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我国近代的新闻事业的产生发展比较特殊,它以“邸报”为铺垫,是文化侵略、政治斗争、阶级斗争三重因素的产物。也就是说,它发端于外国传教士的在华办报活动,在政治斗争、阶级斗争中发展。这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孵化近代西方新闻事业,显然是两条截然不同的运动轨迹。可以说,我们今天的这种僵化的新闻体制,集合着“邸报”、资产阶级以及我党在战争年代的办报活动所产生的全部副作用。 (一)“邸报”副作用的表现在今天的报纸上,“邸报”的影子,仍然依稀可辨。(1)报纸上经常长篇累牍地登载报告、讲话之类非新闻的东西,与“邸报”部分内容类似。(2)“邸报”所刊之辞,皆须报宫廷核准,重要稿件由皇帝裁定。这与今天有关审稿的某些不成文规定有渊源关系。(3)“邸报”以士大夫官宦阶层为特定的读者群,今天的报纸、特别  相似文献   

2.
中国虽然曾产生过世界上最早的报纸——“邸报”,但现代意义上的报业萌芽却是近代的事,远远落后于西方。 戈公振在《中国报学史》中指出,“邸报”二字的首次出现始自唐代。唐代宗大历(公元766-779年)年间,诗人王建曾作《赠华州郑大夫诗》,其中“报状拆开知足雨,赦书宣过喜无囚”中的“报状”,就是朝廷发行的官报,主要用于朝廷的事务发布,这是有关中国古代报纸的最早记载。唐人孙樵在其所著的《经纬集》卷三载有《读开元杂报》一文,对唐代朝廷官报有比较详尽的介绍。尽管历代朝廷对报纸管理甚严,禁止民间私自办报,但宋…  相似文献   

3.
邸报的发展 邸报是中国古代官府用以传知朝政的文书抄本和政治情报.因为由地方政府派驻首都的“邸吏”负责传发,故称“邸报”.在有些古代文献中,邸报也被称为“邸抄”“朝报”“杂报”等.汉朝已经有邸,但正式发行邸报是唐朝以后.唐朝邸事称“邸务留后使”,由各地节度使派驻首都长安,负责呈进章奏和通报消息.以后发展出一种手抄的类似报纸的出版物.明崇祯年间开始有活字版印本.清代称京报,由报房商人经营,这些都可视为古代报纸.清末,近代报纸出现,逐渐代替邸报.明代邸报的编辑发行主要通过通政司、六科和提塘三个机构.其中,通政司是一个沟通内廷与外廷、皇帝与臣民的中央行政机构,主要掌管章疏、封驳之事.①百官章奏除了极少部分由宦官和鸿胪寺官员代收外,绝大部分由通政司递进.“凡六科每日接到各衙门题奏,逐一抄写成册,五日一送内阁,以备编纂”,书成之后,“俱经通政司转行”.②  相似文献   

4.
对于中国古代是否有“报纸”这一文献类型,学术界历来说法不一。史学界基本上持否定态度。而报学界则认为“邸报”就是我国古代的报纸,它又名“邸抄”、“条报”、“杂报”、“朝报”、“状报”、“录报”、“塘报”、“驿报”等等,道光以后称为“京报”,因而“一部中国古代报纸史基本上就是一部邸报史。对“邸报”产生的时间,报学界有的人认为产生于先秦或两汉,有的人认为产生于唐代,目前后一种说法占上风。如梁家禄在《中国新闻业史》中称:“最早的报纸是距今一千二百余年出版的《开元杂报》”;郑如斯和萧东发在《中国书史》中也称:“‘邸报’  相似文献   

