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张兵 《新闻世界》2010,(7):123-124
广播媒体如何提升自己的品牌形象?本文从开展公益活动的角度,进行了一些有益探讨。同时指出广播媒体开展公益活动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不断创新,在竞争中抢占先机。  相似文献   

2.
20世纪80年代,美国马赛诸塞理工大学的普尔教授最早提出了媒介融合的设想,意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倾向。随着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完善.传统电视媒体受到了剧烈的冲击。近年来,各大电视台借助网络平台,加大电视节目策划力度,其中新闻公益活动这一新型节目形式也渐露头角。着重该类型节目的策划有力地提升了电视媒体的美誉度、影响力和公信力,塑造了媒体的良好的公众形象。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各类公益活动层出不穷,其中,新闻媒体组织策划的公益活动最为引人关注。和其他社会组织举办的公益活动相比,新闻媒介具有独特的优势,能够广泛调动和影响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使公益活动办得有声有色。实践证明,组织策划各类公益活动,对于媒体践行社会责任、提升自身品牌形象和社会影响力与公信力均具有重要意义。1、新闻媒体开展公益活动要配合主流意识形态宣传要求,反映群众呼声,紧扣时代脉搏,体现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   

4.
当下的省级卫视面对央视和地方市级频道的双向挤压以及兄弟台同质化竞争的威胁,只有通过引进"独家"节目——"独播剧"提高媒体知名度,自创"独家"品牌节目提升美誉度,与此同时适时融入事件营销形成"独家"焦点事件来共同打造独具特色的品牌形象,形成"节目—频道"的二级品牌形象体系,才能突出重围。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广播媒介的发展受到互联网网络、手机等新媒介以及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介的强烈冲击,市场份额和广告收入呈现出不断下滑的趋势,甚至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危机。如何在多媒体竞争日趋激烈、频率资源日趋丰富、节目内容同质化现象愈加严重的社会环境下,谋求广播媒体的突破性发展成为诸多业界人士和专家学者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基于此,笔者提出了塑造良好的品牌形象在广播媒体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价值,并从品牌定位、频率内容、品牌栏目、明星主持人、市场推广、社会活动的角度系统论述了广播媒体品牌形象塑造的基本模式,以为广播媒体的运营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正在实现"中国梦"、推动民生幸福的征程上,中央电视台的作用不可小觑,新版《新闻联播》以清新朴实、以民为本的报道风格广受好评。《新闻联播》单独发起或联合发起的公益活动不仅集合了优秀公益活动的主要特征,并且彰显了作为国家级时政节目的政治传播功能。一、公益活动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公益活动策划者承担着积极介入、主动建设的社会角色,以此来履行媒体的社会责任。①公益活动用报道策划和活动策划的方式为弱势群  相似文献   

7.
高茜 《新闻世界》2009,(12):70-71
全球化、网络化给传统的大众媒体带来了严峻的危机意识,处在多频道、多媒体的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电视媒体怎样才能树立和保持自身的品牌形象?作为电视媒介代言人的主持人被摆在了变革的醒目位置上。将主持人的评价体系提上日程,就是要强化和提升大众媒介的人力资源建设,多角度、科学地评估主持人的专业能力、职业道德、品牌价值,为打造名牌节目和精品节目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实现传统的大众媒介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作为深度调查的电视新闻节目,怎样树立自身的品牌优势,扩大收视群体和社会影响力,从而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本文以央视新闻频道《新闻调查》节目为例,浅析了电视媒体如何打造深度调查节目,以及如何树立和维护栏目的品牌形象和影响.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国家品牌形象建设的基础入手,对当前我国在融媒体环境下进行对外国家品牌形象塑造的策略进行了探讨。当前,融媒体已经成为趋势,国家品牌形象的塑造需要对融媒体的传播优势进行充分地分析和应用,从而才能实现国家品牌形象对外塑造的成功。  相似文献   

10.
伴随着传媒业的飞速发展,广大收视群众对精神视觉需求各不同,因此电视媒体所面对的压力也就相应的更大了。电视媒体想在千万档节目激烈的竞争中取得自己的独属舞台,不但除了转换机制、广纳贤才、提高节目质量等措施外,更关键的是要在亿万观众中创造自己的媒体和良好品牌形象,不断完善品牌经营理念。构建和经营电视媒体的品牌,完善经营策略是摆在中国电视人面前至关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电视媒介品牌的形象塑造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大陆地区的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达2554座,开办电视节目3770套,竞争激烈。电视台往往将广告收入作为衡量节目质量的重要指标,采用收视率末位淘汰制。在这样的压力下,节目制作者会因顾虑承担开办新型节目的风险,而模仿一些已经在观众心目中树立起良好口碑的节目形式。打破这种不良竞争的解决办法就是相关电视媒介对市场、观众以及媒体自身进行系统的分析,制定一套适合实际的品牌形象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2.
重视电视节目品牌形象的维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充满个性的节目要素,是观众认知节目名牌的标识,是维持节目品牌形象的基础。电视节目品牌形象还需要丰富的节目内涵来维持。徒有其表的节目,影响力肯定不会长久。以电视节目的改版创新来强化节目的品牌形象,特别要注意节目结构和内容的延续性。  相似文献   

