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韦世万 《贵州教育》2013,(12):10-12
对于一个班级的学生来说,很多老师对“优生”总是印象深刻、倍加关照,对“差生”也了如指掌,且有“恨铁不成钢”之感。然而,他们却忽视了这样一群学生:他们缺乏主见、缺乏学习和活动的热情、缺乏竞争的意识和勇气,思想、纪律、学习表现既不“突出”,也不落后,他们往往占据学生中的大多数。这就是老师眼中所谓的“中等生”。由于教师的忽视,“中等生”教育便成了“被遗忘的角落”。  相似文献   

2.
在一些人的印象中,中职学校的学生,无非是那些分数太低、家庭生活困难的“无奈生”。他们有的缺乏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学习习惯;有的做事冲动,考虑问题偏激;有的内心自卑,表面张扬。他们对职业、对社会缺乏认识,对未来的人才竞争和求职择业存在一定的自卑和恐惧心理。如何对他们进行全面的教育,把他们培养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已成为职业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学校的教育和教学,一方面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同时也要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和优良的道德品质。当今的中小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由于在家庭中所处的特殊地位,父母们“望子成龙”心切,总是过重地将学习任务强加于他们,使他们一入学就背上了沉重的学习负担和心理负担。而小学生正处于身体、智力快速增长和发展时期,如果在怎样对待学习,怎样对待学校生活等方面没有正确的认识,一入学就对学校生活、对学习缺乏兴趣,缺乏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那对他们的健康成长将是十分有害的。因此,如何结合小学生学习和校园生活的实…  相似文献   

4.
漫谈高中数学的学法教育陈文明一、当前高中生数学学习方法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部分学生非智力因素太差。他们缺乏正确的学习目的和勤奋好学的求知态度,学习情绪沮丧,意志薄弱,缺乏毅力和恒心。二是缺乏计划性。做完作业就万事大吉,不再看书复习,更谈不上自学...  相似文献   

5.
在近年来的教学中,我经常遇到这样的学生:他们缺乏独立性、自信心,学习没有目标,死学死记,不求甚解,或干脆自暴自弃、放弃不学.久而久之,对于学习,他们先是厌倦,而后放弃.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学习上的后进生.学习缺乏主动性,严重地影响着后进生的智力发展,阻碍了后进生学习上的进步.因此关注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对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部分中学生在学习方面不乏认真刻苦,但缺乏有关策略运用的条件性知识、缺乏对学习活动进行有效的自我监控成了他们提高学习效率的关键问题。本通过案例分析,探讨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的自我监控能力。  相似文献   

7.
张爱霞 《教育》2012,(5):49-49
学生感到物理难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对许多物理现象、物理情景、物理模型等缺乏认识和实践是造成学习物理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回想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学生,他们的学习负担较轻,有充分的时问去进行自己喜欢的活动,做玩具、做模型、钓鱼、参观工厂设备,他们在以后的物理学习中受益匪浅。今天的学生由于各种学习负担过重,他们正失去这些兴趣。  相似文献   

8.
职校学生年龄一般在16-20岁之间,这段时期是身心发展的动荡期向成熟期过渡的关键时期。他们生理发展迅速,而心理发展相对滞后,过早地面临着学习、生活、交友、就业压力等诸多问题。他们对周围世界有自己的判断和评价,自我意识增强,但同时他们又缺乏对世界的深入了解,缺乏自立能力,思想情感常处于一种冲突和混乱之中,极易产生各种矛盾...  相似文献   

9.
纵观当前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不少学生处于压抑状态,学习缺乏热情,思维缺少活力,就像学习的旁观者,看不到他们的积极参与,更谈不上提出问题和思考问题。素质教育的呼声近几年愈来愈强烈,我们在肯定已取得成绩的同时不得不面对传统教学遗留下来的种种后患,尤其是应试教育笼罩下的学生缺乏标新立异的勇气、创新的能力和参与的激情。这主要源于学生缺乏问题意识和质疑的精神。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运用心理学的动机理论、习得性无力感、阳性强化法和学习策略理论,阐明了学习内驱力的缺乏和习得性无力感是当前中职学校的学生英语学习兴趣低下最主要也是最基本的原因。作为教师不仅要从学生角度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还应从教师教学的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所以本文针对以上两大原因,同时阐明了相应的解决方法:缺乏学习的内驱力,必须通过诱因的刺激来提高学习动机;有习得性无力感,必须强化他们的正性行为,淡化或者漠视他们的负性行为,提高学习兴趣;最后要通过学习策略的运用,使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取得好的学习成绩,产生成就感,保持学习的兴趣。  相似文献   