5.
我国近代报纸的源起及其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庆林 《新闻界》2005,(5):29-29,28
我国的近代报纸是随着西方的殖民侵略而产生的。古老的中国虽然是世界上最早产生报纸的国家,但无论是唐代的邸报,还是明清的京报,历史发展近千年,始终没有摆脱“官文书”的特征,仅仅满足于抄录宫门钞、谕诣和奏章。马克斯·韦伯(M axW eber)说:“印刷在中国古已有之。但是印刷的文献,即仅为印刷而设计并且仅能通过印刷得到的文献,尤其是报纸和期刊,却只见于西方。”①正如近代工业革命没有在中国发生一样,近代报纸也没能在近代中国产生。近代工业革命对近代报纸的催生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工业革命的发展引发了剧烈的社会经济、政治与思想…  相似文献   

6.
王海 《新闻爱好者》2007,(11):23-24
《澳门新闻纸》是中国最早的译报,也是中国人自主办报的先导。中国近代报纸的起源无非从两个路径追根溯源:一是源自唐朝以后的邸报和宋朝的小报;二是19世纪初,外国传教士在华创办的近代报刊。邸报作为唐宋以后历代朝廷发布政令、记录朝廷政事和皇宫事宜的官方报纸,宋朝以后民间兴起的小报、清朝初期的《京报》都没有演绎成为大众化报纸,即  相似文献   

7.
报纸是完整意义上的西方产物。有人说,中国也有自己的报纸,那就是“邸报“。“邸报“起始于唐代,一直延续到清代。但邸报的作用仅限于传达朝政信息,所载内容无  相似文献   

8.
我国“新闻”一词的由来在中国新闻史上,“新闻”一词最早源于北宋末年出现的小报.中国最早的报纸——邸报,大约起始于唐朝,它纯属官方报纸,主要登载皇帝的命令文告,臣下的奏章和官吏任免消息之类的政治文件。邸报发表的内容要  相似文献   

9.
夏宏图 《历史档案》2001,(2):97-102
清代报纸有官办、民办之分,前者主要包括邸报与清末官报,后者主要有京报和19世纪以后大量创办的具有近代意义的报纸。本文拟对这些报纸作一浅述。  相似文献   

10.
孙琳园 《新闻世界》2009,(10):106-107
中国古代报纸的历史,是一部以官方性质的邸报为主线,加有其他报纸形态及性质的发展史。其中,《京报》为民间经营、翻印邸报内容以及具有一定合法地位的明清时期报纸形态。《京报》的特殊性决定了它是中国古代报纸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报纸由原始形态向近代形态发展的一个过渡。本文探究了《京报》在其演变过程中的特点,揭示了《京报》在我国古代报纸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1.
戈公振著的《中国报学史》,其第二章曾谈到宋朝的“邸报”、“小报”和“新闻”等,但没有系统地说明。兹就所见的宋代史料略加概述,供参考。按宋朝的报纸,有“邸报”、“朝报”、“边报”、“小报”等等名色,“小报”是南宋才有的。“邸报”、“朝报”、“边报”都是政府公报,系由官方发布的政治新闻,  相似文献   

12.
我国最早的报纸是邸报。邸报也被称作“邸钞”、“阁钞”、“朝报”、“杂报”、“条报”、“除目”、“状”、“状报”、“报状”或“京报”。邸报由“邸吏”负责传发 ,因此得名。唐朝时已经有了邸报。此后宋、元、明、清各朝均发行邸报。唐朝邸报由各地派驻京城的邸务留后使负责传发 ,唐末人孙可之《经纬集》中有记述《开元杂报》的材料 ,是关于邸报的较详细的记载。唐代宗大历十二年 ( 777) ,邸务留后使改称进奏院管辖 ,每日、每五日、每十日或一月发邸报一次。元朝由通政院、明朝由通政司负责发行邸报 ,清初邸报由内阁发布。邸报的读者…  相似文献   

