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开心果     
《小读者》2008,(8)
比星星小的是什么老师问一个小学生。老师:"用肉眼来看,太阳小还是月亮小?"学生:"月亮小。"老师:"比月亮小的呢?"学生:"星星。"老师:"比星星小的呢?"学生:"比星星小?这个……不知道。"另一个学生举手说:"老师,我知道!"老师:"那你来说吧!"学生:"比星星(猩猩)小的是猴子。  相似文献   

2.
开心一刻钟     
《小学生》2013,(12):24
yeah新班级第一次点名,班长叫道:"刘华!"结果下面一同学大声回答:"yeah!"班长很诧异:"为什么不说‘到’?"同学说:"那个字念‘烨’。"我想上厕所老师正在讲课,小帅突然想上厕所。他举手示意,老师竟然没看到,他只好耐心地等。老师正好提问:"请大家说说你们的梦想是什么?"小帅这时突然站了起来,说:"我的梦想是上厕所!"  相似文献   

3.
赵春梅 《考试周刊》2013,(44):75-75
<正>一个分数它的各部分名称分别为分母、分子,那"分公"、"分爸"又从何说起呢?在第七届全国新世纪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系列研讨会中,一位老师教学《分数的认识》时,她先由分饼引出1/2,接着让学生判断哪些图形中的阴影部分可以用1/2表示,又让学生涂出一些图形的1/2,等等,在这节课的第37分左右,教师介绍了分数线及分数线下面的数叫做分母,随后教师提问:"同学们,下面的数叫做分母,你猜一猜分数线上面的数叫什么呢?"学生个个面面相觑,都没有举手。教师鼓励:"同学们,下面的数叫做分母,你大胆地猜一猜上面的数叫什么呢?"老师又着重强调了"分母"这个词,这时有一个学生举手说:"老师,分数线上面的数是叫‘分公’吗?"老师尴尬地摇摇  相似文献   

4.
一次,我校的王老师上公开课。他沉着老练,胜券在握,一切都按照预先的课堂设计正常进行。但突然有个学生举手道:王老师,黑板上的“蘸”字写错了。王老师一面当即纠正,一面表扬了这个同学。事后,很多人都夸奖这个学生的严谨学风和敢字精神,也有的同志开玩笑地说:“这位同学真不应该在稠人广座之中‘将’老师的‘军’,‘挑’老师的‘刺’!”  相似文献   

5.
哈哈广场     
"礼"在哪里上语文课时,老师提问:"张小明,请你用文明礼貌的‘礼’字造一个句子。"张小明思索了一会儿说:"爸爸提着包出门托人办事。"老师说:"没‘礼’字呀?"  相似文献   

6.
《高中生》2007,(22)
语文老师在培学生讲"把"和"被"的区别。突然一位学生问道:"老师,‘把’和‘被’能连用吗?"老师答:"当然不能!"学生很困惑地说:"可我妈妈就常把这两个字连用,每天早上她都对我说:‘把被子叠起来!’"  相似文献   

7.
宾老师作文讲评中的一个细节给我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感觉她指导得特别到位,特别好。她上的作文课是《给文具设计名片》。当堂讲评时,一个学生读他写的文章。其中有这样一句:“铅笔的头上有一个红色的东西,可以用来改正错字。”老师马上说“:这句话好吗?怎样写更好呢?”一个学生说“:在‘东西’后面加上‘那是橡皮’。”另一个学生说“:铅笔头上有一个红色的帽子。”老师说“:很好!把‘东西’改成帽子就更清楚、更形象了。”这时又有学生举手,老师让他回答。他说“:还可以‘把一个’改‘成一顶’。”又一个孩子也迫不及待地举手:“老师,可…  相似文献   

8.
(一)“鲸”字妙解学习《鲸》这篇课文时(课前曾布置学生预习课文),我刚写上课题,孩子们就针对“鲸”的字形提出了自己的创见。一个孩子说:“老师,我认为‘鲸’实际上是一个错字,因为通过预习我们都知道鲸是一种哺乳动物,不是鱼,怎么能写成鱼字旁呢?”另一个孩子站起来说:“我想是因为以前科技不发达,人们对鲸有着错误认识,以为鲸是鱼,把‘鲸’写成了鱼字旁,现在科技发达了,人们知道了‘鲸’是哺乳动物,就应该把鱼字旁改写成反犬旁。”又有一个孩子站起来说:“我认为‘鲸’不是错字,不应该改。因为‘鲸’是形声字,右边的‘…  相似文献   

