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从教育心理角度分析了低年级大学生就业心理需求,结合大学低年级的就业指导工作的实践。就如何发挥教育功能、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提出了大学生就业指导在大学低年级开展的具体措施和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如何摆脱心理困惑、适应大学生活是一个复杂而深奥的问题。文章指出了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提出通过主动适应新的生活方式、树立主动学习的观念、改变人际交往理念、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和合理规划大学生活等方面来引导学生进行心理调适,更好的帮助大学生适应大学的生活和学习。  相似文献   

3.
正一、高校学长制在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上的意义学长制作为一种高校大学生自我管理模式,旨在通过选拔一批思想觉悟高、学习成绩优秀、工作能力强的高年级学生,对低年级学生(尤其是新生)开展引领、帮扶和教育工作,同时能够帮助低年级学生解决思想上的困惑、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帮助低年级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合理规划大学时光,实现自身职业生涯发展。社会发展的过程自身就是学习经验传承的过程,高校作为培  相似文献   

4.
大学与中学心理健康衔接教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志华 《文教资料》2013,(3):154-155
在现代教育条件下,中学与大学在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上存在巨大的区别,高校低年级学生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心理衔接教育自觉观照学生原有的思维定势和心理特征,贴近学生实际和生活,在帮助学生适应大学生活、发展健全人格上起着重要作用。高校应充分重视对大学低年级学生开展心理健康衔接教育工作,积极规划,严格实施,切实帮助学生提高心理调适能力,形成良好心态,安全度过心理失衡期。  相似文献   

5.
“大一”学生的心理困惑及德育教学的几点思考沈阳工业大学王韶春关键词:心理困惑调整“大一”即大学一年级。对刚刚跨进大学校门的大学生来讲,他们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以及个人和社会对他们的期望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一”学生在思想和心理上正处于由不稳定走向稳定...  相似文献   

6.
《考试周刊》2015,(78):150-151
大学生在大学阶段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压力,易导致其产生心理上的困惑与失衡。对大学生心理压力的研究包括大学生心理压力源、压力感、心理压力的应对方式、心理压力的差异性等内容,对其的回顾能为日后研究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7.
工程制图是一门技术基础课,一般在大学低年级学生中开设。而对于低年级大学生在经过十二年的紧张学习、考试,最终步人大学这一相对宽松的学习环境后,难免产生学习懈怠心理,对未来感觉迷茫,对学习失去兴趣。而对于这时出现的相对枯燥、抽象的制图课程,学生对这门课程的认识基本上是一片空白,在学习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厌学现象,一旦激发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8.
工程制图是一门技术基础课,一般在大学低年级学生中开设。而对于低年级大学生在经过十二年的紧张学习、考试,最终步入大学这一相对宽松的学习环境后,难免产生学习懈怠心理,对未来感觉迷茫,对学习失去兴趣。而对于这时出现的相对枯燥、抽象的制图课程,学生对这门课程的认识基本上是一片空白,在学习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厌学现象,一旦激发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就很难跟上教学进度,最终导致放弃  相似文献   