13.
电视包装全称电视品牌形象设计与策划,它是对电视台的频道和栏目的整体形象进行外在的形式要素上的一种强化。随着市场的发展,每天数以千计的节目,使电视成为一个庞大的超级市场,在这种媒体过剩的背景下,电视进入了品牌时代,频道包装已经成为频道参与品牌竞争、增加广告收益、提高盈利能力的有力武器。频道包装被视为树立频道整体形象,彰显频道风格特色,吸引观众的重要手段。为适应电视媒体发展规律和观众收视需求,根据节目具体内容和频道特点,采用鲜明的节目形式,对频道进行整体介绍和宣传,并对节目内容进行精心编排和美化。电视包装主要分为频道整体包装、频道栏目的包装。电视包装还可以使用个性化的音  相似文献   

14.
广播舆论监督类节目和服务咨询类节目是广播主流媒体与人民群众有效沟通、树立媒体品牌形象的主要平台。近年来,一些广播电台陆续推出将舆论监督类节目和服务咨询类节目相互融合的节目形态,即民生监督类节目。本文就选题定位、选题来源、采访技巧、传播手段等方面,探究广播民生监督类节目的精准定位问题,以期让此类节目在新的历史时期更接地气、更聚人气,从而更好地服务大局、服务百姓。  相似文献   

15.
满意度是对节目素质的一个衡量,它可以用来培养观众的收视惯性,继而提高节目的收视率。电视媒体已经进入极其专业的领域,其经营也要是专业的经营。陕西电视台公共政法频道在六年的经营中,一直着眼于观众忠诚度的培养,不断提高节目的观众满意度,继而完成频道品牌形象的塑造。央视  相似文献   

16.
金珠 《视听界》2010,(5):18-18
今年6月28日,世界品牌实验室在北京举办品牌大会,发布201O年(第七届)《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集团)连续第7年入选此榜,在所有入选的广电媒体中排名第3位,仅次于CCTV和凤凰卫视,居省级广电媒体第一位。这表明,经过一系列的改革举措、节目形态的升级,江苏广电总台已锻造出一系列优质媒体品牌,江苏广电总台的整体品牌形象也水涨船高,在品牌建设上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在同业中处于领军地位。  相似文献   

17.
马立 《中国广播》2012,(6):13-14
社会化媒体时代已经到来,随之带来了信息传播方式、阅读方式和内容生产方式的变化。对广播而言,新媒体能够延伸传播边界,让广播的声音传得更远、听众更多;变革节目形态,让广播互动性更强,参与度更高;丰富节目内容,让新媒体成为广播的CP(内容提供商)和信息源;提升品牌形象,让电台、让节目、让DJ(主持人)都成为明星。  相似文献   

18.
胡家胜 《新闻世界》2010,(11):75-76
在传播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电视媒体间的竞争已呈现出一种白热化的趋势。如何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如何才能树立新闻节目的品牌形象,保持市场占有率和收视率,是一个值得所有电视新闻从业人员思考的问题。在本文中,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从业经验,从新闻专题节目的定位、观众互动、专家意见等方面进行剖析,以期为我们今后的电视新闻节目,探索新的报道思路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和启迪。  相似文献   

19.
唐霜蕾  赵云雁 《新闻世界》2013,(10):185-186
国家对“三农”建设的重视,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信息需求的提高,使对农节目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区域性电视媒体作为对农宣传的一线,在新时期迫切需要转变理念、改进方法。荆州电视台《垄上行》的成功为区域性电视媒体对农节目的发展提供了一些新的思考。本文旨在分析《垄上行》的发展之道,以助力区域性对农节目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电视直播节目作为一种信息传播的方式,在最大程度上打破了人类传播的时间和空间界限。它具有同步展现事件发生、发展全过程并可进行互动的优势,被广泛应用于新闻、体育、文艺等诸多的节目形式之中。由于电视直播可以取得较高的收视率,对各电视台扩大自身影响力,树立频道品牌形象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已越来越引起各电视媒体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