9.
有位教师在教学《石灰吟》这首古诗时,一学生突然问:"老师,我们习惯说‘粉身碎骨’,可这句诗中却用‘粉骨碎身’,这里的‘粉骨碎身’与‘粉身碎骨’意思是不是一样呢?为什么要用‘粉骨碎身’呢?"刹那间,教室里寂静无声,教师略一思忖后,笑着说:"谢谢××同学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非常有价值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幽默     
《教师博览》2011,(11):33-33
散兵游勇语文课上。老师问:"谁能解释‘散兵游勇’这个词?"一小学生抢答道:"‘散兵游勇’的意思就是凶多吉少。"老师问:"怎么讲?"小学生:"因为伞兵是空军,叫他游泳,生命就危在旦夕了!"现在休庭正在上法律课。讲到一个案例,老师叫了一个学生起来,问他:"你怎样判这个案件?"此生支支吾吾,不能答。老师继续问:"如果你是法官,你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11.
正高考咨询大厅里,大米和小米前来咨询。大米:"一直听同学们说‘某批次开始投档啦’,‘某院校正在阅档呢’,‘某同学已经被退档了’等等,这个神秘的‘档’我从来没见过,它到底是什么?又包含什么内容呢?如果我今年考不上,明年再考我该怎么处理自己的‘档’呢?"小米:"老师,我今年考得不理想,计划复读,但是我已经被一所院校录取了,可以让学校把我的电子档案退还给我吗?"在高考录取阶段,我们常常听到的"档"字,就是指考生的"电子档案"。它和我们的录  相似文献   

12.
<正>我曾经听过一个初中语文老师的公开课。课讲得不错,但她讲到一个人要有志气时,板书出一句名言:"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有学生提问:"‘子罕’是什么意思?为何写了‘论语’还要写‘子罕’呢?"老师不假思索地回答:"‘论语’是书名,‘子罕’是孔子的学生名。孔子有很多贤弟子都带‘子’字,如子路、子贡、子张、子游等等。‘子罕’也是《论语》这部书中的一个章节,所以这样标示。"  相似文献   

13.
女士优先     
老师问学生:"‘公牛和母牛在田里’这个句子对吗?"大多数学生回答说":对,一点不错!"  相似文献   

14.
幽默超市     
《小读者》2007,(10)
爸爸:"小明,你们的老师怎么样?"小明:"还可以。不过有时我不能相信她。"爸爸:"为什么?"小明:"他讲语文时候说‘一五一十’可是讲数学时,又说是‘二五一十’究竟哪个对呢?"  相似文献   

15.
近日,我在教学高中《语文》第三册第8课《词七首》时遇到了两个始料不及的情况。一个是在教学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准备课堂总结时,一个学生突然举手提问:"老师,在这首词中,周郎和公瑾是同一个人,为什么作者在‘三国周郎赤壁’中称‘周郎’,而在‘遥想公瑾当年’中称‘公瑾’呢?"  相似文献   

16.
教学《在炮兵阵地上》时,我正指导学生阅读品味彭总饭桌上的一席话,一学生突然举手发问:“老师,彭总明明说自己‘只错了一句’,为什么却说‘我又说了错话’呢?这个‘又’字不是说明他说的错话不止一句吗?这不是自相矛盾吗?我认为把‘又’拿掉反而好一些。”这一串连珠炮的提问,原来是对“又”字有意见。我正想用三言两语解答,可发现几个学生跃跃欲试,我马上改变了主意:且慢,看他们怎么说。我扫视全班,问:“你们的意见呢?”教室里出现短暂的沉寂之后,一双又一双的手举了起来。一同学说:“我觉得彭总根本没有说什么错  相似文献   

17.
学校要举行篮球比赛,明明主动帮老师写了一个通知,却错把"篮球"写成了"蓝球"。通知一贴出,亮亮看见后,告诉明明:"你写错了,应该是‘篮球’。"明明不解,问道:"为什么‘篮球’的‘篮’字是竹字头呢?"亮亮  相似文献   

18.
正一天,子路问老师孔子:"他人的建议听到了就实行吗?"孔子说:"有父兄在,怎么能够听到了就实行呢?"不久,冉有又问孔子:"他人的建议听到了就实行吗?"孔子说:"自然是听到了就马上实行。"子路和冉有请教孔子的时候,公西华都在场,针对老师对同一个问题的不同回答,他请教老师,说:"子路问‘听到了就实行吗’,您说‘有父兄在’;冉有问‘听到了就实行吗’,您说‘听到了就实  相似文献   

19.
谁之错?     
有一次,我去听一节语文课,老师让学生读课文,孩子们举手非常地踊跃,老师叫起来一个学生,只见他非常自豪地站起来。读完后,老师问:"大家有没有听出他读错的地方?"有很多学生举手,有的说:"他没有用普通话。"有的说:"他的感情不够。"有的说:"他有一个字读错了。"还有一个学生说"他的声音小。"……学生的手依然举着,他们还想指出那个朗读的同学更多的问题,我看着那个朗读的同学,只见他低  相似文献   

20.
十分简单     
《初中生》2014,(4):48
正某日上课,老师宣布下节课小考。小明紧张地立即举手问老师:会不会考得很难?老师只说了一句:"十分简单。"乐得大家拍手叫好。可是考完之后,每个人都惨不忍睹,怎么会简单呢?于是小明又问老师,只听老师说:"我可没说错哦,‘十分简单’,剩下的‘九十分’很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