客作用,如何更好地整合拍客资源成为一个重要课题.下面就近年来淄博电视台《手机拍起来》栏目的发展经验,谈一下自己的体会和看法.  相似文献   

17.
每逢重大事件的发生,各大媒体都可以从传播中展现媒体的力量。从“9·11”事件、非典,到与台州相邻发生的上海“11·15”特大火灾,以及“7·23”甬温线特大铁路交通事故,这些重大突发事件,频频闯入我们的生活。这就对我们媒体在突发事件中,如何进行行之有效的采编应对、及时客观的新闻报道、理性正确的舆论引导等提出了新命题。  相似文献   

18.
2022年2月4日,第二十四届北京冬奥会在国家体育场鸟巢盛大开幕。国内主流媒体采用了多种形式报道本届冬奥会,并采用全媒体传播方式实现了主流媒体的创新与突围,为受众多方位展现了这场举世瞩目的冰雪运动盛会。其中,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对北京冬奥会的相关报道发挥了重要作用。《新闻1+1》《面对面》以其权威性、时效性和现场感为受众播报北京冬奥会相关新闻,助力了新一轮全民冰雪体育热潮的掀起,为世界展现了双奥之城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9.
细节,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它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事物的本质,也展现着人、事、物的风貌与内在。好的细节描写,往往会使一篇新闻报道更加鲜活、精彩。当今,新兴媒体的迅猛发展,对新闻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如何  相似文献   

20.
黄章权 《传媒》2016,(22):94-94
随着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和第三次科技革命诞生的信息技术蓬勃发展,体育的呈现方式变得更加多样化,互联网成为传播体育的新平台,媒体体育和体育媒体可谓是合二为一的“一家人”。2015年9月由武汉体育学院张德胜教授独著、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媒体体育与体育媒体》一书,便紧密围绕着传媒和体育这两大研究对象,以媒体视角洞悉体育在我国的发展历程、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并为媒体、体育和人民群众之间关系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在书中,作者正是以发展媒体体育为研究切入点,在充分论述发展媒体体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基础上,提出研究媒体体育的方法和理论支撑,这种前卫的思想意识使得全书呈现出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和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