13.
报纸趣谈     
唐“开元邸报”是世界上最早的报纸,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邸报是一种政府的公报,用于传达朝政的字抄本和政治情报。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没有现代意义上的杂志,但是有原始的报纸(邸报)。到了清末,开始有了期刊(杂志)。随着中国近代出版业的发展和繁荣,报纸和杂志也分了家。经过戊戌维新、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的推动,中国的出版业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到了20世纪30年代, 中国的出版业出现了一个短期的繁荣阶段。尤其是各类杂志,更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 有人曾把1932年称为中国的“杂志年”。于是,《中国出版月刊》也应运而生了。  相似文献   

15.
"邸报制度"与宋代新闻管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邸报" "邸报"是我国最早的报纸,它创办于2000多年前的西汉初期(约公元前2世纪左右).当时西汉实行郡县制,在全国分成若干个郡,郡下再分若干个县.  相似文献   

16.
新闻事业,是采集和发布新闻的专门机构的总称,包括报纸和通讯社(广播、电视、新闻电影暂不涉及)。河南报纸源远流长,北宋定都汴梁(开封),设有都进奏院,传递朝廷与各州郡间的文书,并统一编印发行“邸报”。北宋末年,还出现有民间的“小报”。在近代河南,目前可见到的最早报纸,为清光绪三年(1877年)汴省塘报局刊行的《京报》。自1877年起到1987年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代官报——邸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红 《出版史料》2005,(3):124-125
邸报是我国最早的报纸。“邸”是西汉时朝觐京师的官员在京的住所,后来作为地方官员驻京的办事机构,是地方和中央之间沟通信息、传播信息的联络机构。由邸吏向地方传达朝政的“报告”或“情报”,这些官方文书(“报告”或“情报”)就称为“邸报”。西汉时的邸报还没有形成完整的官方文书发布制度,只是供地方机关长官及其幕僚阅读与了解,唐以后才逐渐成为政府的公报,由各地节度使派驻首都的进奏官负责向地方传发,它是我国官报的雏形。邸报不是一个报的专名,而是中国古代封建官报的通称,是封建王朝传知朝政和地方官员了解朝廷政情的工具。有时…  相似文献   

18.
一、近代新闻观念在中国的启蒙序幕是由西方新闻观念的输入拉开的19世纪上半叶,西方传教士创办的报刊在中国沿海城市出现以后,西方的新闻观念也很自然地吹进了中国的境内。对于中国人而言,则是很自然地用中国的眼光看待这些外来事物。在中国,与这些事物最相近的是邸报,但邸报更多的是对社会交往中的道德关系网和守法等级制的信奉,维护的是单纯上对下的作用,所以对于这一时期的新闻观念启蒙者而言,首先做的一件事就是“睁眼看世界”,自然也就看到了西方报刊的巨大影响。但是,在他们的思维所能容纳的范围内,虽然所有人都能认识到现代报纸“去…  相似文献   

19.
浅谈[厚题薄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武录 《新闻与写作》2001,(2):18-19,20
“厚题薄文”乃大势所趋从“无题有文”到“薄题厚文”再到“厚题薄文”,这就是我国古代、近代、现代报纸版面上稿件标题所经历的过程。自邸报(唐代)至京报(明代),都是“系日条事不立首末”(按日期分条陈事,条条相接,起始和终结都不加区别),所以说它“无题有文”。19世纪后期,我国报纸版面上出现了“一文一行题”式的稿件,所以说它“薄题厚文”。20世纪30年代,我国报纸版面上出现了“一文多行题”式的稿件,所以说它“厚题薄文”。显然,这里所说的“厚”、“薄”,有时表现为字数、行数的多少,有时表现为字号、字体的…  相似文献   

20.
古代报纸最晚产生于唐代谷长岭新闻与写作第3期两份敦煌“进奏院状”文书的研究——论“邸报”非古代报纸张国刚学术月刊第7期最古老的报刊姚福申新闻大学第10期《开元杂报》姚福申新闻学论集第9辑读《开元杂报考》一文后的断想方汉奇新闻学论集第9辑关于元代“邸报”的考证姚福申新闻大学第12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