9.
当前部分大学毕业生走向社会、走上工作岗位后,在2到3年的社会适应期内。心中充满了矛盾和困惑,这些矛盾和困惑既有来自工作的,也有生活上的,以致大学生出现了依恋心理、自我否定心理、失望心理、寻求理解和机会的心理、攀比和嫉妒心理等一些特殊的心理表现。大学毕业生应培养健康的个性意识、积极的创造意识、现代社会的竞争意识、全方位的开放意识、坚毅的牺牲意识,逐步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才能完成从学生心态向职业人心态的转变,顺利度过社会适应期。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一年级是大学生大学生活的开始,面对新的人际关系、生活环境、学习环境、独立自主安排自己的生活、确立学习目标等等,这些都会对大一新生产生或多或少的心理困惑。能否较快适应大学生活,对整个大学生的大学经历都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心理困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生活适应问题。大学是一个进入社会的生活平台,然而有部分大学生尤其是大一、大二学生很不适应大学生活,突出表现在:吃住不习惯;缺乏自理能力。由于他们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家长娇惯,在碰到生活问题时常手足无措。由于存在文化差异,很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社会为女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了一个相对宽松的大环境,经济全球化带来各种思想文化意识激烈碰撞,当代女大学生的思想认识、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受到强烈的冲击,心理状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做好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特别是低年级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她们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低年级女大学生正处在青年中期,生理发展已经基本成熟,心理发展迅速走向成熟但又有很多与高中生相似的心理特点。本文分析了低年级女大学生出现心理不适的原因,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自我教育等层面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13.
随着党和国家愈来愈关注社会的腐败问题,廉政文化建设被积极推进。高校作为育人单位,理应跟随其脚步,开展有效的廉洁教育。低年级的大学生相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思想更加不成熟,价值观念更加混乱,对于廉洁的概念尚未有明晰的认知,开展低年级大学生廉洁教育显得尤为重要。针对低年级大学生应该开展以诚实守信教育、艰苦品质教育、廉政责任教育、廉政文化教育为主要方面的廉洁教育,这符合低年级学生的价值诉求。同时,根据低年级学生的思想特征、行为差别、心理倾向、年龄特点,探索和创新低年级大学生廉洁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以实现廉洁教育目标,以培养更具时代责任感的大学生。  相似文献   

14.
张淼 《黑龙江教育》2009,(12):71-72
目前,大学低年级学生荚语学习中普遍存在“停滞”现象,严重影响教学效果及学生英语能力的提高.本文从大学生心理角度出发,分别论述学习环境、学习目的、知识结构、情绪效应等多个层面导致停滞的心理原因,论述其现象存在的客观性、必然性,以期师生共同重视和研究,克服盲目性和急躁情绪,迅速跨过英语学习的“停滞”期。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就业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文章尝试从分析当前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形势形成原因出发,通过问卷调查,围绕低年级大学生对行业的认知程度,解析大学生在校期间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情况。调查以药学专业学生为对象,在医药行业走访调研,旨在探讨如何进一步培养低年级大学生对自身专业的认同感和行业情怀。文章根据目前低年级大学生就业观存在的问题,提出高校加强职业生涯规划相关课程,提高学生重视程度;开设职业生涯规划咨询室,解决学生在就业择业期遇到的困惑;通过“校企合作”,开展“预就业”实践,提早接触相关就业岗位等建议,旨在有效缓解大学生择业目标不明确、专业知识欠缺、自我认知不清晰导致的就业难问题。  相似文献   

16.
对沈阳大学、沈阳师范大学、辽宁大学、辽宁中医大学的研究结果显示:个人因素、家庭因素是导致大学生厌学的主要原因。男大学生比女大学生的厌学程度高,高年级比低年级的厌学程度高,沈阳大学学生较其他大学的厌学程度相对比较高。  相似文献   

17.
是一项有关大学生背诵韩国语情况的调查报告。其结论是:1)低年级的大部分学生经常背单词和课文,而高年级的较多学生背诵单词,较少背课文。2)大学生认为背诵对提高韩国语水平具有促进作用。3)大学教师对低年级学生经常要求背诵单词和课文,但很少要求高年级学生背诵课文。  相似文献   

18.
钟珊 《文教资料》2009,(24):206-208
本文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根据大学低年级学生的思想状况和高校党建工作的实际情况,充分认识到大学低年级是开展党建工作的好时机,通过开展实践工作,积极引导低年级大学生向党组织靠拢,使学生党员真正成为党的事业的接班人.  相似文献   

19.
少数民族大学生是我国西南地区高等院校的主体之一,部分民族学生在大学期间存在求知的困惑。通过剖析部分民族学生求知困惑的表现及其根源,探讨有效帮助民族学生走出困惑的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20.
小学低年级是学生学习生涯启蒙的重要阶段,学生在这个阶段所养成的语文学习习惯直接关系到未来初中、高中、大学以及步入社会以后的交流方式、学习方式、思维方式。所以,小学低年级学生语文学习习惯培养至关重要。鉴于此,基于小学生认知能力与小学低年级语文的教学实际,提出几点在小学低年级培养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