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少年学生的思想素质教育应面对现实,与学生思想状况同步,发挥“传道”与“解惑”的功能。  相似文献   

2.
赵艳 《教书育人》2009,(8):64-66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在传统教育中,教师的定位是传授道理、教给业务知识和技能、解释疑难问题,“传道、授业、解惑”这几个词强调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教师认为自己是教学的中心,因而有意无意地维护自己在学生面前的权威,这种做法往往压抑了学生的发展。新形势的教育要求教师首先要摆好自己的位置,在“以人为本”思想的指导下,关注学生发展,要求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因此对教师角色进行了重新定位,倡导“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  相似文献   

3.
赵秀丽 《现代语文》2010,(7):100-100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古人为了达到传道、授业、解惑的目的,推崇“师道尊严”,为树立教师在学生中的绝对权威,教师可以体罚学生,而学生在教师面前只能是惟命是从。随着人类文明程度的逐步提高,我田的教育在各方面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提出新型的师生关系:民主、平等。其实教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有许多情感在里面。  相似文献   

4.
丁茜 《辽宁教育》2002,(3):23-23
21世纪的重要标志是人类社会进入网络化时代。网络化不仅影响着人们的观念和衣、食、住、行,尤其对当今的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挑战之一:教育功能在转变自有文字记载以来,人们一直认为教育的基本功能是“传道、授业、解惑”。传道,即传授礼仪道德;“授业、解惑”,是使学生继承前人的知识。在这种传统模式的影响下,知识被封闭在学生个体和少数人的头脑中,缺少“前瞻性”和“发展性”,这种把知识人为凝固化的结果是学生只能按部就班地继承,而缺乏创新。在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社会中,知识被看作是一种信息,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对…  相似文献   

5.
新世纪的教育应该是发展学生个性和创造性的教育。受传统文化中消极因素的影响,我国教育中扼杀学生创造性和个性的现象较为严重,由于中国的传统文化数千年来从未把学生看作教育的主体,知识的主人,而是当成知识的容器,学生无论何时何地都是被传道、被授业、被解惑的对象。学生在整个“教”与“学”的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地位,因而缺乏主  相似文献   

6.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开拓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和爱国主义精神。”可见,语文教师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而且要进行审美教育,要以马克思主义的美学原理为基础,  相似文献   

7.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一名初中的语文教师,应该不断地为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而努力,对他们进行一定的审美教育,应善于实施审美教育。那么在教学中怎样实施审美教育呢?  相似文献   

8.
一、引导学生学会做人教育的根本任务说到底就是:“教人成为社会的人。”“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教师不仅是文化知识的传授者,而且应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与道德的引路人、教师应以教书育人为己任引导学生真正学会做人。为此,必须在学生中开展“学美德、讲规范、守礼仪”的文明行为养成教育。  相似文献   

9.
文章探讨用爱来管理学生、教育学生的新型师德观和教育观,强调在敬业的前提下了解学生、关怀学生、尊重学生.做到以微笑面对学生,才能真正担负起“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才能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才能真正发挥“教育”作用.  相似文献   

10.
教师性格与后进生教育合肥市职教中心分校李传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也就是说“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基本职责。为了履行这一神圣职责,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人格素质.这样才能深得学生的爱戴与敬慕.从而受到熏陶和教育。为此,教师应严于律己,时常检点自己的言...  相似文献   

11.
古人云:师,传道授业解惑也。而长期以来,我国的教学大都是“课堂为中心,书本为中心,教师为中心”的单一固定模式,其主要特征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抄;教师布置任务,学生完成使命。”按此模式教学的教师不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师,而成为了墨守成规、不容质疑的传教士;按此模式求学的学生不是求知寻道的书生,而成为了思维呆板、按部就班、“尽职”的“学习”机器。这不但束缚了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2.
本文拟着重探讨如何运用教育学科知识,全面提高德育效果。一、教书与育人相结合 教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用当今的话来说就是“教书育人”,要求教师,一为“经师”,二为“人师”。那么,如何做到这一点呢?一方面,作为教师应该时刻认识到通过各科教学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是德育最经常、最基本的途径,它符合“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的教育教学原则。  相似文献   

13.
潘朝阳  李峰 《河南教育》2005,(11):20-20
自今年8月份教育行风热线开通以来,虞城县教育局本着“贴近学生、贴近家长、贴近实际”的原则,针对学生和家长关心的升学考试、危房改造、“两免一补”、师德师风、教学教改等问题,及时与学生及其家长对话,倾听呼声,答疑解惑。截至目前,该局共接听热线电话100多个,有93人提出的问题当场解决,其他问题已交相关股室限期办理,  相似文献   

14.
一、素质教育与知识教育、能力培养的关系在我国,历来认为教育的作用是“传道、授业、解惑”,这些认识有其历史的局限性。随着时代的前进、社会的发展和人们认识的提高,教育的地位、作用和目标逐渐得以明确。“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将教育放在基本国策的位置上;“科教兴国”方针的提出,确立了教育的战略地位;“教育的目的是提高民族的素质”.明确了教育的根本目标。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素质教育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社会、学校、教师乃至学生较多地关注理论、知识和技能等各类具体知识的传授和学习。80年代,开始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5.
王波 《小学校长》2006,(6):45-46
“心理健康是青少年走向现代化、走向世界、走向未来建功立业的重要条件,而健康的心理形成需要精心周到的培养和教育,必须把培养健康的心理隶质作为更加重要的教育内容。”因此,现代学校教育不仅仅是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要让他们学会学习。学会生活,把他们培养成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健全发展的人。  相似文献   

16.
名教育家夏丐尊先生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真挚的情感是通向学生心灵深处的桥梁,是点燃学生内心世界的火把。学生一旦感受到了这种爱,就会自然而然地向你敞开心灵的大门,只有“情通”才能“理达”,情通理达才会心悦诚服,从而达到引导、帮助、解惑、教育的目的。可见,爱可以让每一位学生的心灵自由地飞翔,它是教育的基础,是沟通师生心灵,联系师生情感的纽带。  相似文献   

17.
傅小霞 《学周刊C版》2010,(12):205-205
唐代文人韩愈在《师说》中曾说过:“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授业”自然是指教授知识学问,而“解惑”不仅仅局限于文化层次上,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教师还应关心学生在心理健康上存在的困惑。  相似文献   

18.
在知识经济时代,国力的竞争实质上是创新能力的竞争,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当前我国教育的主要任务。教师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已远远不够,更多地是要承担起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任。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首先需要创造型教师,因此,培养大批创造型教师已成为教育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9.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情感教育被认为是“传道、授业、解惑”的纽带,在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以情动人,以趣激情,师生关系融洽,学生精神放松,则能有效地调动学生探讨问题的热情和积极性,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尤为重要。那么,我在课堂上是怎样激起学生内心的浪花,拨动学生地理“心弦”呢?  相似文献   

20.
唐代文学家韩愈提出教学的基本任务“传道、授业、解惑”,其中把“传道”放在第一位,他关注的是学生的人格品质,比如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最钟爱的一句话:“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任务就在于让每个儿童看到人的心灵美,珍惜爱护这种美,并用自己的行动使这种美达到应有的高度。”从古至今,教育家们更为重视的是情感教育,将情感教育渗透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