11.
初中阶段学生数学学习成绩两极分化非常严重,后进生所占的比例较大,他们缺乏独立性、自信心,学习没有目标,死读死记不求甚解,或干脆放弃不学,自暴自弃。久而久之,对于学习,他们先是厌倦,而后放弃。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学习上的后进生。正是由于学习缺乏主动性,严重地影响着后进生的智力发展,阻碍了后进生学习七的进步。注重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对大面积提高初中数学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靳民 《甘肃教育》2001,(5):42-42
多年来,我一直从事薄弱初中的物理教学,在提高薄弱初中学生的物理学习水平上有一些体会。一、培养学生良好心理品质,提高学生学习信心薄弱初中的学生,大多从小缺少足够的家庭教养和文化熏陶,行为自由散漫,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事物缺乏应有的认知能力和辨别能力,对学习常采取放弃的态度。但他们和其他少年一样,都具有对美好的渴望,因此,要和对待学习好的孩子一样尊重他们的人格,维护他们的尊严,逐渐培养他们勤奋、踏实的品德,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让他们重视自己的人生价值和认识到自己在未来社会中所应担当的责任,竖立起…  相似文献   

13.
班主任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意志90年代的初中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家庭生活条件较好,普遍缺少吃苦精神,表现在学习上缺乏克服困难、刻苦学习的精神。因此,班主任老师应该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意志品格,尤其要注意他们学习意志的培养,引导他们养成持之以恒、不畏困...  相似文献   

14.
一般来说,学困生往往缺乏学习动机。在课堂上,他们往往缺乏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经常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同时,他们也缺乏刻苦钻研的精神和克服困难的意志,更缺乏学习的自信心,认为"努力也学不会",有一种"破罐子破  相似文献   

15.
“两有生”是指思想品德有缺陷及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他们在学校、家庭、社会往往得不到应有的人格尊重。他们太多对学习缺乏兴趣、自信心不足,无明确近期目标,他们的教育是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学困生的教育问题,一直是困扰老师们、尤其是班主任的一个最头痛、最棘手的问题。学困生因学习基础差,对学习缺乏自信心、主动性,在师生面前总觉得低人一等,所以他们都很自卑,极敏感。在这种情况下,任课老师特别是班主任如果不加以正确的引导,树立起他们的自信心,维护他们的自尊心,就会使学生对学习失去信心,丧失进取心,甚至会使他们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  相似文献   

17.
徐寅佳 《教书育人》2006,(12):46-48
一、引言 随着中国教育改革的进行,人们对素质教育密切关注,但能真正明白教学和教育的意义的人却不多。许多人认为只要学生掌握了一些知识和技能,他们就会毫无疑问得到预期的素质和能力。教师更关注的是英语的说明性而忽视了英语中的人文性。这就导致英语学习者缺乏批判性思考的能力,缺乏洞察目标文化本质的能力,缺乏表达情感的能力。这就说明虽然英语学习者在学习,但是他们不是被作为一个全人来接受教育。所以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作为英语教学中的重要因素,需要对全人教育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18.
“学困生”通常是指那样学习困难、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比较差的学生,他们共同的特点是:意志薄弱,不愿吃苦,缺乏学习欲望,学习成绩差,自卑感强。但是,这部分学生往往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如果教师及时对他们进行引导、培养,就能够使每一位学困生的创新精神得到展现,创造才能得以充分展示。  相似文献   

19.
小组合作学习是任务型教学中学生常用的学习方式,但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由于缺乏严密的组织和适当的激励机制,经常会出现课堂表面热闹,实际效果却很差的现象。一些学生,尤其是农村的学生英语基础较薄弱,能力有限,缺乏学习的主动性,阅读面窄,加上他们中的大部分不愿开口,不善用所学英语交流,或由于害羞、胆怯等原因,态度马虎,开展小组合作只是形式上的应付。  相似文献   

20.
三年级学生刚接触英语,多数学生学习热情高,成绩也较好。但一小部分学生因为家庭环境的特殊性,对英语学习适应较慢、缺乏兴趣和信心、缺乏正确的学习态度、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等,就开始掉队,形成学科"弱势群体"。教师必须在情感上关爱"弱势群体",恢复他们的自信心,课上和课外也要时刻关注"弱势群体",帮助学生进步。教师要想方设法的巧教,让他们乐于学习,从而看到他们喜人的进步,长足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